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帅-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都会深深的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含着泪,含着微笑迎接着雨后的彩虹!想起了那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教我打月饼啊”。向宝华轻轻哼着这首歌,想起在国内教儿子唱这首歌的情景,只是那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亲手做月饼。

中秋越来越近,平时在国内乏人问津的月饼越来越被大家所津津乐道,也是,中秋怎么能没有象征团圆的月饼呢?可利比里亚没人知道“mooncake”,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向宝华陪同队长助理汪亮经过考察将制作地点选在了当地的一家面包房,猪肉馅色香味全也准备停当。

中秋上午交完班,汪亮和向宝华和四位休息的医生护士出发了,到了面包房,洗净手,面包粉、发酵粉、水倒进和面机,搅拌均匀,再放进压面机,出来的都是六角形面皮。向宝华指示包成包子,翻过来放,就成了月饼。人多力量大,很快月饼包好了,表面被刷上了油,晶莹透亮,上面还洒了星星点点的芝麻做点缀,很可爱。向宝华这时做了几个大月饼,刷上油,准备用果酱写几个字。他们找来了塑料袋,里面放进鸡蛋果酱,揉匀,把袋子下面剪一小口,向宝华手执塑料袋笔,认认真真的在月饼上写上“欢度中秋”,虽然粗细不均,倒也错落有致,写好一个又一个,又试着用芝麻洒了一个,满满四盘月饼被推进了烘箱,“出锅啦!”热烘烘的月饼随着香气出来了,哈,整个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利比里亚式月饼夹肉面包,圆圆胖胖煞是可爱,没翻过来的,成了开口笑。

晚上皎洁月光下,月饼一上桌,大家大吃一惊,谁也没想到在异国他乡的中秋能吃到月饼。真香啊!不久,月饼带着队员们的祝福飞到了友邻维和工兵分队。战友们品尝着月饼,思念远在祖国的亲人,共愿月圆,人团圆。

曹泰春思绪难平。想时光任冉,岁月如梭,又是一个中秋,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傍晚一阵骤雨,皓月姗姗来迟,月光顽强地穿透层层迷雾,照耀着非洲的这片土地,朦胧与神秘,宛如浴后一身轻纱的少女,分外迷人。

曹泰春漫步棕榈树下,沐浴月色之中,维和的点点滴滴一直萦绕着曹泰春,挥之不去。曹泰春尝试着去想个明白,结果却让他更加无法自拔。想着维和的时光,想着维和以来的种种惊心动魄,酸甜苦辣,想着维和以来和战友们一起渡过的快乐时光和苦难经历,想着维和以来对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牵挂……

利比里亚,非洲的黄金海岸,不是想象中的无垠大漠,却有波澜壮阔的大西洋,莽莽无边的原始丛林……。这本应是一片安宁的土地,这本应是一片安居乐业的沃土。然而,战祸横行,疾病肆虐,一片千窗百孔,民不聊生!

于是,中国维和医疗队来了,怀着联合国维和的神圣使命;肩负祖国人民的重托,飘洋过海,来到了二万三千里之遥的陌生国土。

烈日骄阳下,中国维和医疗队营区内,联合国国旗和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60名中国军人扛箱挥锹,挖战壕,搭帐篷,造板房,种蔬菜……,非洲之滨,好似出现了中国的南泥湾;滂泼大雨,莽莽无际的丛林中,UN标志的车队犹如一条巨龙在泥泞小路上缓慢爬行,又是这60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军人,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与叛军对峙,与冷枪擦肩,还要不时下车推出陷于泥坑的车辆装备,横跨三个战区,越过重重封锁线,千里机动,提前一个月到达任务区……,光阴回转,可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一个个受伤官兵得到了治疗,一个个頻临死亡的生命得到了挽救,枪林弹雨中,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在不到10天时间内,奇迹般地毅立在战火纷飞的废墟之上,肆虐的传染病不再是军中的恶魔,死神般的艾滋也不得不退却,轻伤不再需要下火线,重症不再变得茫然无助,维和不再意味着死亡,战火渐渐平熄,和平曙光初露……。

联利团总司令奥潘德中将来了,他想弄个明白,是什么力量、什么精神让这所小小的维和医院创造出了种种奇迹?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的特别代表克莱茵来了,他想搞清楚,(奇书网|Qisuu)流传在维和军中,流传在这个深陷于战乱的国家中的有关这支小小医疗队的故事。他们视察了宽敞明亮的病房和整洁有序的手术室,他们也看了队员们倦缩在拥挤的临时帐篷,他们似乎一下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捷报频传,祖国母亲她您的子弟兵骄傲;喜讯声声,祖国的同志为战友感到自豪。于是,祖国的亲人来了……在授勋之际,在中秋月圆前夕,他们来了……捎来了祖国母亲的希望与重托;捎来了首长和战友们的关心与问候;捎来了医院领导和同志们的慰问与嘱托;也带来了祖国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这年的中秋夜,月色虽浓,情更浓;一家不圆,万家圆……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今夜月又圆 明月千里寄相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留下了许多快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这些诗句也为节日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中秋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在国内,每到八月十五,一家人总要设法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共享浓浓天伦之乐,好象人们除物质,精神层面的快乐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亲人的团聚也欢乐的共享,而对于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维和的医疗分队队员来说,离家大半年了,时逢中秋佳节,更是“每逢佳节更思亲”呀!但为了让因战争而“妻离子散”的利比里亚人民能“一家团圆”,他们把思乡之情掩埋在心底,坚守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人最大的快乐是让别人快乐,是与人同乐,中国维和医疗队员们为自己能为利比里亚人民,为世界和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感到由衷的快乐!为此,在异国他乡的利比里亚,他们度过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快乐的节日!

这天一大早,队员们有的主动打扫营区,有的到厨房帮厨,更有人捡来一堆干柴堆在院中央,准备晚上举行热闹的篝火晚会。在“UNMIL”的面包房,向宝华领着几位队员在用简单的原料赶做“月饼”。之前大家谁也没有过做月饼经历,且受野战条件限制,只能用国内带来的面粉揉成月饼的形状,中间夹上肉馅,上面再洒几颗芝麻,用烤箱烤熟,就成了他们在利比里亚富有中国特色的“月饼”了。虽然无论外表看起来,还是实际品尝起来,一点没有国内月饼好看的模样与其中的美味。但在异国他乡,能品尝到大家亲手制作的中秋节传统食物——“中国月饼”,还是让人感到——他乡月饼一样甜(其实是咸的)。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悬挂在繁星满天的高空。队员们把桌椅搬到院中空地上,边吃晚餐边赏月。点燃篝火,焰火随之熊熊燃起,队员们举杯向月——“明月千里寄相思”,大家在心中默默祝福,愿明月带去心中对远在14000公里外的祖国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之后大家载歌载舞,欢庆中秋,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其它国家的维和人员及当地百姓驻足观望。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忽然乌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他们只好回室内避雨。但虽然大雨淋漓,篝火却是越燃越旺,让人好不开心!篝火晚会开始了,大家都把桌子抬到院子的中央,边赏月边用餐,虽然菜很丰盛,重头戏还是每人一块的特制月饼。大家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有的人与它合影留念,天上的月亮,手中的月饼,相得益彰;有的人拿着它围着篝火,跳着非洲舞蹈;还有人拿着月饼,吟出了“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花生……。”的幽默诗句来。还有的对着篝火明月,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他们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之夜,皓月升空,驻足望月,耳畔仿佛传来祖国欢庆佳节的喧哗声响。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月饼,它以真诚做馅,以祝福作皮,圆圆的月饼预示着万家团圆,也预示着利国人民的在不久将来的万家团圆。

非洲的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就停了。明月戴着光环穿过乌云,悄悄爬出来,悬挂在遥远的天际,更显宁静妩媚。在欢快的音乐下,队员们围着篝火重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围观的其它国家的维和人员也被这热烈的节日气氛深深打动,加入到他们的舞蹈中,一时间,“联合国中秋篝火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篝火燃尽,但大家仍意犹未尽,虽然没能尝到真正的家乡月饼,身边也没有家人陪伴,但他乡的明月一样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中秋分外明。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明媚的阳光下,草尖树梢上仿佛镶嵌了一条金色的光边,胡椒鸟在树林里欢快的歌唱,营区旁的棕榈树枝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傍晚,还没等月亮爬上树梢枝头,队员们就兴高采烈地把餐桌搬到了篝火堆旁围成一圈,摆上炊事班早已准备好的菜肴,开始等着月亮……

非洲的雨总是说来就来,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就被浓厚的乌云遮住,周围的一切顿时阴暗下来。就在大家刚刚点燃篝火没多久,一场滂沱的大雨不期而至,把计划全部打乱了。大家急忙搬回餐厅用餐,不停地埋怨这场大雨。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雨停了,篝火还在继续燃烧。

“快来看,月亮上来了!”随着一声欢快的喊叫,队员们循声涌向餐厅门口。一轮新月已爬上院子东边的板房顶,挂在了棕榈树枝头,一片浓浓的月光泻下来,满院子变成了银白色。大家争相以篝火明月为背景来摄住这一难忘的时刻,自动围成一个圆,绕着篝火跳着刚刚学会的非洲舞蹈,和着节奏明快的曲调,手拉着手,一圈又一圈,欢快地跑啊、跳啊、唱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