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



    1890年10月的一天,在彼得堡军医学院里,一群大学生边走边议论着:
    “今天是巴甫洛夫教授给我们上消化生理课,到时我们一定要请教一下,‘条件反
射’!”一个学生兴奋地说道。“当然!巴甫洛夫是我们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可以说是生理
学方面的权威。”另一个学生应和道。
    这群大学生来到教室后,见整个教室坐满了人。大家济济一堂,静等着巴甫洛夫教授的
到来。
    一阵铃声响过,从门口走进一位精壮的中年教授。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巴甫洛夫教
授!”
    巴甫洛夫微笑着环视了一下教室,然后登上讲台,向大家鞠了一躬,接着便翻开教案,
认真地上起课来。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起立,朗声说道:“请问巴甫洛夫教授,什么是条件反射?”
    话音刚落,同学们一下子把眼光都集中在这个发问的学生身上,弄得他十分不好意思,
迟疑地坐了下来。紧接着,大家又把眼光转向巴甫洛夫教授,等待着他能回答这个问题。巴
甫洛夫轻轻笑了一下,愉快地说道:“好吧!下边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他稍微停顿了一
下,接着便讲了起来:从前,在俄国中部的梁赞城里,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主人怕这条狗
乱跑,就用一根很粗的锁链把它锁了起来。从此,这条狗一见人就“汪汪”乱吠,并且呲牙
咧嘴,表现非常凶恶。
    一天,一群孩子走过这户人家,那条狗拚命的冲着他们狂吠,孩子们远远地躲了起来,
谁也不敢接近它。
    这时,一个脑袋很大的孩子向狗走去,他不但没躲,反而愈来愈靠近那条狗。
    同伴们一齐惊讶地喊道:“不要靠近它!这畜生要咬人呢!”
    “我去把锁链打开,它就不会再叫了!”这个孩子很坦然地说道。
    “别打开!别打开!”小同伴们一面喊,一面吓得四散而逃。
    孩子真的把锁链打开了。奇怪的是,它不仅不咬他,反而温顺地摇着尾巴,接受孩子的
抚摸,从此,这条狗再也不凶恶地狂吠啦。
    巴甫洛夫停了一下,看着一个个瞪大眼睛的学生问道:“大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学生们摇摇头,仍然瞪着眼睛,静等教授的下文。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通过研究发现:套上锁链,对那条狗来说是一种刺
激,也就是一种条件。这种条件引起了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这条狗变得异常凶恶。而一
旦打开锁链,消除了这种条件,便不再引起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它变得温顺起来了。”
同学们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纷纷议论起来:
    “原来那个孩子就是巴甫洛夫教授,真了不起!”
    “噢!这就是条件反射,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巴甫洛夫为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付出了多少代价。
    1849年,巴甫洛夫出生于梁赞城的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个传教士。1870
年,21岁的巴甫洛夫带着一张“贫困证明书”,进入了彼得堡大学攻读生理学。他刻苦学
习,阅读大量的书籍,大学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后来,又转到军医学院深造,并在这
所学院中度过了40多个年头。
    在这期间,巴甫洛夫选择了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理状况这个课题,开始长时间观察动物体
内的消化活动。
    他首先把狗的食道经过手术切断,把切断的食道两端缝在狗脖子的皮肤上,然后让狗饿
上一段时间。
    一天以后,巴甫洛夫把这只饥饿的狗拉到了实验室,在狗的面前放一盘鲜肉。狗一见鲜
肉,便贪馋地吞了起来。然后咀嚼了几下就咽下去了。可是,不一会儿,咽下去的肉又掉到
了食盘里。这是因为狗的食道已被切断,肉根本进不了胃里。
    狗依然贪婪地吃着,盘子里的肉始终是那么多。
    这只狗徒劳地吃了四五分钟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在通向狗胃的一根像皮管里流出了
大量的胃液。
    胃液不断分泌,是狗的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的冲动引起的。巴甫洛夫对这只狗的
迷走神经也动过手术,已在上面引出一根丝线。现在,只要他稍微提动一下丝线,就切断了
脑与胃之间的联系。结果,狗尽管还是在不断地吞咽鲜肉,但胃液却停止分泌了。
    这就是著名的“假饲”实验,它可以使人们观察到狗的消化腺的分泌情况。
    从20世纪初,巴甫洛夫又开始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第一次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
规律。
    他又给一条狗动了手术,在狗的腮帮子上开个小孔,用一根细细的导管安在它的一个唾
液腺上。当狗吃东西流唾液的时候,一部分唾液就通过导管流到了外面。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发现,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它就会泌出唾液,如果食物是湿的,
分泌的唾液就少些,食物是干的,分泌的就多些。这种反射活动是狗和其它一切动物生来就
有的,巴甫洛夫称它为非条件反射。
    但后来的实验中,他又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除了食物刺激口腔会引起狗的唾液分
泌以外,其他的刺激,比如光、声音等的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为了通俗、形象地说明这种现象,在一次实验时,巴甫洛夫举起一只柠檬,对观看实验
的学者说:
    “诸位都知道这是柠檬,我不准备把它送到你们口中,只是让大家看一看……”
    说到这里,所有在场的人的口中都流出了口水,许多人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并且笑出声
来。
    巴甫洛夫接着说:“诸位并没有吃到柠檬,却流出了口水。但诸位又是吃过柠檬的,知
道它很酸,所以一见到它就流出了口水。这种流口水的反射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称它为条
件反射。”
    从“非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实验过程,这是消
化生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现,为人类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在
1904年,诺贝尔奖基金会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授予了巴甫洛夫教授。要知道,
巴甫洛夫是世界生理学家中第一个享有这种荣誉的科学家。
    1935年,巴甫洛夫以86岁的高龄,主持了在苏联召开的第15届国际生理学大
会,在这次大会上,巴甫洛夫被授予“全世界生物学界元老”的称号。次年2月,这位被人
们赞颂为“生理学无冕之王”的科学家去世。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德雷福斯冤案



    1895年1月,在法国军事学院的操场上,一名曾在这所学院学习过的犹太军官,被
当众革除军职,他的肩章、帽徽、绶带、勋章全部被扯下,就连他的军刀也被折为两段,扔
在地下,随后,便被押去服刑。
    这名犹太军官名叫德雷福斯,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军事学院学习时成
绩优异,因而毕业后被选派到陆军总参谋部供职。
    去年10月15日,德雷福斯因被怀疑为出卖国家军事机密,而被逮捕。12月他被军
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他终身监禁,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服役。
    就这样,一场由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开始了
他们企图借此反对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人民的民主权利。
    而另一面,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则在《震旦报》强烈呼吁,要求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
误判决,以维护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的反德情绪日趋高涨,法国情报部门也加强
了对德情报工作。1894年9月,法国情报部门派遣到德驻巴黎大使馆的一名女佣,意外
地在废纸中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这封信是寄给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信的内容是有
关法国在德国边境掩护部队的情况和一些军事机密。
    这封信很快转交到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处长桑德尔上校的手里。桑德尔上
校正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系列机密文件泄密而焦虑,一见到这封信,便喜出望外,马
上命令副官:“立即通知两位副处长到这里来!”
    不一会儿,亨利少校和边帕苇少校先后来到。当亨利接过封信一看,吓得他心惊肉跳。
原来,上面竟是他的老朋友艾斯特拉齐少校的字迹!
    艾斯特拉齐是情报局的德语翻译,与亨利私交甚厚,他向旅瓦茨、考本泄露的军事秘
密,与亨利本人也有关系。亨利生怕此人失事牵连自己,误了前程,所以不由得胆战心惊,
不敢说出真相。反而认真地和桑德尔一起推测谁有可能写这封信。
    为了转移视线,亨利故意提出:“这件事有可能是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说完,又
列举了很多德雷福斯具备提供这份情报的条件。
    桑德尔上校早对德雷福斯有成见,早在德雷福斯刚进总参谋部时,他就曾正式表示抗
议,认为让一个犹太人进入总参谋部,无疑是在危害国家的安全。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
料,于是武断地认为他就是泄密之人。
    很快,桑德尔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陆军部长。部长正为普法战争中自己残败而恼火,当即
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
    在开庭审判以前,军方也履行了一下审查手续,特地请几名字迹专家鉴定字迹。但专家
们最后的结论,认为特证根据不足,不象是德雷福斯的笔迹。
    可这时,军方已骑虎难下,由于逮捕决定是陆军部长亲自作出的,为了维护军方的威
信,只好将错就错。
    军事法庭在12月才秘密开庭审讯。到场的除法官外,只有被告德雷福斯及其辩护律
师,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