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雕塑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雕塑史①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
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故殷周铜器,其市价每以字之多寡而定;其有字者,
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
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乾隆为
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
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
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
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
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
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
最古者也。
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
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
艰难。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抑不幸—
—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
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Paul
Pelliot),沙畹(Edouard Chavannes),瑞典之喜龙仁(Osvald Siren)
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而国人之著述反无一足道者,能无有愧?今在东
北大学讲此,不得不借重于外国诸先生及各美术馆之收藏,甚望日后战争结
束,得畅游中国,以补订斯篇之不足也校注①。
① 本稿系梁先生在东北大学时的讲课提纲,成于1930 年。
① 上文末段说“今在东北大学讲此”。在三代——夏又提到“去年殷墟发掘出的石像”,按此像出土于1929
年秋季第三次发掘。故可肯定此稿作于1930 年。而全文异常简略,尤以秦代一节为甚,可知为当时讲课所
用的提纲,尚非正式的“史”。当时国内调查工作尚未开展,考古工作刚刚开始,所以文中实例多引自外
人书籍或国外博物馆藏品。原稿仅存文字。今酌量配选一些图版,以供参考。本书所用全部插图均由林洙
配选。
前 言
●林洙
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一九三○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
雕塑史”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没有图片)编辑而成的。当时很多重
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而梁思成在讲授此课时,也尚未到云冈、龙门、天
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大足等地去实地考察过。但他在美国学习时期,
及赴欧洲旅游时,在欧美各处的博物馆中,看到帝国主义者从我国掠走的大
量雕塑珍品。他往往在这些雕像之前久久徘徊、流连忘返。这时期他也熟读
了不少欧洲及日本学者的有关著述。这份讲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写的。
虽然那时梁思成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大足? 。这些佛教圣地去
考察过,但他对我国的雕塑已有很深的研究。记得有一次他与陈植先生①一起
去拜访陈叔通老先生,陈老先生酷爱文物,家中收藏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佛像。
陈老先生看梁思成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他的收藏,因而指着一尊塑像对他说“你
如果能猜出这尊像的年代,我就把它送给你。”没想到梁思成竟脱口而出说
“这是辽代的。”把陈老先生吓了一跳。虽然这只是一句戏言,但陈老却执
意要把这尊昂贵的文物送给梁思成。
到了三十年代,自一九三一至一九三六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
学社同仁,陆续前往云冈、天龙山、龙门、南北响堂山、山东历城神通寺千
佛崖等地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他又与刘敦桢等赴四川,沿岷江流域、嘉陵
江流域、夹江两岸及广元、大足等地对摩崖石刻作了半年多的考察。至此他
对我国雕塑的研究已是造诣很深。
一九四七年他赴美国讲学,曾参加庆祝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二百周年的学
术活动,并做了“唐宋雕塑”及“建筑发现”两个学术报告,得到了极高的
评价。这次学术活动使他在这个学科获得了很高的荣誉。要知道与会者并非
一般的听众,而是六十多位研究远东文化的专家学者,为此普林斯顿大学授
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费慰梅①说:正是他首次把四川大足的雕塑艺术介绍
给国际学术界的。他从美国回国时,曾对陈植说准备写一本“中国雕塑史”。
回到清华后在教学中,也开了“中国雕塑史”这门课。可惜在一九五二年教
学改革中把这门课取消了。
至今清华建筑系五十年代的学生,还清晰的记得,梁家那大大小小的金
石佛像和明器。他还常常要学生看一个白色的小陶猪,问学生欣赏不?如果
你摇摇头,他就哈哈大笑说:“等你能欣赏时,你就快毕业了。”你若点头,
他就考问你为什么?有一次我被他考了之后要他给我讲讲,他哈哈一笑说: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生气了说:“那你就不是个好老师。”他看我
真急了,就拉着我的一只手,要我顺着小猪的脊背从上往下抚摩,并说“你
看这条曲线,这么刚劲有力,这和圆滚滚的猪好像不是一回事。但你看这整
个陶猪,却又是这么惟妙惟肖。”
人们也绝忘不了,那双踏在直径仅二十公分的莲花上的一双小胖脚丫。
① 陈植,我国著名建筑大师,陈叔通的侄子。
① 费慰梅(Wilma Fairbank),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之妻,她是研究东方艺术的专
家。
那是他在佛光寺后山拾来的。佛像的身子已毁了,只剩下这双可爱的小胖脚,
他常常拿着这双脚对学生说:“这是唐代典型的佛脚。”他还风趣地在这双
脚的背面写上“莫待临时抱”。
还有一个约计四十公分高的汉白玉立佛,那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遗
物。古籍《陶斋吉金录》中,还有记载。
可惜这些珍品全部在文革期间被当作迷信物品抄走,至今下落不明。
奇怪的是梁思成四十年代以后,有关“中国雕塑”的讲稿却只字无存。
一九八六年我赴美访问时,曾到他讲学的耶鲁大学,想找到他当年的讲稿,
但我只找到一套中国雕塑的幻灯片,文字资料无影无踪。台湾的黄健敏先生
亦曾专程到普林斯顿大学查找当年学术会议的文件,也没有找到讲稿。这是
一个极大的遗憾。
一九四九年以后梁思成一直想写一本“中国雕塑史”,但因为《营造法
式》的研究尚未最后结束,一时抽不出时间来写。等到《营造法式》的工作
结束时,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一切都晚了。
对雕塑我是个门外汉,当我一九八二年开始整理这份书稿时,根本没有
到云冈、龙门去过。到哪里去找这些图片呢?于是我首先熟读他的讲稿,反
复琢磨书中描述的内容。然后先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善本库及日文书中找到
了秦以前的大部分图片,又在故宫博物院张研究员的指导下,得到商周的部
分铜器图片。这使我增强了信心,决心一定要把本书的插图配全。
中国营造学社的图片档案,解决了本书大部分有关云冈、龙门,山东、
四川的图片,我又从龙门石窟研究所、云冈石窟保管所得到了一些更精美的
图片,他们都热情的给以支持。还有南京栖霞寺塔的八相图,角直保圣寺的
唐塑、四川自贡市荣县大佛,也都是素不相识的朋友帮助拍摄的。
我感到困难最大的是查找瑞典作家喜龙仁的一本书,因为很多图片都引
自此书。但开始我并不知道作者是喜龙仁,在梁稿中仅写见O 书第×××图。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我到中央美院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将西文书中有关中国
雕塑的、作者是O 字打头的书都借来查阅,均一无所获。最后到北京大学的
图书馆咨询部求援。我向他们说明来意,很难为情地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书名,
也不知道作者的全名,只知道打头的字母是O,书中插图在二百张以上。感
谢咨询部同志的热情帮助,他们终于在善本书库中找到了这厚厚的三大本喜
龙仁著的《中国雕塑》。除此以外书稿中还列举了不少美国博物馆的展品,
怎么办呢?我只好写信给思成的好友费慰梅,告诉她我遇到的困难。不久,
她从美国寄来了我需要的图片。于是国外的资料也顺利地解决了。
这些插图大部分是梁文中指名提到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根据书中
所述年代、品名及收藏地点选配的。至于文字部分因原稿字迹潦草,编者又
缺少雕塑方面的知识,在编辑过程中,只能抱着《辞海》和《康熙字典》,
根据原稿字形上下文意思确定。限于编者的水平,不当之处请读者谅解。该
书全文及图片均由陈明达先生最后审定,校注亦是陈先生所写。
图片的工作,前后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得到了众多热心朋友的帮助。
有的朋友我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最后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老话,感谢朋友
们的热情帮助,如果没有这么多热心朋友的帮助,这本书的问世是不可能的。
一九九七、四
中国雕塑史
上 古
传谓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三,以象天地人;烹牲牢于鼎,
以祀上帝鬼神。黄帝既崩,其臣左彻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朝祭之。然此乃
后世道家之言,不足凭也。
帝尧之时,鸾雏来集,麒麟来游。只支国献重明鸟,国人多刻铸鸟状以
驱魑魅。
帝舜祀上帝山川鬼神,作五瑞玉器,多以圭璧。此时盖尚在石器时代,
故兵器俱石制。尧舜之时天下泰平,故武器化为礼器,如石斧化作圭,圆形
石饼化作璧。唐时发舜妃女英冢,得大珠及玉碗,足征当时玉器之发达也。
三代——夏
大禹定天下,“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为九鼎,图以山川奇怪鬼神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