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私营公司创业-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克菲勒和霍英东属于同样的创业类型,青年时期受到家庭贫寒的刺激,在环境的逼迫下,投身商海,尽管受尽苦难,但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商界的成功典范。

与以上两人相比,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个人公司创建者,他们之所以创建公司,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而纯粹是从兴趣出发,身怀“绝技”,为了让这种绝技发扬光大,毅然走上创业之路。

 

五、小公司赚钱战略

  在工业化时代,高大的厂房和烟囱成为公司实力的象征。确实,当你乘车在波音公司巨大的车间穿行,谁也不能否认工业化时代的伟大,从而对世界上许多大公司的经济实力感到叹服。然而,当你仔细看看这些股份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之后,你可能对这些公司的赢利水平感到吃惊。

  

  在美国赢利率最高的公司名单中,你看不到波音公司、福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这些巨人公司的名字。相反,戴尔公司、微软公司等没有高大厂房,雇员也很少的公司却榜上有名。在日本,世界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马自达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的赢利是非常丰厚的,但与任天堂公司相比,它们的赢利水平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任天堂公司的雇员不到200人,是一个专门开发游戏软件的公司,其总部只是一座四层的小楼而已。

  在后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的大公司都陷入了“大企业病”,他们的发展步履维艰,生产与销售僵化。与此相反,小型工商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的中坚。虽然,大公司仍然在基础工业领域占据领袖地位,但小企业以其经营的灵活性,正处在如火如荼的上升阶段,难怪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是小公司的天下。”

  美国《财富》杂志列举全美国发展最快的500家公司中,百分之三十四是靠不到1万美元的资金发家的,还有百分之五十九是靠不到5万美元的资本发家的。我们面临的情况正从越大越好转向“小的就是好的”。虽然有1万元钱,根本算不了什么,但还是可以让你做任何你想做的生意。

  小公司之所以能适应这个世界,首先是船小好掉头。当今世界,各种信息相互交织,商场风云变幻,让人目不暇接。小公司因为对市场的感觉敏锐,可以迅速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经营方法,改变自己产品的性能。而大公司,由于其管理的僵化,对市场的反映比较迟钝。即使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往往也无法立即适应它。

  同时,小公司的负责人往往就是老板,他们享有自己安排工作的自由,能够独立作出决断,在经营中能够及时贯彻自己的意图,而不用和其他人商量,对于风险和经营计划可以做到随时更改,这同大公司冗长的会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许多有志气的青年愿意独立创业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笔者在一家理发店理发,问理发的小姐今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是独立开店当老板。”

  我有点怀疑地说:“当老板那么容易!要自己独立处理一切,要办理执照、雇佣工人,还要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况且,就是这样还不一定比现在挣得多。”

  “可是那是自己的店啊!”小姐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呢,哪怕是最小的店铺也好!

  汤姆曾经做过17年的汽车推销员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有许多新鲜的销售点子,但是却没有被老板所采纳,相反,有的还被视为异想天开,作为反面教材在公司里被点名。两年以后,他觉得自己不应该继续在公司里干下去了,于是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汽车推销的小公司。现在他已经拥有5名推销员,业绩在同行中虽然不算最好,但蒸蒸日上。最近,他时常说:“我爱好独立与自由地去做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却总也搞不明白为何现在才拥有自己的公司”。

  小型公司要想赚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一定的服务范围:小型公司一般都是有特定业务对象的公司,对确定的业务范围要求很高,如果公司不能确定一定数量的客户,那么在经营之初就会遇到很大的经营困难。相反,如果能有一定的客户,在公司经营之初,就会有更快的资金流通,从而有利于业务发展。

2。有专门的技术:有自己的特长,别人无法替代,或者无法比自己干得更好,这种情况特别适合个人创业。因此绝大多数的小公司创业者都有自己的技术。

 

六、创办“虚拟公司”战略

  前些年,有一位相声演员,讽刺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公司时说:“如果从天安门城楼上甩下五顶帽子,就会有四顶落在经理头上。”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种各样的公司多了起来,公司多经理当然不会少。人们对于那些没有实体,只能到处找机会,买空卖空的公司有一个很形象的称呼——皮包公司。

  

  办皮包公司的人,通常拿着一个公文包,里面没有别的东西,只有笔、烟、打火机等。这种公司走的是信息和关系的路子。从坏的方面看,这些人买空卖空,确实是对经济秩序的危害,所以一段时间里,居然有对皮包公司人人喊打的现象。

  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皮包公司的存在也有它的合理性。在改革开放之初,各种信息流通不畅,正需要一批人做中介,将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起来,互通有无。皮包公司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特点,所以在一段时期里能够大行其道。现在,市场经济逐渐走上了正规,各种信息流通的渠道也比较畅通,对皮包公司的讨论也逐渐烟消云散了。

  皮包公司尽管快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但人们对皮包公司的印象却还记忆犹新。它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公司被装在皮包里。没有高大的厂房,没有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可能也没有漂亮的秘书小姐,但一时间,皮包漫天飞,有的人竟然从此踏上个人创业的阳关大道。

  皮包公司的兴衰告诉我们这些后来的创业者,公司居然还有这样一种形式。

其实这种形式的公司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了,这就是现在风行的虚拟公司。

 

  1。虚拟公司的第一个好处是:

  它没有厂房、写字间、实验室,当然也没有漂亮秘书小姐。你无法找到这个公司具有实体的东西,它只是基于某种特定的项目而召集起来的。

  南唐多公司在1992年创造了55亿美元的销售额,仅仅892名雇员创造了12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也就是说,每名雇员的销售额为600万美元。每名雇员的利润额高达150万美元。而著名的苹果公司平均利润只有50万美元。是什么让南唐多公司达到这样的水平,用其公司经理克罗夫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次只做最重要的设计及市场管理工作,其余的所有工作则交给合作伙伴和特许商去做。”

  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是最好学也最管用的经营技巧。

  金斯顿技术公司是1992年成长最快的一家私人公司,它仅有员工220人,却创造了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人均销售额达到230万美元,这一数字是苹果公司的5倍,是数码公司的18倍。《商业周刊》说:金斯顿公司代表这样一种趋势,它既实现令人难以想象的增长,又始终维持自己特有的组织结构形式,并以这种组织形式,将其竞争对手通常要花10天去考虑的事情,缩短到只有几个小时。

  那么金斯顿公司是怎样动作的呢?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

  不久前的一天,“电脑王国”公司在洛杉矶的一个分支机构接到美国银行的一个电话,后者要求立即提供100台个人电脑。这家银行特别要求电脑必须有大量的额外内存和其他一些新的配置。而且可以运作微软公司的个人视窗系统,此外还能和银行其他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金斯顿公司立刻开始行动,只用几个小时就研制出这种有特殊要求的电脑。接着它把工程设计书交给它的一个重要的合伙人,埃克斯布莱斯制造公司,它专门负责电子零件的装配。埃克斯布莱斯制造公司马上清理出生产线,装上金斯顿公司订购的电脑零部件。就在当天下午,电脑送到了金斯顿。傍晚之前,金斯顿就完成了电脑的全部测试工作,并通过费德速递公司将货送到了电脑王国,到了那一周的周末,美国银行的计算机已经开始正常运转。

  金斯顿公司向人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一个公司的结构没有必要样样俱全,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把其余的事情交给另外的行家去做,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与人力。因此,全球最大的电脑芯片供应商——英特尔公司总经理格罗夫感慨地说:“用垂直方式能做得到的所有事情,都能花更少的钱由以水平方式组织的专业公司的集合来完成。”

虚拟公司的运作方式对于那些还没有创业,就准备创造万能公司的人来讲,是一个提醒。创立一家公司,就要从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做起,做家具的没有必要从经营伐木场开始,因为那有人在做,而且比自己做得更好。

 

  2。虚拟公司的另外一个好处是:

  它能够尽量节约经费的开支。过去“皮包公司”的经营就不需要太多的开支,因此可以在低水平的消耗状态下运作。而虚拟公司同样有这样的功能,他们不需要有华丽的外表和高大的纪念碑似的建筑物。过去石油公司为显示自己的实力,到处兴建摩天大楼。虚拟公司对此不屑一顾,因为它们根本不需要这些。它们要的是通过电话和英特网组成的信息网络,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加工产品。这样的公司是没有边际的,随分随合,总是为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存在。

  许多公司却不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