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枪刺刹那间把阿突布的左臂‘洞’穿,顿时一股鲜血喷涌而出,在空中洒出梅‘花’点点。
阿突布果然不愧为瓦刺名将,当对方的枪刺挑裂自己的皮‘肉’‘洞’穿自己锁骨的时候,他只是把牙关一咬,硬是没哼一声。不仅如此,就在对方的长枪还未从他锁骨中拔出的瞬间,他忍着巨痛,把右手中的刀依然按照事先想好的套路,顺着枪杆向对方面‘门’劈去。看来阿突布是要和邓棨玩命了。
见此邓棨不禁吃了一惊,心里道:以前见过不要命的,还从来没见到如此不要命的,竟然视戳穿自己左臂的长枪而不顾,反而挥刀进攻,恐怕这种打法只有粗犷凶悍的‘蒙’古人才能做到。
想到这里,邓棨内心不禁对这个瓦刺将领产生几分敬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卷土重来(6。。。
第一百四十三章卷土重来(6)
当下阿突布这拼命的狠招,对于邓棨将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时手中抢不能从对方的身体里马上拔出来,这样就不能用枪抵挡来刀,不仅如此,因为对方的刀是顺着枪杆劈下来的,这势必‘逼’着邓棨将军弃枪躲刀,否则就有断臂的危险。
说时迟那时快,因为对方的刀是顺着枪杆的内侧劈过来的,只见邓棨将军迅速松开右手,把身体往马背上一趴,那把刀呼啸着从邓棨将军的右臂划了过去。
只见那锋利的刀尖将邓棨右臂的铠甲切开,同时在他的右臂上划出一道五寸多长的刀口,鲜血瞬间染红了征衣。
当两匹马错开以后,那枪头自然从阿突布的肩胛锁骨中拔了出来,邓棨单手提着枪打马回来,此时两人都已经受伤,相对阿突布来说,邓棨的刀伤要轻一些,因为只是皮‘肉’伤,没有伤到骨头。
而阿突布则不然,因为他的左臂已被‘洞’穿,肩头锁骨已受损,现在左臂已经抬不起来。但是这并不影响阿突布回马再战。只见他面沉似水,眼放凶光,右手举刀,再一次撒马向邓棨冲了过来。
这边邓棨依然双手握枪,‘精’神抖擞地策马迎向阿突布,当两匹马即将‘交’错的时候,邓棨未等对方的刀劈下,他双臂先叫力,把手中的枪奋力一抖,使出一招杨家枪看‘门’绝技:万点梨‘花’开。
随着邓棨将军双臂把枪送出,那本来静止的枪头顿时颤动起来,随即劲风陡起,只见那把枪瞬间幻化出无数个枪头,一起向阿突布刺来。在日光的映照下,银光闪闪,如同万点雪白的梨‘花’,瞬间开在阿突布的眼前,那光芒一时间刺得阿突布眼‘花’缭‘乱’,早已经看不清真假虚实。
因此阿突布大吃一惊,他下意识地把刀往前一迎,剩下的只有凭天由命了。
当发现对方挥刀来挡,只见邓棨手中的枪瞬间还原,此时可以看清那向前飞驰的锋利枪头,离阿突布的哽嗓咽喉不足一尺远。
见此,阿突布知道这一枪自己很难躲过去的,于是他干脆不躲,迎着枪头,用双目凝视着邓棨,好像心有不甘。
接下来的一幕,是旁边瓦刺军极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却无法回避,就在他们同时闭上眼睛的同时,耳朵却听到不是很响,却让人心神剧颤的声音:
“扑!”
当他们同时睁开眼睛的时候,阿突布的咽喉已被‘洞’穿,倒在了马下,躯体在血泊里不停地痉挛着。
见首领被杀,这些瓦刺兵还哪里敢上,于是他们驱马向后撤去。
这时英国公张辅等大臣驱马上前,对邓棨赞道:“今天真是开眼了,邓将军的杨家枪法使得是出神入化,所向无敌啊,今日我皇有邓将军保护将无忧也。”
听到此话,坐在马上的英宗皇帝朝邓棨将军欣慰地点点头,好像此时皇上的‘精’神好了许多。
这时英国公张辅让随行的御营禁卫军帮助邓棨将军把右臂的伤口敷‘药’包好,然后大家护着皇上继续向南撤退。
看到瓦刺将领被明将瞬间挑落马下,周围上千的明军士气顿时高涨起来,他们挥舞着兵器跟随着邓棨将军一起前行。
他们仅向前走了不到一箭之地,就遭遇瓦刺军的围堵,此时瓦刺军的最后攻击时间还没有开始,他们还在等侯后援部队的到来,因为到目前为止明军还有近三十万人,所以不能有半点大意。
如果等瓦刺军调整完兵力再向外突围,那无异是在坐以待毙。所以邓棨简单地了解一下敌情后,就组织明军准备突围,这时刚好碰到右‘侍’郎丁铉率队冲了过来,于是二人合兵一处,一起保护皇上向外冲杀。
由于邓棨和丁铉的冲击,瓦刺军的进攻也提前开始了,因为距离近,人又多,两军一声呐喊,便开始了近距离的搏杀,一时间刀枪并举,杀声震天,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搏杀,奈何瓦刺军越来愈多,而且个个神勇,两位将领护着皇上向前冲击了多次都没能冲出去。
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在这片开阔地上,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即使没有倒下的明军大多身体也都带有轻伤。
为了尽快把皇上安全地护送出去,看来这样硬冲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得想一个良策。于是丁铉对邓棨说道:“不如这样,我俩兵分两路,我带领一部分人作为佯攻,待我把敌人主力吸引过来以后,你再带领皇上等人乘虚突围,这样或许能够成功。”
邓棨听后表示赞同,但是邓棨提出两人‘交’换一下位置,因为他知道佯攻分明是突围不出去的,突围不出去的结果就意味着死亡。邓棨和丁铉是多年的朋友,他知道丁铉的马上功夫远不如自己,他选择佯攻就意味着选择死亡。
丁铉见邓棨已看出佯攻的危险,于是丁铉正‘色’道:“现在你我都应该把兄弟‘私’情放下,当下最要紧的是救我大明皇帝,一旦皇帝被俘,是你我为臣的奇耻大辱,甚至还威胁到我大明江山。邓兄马上武功威震三军,所以你带皇上突围成功的概率更高,好了兄弟,莫要与我再争,就这般定了。”说完他带领一队人马向敌人冲去。
望着老朋友坚毅的背影,邓棨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潮’湿了,如果我大明将士都能像右‘侍’郎用济(丁铉字)这样忠勇卫国,何愁边关不得安宁?
这时站在高处的邓棨看到丁铉的佯攻果然奏效,两边的瓦刺军蜂拥而至,朝丁铉率领的兵马杀了过去。邓棨看到左侧山坡下瓦刺兵马渐少有隙可乘,于是他把手中大枪一挥,自己一马当先,率领众将士保护着皇上向敌人冲去。
见有明军在此突围,剩下的一部分瓦刺军立马迎了上来,企图挡住他们的去路,怎奈邓棨一条大枪上下翻飞,无人能挡,瞬间将十几名瓦刺军挑落马下,杀开一条血路,冲了出去。
待他把追上来的几名瓦刺军拍落马下回头看时,却不见了皇上的身影。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卷土重来(7。。。
第一百四十四章卷土重来(7)
回头没有看到皇上的身影,邓棨顿时慌了手脚,于是他把手里的缰绳向侧面一抖,那匹沙皮马顿时减缓了速度,并心领神会地调转马头,准备驮着主人重新杀回去。
原来就在邓棨率领十几名亲兵在前边冲杀出敌人的包围,后边的御营禁卫军护着英宗皇帝等正要跟着一起冲出来的时候,却从一侧杀过来一千多名刚刚增援来的瓦刺兵马,他们瞬间就把御营禁卫军及皇上又重新包围起来。
见此邓棨调转马头就要杀回去救皇上,这时从身后上来一匹马来到邓棨的身边,邓棨转头一看,原来是和自己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本家兄弟,名叫邓璞。现在是邓棨的得力助手。他们既是亲戚,又是无话不讲的好朋友,看到邓璞来到身后,邓棨刚要说话,邓璞却先开了口,他神情严肃地对邓棨说道:
“孟扩(邓棨字),现在情况万分危急,我们这次能从瓦刺铁骑的包围中冲杀出来实属不易,如果现在杀回去也是杯水车薪,恐怕再想杀出来就难了,现在我们不如去别处搬救兵搭救皇上。”
闻此言,邓棨正‘色’道:“子仪此言差矣,今日我主有难,为臣者岂能不救而自逸,主辱臣死,邓棨岂能独自苟且偷生乎?”
言罢,邓棨提枪纵马率领身边亲信重新杀进重围。
此次为了全歼明军,也先不惜孤注一掷,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兵马,甚至把负责保卫粮草以及保卫中军大帐的两千多名亲兵都派上了战场。因为他知道,即使是这样,双方兵力相差依然很大。若不是也先善于用兵,和瓦刺军的骁勇善战。恐怕他的两万多人不用打,就是踩也被明军近五十万大军给踩平了。
但是也先毕竟是也先,此人‘奸’雄无比,他自所以敢倾巢而出,以两万多人与大明近五十万大军抗衡,因为他抓住了明军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军队素质极差,因为明军长年屯田,荒于训练,其素质与普通百姓无异。
因此也先曾骄傲地对部下说过:“明军虽多,我视其为草芥也;我瓦刺军虽少,但骁勇善战,可以一当十。”
事实也正是如此,因大明朝多年无大的战事,明军已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其兵器因为多年不用已是锈迹斑斑。在当时对付刀锋马快的瓦刺军最有效的武器火枪,因为长期不用和疏于管理而受‘潮’生锈,最后只能弃之不用。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也先已经看出如今大明朝是宦官当政,忠良被弃,朝廷软弱无能的非常时期,如果能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灭掉明朝,恢复大元是指日可待。
为此也先不惜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邓棨摔领人马重新杀进重围后,无心恋战,开始四处寻找英宗皇帝的踪影,最后在一处小溪旁发现有几名御营禁卫军正同瓦刺军拼杀在一起,既然保卫皇上的御营禁卫军在那里,那么皇上一定也在那里,于是他带人驱马冲了过去。
来到近前,发现有上千的瓦刺军马,正围住御营禁卫军和一部分大明将士厮杀‘激’烈、喊声震天,而身穿金‘色’龙袍的英宗皇帝和几位大臣则躲在他们身后,他们是且战且退,其形式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