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 %〃& 年 ( 月之后,国民银行票据成为财政部的负债,享有与“ 财政部发行的其他通货”同等的
地位。
0 包括低值硬币、美国中期国债以及联邦储备银行 票 据。在 %〃& 年 〃 月 之 前,联 邦 储 备 银 行 票 据
是发行银行的负债。
资料来源:!〃#%&’(〃)* +(’(;…;*( )。 /*〃(;0 +(’(;1 2)*;3:%〃)—%〃(,4’*5〃*6 ’*0 2)*;(’#3 +(’(〃1(〃1,
21 #…;%#& 年数据 来 自 7;0;#’& 8;1;#9; 4%&&;(〃*,3451 %#;,21 ((;%;… 年 数 据 来 自 784,3451 %;…,
21 ((〃。
!% %;% 年 %% 月的命令中止了财政部非货币性白银的销售,该命令要求财政部用白银代替银元券作为未来的
辅币,并用联邦储备票据替换了随后退出流通的银 元 券。 这 一 命 令 只 对 面 额 为 & 美 元、%… 美 元 的 银 元 券 产 生 了 影
响。%;) 年 % 月,总统要求国会赋予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值为 % 美 元、) 美 元 联 邦 储 备 票 据 的 权 力,以 保 证 其 相 应
面额的银元券逐步退出流通。上述授权被纳入 %;〃 年 ; 月 # 日的法案,该法案撤销了《 白银购买法案》。
〃#
!〃#
!!!!!!!!!!!!!!!!!!!!!!!!!!!!!!!!!!!!!!!!!!!!!!!!!!!!!!!!!
第 ! 章! 周期性变动(〃#—〃#%〃)
如我们所见,严重的紧缩往往随着强劲的复苏而终止。%&’&—%&!! 年间的紧缩也
不例外。从 %&!! 年至下一个周期的波峰 %&!( 年,以当期价格和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
产净值的上涨幅度分 别 不 低 于 ()* 和 〃&* ,年 平 均 增 长 率 分 别 为 %+* 和 %’*( 见 图
!(),增长速度非常快。只有另外两个四年期内以当期价格计的收入增长率高于此,但
都处于战争时期。其中一个时期的收入增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终止,另一
个时期则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外在有年度数据记 录 的 %;)&—%&)# 年 间 再 没
有其他的四年期内以不变价格计的收入有如此高的增长率。
#& 〃! 货币、收入、价格和流通速度的变化
尽管复苏如此强劲,%&!( 年的货币收入比八年前的经济周期波峰 还 要 低 %(* ,而
实际收入也只增加了 !* ,这可以作为衡量前述经济紧缩程度的一个方面。这段期间人
口增长约为 )* ,因此事实上 %&!( 年这个经济周期波峰的人均产出要低于前一个经济
周期波峰的人均产出。在所记录的 %;&〃—%&%# 的年度数据里,只有 %;&〃 年和 %&%# 年
两个经济周期波峰时的人均产出分别低于之前的波峰,即 %;&’ 年和 %( 年的人均产
出。此外,%&!( 年之后的紧缩虽然不是特别长,但却十分严重而且发展异常迅速,是我
们记载中唯一的一场严重萧条之后另一场严重萧条接踵而至的情况。
因此,%&!! 年后复苏的最显著特征不是其速度之快,而是其不彻底性。在复苏过程
中,失业率仍然较高。甚至在 %&!( 年的经济周期波峰,经过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人数
仍为 〃 万。到 %! 个 月 后 的 波 谷 时 期,近 〃 +## 万 劳 动 人 口 中 失 业 人 数 就 上 升 到
% #)# 万。
!〃#
第 ! 章! 周期性变动(〃#—〃#%〃)
!&〃
!!!!!!!!!!!!!!!!!!!!!!!!!!!!!!!!!!!!!!!!!!!!!!!!!!!!!!!!!
图 !〃# 货币存量、收入、价格和速度,个人收入和工业产值,周期性扩张和萧条时期对比,
%!! 年 ! 月至 %& 年 ’ 月
注:阴影区代表商业萧条,非阴影区代表商业扩张。
资料来源:工业产值和图 〃’ 来 源 相 同,个 人 收 入 和 图 () 来 源 相 同,其 他 数 据 和 图 ’( 来 源 相
同。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复苏的初始阶段既不稳定也不均衡。银行重新开业后,个人收入与工业产量迅速
增长( 见图 !%)。随着人们对颁布《 联邦工业复苏条例》(&’()*+’; …+。/0()’; 123*4256 73(,
&…17)( 于 89!! 年 : 月 8: 日通过)的预期增强,这种增长趋势被强化,因为该法律预计
会提高工资率和物 价 水 平,事 实 上 也 的 确 如 此。在 89!! 年 下 半 年 的 经 济 回 落 之 后 是
89!; 年早期另一次强劲的增长以及更深一次的回落,直至 89!; 年后期收入和产出持续
稳定的增长才步入正轨,同时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不均衡性集中体现于非耐用品、服务
和政府采购物品等的产量上。在 89!% 年经济周期波峰,非耐用品工业产量成分指数比
89#9 年周期波峰时高 #8《 ,而耐用品成分指数则较之低了 :《 。这种差异显著反映出
私人资本构成比例非常低,净私人投资在 89!: 年仍为负值。在 89!: 年和 89!% 年早期
该值转为正值以后,其中很大部分是增加的存货。! 在 89!% 年早期的最高点,私人部门
的比例只有 #= 世纪中期峰值时的 8 》 !。
在 ?2++2(@ 1**02 对复苏的详尽分析中,他倾向于将当时异常低迷的私人投资水平
主要归于政府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使得利润变得相对较低。&…17 法令最初促进了
工资提高,随后当 89!〃 年 该 法 令 被 宣 称 违 反 宪 法 时,则 通 过 颁 布《 联 邦 劳 工 关 系 法 》
(&’()*+’; A’B*5 12;’()*+0 73(,&A17)和最低工资条例来促进工资提高。政府制定的各
种新税种,特 别 是 社 会 保 障 税 推 动 了 劳 动 力 成 本 的 上 升。 后 者 颁 布 于 89!〃 年,在
89!:—89!% 年开始施行,此外还有失业补偿和用于养老保障支出的联邦准备金。89!:
年颁布并实施的《 未分配盈余税法》( C@2 D+。)0(5)B/(2。 E5*F)(0 C’G A’H)则减少了税后净
利润。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原本由于 89#9—89!! 年的局势而有所动摇的对于未来经济
获利的信心,由于以下因素限制而变得更为脆弱:诸多业务管制( 比如《89!! 年证券法》
( (@2 I23/5)()20 73( *F 89!! )和《 89!; 年 证 券 交 易 法 》( (@2 I23/5)()20 JG3@’+K2 73( *F
89!;),将投资银行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的《89!! 年银行法》( (@2 L’+M)+K 73( *F 89!!),
以及 89!〃 年颁布的对公共事业机构持有公司的限制条例等);政府介入并拓展的很多
领域大多不向私人企业开放( 如成立于 89!! 年的田纳西河流局,成立于 89!〃 年的重建
管理部门( (@2 1202((;2N2+( 7。N)+)0(5’()*+)和农村电力管理部门( (@2 1/5’; J;23(5)F)3’()*+
7。N)+)0(5’()*+),89!〃 年建立的 社 会 保 障 董 事 会( I*3)’; I23/5)(6 L*’5。),89!! 年 建 立 的
房产所有者贷款公司( (@2 O*N2 PH+250 A*’+ Q*5R*5’()*+),以及 89!; 年建立的联邦农场
抵押公司( (@2 S2。25’; S’5N T*5(K’K2 Q*5R*5’()*+);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到私人合约与产权
安全的因素( 如取消黄金保值条款和金银国有化)。另外一些因素,如刻意维持不平衡
的预算、总统和其他管理部门发言人对“ 经济保皇主义者”和“ 垄断”的抨击,以及总统
关于重组最高法院的建议等,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些限制措施的影 响。工业组织代表大
会( (@2 Q*+K5200 *F …+。/0(5)’; P5K’+)U’()*+)的建立、静坐罢工的采用、劳工困境的广泛宣
传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局面———从另一方面而言———建立自由联盟( (@2 A)B25(6 A2’K/2)
和由罗斯福新政(&2H V2’;)的反对者建立的类似机构。结果则是一场“ 关于政治、社会
! 见 ?W VW 1**02:!〃# %&’&()%* &+ ;#%#**)&’ …’。 ;#/)/…0,X’;2 D+)4250)(6 E5200,89〃;,RRW ;〃—;%,1**02 描述了这
种非计划性的存货积累( 第 8Y: 页)。
!〃#
!〃
第 ! 章! 周期性变动(〃#—〃#%〃)
!&
!!!!!!!!!!!!!!!!!!!!!!!!!!!!!!!!!!!!!!!!!!!!!!!!!!!!!!!!!
和经济生活的理想的方式和目标的极为情绪化的争论”,以及“ 对新政及其政策、理念意
见的苛刻的 区 分 ”,这 难 以 形 成 一 种 有 益 于 建 立 强 大 企 业 和 增 强 对 风 险 信 心 的 积 极
氛围。!
投资需求异常低迷,造成了长期利率水平的下降;反过来,低利率水平事实上也更
加证明了资金需求的 低 迷。在 ’( 世 纪 ’( 年 代,高 等 级 公 司 债 券 投 资 收 益 在 %) &* —
&* 左右,在之后的 ( 年代,其收益率为 * —) &* 。虽然高低等级债券之间的收益差
距在扩大,但低等级 债 券 的 收 益 同 样 降 低,这 表 明 像 企 业 这 样 的 储 蓄 者 不 愿 意 承 担 风
险。同样的现象有助于解释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差距的扩大,以及短期利率空前的低
水平。商业票据利率在 〃#% 年后半期下跌至 () +&* ,并一直持续至 〃#+ 年初。国库
券利率在 〃#% 年 % 月至 〃#; 年年末间在 () 〃’&* 附近波动,在 〃#+ 年短暂上扬后跌落
至更低水平。如我们所见,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是导致短期利率下跌的重要原因( 见图
&)。
利率水平不仅 维 持 在 低 位 运 行,而 且 在 〃#—〃#+ 年 的 经 济 周 期 扩 张 中 还 有 下
滑。这种与通常的经济周期走势相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前文所讨论的国外大量资本的
流入,促成可贷资金的供应急剧增加,强化了资金需求低迷对利率水平的影响,并且毫
无疑问确实在需求方面抵消了经济扩张。
与产出一致,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