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雕塑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唯一任务即按照古制,刻成佛形,至于其于美术上能否有所发挥不顾也。
此诸像者,与其称作印度佛陀,莫如谓为中国吃饱的和尚,毫无宗教纯净沉
重之气,然对人世罪恶,尚似微笑以示仁慈。中国对于虚无玄妙之宗教,恒
能使人世化,其在印度与人间疏远者,至中国乃渐与尘世接触。神通寺诸像,
甚足伸引此义也(第一三六、一三七图)。
摩崖造像,除北数省外,四川现存颇多。广元县千佛崖(第一三八、一
三九图),前临嘉陵江,悬崖凿龛,造像甚多。多数为开元天宝以后造。他
如通江及巴州南龛,亦有少数,亦玄宗时代作也。
敦煌千佛崖造像极多,泰半为泥塑,且多经后世缮修者。其塑像将于下
文论之。
此外四川嘉定弥勒大像①,为开元十八年,沙门海通于嘉陵江之浜凿石
造。像高三百六十尺,覆阁九层,寺匾曰凌云。今像尚巍然存在。久经岁月,
九层楼阁已代以青枝绿叶矣。大佛旁尚另有大龛一,高约其半,旁有小像无
数(第一四○图)。
自唐中叶以后,佛教势力日衰,窟崖之事,间尚有之,然不复如前之踊
跃虔诚矣。
玄宗之世为中国美术史之黄金时代。开元间,玄宗励精图治,国泰民安,
史称盛世。帝对于诗画音乐,尤有兴趣,长安遂成文艺中心。梨园音乐,自
帝创始。唐代美术最精作品殆皆此期作品,李、杜之诗,龟年之乐,道子之
画,惠之之塑,皆开元天宝间之作品也,然而天宝而后,帝迷恋杨妃者十年,
致有安史之乱,藩镇之祸,唐代之致命伤也。
杨惠之,开元中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迹,号为画友,巧艺并著,而道
① 即四川乐山大佛
子声光独显;惠之遂都焚笔砚,毅然发奋,专肄塑作,能夺僧繇画相,乃与
道子争衡。时人语曰:“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惠之作品,考诸纪载,有京兆长乐乡太华观玉皇大帝像,汴州安业寺(后
改相国寺)净土院佛像,枝条千佛像,维摩居士像;洛阳广爱寺罗汉及楞伽
山。陕西临潼骊山福严寺塑壁。江苏昆山慧聚寺毗沙门天王像;凤翔县天柱
寺维摩像。相传惠之尝于京兆塑名倡留杯亭像,于市会中面墙而置之,京兆
人视其背,皆曰,此留杯亭也。著《塑诀》一卷,今佚。
惠之作品,今尚存苏州甪直镇保圣寺。按甫里志,保圣寺塑壁为惠之作。
其中有罗汉十八尊,其后壁毁,其所存像六尊,幸得保存,今存寺中陆祠前
楼。“一尊瞑目定坐,高四尺,邑人呼之为梁武帝,一尊状貌魁梧,高举右
手,且张口似欲与人对语,其高度为三尺八寸,一尊温颔端坐,双手置膝上
者,高四尺;一尊眉目清朗,作俯视状? 。”此种名手真迹,千二百年尚得
保存,研究美术史者得不惊喜哉!此像于崇祯间曾经修补,然其原作之美,
尚得保存典型,实我国美术造物中最可贵者也(第一四一至一四六图)。
《历代名画记》中所纪载尚有张寿,宋朝,王元策,李安,张智藏,陈
永承,窦宏果,刘爽,赵云质,张爱■诸人。“敬爱寺佛殿内菩萨树下弥勒
菩萨塑像,麟德二年自内出。王元策取到西域所图菩萨像为样,巧■、张寿、
宋朝塑,王元策指挥,李安贴金。东间弥勒像,张智藏塑,即张寿之弟也,
陈永承成。西间弥勒像,窦宏果塑。以上三处,像光及化生等,并是刘爽刻。
殿中门西神,窦宏果塑。殿中门东神,赵云质塑,今谓之圣神也。此一殿功
德,并妙选巧工,各骋奇思,庄严华丽,天下共许。西禅院殿内佛事并山,
并窦宏果塑。东禅院般若台内佛事,中门两神,大门内外四金刚并狮子昆仑
各二,并迎送金刚神王及四大狮子,两食堂,讲堂两圣僧,以上并是窦宏果
塑。? 。”
“时有张爱■,学吴画不成,便为捏塑,元宗御笔改名仙乔。杂画虫豸
亦妙。洛阳大相国寺文殊师利及维摩像即爱■手作。吴道子弟子尚有王耐■
者,西京城东平康坊菩提寺东门塑神耐■手塑也。元伽■与惠之于福严寺佛
殿塑脱空像,与惠之塑像共称旷古莫俦焉。同殿玉石像,皆幽州石刻,员名、
程进之石像雕刻,精妙如画迹,与惠之为张彦远所并称”。玄宗之世佛像形
制及所供佛陀亦渐变易。以前造像以弥勒佛(Maitreya)及释迦牟尼佛为最
多。武周而后,阿弥陀佛造像之风渐盛,毗卢舍那亦日多,如龙门奉先寺大
像是。诸菩萨中,观音仍为世人所最欢迎,然其形制亦变化日多,十一面观
音,千手观音等皆此时期之创作也。此期间造像中尚有一特别倾向,则佛教
诸神中次要神物如天王,罗汉等之博得社会声望也。《高僧传》谓天宝间西
番大食康居诸国侵凉州围城,沙门不空诵咒,北方毗沙门(Vaisravana 或
Bishamonten)天王率神兵现于城东北云中,敌兵畏退,城北门楼上毗沙门天
王现身放光明。故敕诸道节镇所在,州府以下,于各城西北隅安置毗沙门天
王像,又于佛寺别院安置天王像。直至五代,此风尚盛,见于正史。其风所
播,远及日本。他如文殊师利菩萨(Manjusri)亦为世所尊崇焉。
自美术形制上观之,则此期之特征在历来造像姿势方式之更改。佛陀菩
萨,向必正面直立者,今竟自腰部弯曲或扭转;或竟有作行动之姿势或表示
虔诚信仰之至情者。此种动作上及感情上之自由表现,乃引起雕塑技术之自
由。在第三量上亦得充分表示,较近自然。故与西方所谓造形美术之观念亦
较近。由一方面观之,此可称为中国雕塑史中登峰造极之时期;然六朝造像
庄严和谐之风,殆无遗矣。然而此写实之风,只此昙花一现;不及数年而表
情动作之能力已完全丧失矣。顺宗(公元九世纪)、宪宗以后,而唐代雕塑
术亦随国祚日衰,率多死板无生气矣。
晚唐以后,雕塑遗物渐少。其原因亦颇复杂。盖自玄宗以后,画之地位
日高而塑之地位日下,故渐为世人所不注意。且民间供养佛像,画像较塑像
易制且廉。政治情形,亦不利于美术之创造。藩镇割据,中国已无安乐土。
长安帝都亦屡经兵灾,宫殿庙宇多被焚毁,而画塑诸宝亦随之而灭。不唯是
也。武宗于会昌五年(公元845 年),惑于刘玄靖等之说,敕毁天下佛寺,
只留少数。以天下废寺铜像钟磬铸钱,铁像铸农具。金银鍮石像则销付度支。
计拆四千六百余寺,僧尼还俗者二十六万五百人。史称“会昌灭法”。于佛
教史中,此为第三次大劫,亦最烈之一次也。其影响于美术者,则此时人民
信仰之笃,已不如前,民力经济,亦不丰裕,虽有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
年)之复法,然已一蹶不振矣。
除窟崖外,石像遗物极多,大村西崖列举不下数百。其时代特征与窟像
同,所用石料亦就地而异,前已屡述,不赘。然大村所举,最古者贞观元年,
武后及玄宗二世,造像最多。而《金石录》所载会昌七载李栖表造弥勒像(四
川荣县),距灭法不过二年,亦为罕事(第一四七、一四八图)。
铜像瓦像亦夥。然铜像多极小,其最大者不过尺余,如日本志田氏所藏
菩萨。数寸小匋佛,市面散见极多,然太小不足以见其艺。
美国彭省大学美术馆(Pennsylvania)藏罗汉为琉璃瓦塑。大如生人。
神容毕真,唐代真容,于此像可见之。像共四尊,一在纽约市州立博物馆,
其二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四尊之中,以彭省者为最精。实唐代作品之最上乘
也(第一四九图)。
哈佛大学Fogg 美术馆藏敦煌佛像为泥塑佛像之普通作品。虽非艺术精
品,然可为普通标准。此像原有彩色,今尚隐约可见。原在敦煌石窟,为哈
佛教授Warner 所得。经其精心研究后,认为第八世纪中叶以前(初唐盛唐)
物。实为难得可贵(第一五○图)。
唐代陵墓雕刻,尤有足述者,则昭陵六骏是也(第一五一至一五六图)。
昭陵为太宗陵,文德皇后葬后,太宗御制碑文,并作六骏像列于北阙下,并
有赞。像为高浮雕。其二已流落海外,在彭省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尚得保
存于西安博物馆。按之宋元祐四年游师雄六骏碑,得知各骏之名,何时何战
乘用,并受伤情形。其中飒露紫,有人为拔箭。按《唐书》太宗讨王世充,
欲知敌情,率数十骑入敌,诸骑相失,丘行恭独从。已而劲敌数人追及太宗,
矢中御马。行恭亟回骑射敌,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所乘马进
帝。行恭立御马前,执马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贞观中,诏石
刻人马于陵前以旌武功。六骏而外,又立石人石马,作贞观中擒归诸番君长
十四人石像列神道两旁,以“阐扬先帝徽烈”,今多已毁矣。
昭陵而外,各陵石像甚多,然于美术史上无大价值。至于宋元以后,陵
墓石像,则又更逊矣。
唐代陶俑近年出土者尤夥。国外各博物馆多有之。其中最普通者则为兇
狞之“天王”(第一六○图),拱手之文臣,驼,马,及高约七八寸之小瓦
俑。又如牛车,阴宅,亦殉葬之常用品也(第一五七、一五八、一五九、一
六二图)。
俑之较精者多著黄绿色釉,较次者则画以彩色。武装有胡服者,高鼻大
目,为西域人,东西交通史中有趣之资料也(第一六一图)。

自唐末兵燹之后,继以五代,中国不宁者百年,文物日下。赵宋一统,
元气稍复,艺术亦渐有生气。此时代造像,就形制言,或仿隋唐,或自寻新
路,其年代颇难鉴别,学者研究尚未有绝对区分之特征。要之大体似唐像,
面容多呆板无灵性之表现,衣褶则流畅,乃至飞舞。身杆亦死板,少解剖之
观察。就材料言,除少数之窟崖外,其他单像多用泥塑木雕,金像则铜像以
外尚有铁像铸造,而唐代盛行之塑壁至此犹盛。普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