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苏苏的别样人生-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吡说娜硕蓟峋醯肅市太潮湿了,一楼终年不见太阳,非常不适合居住。

安顿好后,三个人商量了下就分别和各自的导师联系见面的事情。晓苏和导师约在导师家门口见面。导师还害怕她不认识路,在电话里再三给她说位置,晓苏暗笑,这条路走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还能不认识?

买了两样水果,晓苏就去了导师家。在老师家中,晓苏又一次见到了师娘,师娘的长相还真是十年如一日,现在看来稍微老点,但是十年后好像和现在差不多,前世大家都说师娘看着年轻呢!师娘热情的给晓苏倒了茶,问了下晓苏他们那里的情况,就到客厅去看电视了,把书房留给了导师和晓苏。导师姓吴,还是那么和蔼可亲,见到他,晓苏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非常自在亲切。大概吴老师觉得晓苏是个很大方的孩子,也是很直接的就提到了她的课题,吴老师的意思是让晓苏做《本草纲目》的文献研究。晓苏愣住了,这不是她博士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吗?

吴老师还以为她不愿意,耐心的给她讲解,并且拿出了一沓纸。说是那天复试完后随手写的,越写越觉得大有文章可做。其实吴老师是误会晓苏了,她前世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和吴老师好好的学习下文献方面的知识,吴老师是国内知名的文献专家呢!前世没有以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她来上硕士的时候什么文献基础都没有,做文献远远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得有深厚的理论为基础。后来上博士时学校又规定了药学院不能以文献作为博士课题,才让她留下了遗憾。今生能够达成心愿她再乐意不过了。

热烈的和吴老师讨论了下对《本草纲目》的一些看法,双方都非常满意。吴老师大概觉得这么个新考上的硕士都有这些独特的见解的确难得,晓苏却觉得前世她对《本草纲目》的理解太浅薄了,今天听吴老师这么讲了下,真是获益匪浅!

吴老师的意思是让晓苏留在家里吃顿便饭。晓苏再高兴不过了,前世她也是研二时才有机会去老师家里吃饭的。要知道,最高礼遇绝对不是到大饭店吃一顿,而是温馨的家庭小菜!听着老师的话,晓苏知道,吴老师对她的印象好极了!哈哈!她在心里悄悄比了个V字!

今天是师娘做的饭菜,四菜一汤。晓苏看着菜色连连说肯定好吃,师娘开心极了。其实晓苏心里知道,吴老师做的更好吃,手艺堪比饭店厨师。师娘这么高兴八成是因为熟悉的人都知道吴老师的手艺更好,很少有人表扬师娘!晓苏偷偷笑着。

师娘今天做的四个菜是蒜苗回锅肉、麻婆豆腐、茭白炒肉丝、清炒生菜。汤是紫菜绿豆排骨汤。看着这些菜,晓苏心里有些感动,倒不是菜有多么好,而是师娘体谅到了她的情况。师娘不确定西北人是否也爱吃麻辣的,所以做的菜有辣的也有不辣的,考虑到了晓苏顶着8月的大太阳来他们家,特别煮了清热去火的紫菜绿豆排骨汤。看着晓苏拿着筷子不动,师娘还以为是不合胃口,连忙说:“晓苏啊,还有什么想吃的吗?我做给你吃。”晓苏赶忙夹了筷回锅肉,连连说不用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温暖,正是吴老师和师娘这种爱护学生如子女的态度才让她一直对他们两个老人留恋至今。

也不知道是很久没吃地道的川菜了还是怎么回事,她发觉今天师娘做的菜特别好吃。就说这道回锅肉吧!回锅肉大家都知道是川味家常菜之一,但要想做的滋味独特还真不容易,而且各家都有各家的做法。首先是选材料,猪肉一定要选五花肉或者坐墩肉(猪臀肉)调料得有甜酱、生姜、花椒、郫县豆瓣。至于用什么炒回锅肉那得根据个人的爱好,今天师娘做的就是蒜苗回锅肉,算是回锅肉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如果愿意,是可以做成豆腐干回锅、芹菜回锅、甚至馒头回锅等等。

回锅肉的做法既简单又讲究,首先将连皮的猪肉置于开水中煮成七、八成熟。将煮好的肉捞起敝干水汽,在还有余热时切成约一分厚的连皮肉片;将炒锅置中火上,放入少量底油,油烧至六成熟下肉片,同时放少许盐炒均匀,炒至肉片呈灯盏窝(两边向上微卷起)时铲在锅边,放入豆瓣、甜酱在油中炒出香味(根据爱好,也可加点豆豉)与肉共同炒匀,然后放蒜苗合炒。蒜苗炒熟但不要炒蔫,最后放咸盐,起锅即成。如果偏甜口味的人可以加少许白糖,喜欢颜色重的人还可以加少许酱油。

麻婆豆腐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前世晓苏吃过很多家的麻婆豆腐,发现这道菜可以变化的地方很多。首先豆腐可以选老豆腐也可以选嫩豆腐。用来做点缀的碎肉可以选用牛肉也可以选用猪肉。所以麻婆豆腐这道菜除了麻辣外,尝到口中还各有滋味,师娘今年做的是牛肉麻婆豆腐,用的是老豆腐略煮了下,这样做出来的麻婆豆腐回味更悠长。

满满的吃了一大碗米饭,又喝了两碗汤。晓苏的好胃口让吴老师和师娘乐的呵呵笑。她手脚麻利的帮着师娘收拾厨房,一点也不拘束。饭后又和吴老师说了会话才高高兴兴的回学校去了,而且师娘还给她带了点水果,她也大方的带回去了。后来熟悉了师娘才和她说,吴老师和她觉得晓苏当时特别有意思,很少见到这样大方毫不拘束的新学生呢!听到这话晓苏有点不好意思,但也觉得没什么。嘿嘿,吴老师和师娘觉得是新认识,哪里知道在她心中他们已经认识多年了呢!

56、相见争如不见

吴老师给了晓苏一个星期的假让她多熟悉周围的环境。晓苏笑眯眯的答应了,其实哪里用的着熟悉,她对这个城市熟着呢!但是有几天假期晓苏是求之不得的,她一直都想去看下邓书洋,这家伙肯定认不出她!

为了给邓书洋一个好印象,晓苏特别去学校后面的那家发廊把头发收拾了下,考研的时候头发剪短了,考完后就没打理过,毫无头型可言,她要好好整理下才行,一定要给邓书洋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带来的行李翻了个遍,晓苏悲哀的发现这几年她居然都没添什么像样的衣服,所以她还得去买几件衣服。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参谋嘛,姚晶晶的品味一向不错。8月份的C市最是闷热,穿裙子再合适不过了。晓苏现在的身材虽然不如姚晶晶那么魔鬼,但是至少也算的上凹凸有致了。

姚晶晶在给她涂果冻色唇膏的时候还夸奖她五官很适合化淡妆。晓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真是相信了一句话,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看来她以前是太懒了,这样一打扮,她也称得上是小美女了。

姚晶晶很奇怪她到底去干嘛?问了她好几次,晓苏就是笑,不回答,姚晶晶猜她去见哪个男生,可是以前又没听她说过,猜来猜去也不知道是谁。

收拾一新后,晓苏就出发了,她不知道今天邓书洋上不上班,但是算算时间,这个时候邓书洋还没有买房子,就是住宿也应该是在医院里,所以她只要去医院里面转总是会遇见他的。但是遇见了说什么呢?他肯定是不认识她的,难不成还制造个偶遇啥的?天啊,晓苏想想都可笑,难道让她学电视上的那些人去搭讪?她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勇气,心里就和装了十五只水桶一样,七上八下的。

但是再怎么难,她还是克制不了想去见他的心思,好几年了都没见过他。以前在一起吵架的时候她常常对邓书洋吼,如果有下辈子再也不想看见他。可是现在她重生了,大概也算是又一辈子了吧,她还是忍不住想他。以前为了考研究生,而且离的又那么远,这种思念还不深刻,现在就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坐车也不过4站,她才发现这种思念深刻入骨。哪怕他还不认识她,她也得去见见他,不认识不要紧,多见几次不就认识了吗?她只需要确定邓书洋现在还在原来那个医院上班就一切都好办。

今天真是很热,晓苏很有先见之明的带了把伞。C市就是这样的天气,天气闷热,又见不到太阳,不带伞又被太阳光照的难受。也是好久没有在这个城市生活了,挤在公交车上的晓苏觉得不一会后背就覆了一层的汗。还好,没一会,邓书洋他们医院就到了。

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指晓苏这会的心情,她在门外徘徊了很久,人家门口的保安都盯了她好几眼了,她才一步三磨的进了门诊大厅。可能是天气太热了,医院的人并不是很多,晓苏很快的就挂了个神经内科的号,因为邓书洋就是这个科的医生。

神经内科在二楼,诊室有好几个。晓苏在诊室的门口慢慢的走着,不时的踮起脚向门里张望着。啊呀!邓书洋今天真的在上班!里面有一个病人,门外还等着两个。晓苏不自觉的整了整衣服,把伞收好,拿着小包包坐在了外面等着。她想好了,她一定要等到最后一个进去看,这样就可以多和他说几句话了。

这个时候邓书洋毕业两年,还是个住院医师。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认真。穿的白大褂看不见里面是什么衣服,但是那张脸看起来虽然年轻,但确实有点呆啊,一副很大的变色近视眼镜遮住了半边脸,头型是最简单的小平头。那副模样和黄贵童鞋有的一拼。晓苏在门外不时的探头瞅一眼,瞅完后就低头偷着乐,邓书洋这幅傻样她为什么还觉得这么亲切呢?旁边的几位病人大概以为这姑娘有问题,不自觉的把屁股往旁边挪了挪,只有晓苏自己还浑然不觉。

医院五点半下班,最后一个病人看完已经五点二十了。晓苏再一次整理了下衣服,抚平上面的皱褶准备走进去。这时候一个护士在走廊里面喊着:“邓老师,您未婚妻电话!”(C市管医生这类比较受尊敬的人叫老师)

邓书洋在里面答应了声就走了出来,看见门外呆若木鸡的晓苏很奇怪的问了句:“你看病吗?”晓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失魂落魄的向门外走去。门外还是那样的人来人往,天气还是那样闷热,晓苏怎么觉得心里凉凉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