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苏苏的别样人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师傅对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来了对文化与民族融合做出的贡献赞不绝口。晓苏却觉得有点心酸。这是一段被美化了的历史,几乎没有人看到文成公主背后的心酸,远嫁吐蕃,终身无子,甚至连她的丈夫最宠爱的妻子都不是她,而是那位尼泊尔公主。说日月山是文成公主的宝镜变成的,还不如说是她心底的无奈和不能流出的痛苦形成的,一时间心思倒有点沉重。

甩甩头,仔细听眼前正在指点远处介绍的马师傅说什么。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说是叫倒淌河。据说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地球上所有的河流几乎都是由西到东的,只有这条倒淌河,水如其名,是由东到西倒着流的,这引起了晓苏的好奇。面对晓苏的疑问,马师傅给出了解释,说是大约距今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发生了强烈的隆起,拦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来从青海湖向东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国罕见的自东向西流的倒淌河。

在日月山的山顶有两座遥遥相望的亭子,分别命名为日亭和月亭,据说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尽管是后来建造的,但也按照藏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建设,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两座亭子建的一模一样,区分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几个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美景,将这座山,这两个亭子,不远处宛如银带的倒淌河纷纷摄入了相机中。

下一站就是鸟岛了,马师傅说他们来的时间不对。每年的4月到7月才是看鸟的好季节,现在基本上都没剩下什么鸟可看了。晓苏她们觉得有点遗憾,可是想想已经看过了那么多的美景,这点遗憾也就没什么了,没有遗憾怎么能衬托出满意呢。再说了他们还这么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时间来的。就为日后的西宁行留下一点挂念吧!

鸟岛在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积仅有0。8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注入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湖水逐渐下降,基本上已成为半岛。 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的鸟岛上栖息着近十万只候鸟,堪称“鸟的王国”。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由于最好的观鸟时间已过,鸟岛上留下的鸟很少。但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几个人也不觉得很败兴,反而兴致勃勃的在旁边一块撰写着鸟岛的大石头旁边留了影。

鸟岛上是配有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各种鸟儿的观察站的,可是因为这会的旺季已过,却没有开放了。他们也只能远距离的望着站在海岛中心的鸟儿。现在来有现在来的好处,鸟少,游客更少,适合于照相。几个人将远处青海湖的美景和鸟岛的全貌照了个完完整整。

马师傅是本地人,对在哪里看青海湖能看到最美的景色了如指掌。看到鸟岛他们玩的差不多了,就带他们去青海湖最好的观景点去玩。在他介绍的地方看青海湖能一窥其全貌,几个人都赞叹,好美呀!

马师傅给她们介绍说青海湖古时候被称为“西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 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湖的四周被大通山、日月山、南山、橡皮山所环抱。在青海湖畔眺望,巍峨的群山错落有致,碧绿的湖水清澈见底;周围苍绿的草原上大片悠闲的羊群。远处还可见大片金黄色的油菜籽花。牧民的帐篷如白色的小花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上,天空蓝得见不到一丝云彩,诗情画意的迷人景色让人留恋不已。

晚饭时,马师傅建议大家去吃青海湟鱼。说这是青海湖的特产,从94年开始青海省政府进行了封湖育鱼措施,只有小部分的餐厅有这个能力经营,他可以带大家去。对他这个想法刘芸他们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早就听说了湟鱼的美味,这次来当然愿意尝试下。晓苏却有点犹豫,前世晓苏在年幼时还是父母的单位发福利时吃过湟鱼,后来听说湟鱼资源越来越少,2001年过后几乎见不到湟鱼了,说是青海省政府发布了长达10年的禁渔令。虽然为了不能一饱口福而遗憾,但是那样稀有的生物保护也是应当的。他们这样吃恰当吗?把她的疑问提出来,马师傅哈哈大笑,说远不到这个程度吧?政府也是允许适度经营的,晓苏这才松了口气,看来98年的时候湟鱼资源还没有很稀缺,这下可以放心吃了。

马师傅把大家带到了青海湖附近的一个鱼庄。在这里吃饭的人还真是不少呢!服务员很有经验,看到他们一行,很麻利的给他们推荐了一桌菜。除了青菜外,全是以湟鱼为材料做的,是名副其实的湟鱼宴。

这家餐厅据马师傅说是老字号了,以晓苏看八成是真的。因为几个服务员在宽阔的餐厅了不停的穿梭着,但忙而不乱,把每一桌客人都照顾的很好。很快的,晓苏他们这桌的菜就上齐了。

在来之前,刘芸已经查过地理志向,对湟鱼有所了解,她介绍说看到一段描述湟鱼做法的文字,说是湟鱼可烧、可炖、可炒,吃法多样,但尤以清炖和蒸干板为佳。清炖用活鲜湟鱼,味极鲜,头部最妙,尤其咬开鱼吻,吸入鱼脑,异香胜似神品,沁人心脾,久难忘怀。如将鲜鱼背部切开,晾成干板,将胡椒辣椒花椒和在面粉中,调成糊,涂在洗净的干板鱼上,上笼蒸熟,酸辣鲜香,余香满口。听了刘芸的介绍,他们当然要点蒸、炖的湟鱼。没想到不等他们开口,服务员就给他们介绍了特色。其中就有蒸的也有炖的。

在吃鱼的空隙,刘芸还在为大家介绍湟鱼的情况。她对这个还真是记得深刻,大家听的津津有味。她说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这是关于湟鱼的最早记载,见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西宁府新志》中。无鳞的特征为它赢得了“青海湖裸鲤”的学名。”她夹着一块鱼还补充说,其实,在它们的□、臀鳍两侧和肩带部位还有稀疏的特化鳞片。”这是因为 13万年前,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为适应日渐盐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逐步退化造成的。

湟鱼的确名不虚传,味道极其鲜美。晓苏最喜欢其中的一道叫红蒸湟鱼块的菜。这道菜是湟鱼经炸、蒸而成。色泽红润,鱼肉酥软,尝到嘴里滋味浓厚香醇而稍带胡辣味。唯一遗憾的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就是会做了,回家也没材料。暗想日后这等美味可不容易再吃到了,看看埋头苦吃的众人,晓苏连忙多夹了几块,

44、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到了宾馆已经是下午了,今天他们玩的很开心。按照计划明天他们去塔尔寺。马师傅已经给他们介绍过了塔尔寺的情况。塔尔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有三绝,但凡是见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分别是酥油花壁画和的堆绣。

今天回来的路途中听马师傅讲塔尔寺的美丽让几个人摩拳擦掌,说什么都想去看看。带着对明天的憧憬,回宾馆后晓苏他们互相道了个晚安就各回各房间,准备早点休息,早点出发。

洗完澡,晓苏正在整理行李,今天买了几个新奇的小玩意儿,打算带回家给表弟表妹们玩,她要把它们都整理好才去睡。明天一早他们打算先退房。等参观完塔尔寺直接回家。门口传来慌乱的脚步声,刘芸的声音传来,还带着呜咽声:“苏苏,李瑜你们在不在?”

晓苏心里转过一个不安的念头,马上跑过去开了门。门外刘芸无助的掉着眼泪,后面还跟着一脸紧张的周亮和杨娜娜。看到晓苏,刘芸慌乱的对她说:“刚才小杰的部队来人传了个话,说是我奶奶住院了,我现在该怎么办?”晓苏一听心里一沉。她的记忆中刘芸的奶奶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撑到了刘芸工作两年才过世的,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将刘芸拉进房间了坐下,李瑜赶忙端了杯温水递给刘芸,刘芸两只手紧紧抱着那个玻璃茶杯,一串又一串眼泪顺着圆圆的脸蛋往下滑着。晓苏握住她一只手:“小杰呢?”周亮说:“他打电话去了,去问具体情况。”“你不要这么紧张,这次肯定只是和以前一样,不会有大事的。”刘芸哽咽着说:“以前都是冬季才犯病的,现在还是夏天呢,这是怎么了?”晓苏没法回答她,只能紧紧的握着她的手,希望她能放松点,李瑜她们也只能坐在刘芸旁边无言的安慰着她,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

刘芸的奶奶是长期的肺心病,还有甲亢。甲亢已经严重到了必须动手术的地步,可是糟糕的是她奶奶对麻醉药过敏,一直不能做手术。连带着她常年的肺心病更严重了,早在刘芸上高中的时候身体已经很糟糕了,但是舍不下这个孙女,一直在和病魔作斗争,坚持着,这几年基本已经不出家门了,害怕再犯病。

刘芸的姑姑曾经和他们说过,医生说刘芸奶奶全是靠意志力在坚持的。说的时候她姑姑眼圈都红了“我妈就是放不下刘芸,说她还不能自食其力,我妈说就是有一口气在也要活着,看着刘芸有工作能自己活下去。我知道我妈担心如果现在她就这么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刘芸的将来该怎么办?我小嫂子又有自己的孩子,我哥除了给点钱其他的也是有心无力。”晓苏知道她们祖孙一直相依为命,前世刘芸的奶奶真的坚持到了刘芸工作之后才去世。但是自从重生后晓苏就发现很多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