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力量却成了一种强大的动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架一架的飞机造了
出来,被交付给货主。信誉,是波音公司一开始就极为注重的问题。

不久,由于战争仍在继续,美国军方扩大了飞机生产计划。波音经过努
力,又拿回了承制50 架寇尔提斯HS—2L 型飞机的生产订单。这是一种大型
的三人座水上巡航机,比生产c 型机难度要高一些。


正于此时,公司的首席工程师王苏由于种种原因,向波音递交,了辞职
报告。波音本来对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颇为赏识,也对他在C 型机的
设计上做的工作极为满意,无奈人各有志,经多次挽留无效后,只好让他离
开了波音公司。

作为一家制造飞机的企业,研究、设计人才当然是不可缺的,而且还得
找有真才实学的佼佼者。波音非常重视这一环节,知道这个问题关系着公司
的兴衰成败,立即通过多种渠道,招揽这方面的人才。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两位对波音公司的未来起了重大作用的青年人,应
邀前来加盟。

这两个人都是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位是菲尔·强森(Pnil G。
Johnson),长得英俊漂亮,谈吐不凡,风度优雅。他被安排在管理部门工作,
并很快显示了他在行政管理上的卓越才能。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升任成为波
音公司的副董事长。

另一位的名字是克莱尔·埃格维特(Claire L·Egtvedt),是挪威人的
后裔。他被安排在设计部门做绘图员,也是不到一年时间,便升任为首席测
试工程师。他在技术方面的才能,对波音公司的发展极为重要。

他们初入公司时每月的基本工资为90 美元,另视公司业务和贡献大小发
放奖金。

得到这两员干将之后,波音略略松了一口气。如今人力齐备,虽然资金
上有所欠缺,但只要不断能得到大量订单,波音公司的腾飞就是指日可待的
了。

按照一般人看来,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能迅速扩展到如此规模,实
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一切都是比较顺利、值得乐观的。没有人想得更多,
也许包括波音本人在内。

1917 年6、7 月份,美国军队漂洋过海,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在那里
与协约国军队一道,向德奥军队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本来自“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奥军队已呈衰颓之势,难以抵挡协约的
国军队的压迫,此时因一念之差所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留下了参战
的口实,而美国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优势,无异于给德奥集团雪上加
霜。随着美国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赴欧洲大陆,德奥集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
受,最后不得不扯起了降旗,表示愿意和谈。

于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快便告结束了。参战各国刀枪入库,纷纷
奔赴巴黎,进入了另一个战场——谈判。

在没有战争的岁月,除非它有了侵略的野心或是受到了别国的威胁,因
为军备扩张意味着消耗金钱。

作为在战争中的的实际受益者,美国的地位得到了迅速提高。由于它在
地理上写上与别的军事强国相距遥远,所以也不用云担心会受到什么攻击。
当战争的硝烟一散,美国国内要求削减军费的呼声便四处响起,军方也认主
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便用不着再花更多的钱去订购这需物资了。

战争曾使美国经济一度突飞猛进。在美国参战以前,国内的生产厂家可
以接到来自协约国雪片似的订单;美国参战以后,订单数量更是猛增。战争
催涨了美国经济,但现在,和平正在将其消解。


美国经济陷入了不景气的苦闷之中。停战之后不久,便有一些公司开始

破产、倒闭了。
波音公司也是这批“和平的受害者”中的一个。
在西雅图市中心的办公室里,威廉·波音慢慢踱着、沉思着。。
情形非常严峻!
他刚刚接到海军方面的一份电文,上面通知波音公司,海军将单方面取

消尚未造好的25 架寇尔提斯HS—2L 型飞机的合同。原因不言自明,战争已
经结束了。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他不会不清楚这对公司来讲意味着什么:100 余名
员工将变得无事可干;他投下巨资建造的飞机制造厂将闲置无用;刚刚步入
正途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前景。。

波音倒吸了一口凉气,实在水敢再去想象那幅凄惨的情形。。
怎么办?怎么办?
眼下,要寻求新的订单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已经签订的合约都正在

被取消。根据各方面传来的消息来看,受此打击的并非是他这一家公司。在
战后出现的普遍性萧条中,航空业首当其冲,也是受害最深重的产业。

没有订单,没有生产,一个公司只有步入消亡,这是无情的经济法制。
因为有那么多工人正等着通过工作领取工资来养家糊口,因为在大萧条的背
景中公司连售出也不可能。。

“也许可以通过裁减工人,压缩开支来解决困难?”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波音自己立刻把它否定了,“不!绝不能这样!实
践证明,这批人都是忠心耿耿、勤奋踏实的优秀员工。也许,这就是我成立
公司以来的最大收获,我不能在这样的时刻抛弃他们!”

在内心深处,他仍然留存着一般信念,那就是他始终坚信他对航空业前
途的认识是正确的。也许眼下正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这时间,曙光就会来
到。

“但是,眼下又到哪里去找一笔资金用支付薪水和日常开支,来渡过难

关呢?”
波音又陷入沉思。蓦地,他眼睛一亮:
“蓝色比尔”!
“对,蓝色比尔!”
波音鉴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最早造的两架“蓝色比尔”型飞机,一直未

能售出而存放在机库当中。值此危难时刻,不妨寻找买主,把它们卖出去,

它们是现成货,换回的钱总可以维持一段时日的!
在随后召开的公司职工大会上,波音向大家谈了他的打算。
不少人热泪盈眶,深为自己找到这样一位好老板而庆幸。他们知道,不

少航空业主都是通过削减工人来解决危机的。而解雇、失业,对他们来说,
不难想象意味着什么。
现在,波音先生并不如此做!他们知道,他不仅在为他的公司坚持,而
且也在为他们而坚持。
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用加倍的劳动,来回报波音先生的慈
悲胸怀!
经过一段时间,四处联络之后,波音总算给他的两架“蓝色比尔”找到
了买主。


买方是远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新西兰航空公司。该公司为这两架飞机的低
价所打动,于是与波音公司签订了合约并支付了款项。1919 年底,这两架飞
机通过大型运输船运往新西兰,后李成为新西兰航空业最早的机型。

这也是波音公司第一次向外国出售飞机。对于日后执飞机制造业之首的
波音公司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向国外出售飞机,无疑是极富戏剧性的。

售机所得也不过区区一万多美元。对于目前初具规模的公司而言,虽不
说是杯水车薪,却也难以持久,而且也不能让工人仍坐吃山空,守株待兔。
于是,波音决定另寻门路,以使工人有活可干,好歹也能使他们通过劳动,
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养活自己。

考虑了数种方案之后,波音飞机公司开始进入了家俱制造业。一方面因
为波音本人曾经营木材,熟悉门道,另一方面是波音拥有一大片林产,可以
就地取材。

这是波音公司历史上又一件极富戏剧性的事。建造飞机的工人们开始伐
木拉锯,生产五斗柜、床、桌椅等等。波音从极其匮乏的资金中拨了一笔钱,
以展开这一很不寻常的业务。

正因为员工们深深理解波音先生和他的公司的苦衷,所以干得格外卖
力。公司上下呈现出一派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局面。那种情形后来很多人
回忆起来,都还感动不已。

威廉·波音,此时已年近40,在围境中显示出了他那商人一筹的战略眼
光。他没有让埃格维特和其他机械工程师停止对飞机的设计和研究,而是要
求他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以期在时机来临时,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

在1919 年整整一年时间里,波音公司仅仅生产了一架名为B—1 的新型
水上飞机,那年的3 月3 日,波音亲自与新雇来的驾驶员埃迪·修帕一道,
驾着这架飞机,从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市飞抵西雅图,机上带了60 封信,这
次飞行成为北美航空邮件的处女航。

另外,在这一年中,波音公司与陆军航空部门签订了改造哈维蓝23DH—
4 型的合同,而这项合同本身,完全是无利可图的。

形势日趋恶化,到了1920 年更甚。波音内心虽然焦虑不已,但仍在苦苦
支撑着。而人们盼望的航空业的复苏,依然没有到来。

1920 年,波音公司整整亏损了30 万美元。这个数字,足以令绝大多数
人心灰意冷。而在威廉·波音精神、人格的感召下,波音公司虽然举步难艰,
依然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后美国政府高层人士对航空业的一片漠视中,也不
乏头脑清醒、见识远大的人。陆军部的比利·米歇尔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战争的经历者,米歇尔将军敏锐地认识到了飞机将在未来战争中发
挥重大的、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战后,他一直在为陆军能够建立自己
的航空队而奔走呐喊。

在飞机的使用历史上,最初用在军事方面主要是执行侦察任务,从仅能
进行侦察的侦察机演进到战斗机,是在飞机上装置机枪之后不久的事。此时
大多数美国人对飞机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美国政府对飞机的发展并不热心,米歇尔将军为了改变这种稀里糊涂的,而
且最终对国家有害的谬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力陈建立空中打击力量的
重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