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马云一起创业-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不成功,而你能成功?李嘉诚回答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因此,不一定做大,但一定要先做好。”
  这就是马云的经营之道,做自己最熟悉的事情。
  【创业宝典】常言说,隔行如隔山。做其他事情,不懂也没有什么,但是在生意场上,就要冒着血本无归的危险了。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核心内容,如果你不熟悉是掌握不了主动权的,“熟能生巧”在创业上同样适用。而且,你不能够吃透某一行业的话,就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除非你很有钱,能够赔得起,交得起学费。所以,不管做哪一行,一定要不熟不做。
  各行各业赚钱的关键,就在“熟悉”两字。熟悉一个行业到一定程度或相当的程度,研究它的规律,吃透它,具备密切的业务关系和一定量的资本,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没有把握贸然投资,太过乐观,一旦大意或者市场发生了变化,就无法应付,最后的结果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作为创业者,无论是从一个行业转入另外一个行业,还是初入商场,从事一项新的行业,都应该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从事这项事业的能力。如果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想要“见食就吃”,最终会落得事不久,业不成。

不做没有把握的事(2)
  【创业实战】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稍不小心,就会血本无归,导致创业失败,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所以,创业需谨慎,在开创事业或是拓展业务时,最好是有制胜的把握再动手。
  1。细致考察
  创业之前要深入细致的考察,必须要有充分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如果没有把握就盲目上马,过于乐观,一旦大意或者市场出现变化,就会陷于被动,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真正想创业,就一定要对某一行业摸熟吃透,不要光凭想象、冲劲、激情做事。
  2。知己知彼
  创业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须知己知彼,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做好事前的调查工作,客观地认清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做好最坏的打算,制定好对策,争取使损失降至最低。这样就是失败了也不会有致命的伤害。
  3。深入钻研
  如果真的看好了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行业,就好要好好钻研它。如今是信息时代,可以随时找到大量的有关信息。此外,还可以多和圈内人士多交流,多学习,多去逛逛同行的店铺、公司,和供货商、经销商多交流,同样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此外,还可以聘请有关行业的专家做顾问。这样也可以降低创业的风险。

要注意研究社会热点(1)
  【马云语录】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
  【马云创造】上世纪70年代末,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使古老的神州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到了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更是给改革开放吹来了一阵春风。放眼神州满眼春,在这个大好的形势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尤其是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但是,在一片红红火火的背后,这些中小企业有着自己的隐痛。实际上,他们在市场的食物链中处于一种弱势:产购信息不对称,中转贸易成本过高,由此而被大的贸易公司所欺压。
  自小在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大的马云,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凭着自己对于中小企业和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他坚信拯救中小企业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将会给这些中小企业打开信息之门,给这些中小企业“第二次生命”。
  但是当时的互联网都是为大企业服务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
  马云看到了机会:既然所有的电子商务都是为大企业服务,都是为那些“大鲸鱼”保驾护航的,那么我就不去和他们竞争,我要专门为“龙虾”服务。
  “听说过捕龙虾致富的,没听说过捕鲸致富的。”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马云建立了阿里巴巴。从阿里巴巴一开始,马云就定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为全世界的商人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网上商业机会信息交流站点,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中小企业服务!
  他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固执:专门做85%的中小企业的生意。
  马云坚信:“互联网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对于中小企业是机遇。”马云找到了互联网的价值——“众多中小企业的解救者”、未来的“救世主”。
  阿里巴巴刚成立时,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事情:一位浙江商人,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一种设备。有一次,他在阿里巴巴上发了一条求购信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家设备的生产厂家就在浙江!
  这就是互联网的价值。马云说过:“今天要在网上发财,概率并不是很大,但今天的网络,可以为大家省下很多成本,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替你发财,你需要的就是投资和投入,spendtime;investtime;ontheinternet(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到网络上面)。网络一定会给大家省钱,但不一定今天就能够赚多少钱,赚钱是明天的事,省钱,你今天就能够看得到。”
  正是凭借着对社会热点的认识,阿里巴巴才越来越红火,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公司。

要注意研究社会热点(2)
  【创业宝典】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热点也是层出不穷。大到诸如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的大事,中到中国2008年举办奥运会,小到今年的流行色,甚至某条高速路上堵车都可以算得上社会热点。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些热点就是挣钱的好项目。抓住热点,就能够使自己的创业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引导市场、引导消费的人,企业就会得到长久的发展。
  【创业实战】关注社会热点,预先捕捉社会热点,在热点尚未“热”起来的时候就有所发现、有所准备,在别人还没有发现商机的时候,自己就能够发现商机,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创业良机。要研究社会热点,就要注意多捕捉市场信息及社会热点。赢得商机往往通过市场信息反映出来,如果能够预先捕捉到市场信息,在机会成熟前就充分地做好准备,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商机。怎样才能够捕捉到社会热点,抓住商机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多下工夫:
  1。多观察
  只要注意观察,就能够得到很多的社会信息。
  2。多思考
  对于社会热点要深入思考,多想想这些社会热点所折射出来的现象和内在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与哪些背景有关,能够给自己创业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3。善归纳
  简单的收集社会热点材料并没有什么意义,要善于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社会热点材料进行归纳和梳理,从中发现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深对于社会热点的判断。
  如果能够在完善的、充分的资料上,通过细心的观察思考,发现其中隐藏的有潜力的信息,就能够确定自己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向,进而确定服务形式或产品,然后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包括技术、资金、人力等因素综合加以选择。

开发独具慧眼的创意(1)
  【马云语录】一个项目,一个想法,如果不够独特的话,很难吸引别人。
  【马云创造】1999年是一个春天,互联网的春天。那时候一个月之内会有数以千计的互联网公司出现。冯小刚的贺岁片《大腕》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可以精确地描绘出当时互联网的火热场面:“你花钱去建一个网站,把所有花的钱后面加一个零,这就直接出售给下家了。”
  但是,当时大部分的网站模式都是和新浪、搜狐差不多的门户网站模式。马云不认同这种模式:众多的中小企业主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如果用门户网站,会影响他们的使用。
  马云心中已经决定在电子商务领域做一番事业,也明确了自己的服务对象,这些战略的问题已经确定下来。但是网站的具体设计和运营具体该怎么操作,马云心里还没有数,但是有一点已经明确:要让中小企业主都会用。
  马云决定采取BBS的模式,他要把阿里巴巴办成一个“网上集贸市场”,虽然不美观但是很实用。
  这个想法是很偶然之间想到的,很具有戏剧性。还是在马云决定从北京回杭州创业的时候,为了临走之前留下点纪念,马云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去游览长城。在长城上,马云看到了许多“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话语。中国人向来有此雅兴,希望给后人留下一个不知道是炫耀还是耻辱的印记。但是这种相当有历史的“留言”,却给了马云一个灵感。他认为,这种留言很有价值,虽然很丑陋,遭到人们的谴责,但是很实用,能够收到“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的效果。马云把它定义为“BBS的早期雏形”。
  所以,马云坚持选用涂鸦式的BBS模式来设计阿里巴巴。马云的设计标准只有一个:只要网站能够实现发布供求信息和行业分类就行,“不要做得太花哨”。网站上线以后,看起来就像一个“网上的集贸市场”,与那些经过豪华装饰的门户网站相比,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再也找不出这么丑陋的网站了”。
  阿里巴巴的模式就是这么简单,和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BBS论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当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这种“丑陋之极”的模式。但是,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雏形。
  马云的设想就是把阿里巴巴做得像大字报一样,谁有商品都可以“贴”在上面卖。马云抓住了商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买与卖。商人只要把自己最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