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农主义者用一张特殊的表使得财富在不同社会阶层——农民(“生产阶层”)、商人(“不生产阶层”)和地主——中的流通形象化。在图6.3a中,经济周期开始于地主阶层将他们收入的地租(假定是2亿金路易)进行分配,左栏表示地租中给予农民以购买食物和农产品的份额(1亿金路易),右栏表示给予商人,以购买货物的份额(1亿金路易)两项收入使农民和商人两个阶层能够再生产新的物品。随着农民用商人的产品,商人也用农产品,金钱也就在相应的阶层的两栏之间进行流通。这种流通形成了一种齿状曲线,直到获得了表中的底部给出的净利润。 
    但是,为了开始新的经济循环,净利润的消费导致新的收入进行新的消费成为可能,这就会再生产出净利润。调节流通和净利润的重复再生产的机械过程,用带有滚动球的时钟来说明(图6.3b)。时钟借助滚动球沿着斜面齿状途径向下滚动来计时。经过一个流通周期以后,球再提高到系统的顶部,这种过程就重新开始。显然,在一个流通周期中净利润的分配可以比作此机械装置中的滚动球的齿状途径。经济流动周期的周而复始相应于把球提高后再沿着齿状途径向下滚动。   
    重农主义经济学家运用了笛卡尔力学框架的物理模型。他们的因果决定论中排除了任何种类的自我调节或个体自由,完全相应于绝对主义政治系统。公民被归结为一架政治和经济机器中发挥功能的元素。 
    6.2斯密的经济学和市场平衡  
    重农主义以笛卡尔力学背景来设计他们的经济模型,而亚当·斯密则与他的伟大先驱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经典物理学有关。在笛卡尔的力学中,所有的物理事件都还原为相互作用的元素之间的接触效应,如同钟表中的嵌齿轮或圆球之间的撞击。因此,笛卡尔派物理学家构造出往往是不可观察的假定机制。例如,光的折射作用想像成如同微小玻璃球一样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碰撞和冲力定律在笛卡尔的物理学中是基本性的。 
    牛顿用他的名言“决不作假说”来批评笛卡尔的力学。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用数学方法从他的力学公设推导出来的,所作出的预见通过实验经受了经验确证。但是,他提出来用以解释虚空中万有引力的超距效应的假定的传递机制,则是不可观察的。 
    在牛顿的天体力学中,物体在一个由不可见的万有引力确定的动力学平衡系统中运动。动力学平衡中自由运动个体这一物理概念,相应于政治权力独立的自由经济和社会中的自由主义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想不同,笛卡尔的自然时钟机械装置则表现为,对应于把公民作为嵌齿轮的绝对主义的国家机器。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不仅影响了牛顿物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且还影响了近代民主和政体的政治理论。他追问,为什么人会自愿放弃他在自然状态中的绝对自由,并使自己服从于政治权力的控制。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享有财产权是非常不安全的、不保险的,因为在无限制的自由状态中其他人总想将它从他的手中夺走。因此,自然状态是不稳定的,将转变为某种政治力量的平衡态。在洛克看来,从自然状态向有政府的社会的“相变”是由人们保持自己财产的意向所推动的。 
    不过,政府并不意味着无自由的绝对君主机制。它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平衡态),其中像立法和执法都是独立的政治权力。由于法律是由作为社会的代表机构的议会来制订的,因此就有对其公民的基本反馈作用,公民只不过放弃了他们的自然的自由,以保护他们自身和财产要求:“所有这一切不会导致其他而只将导致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的善”。历史上,洛克的民主思想,权力分离,财产权以及宽容的思想,主要影响了美国和法国的政体。 
    如同在认识论中一样,与洛克相比,伟大的苏格兰哲学家大维·休谟(1711-1776)在政治理论中更富有批判性、更为精确。在认识论中,他教导人们,人类的意识是由感觉和情感的联想所制约的,它们可以为外部的经验所加强或减弱(参见4.1节)。所以,甚至在牛顿物理学中也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只会有或多或少可能有用的方法。类似地,也就不存在如公正地决定着人类行为的永恒伦理价值。伦理观念只能由对于个体或公共的有用性来加以评价。总之,政治政体是否合法,也就只在于它们是否对于社会有用,是否被社会所接受。因此,休谟就成为了功利主义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先驱。他的朋友和苏格兰同乡亚当·斯密,很可能是受到了他的人类社会中自私行为的怀疑论人类学的启发。 
    斯密的名著《国富论》(1776)通常被誉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然而,斯密是一位道德哲学的教授,牛顿是一位自然哲学的教授。事实上,斯密试图把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统一起来,牛顿则力图将其物理学嵌入宇宙学甚至宗教框架之中。在他的《道德信念论》中,斯密分析了同情心在人类中的作用。在他的《国富论》中,人的自私自利行为被假定为经济学的根本推动力。 
    在这两本书中,斯密都试图把牛顿方法运用到伦理学和经济学中去。他把牛顿方法描述为,科学家制定了“一些基本的或证明了的原理,从这里出发,我们能够解释多种现象,并把它们联系在同一条链条之中”。与休谟相类似,斯密也不把科学的起源归功于人对于真理的热爱,而归结到一种素朴的渴望,即最大限度地“迷惘、惊奇和敬畏”。人类生命的伟大目的是要追求均一、恒定和持续地致力于改进人的生存条件。总之,人的自私倾向于追求最大的福利功能。 
    按照牛顿的“决不作假设”的格言,斯密强调,人类的自私决非是经济学家的一种理论构造,而是经验的事实。自私是单个人的强大的、自然的推动力,因此也就是一种人权。但是,若干个人的微观利益的相互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造成了共同的宏观福利效果。下面是摘自《国富论》的两段名言:“我不比那些倾心于交易公共产品的人们懂的更多。”以及“我们所盼望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心。”   
    市场机制是由供给和需求来调节的,供给和需求推动着竞争者的微观利益成为市场平衡中的宏观福利效果以及“国家的财富”。按照这样一种机械论的观点,借助通过某种“经济妖”或机械发条,微观利益被拉动到共同的平衡宏观态。按照牛顿的方法,斯密把引导着微观利益的“看不见的手”比作天文学中的“看不见的”万有引力中的超距作用。显然,斯密把经济描述成为一个其中发生着许多微观利益处于相互竞争之中的复杂系统。它们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是一种竞争的自组织过程,其终态是实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物品的价值是由金钱来度量的。当然,金钱的度量不可能不小心使用。有必要区别由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价格”和产品的“自然价格”或真实价格。经济学家不得不去发现一种“标准价值”,以能校正金钱的价值。于是,斯密已经旨在建立一种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要衡量社会产品,就需要价值。图6.4说明了斯密的供给和需求的自组织过程,其中的反馈图式中,r是对于物品的需求,c是供给,m是市场价格,n是自然价格。 
    但是,斯密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以诸如公正这样的伦理理想为背景来引入“公平”价格。他的探索是以像自私这样的人类本性的事实为基础,来分析“国家财富”的“本性”和“原因”。关于物品的自然价格,斯密和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如戴维·里卡多就试图发现诸如黄金、谷物和劳动的绝对价值尺度。 
    在里卡多看来,这种共同尺度应该由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来解释。里卡多跟斯密一样,熟悉经典物理学的一般思想。因此,他相信,经济学的某些结论“如同万有引力原理一样确定无疑”。随着历史的脚步向前迈进,经济和政治的问题都发生了变化,里卡多的增长、地租和劳动理论都受到了19世纪初他自己时代的历史条件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出现了像马尔萨斯已经考虑过的要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所带来的经济问题。 
    约翰·斯图特·穆勒(1806…1873)这位英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方法论有着巨大的兴趣。他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推演分析的公理系统,以假定的心理学前提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所有非经济方面进行的抽象为基础。这些抽象可比作如同力学中的摩擦那样的扰动因: 
    扰动因有其自己的规律,如同被扰动的原因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样;从这些扰动因的规律出发,扰动的本性和数量也就可以预见……特定原因的结果于是就可以加入一般原因的结果之中或从中减去。  
    在上面的引语中,穆勒显然描述了经典物理学中的因果性原理,它是使长期预报成为可能的基础:相似的原因引起相似的结果。因此,穆勒的经济学方法论就与拉普拉斯经典物理学精神是一致的,假定在近似知道初始条件的情况下,运用经济学定律就可以近似正确地作出预测计算。而且,穆勒的公理假设还定义了一种简化的经济行为模型,而非复杂的经济现实。 
    于是,穆勒就成为了第一位明确以虚构的“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家,处于整个复杂性之中的真正的人不见了,而原先这是斯密研究的主题。这个一般性的经济人假说扩大了某种经济性功利功能,其经验基础是某种经验,即以对穆勒同时代的人进行反省和观察为基础,但是它并非是从特定的观察或具体的事件之中推导出来的。与此类似,牛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