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用来加工膛线以外,冲压机还能用来加工金属弹壳。不过,至于到底能不能用这种粗糙的冲压机造出弹壳来,林清华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没有实验过,他让工匠们先制作了一台人力冲压机,在这台机器上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虽然没有冲出完整的弹壳,但冲出了许多比较规整的铜盅,这些铜盅长度约为三分之一寸,而且厚薄均匀。林清华决定改进这种弹壳,比照猎枪子弹制造一种前部为纸筒,后部为铜盅的混合型子弹。
车床的制造就比较困难了,虽然林清华努力回忆,并画了详细的图纸,但工匠们还是琢磨了十几天,最后终于做出一台简陋的车床,由于没有适合的刀具,所以这种车床的效率很低,而且废品率也比较高,但林清华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个时代的技术只能做到这样了。
枪和子弹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火药了。现在各国所用的都是黑色火药,这种火药的威力较小,而且点燃后的烟雾很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它燃烧后的残留物较多,若是用在前装枪上问题不大,但若是用在后装枪上就不行了,每发射几发子弹后,枪管中就会留下许多污垢,若不及时清理的话,很容易发生炸膛事故,危及射手安全。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无烟火药。无烟火药通称硝化棉,是用棉花或其它植物纤维放入硝酸中进行硝化而成的,这种硝化棉俗称强棉,燃烧速度快,并不适用于线膛枪,线膛枪所用的火药为弱棉,是在强棉中加入钝化剂后制成的,它的燃烧速度比较慢,能保证火药燃烧完全,子弹的射程也就远了。
要想制无烟火药,就必须先制硝酸,而硝酸的制造又离不开硫酸,所以林清华让工匠们动手制造了几个陶罐反应器,用接触法制造硫酸,接着用制出的硫酸与硝石反应,从而得到硝酸。
有了硝酸,制造无烟火药就不是难事了,而且子弹上的底火所用的雷酸汞也可以制造了,更为重要的是,以硝酸和甘油为原料的硝酸甘油也能制造出来,再用吸附力强的多孔物质将其吸收,那么爆炸力强、安全性高的军用高爆炸药就能装备军队了。
为了保持自己在这种先进武器上的垄断性,林清华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生产硝酸、硫酸和雷酸汞。他准备修建一个大型的全封闭式的工厂,工厂的四周被三丈高、一丈宽的围墙围起来,然后他准备向朝廷上道奏章,以修建防御工事为借口,向朝廷索要数百名被判了斩监候和绞监候的死囚,把这些死囚关进这座工厂,让他们来生产雷酸汞等物。为了保证生产质量,这些人将被分成三十个组,每一批生产出的东西都要严格验收,若是质量不合格,那么整个组的人都要受到惩罚。这些人除了不能出工厂以外,其它的待遇都很好,每人一间单独的小屋,每天有酒有肉,而且若是其本人提出申请,那么可以允许他的家属前来与其一起生活,不过进来以后就再也不能出去了。
为了保卫这座工厂和看住这些死囚,林清华决定把他的卫队扩充到一个旅,称为“近卫旅”,由其负责工厂的安全。这支部队将长期守卫工厂,并将不定时的进入工厂进行检查,以防其中的死囚造反。
这些只是林清华的初步构想,要想将其实现,还需要时间。首先要做的就是选一处山溪较多而交通便利的地方,把生产线膛枪的工厂建起来,经过派人勘察,林清华决定在豫鄂交界的桐柏山中建造枪厂,在镇虏军三千人扫荡了那里的土匪后,枪厂就动工兴建了,与其同时动工兴建的是位于桐柏山脚下的火药厂。
在这些工厂兴建的同时,林清华将镇虏军重新进行了整编,将原来的白旺的人马和其他的一些军队并入镇虏军,并从民兵中又招募了一些人,从而将镇虏军扩充到了十五个师。随后林清华对这支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特别是各级军官,由于很多军官是从士兵提拔上来的,所以素质不高,必须通过军校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军队的士气又恢复了,而且枪厂和火药厂也已基本完工,可以进行生产了。正当林清华踌躇满志的要把镇虏军变成一支真正的现代化军队的时候,一个从西安传来的消息又让林清华感到不安了。
原来,自从中原大会战结束以后,山西、河南、山东已全部重新归明朝所有,而满清所能控制的地区仅局限于直隶、陕西、蒙古,由于阿济格所率领的陕西清军精锐尽失,陕西的兵力空虚,加上多尔衮准备调集兵力固守直隶一带,所以他下令驻扎陕西的清军大部绕道蒙古撤到直隶,而留在陕西的清军不过只有近一万人的汉军部队。正因为这样,占领着四川的张献忠准备派兵从川北进入陕西,占领关中地区。
另外一个让林清华感到意外的消息是,在陕西南部的终南山一带活动着一支忠明武装,他们约有三万人,首领是明朝副都统孙守法,他们先是抵抗李自成的大顺军,后来又与清军作战,现在孙守法趁清军兵力空虚之机,派副将贺珍与另一名忠明武装首领武大定合兵三万人,攻打西安。由于消息闭塞,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林清华,以前都没有注意到这支武装。
现在让林清华为难的是,到底是应该先休整一段时间呢,还是先带兵前往陕西,将清军彻底赶出陕西,并阻止张献忠对陕西的进攻呢?林清华左右为难,始终拿不定主意。
正文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六节
(更新时间:2005…1…15 6:57:00 本章字数:3388)
北风呼啸,草木萧瑟,天阴沉沉的,似乎马上就要下雪。在这凛冽的寒风中,一支黑压压的大军正顶着风头而行,与这周围肃杀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支大军中散发出来的火热激情,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的斗志昂扬,随着铁皮鼓的鼓点声坚定的踏动着步伐。
他们全是步兵,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数百辆拉着辎重的马车,赶车的马夫嘴里不停的喊着,手里的鞭子也不停的在空中挥舞着,发出“啪啪”的响声。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镇虏军所派出的一支部队,他们的使命是进入陕西,支援那里的忠明武装,并阻止张献忠进入陕西。
经过一夜思考,林清华最终决定派兵入陕。他将镇虏军中最精锐的第一师和新组建的第十四师与第十五师整编为第一军,由第一师师长沈猛兼任第一军军长。这支部队在进入陕西后,将派出一个旅前往西安一带,支援那里的孙守法军,并带去赠送给孙军的五千支燧发枪。剩下的部队将在军长沈猛的亲自率领下前往汉中,阻击张献忠的军队,并趁势占领汉中。
在送走了第一军后,林清华并未清闲下来,他必须抓紧时间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训练军队了。除开留守开封的两个师和派往陕西的第一军外,驻扎于西平寨附近的镇虏军共十个师,由于很多士兵都是新补充的,所以其战斗力下降了很多,虽然经过两个月的整训,其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远远没有到让人放心的程度。为了激起士兵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林清华在这十个师中又举行了一次“比武大会”,不过其内容有了些小变化,由于天气转冷,原来的游泳渡河改变为划羊皮筏子渡河,每支部队有三十支羊皮筏子,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参加比武的人运过河去。
有了第一次比武的经验,这一次就顺手多了。随着第七师师长凌飚从林清华的手中接过“掷弹兵师”的锦旗,镇虏军中的第二个“掷弹兵师”的荣誉称号诞生了。为了鼓励士兵们争夺此荣誉称号的欲望与斗志,林清华规定凡是“掷弹兵师”的官兵,其每月的军饷增加一倍,同时规定此荣誉称号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每年将举行这样的比武大会两次,胜利的师将获得此称号,失败的将失去此荣誉称号,而且其增加的军饷也将被撤消。
除了练兵之外,林清华还组织起各寨、各村的农民,利用农闲修理道路,为将来的快速调兵做好准备,他还在河南全境恢复了驿站制度,沿着主要道路,每隔一百里设立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配备一名伙夫,一名兽医,伙夫兼任驿站的驿长,他负责管理手下的兽医和十名驿卒,每个驿站都饲养三十匹快马,并由兽医和驿卒精心照料。因为驿站属于很重要的军事目标,所以每个驿站均配备十二支步枪,现在还是燧发枪,等到后装枪制造出来后,将全部换装后装枪。
由于现在的河南全境都已纳入林清华的管辖,所以他的日常事物也就多了很多,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缺少地方官吏。虽然林清华不太愿意让朝廷派人来河南当地方官,但他实在也拿不出合适的人选,所以他不得不向朝廷上奏章,希望能尽快派些地方官来,协助他维持河南的秩序。而在这些官吏到来之前,河南那些新光复的地方的实权也就不可避免的落入了地方豪强的手里,这些人目无国法,为非作歹,鱼肉乡里。林清华对付他们的办法有两手,一种办法是将其纳入“河洛联寨”,使其为我所用,但当那些人不知好歹,硬要与林清华硬顶的时候,林清华就会采取第二种方法,用镇虏军前去进行武力镇压,既消灭了异己,又锻炼了军队,更为重要的是,每剿灭一个地方豪强,就能缴获大量的财物与粮食,这就大大的缓解了林清华的财政压力。
说起河南的财政,林清华就直叹气,经过多年的战乱和灾荒,河南的经济全面衰退,百姓已把每天能喝上三碗稀粥当成是富裕的标志,虽然豫南的情况好点,但仍不能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幸亏先后从刘洪起和大顺军那里得到大量财物与粮食,否则林清华早就破产了。现在林清华的脑子里全是银子,能想的办法他都想了,但还是不能阻止银库中的银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