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马云一起创业-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情况,毕竟你身边你的部下你的兄弟都在看着你,以你的马首是瞻,你自己爬不好摔死了是你活该,但是砸死一堆兄弟就是你的不对了。
  【马云创造】创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如果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就会成为泡影。马云在创业的道路上也曾经出现过“入不敷出”的窘境,好在都能够化险为夷,渡过难关。
  应该是在1996年,马云还是在做中国黄页的时候,有一次发不出工资了,离发工资的时间只有3天,而马云的账号上只剩2000多块钱,而工资要发8000多块钱。虽然马云手下的员工说没关系,我们两个月不拿工资也跟你干下去。但马云认为:“人家说两个月不拿工资可以,但是你即使出去借,也不能够拖欠员工工资。”
  创业涉及各个方面的开支,房租、工资、办公场所的装修等等。马云从北京回到杭州,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杭州的开支要比北京低得多,包括员工工资、房屋租金等,杭州的标准都要比北京低得多。
  马云回到杭州后,就在自己家里办公,尽量将开支压缩到最低。而且在回杭州之前,马云就明确地告诉自己的伙伴们:回到杭州,月薪500元,住的地方只能距离马云家5分钟之内,而且要自己租房子,不能够打出租,必须在马云家里上班,而且前途未卜。
  马云家简陋的环境曾经出过不少有趣的事情。回到杭州后,马云召开了一次创业动员会,准备正式宣布阿里巴巴开始运营。正在这时,马云家里的墙壁突然渗水了。马云立刻中断会议,对大家说:“我出去找点材料。”过了一会儿,他抱着一大堆报纸回来了,然后招呼大家一起把报纸贴在墙上,并自嘲地说“水生财,是好兆头”,就这样结束了公司的“创业剪彩”。这个寒酸的“剪彩仪式”也折射出当年马云资金上的困窘。
  等到阿里巴巴横空出世的时候,由于马云走的是“先踢世界杯,再踢甲A”的路线,所以远隔重洋的美国最先发现了阿里巴巴的价值。而且让一向自负的美国吃惊的是,这个神奇的“阿里巴巴”不是出自某位“硅谷精英”之手,而是诞生于大多数人尚不知道“Internet”为何物的中国,而且是在一个“美丽的小城”杭州。美国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在美国式的思维里,大概只有有过留学的经历或者拥有在大型跨国公司工作的背景,才能够做出这样的网站。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什么经历都没有。
  海外媒体中第一个对阿里巴巴感兴趣的是美国的《商业周刊》。1999年的8月,在阿里巴巴诞生5个月的时候,《商业周刊》的记者通过多方联系,要采访马云。
  谁也没有想到,马云的第一反应竟是“坚决拒绝”。后来,美国的记者甚至通过外交途径,动用政府的力量来做马云的工作。无奈之下,马云最终勉强接受了采访,但是却提出了一个“条件”:采访可以,但是文章不能够公开发表。
  这也许是这位记者碰到的最为奇怪的采访:文章不能够公开发表,还采访什么呀?按照常人的想法,不要说是国际顶尖的、权威的财经杂志,就是普通的新闻媒体采访都是求之不得的,马云还摆什么架子呀?
  谁也不知道马云的“难言之隐”。直到《商业周刊》的记者走进了阿里巴巴的办公场所——马云在湖畔花园的家中,才揭晓了谜底。
  按照马云给的地址,记者像绕迷宫一样,终于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住宅区中找到了让他们“魂牵梦绕”的阿里巴巴:一个四居室的房间里,“黑压压坐着20多个人”,干什么的都有,地上还扔着凌乱的床单……
  记者看得是目瞪口呆:这就是拥有全球2万多名商业会员的阿里巴巴!
  是的,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阿里巴巴公司!
  记者遵照和马云之间的“君子协定”,没有把这次采访到的内容发表。直到马云融到第一笔天使基金,搬到一个崭新的办公场所之后,他们才把当初看到的一幕透露给全世界。
  马云回忆起当初那一幕,他解释了为何当初拒绝采访的缘由:“如果告诉你是一家中国公司,在那样全球化的拓展过程中,大家会认定你是三流的企业。”可谁又知道马云是不是因为不愿让大家看到他那间既没有电话、又没有传真的简陋的办公场所呢?

资金是创业的命脉(2)
  【创业宝典】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企业都是需要成本的,就算是最少的启动资金,也要包含一些最基本的开支。没有资金再好的项目也只能够望而却步,即使已经运转正常的企业,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很难逃脱寿终正寝的命运。因为你根本无法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危机,如果没有相应的资金作为后盾,甚至连前期的投入也会血本无归。因此,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命脉。
  因此,在创业之初,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筹备资金的计划。否则,不管你有多么好的构想、企划,如果没有完善的筹备资金的计划,一定会遇到营业不振、倒闭等困扰。
  所以,在确定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之后,就要决定需要多少投资,在开业后直到走上正轨之前,这段时间内的周转费用又该需要多少,有多少流动资金可以掌握等等。
  其实,只要创业者能够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多条有效的融资渠道。
  【创业实战】日本企业家中天修说:“有钱谁都会创业,关键是没有钱怎么创业。”起步资金和后援财力的充沛是创业成败最为关键的首要因素。对于刚刚开始启动的创业者来说,除了自有资金创业之外,融资的方法不外乎就是借债融资、股权融资、政策性融资以及其他方式融资等。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种融资方式。
  1。借债融资
  具体来讲,借债融资是指利用发行债券、银行债务和其他债务形式向债权人获得资金的方式。负债得来的资金一般需要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本金,负债一般不会产生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权问题。“借”的途径一般有向银行借款和向亲戚朋友借钱两种方式。
  (1)向银行借款在准备向银行借款之前,要先了解银行的相关政策和申请贷款的程序。许多创业者都对向银行申请贷款存在恐惧心理,认为自己没有抵押,很难获得贷款。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尤其是银行闲置资金的增加,银行也展开了一些针对创业者的免担保贷款,如商业银行投资。各商业银行根据创业投资企业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合同与市场开拓计划,严格审核其经费预算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现状,签订有关合同,进行贷款。企业在不断合作中可获得较多的中长期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在国家实行银根收缩的货币政策,而且银行对于创业者的风险有一定的担心,需要有充足的抵押品或核心的知识产权,对于创业者的项目比较挑剔,所以创业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向亲朋好友借钱一般来说,亲戚朋友是创业的第一支持者,是自己最容易获得资金支持的地方。据统计,在创业者的资金来源中,有大约80%来自个人家庭积蓄或者家庭借款,而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资金的比例相对较小。在公司创办初期,由于公司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朋友和亲戚是创业者寻求融资的首要人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最有可能相信你以及你的创业想法,而且他们最不可能像银行那样需要个人担保来拖累你。因此亲戚和朋友是创业初期最重要的融资来源。

资金是创业的命脉(3)
  2。股权筹资
  股权筹资就是通过给投资者在企业中某种形式的股东地位进行融资的方式。股权融资无需资产抵押,但投资者要分享企业的利润并按照约定的方式获得资产的分配权利。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不必归还本金和利息,企业没有债务负担,但会稀释创业者的股权,分享企业的权益回报,包括合伙投资和利用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合伙人、风险投资以及天使投资。
  (1)合伙人投资现在手握大量闲置资金的大公司、大集团,甚至个人,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靠的投资对象,以使自己的资金能够不断增值。创业者应该尽可能地寻找投资者,可以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投资公司代理,甚至还可以适当地做点寻资广告或者在网上发布寻资信息。
  (2)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就是职业金融家向有巨大回报潜力的、发展迅速的企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是近几年在国内发展很快的一种投资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获取风险投资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获得风险投资家的青睐。很多创业者没有经验,对风险投资了解甚少,所以许多创业者对风险投资望而却步,事实上获得风险投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创业者了解了风险投资的特点,做好充分准备,获取风险投资不是没有可能的。风险投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要承担着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在内多项高系数的风险,所以投资追求高预期收益也就自然成了风险投资者的首要目标。
  (3)天使投资(AngelCapital)天使投资虽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但两者有着较大差别:天使投资是一种非组织化的创业投资形式,其资金来源大多是民间资本,而非专业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的门槛较低,有时即便是一个创业构思,只要有发展潜力,就能获得资金,而风险投资一般对这些尚未诞生或不太成熟项目兴趣不大。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天使投资可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政策性融资
  政策性融资是指根据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政策而得到无偿或者优惠的扶持创业的资金。各地政府部门为了调节产业导向,比如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