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左岸,并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虽然又占领了沃堡垒,可只推进了不到两公里。到
四月份,德军经过70个昼夜的苦战,仍未突破法军防线。到七月份,双方来回拉锯,死伤
非常惨重,仍然相持不下,德军仅前进了7—8公里。
    1916年10月24日,法军转入反攻,迅速收复丢失的炮台,德军溃退,退出了凡
尔登战役。
    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
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法尔根汉不仅使法国人流尽了血,而且也使德国把血流尽了,回国
后便辞去参谋总长的职务。
    … 

 
坦克的前身——“机枪破坏器”



    一次世界大战初,在英国,一个名叫坦克的工业家发明了一种武器。它是一个能活动的
装甲堡垒,不怕机枪的扫射,并能越堑过沟,冲破敌人障碍,在掩护步兵冲锋的同时,还能
向敌人发射火力,因而人们把这种武器,称为“机枪破坏器”。
    但是,这种武器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受权威人士的重视,很多将军对它的能力和作用
估计过低,陆军大臣干脆把它叫做:“一个美妙的机械化玩具”。
    坦克见自己的发明受到冷落,他并不气馁,继续进行改造,使其更加机动灵活,但因资
金短缺而进展缓慢。
    这件事被当时的海军大臣邱吉尔知道后,暗地里为它筹集资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资料,
不久,便生产出一个新模型。以后,又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到1916年8月,才制造出4
8辆“机枪破坏器”,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武器用坦克的名字来命名。在此期间,德军在依普
尔战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气弹,再加上以前在列日要寒使用的穿甲榴弹,在战场大量杀伤协约
国士兵。无奈之中,英军司令海格将军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准备把这种新型武器运用到战场
上。这样,坦克才第一次使用在战斗中。
    但是,这批坦克还处于试验阶段,从未参加过战斗,就连驾驶人员也是临时从汽车驾驶
员中抽调来的。因而,在首次战斗中,只有18辆坦克开到战场,其中能参加战斗的,大约
不到10辆。
    可当这十辆怪物隆隆地驶向德军阵地时,德军吓得惊惶失措,急忙用枪射击。
    “当、当、当!”机枪子弹在坦克外表撞出阵阵火花,而坦克仍然隆隆前行,吓得德军
纷纷逃跑。
    这时,一辆坦克爬进了一个村庄,面对这庞大的钢铁怪物,德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离据
点,就这样,一个村庄就被这辆一坦克占领了。
    还有一辆无意之中,闯进一条堑壕,吓得德军无处可逃,三百多名德军乖乖地做了俘虏。
    这次胜利,使那些对坦克不以为然的将军们大吃一惊,更使英国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
从此,人们对这种能攻善守的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不久人们便发现,这种武器造价太高,速度极慢,况且无法越过泥沼地,太受客观条
件的限制。因而,在战略中显得价值不大。
    1917年冬,因为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德军
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战场。他们调集大量的兵力,涌向西线。
    为了争取主动,英军司令海格决定在法国北部发起一次战役。在讨论这次战役的部署
时,总参谋部的富勒上校主张,用坦克来突破敌军的防线。
    这个决定,引出了许多将领的议论:“坦克机动性太差,必须有干燥结实的场地作保
证,我们无法把战场固定在一个特写的场地内?”
    有的说:“德军阵地的堑壕有4米多宽,坦克无法越过?”还有的说:“几百辆坦克一
齐冲向敌阵,老远敌人就会知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的不可开交。只见富勒上校微笑着走向地图,胸有成竹地说:
    “诸位议论的很有道理,这些情况,我们早已考虑在内。诸位请看!”富勒说着,就用
手向法国北部康布雷镇一指,兴奋地对大家又说道:“该镇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
狭堤割裂的结实土地,这里大约有10公里的旷野,可以为坦克提供一个理想的作战场所。
敌人在此驻有6个师的人马,正好用坦克来对付他们!”
    大家沉思一阵,纷纷点头称是。
    富勒上校继续说道:“至于堑壕和保密问题,我们再想其它办法。”
    军事会议终于作出决定,在康布雷战役中,使用大批坦克来突破德军的防线。
    11月19日,300多辆坦克悄悄地隐蔽在紧靠英国防线的大森林里。为了隐蔽起
见,每辆坦克上面,涂满了彩色的斑纹,并用树枝杂草伪装起来。
    次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英军就派出大量的飞机在空中不停地嗡嗡作响,以掩盖即
将出动的坦克的隆隆声。20分钟后,300多辆坦克同时轰鸣起来,沿着夜间用线标出的
车道,向敌军阵地冲去。
    首先出现在这些坦克前面的,是有刺铁丝的障碍物。这些坦克毫不迟疑,隆隆地碾了过
去。
    紧接着就是一道宽达数米的堑壕,是德军专门来对付坦克的。
    英国早有准备。只见每辆坦克上都有士兵将一捆捆柴草投入堑壕,顷刻之间,就将堑壕
填满,虽有少数倾覆进去但大多数终闯了过来,向德军猛冲过去。
    德军一下乱了方寸,胡乱地向坦克开炮,基本上没有命中,紧接着就疯狂用机枪扫射,
但毫无作用。
    德军无计可施,只得拚命后撤,无数士兵不是被打死打伤,就是投降,还有跑的慢的,
成了坦克履带的牺牲品。英军步兵随后涌来,毫无阻挡地追击德军,不久,便渗入德军阵地
6公里之多,俘虏7500多名德军。
    这次大规模的坦克冲击所取得的效果,不仅德军意料不到,就连英军官兵也喜出望外,
这使他们用很小的代价,夺取了德军阵地,赢得康布雷战役的胜利。
    从此,坦克成了历次常规战争的重要进攻武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攻坚力量。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信使”彻尔·阿米



    彻尔·阿米是只信鸽,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阿尔贡战役中,它冒着德军的枪林弹雨,
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从前线把重要的军事情报送到美军指挥部,挽救了很多美军将士生
命,为阿尔贡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是1918年10月,“协约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向“同盟国”部队发起了大反
攻。“同盟国”部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准备利用阿尔贡森林的复杂地势,与“协约国”部
队决一死战。
    美国第一集团军在总司令潘兴将军率领下,不顾一切地向阿尔贡森林推进。因为在森林
很难保持通讯联系,很快便于友军法国人失去联系,双方实际上已拉开了一段距离。潘兴决
定,把英国信鸽协会送给的六百只信鸽,做为互相联系的工具。
    为了向法军靠拢,10月2日清晨,美军三0八步兵师一营营长惠特尔西和二营营长乔
治,按照潘兴将军的命令,率部进入夏尔沃山谷。为了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潘兴将军分出
八只信鸽,由士兵理查兹携带同往。彻尔·阿米就是其中的一只。
    惠特尔西和乔治率部刚行进不到2小时,便与德军遭遇。因寡不敌众,又加上敌军炮火
猛烈,美军丢下90条尸体,仓皇奔逃,两个连队也在森林中失踪。
    他们暂无暇顾及这两个连队,惠特尔西和乔治营长商议一下,决定让理查兹放飞两只信
鸽,让它们去寻找这两个连队。
    于是,这两营官兵在一起休息一下,又开始向森林推进。不出半天,他们又接连与敌军
遭遇,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一营和二营也被打散了。
    惠特尔西带领的第一营来到一个山洞,士兵已是疲惫不堪。惠特尔西看天色已晚,便让
大家躲进山洞休息,自己却来到理查兹身边。
    理查兹正忙着给信鸽畏食,看到营长来了,赶忙行了个军礼。惠特尔西也回了个军礼,
低头看看这些正在觅食的信鸽,然后转身对理查兹说:
    “准备一只信鸽,然它把这封信送回司令部,”
    “是,营长!”理查兹赶忙挑了一只,把这封信放在军鸽脖子上的金属盒内,然后放了
出去。
    这只信鸽展翅飞向天空,接着盘旋了一周象是向大家告别一样,紧接着直飞云天,向远
方而去。惠特尔西看着远去的信鸽,总算松了口气。在信中,他把出发以后的情况向潘兴将
军做了详细的汇报,并要求司令部派兵增援。
    不久,司令部便派出纳尔逊上尉指挥的快速反应部队,很快到达了惠特尔西的营地,但
只有一连的兵力。
    尽管如此,惠特尔西还是非常高兴。要知道,在这茂密森林里,信鸽能出色地完成它的
使命,惠特尔西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连忙于纳尔逊上尉商议一下,由增援部队连夜前往山头
察看。同时,又派长尔中尉率领五十名士兵,去寻找失踪的那两个连队。
    第二天一早,纳尔逊上尉率领的增援连队从山头上退了下来。他们刚一上山,就遭到两
侧机枪的猛烈射击,损失惨重,只好退下来。纳尔逊告诉惠特尔西,敌人不仅占领了山头并
且构筑了工事。
    就在这时,卡尔中尉也回来了,他身旁只剩下20名士兵,其余全被打死,他本人也受
了伤。卡尔中尉报告说,四周全是敌人,他们根本就出不去。
    惠特尔西已确信无疑,他们全部被包围了。就在这时,丛林中有一股人向山洞靠近,惠
特尔西派人察看,原来是乔治营长的第二营,他们只剩下550人了。
    惠特尔西看到局势严重,连忙与乔治营长召开军官会议,把他们所处的位置和情况,向
大家讲了一下,最后决定,一面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