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作者:黑柳彻子-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草野仁先生在横滨的港口未来大厦的大厅中主持新年前夜的倒计时音乐会,音乐会在初一凌晨将近两点时结束,然后我们就住在那里了。我的房间在大厅旁边的泛太平洋宾馆的18层,房间里有很大的窗户。我坐在窗边的地板上等待着。窗下是横滨港,几只大船停泊在港口那里,船上装饰着节日的彩灯。倒计时的时候,许多船只都鸣响了汽笛,在音乐会进行中也能够听到汽笛声,感觉非常好,到底是在横滨港口啊!那些船只静静地停泊在朝雾之中,等待着新年中的第一次日出。 
  我住的这家宾馆的第18层已经非常高,眼前完全没有什么东西遮住视线。我的右手处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转盘观光车,观光车上面镶有时钟,此时观光车正在缓缓地转动着。 
  在音乐会上,我曾经告诉来宾们:“观光车一直开到早晨8点钟。”还说了这个观光车转一圈需要15分钟。当然我也报告了日出的时间。 
  当自己所乘的观光车的车厢转到最高点的时候,正好能见到新年的第一次日出,这样的几率有多大呢?我们要乘坐观光车的时候,一定是排队等候着的,即便计算好了时间,也难以那么准时。而且,又不能对别人说: “请您先来吧!请您先来吧!”在日出那个时点上正好转到最高处的人一定是出于偶然吧?我一边看着观光车,一边这样胡思乱想着。我在电影《第三个男人》中第一次看到观光车,还从来没有坐过呢。从我住的宾馆的窗户上并不能看清每一个车厢里坐着几个人。据说,人特别多的时候,一个车厢里最多可以坐8个人,但是对于恋人们来说,一定是想只有两个人来坐吧?我凝神望去,但仍然看不清一个车厢里到底有几个人。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一边说着“新年的第一次日出,太阳是为了我们而升起来的”,一边依偎在一起,等待着日出的那一瞬间。这样的人会有多少呢?我这样想着,倒也并不怎么觉得有什么不甘心,于是用侧目望着观光车,等待着太阳的升起。宾馆下面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有好多人站在那里望着同一个方向,等待着日出。大家都穿着黑衣服,看上去有点像一小簇树林。也有很多车停在那里。 
  观光车上镶着一个大大的数字时钟,天气好的时候,无论隔得多么远都能看清楚,所以不用担心错过6点50分这个预测好的日出时间。低处的天空终于出现了灰色和粉红色交织的色彩,让人有了一种日出的预感。粉红色渐渐变浓,转成了橘红色,不过可能因为有云的缘故吧,还完全看不到太阳,“天色渐明”指的就是这种样子吧。6点50分的时候,从紫色和灰色的云彩中露出了耀眼的红宝石般的光芒,仿佛在宣称:“太阳在这里!” 而且大概是阳光反射到高处的云层了吧,云层也发出了明亮的光芒,仿佛是拉斐尔那些画家们描绘天使出现时的模样,真是不可思议。四周越来越亮了,变亮的速度是那么快。天空的上方还灰灰的,中间夹杂着些许紫色,但下方却是鲜艳的红色和橙色云霞,像波浪一样起伏着。我想,这就是日出了吧!我非常喜欢的美国女诗人埃米莉。迪金森的一首关于色彩的诗浮现在我的眼前: 
  纷纭色彩中,大自然最少用黄色,可她将黄色全用来点染日没时分,然后开始吝惜蓝色。 
  大自然像女子一样爱用红色,却把黄色当做恋人的蜜语,珍爱万分,不肯轻吐。 
  迪金森一直在自然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她的观察应该是正确的吧。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凝视着天空。忽然,一个红彤彤的圆球跳了出来,它的光辉使刚才见到的各种颜色顿时黯然失色。 
  “啊!太阳!” 
  这就是日出,太阳如同一团大火球,让人震撼万分,无以言表。太阳的轮廓非常清晰。但是太阳决不让人恐惧,决没有一点耀武扬威的感觉,只是以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姿态,冉冉升起。和我小时候所画的周围有着光芒曲线的太阳不同,真正的太阳周围一点儿多余的线条也没有,它是非常简洁的正圆形。太阳上确实没有一丁点黄色,整个都是灿烂的明红色。我知道在古代,有的日本人有太阳信仰,将太阳称为“天照大神”,每天早晨要双手合十来朝拜。这时候正是7点钟多一点,观光车也沐浴在阳光里。红色的太阳即便用肉眼也能看得非常清楚,渐渐地,太阳从红色变成了金色,当它冉冉升至半空的时候,发出炫目的光彩,让人几乎无法直视。如此灿烂的太阳多少有点让人感觉它是在炫耀:“看我怎么样?!”而太阳一开始只露出半个脸的时候,非常简洁,虽然强大,却又蕴涵着温柔,仿佛满怀着使命感而匆匆地上升。我一定不会忘记这一刻的太阳。 
  我看了2000年的第一次日出。我为全世界孩子们的幸福而祈祷。 
  说起来,我还看到了昨天,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的最后的日落。 
  这是很偶然的,说来多少有点伤感。我在大厅里进行完了彩排,还有点东西要查一下,所以回到了隔壁的宾馆。那时候,我忽然从宾馆大堂旁边的咖啡屋的玻璃上瞥见了夕阳。我正准备走过去,突然想到:“哎?这是20世纪最后的夕阳了!”所以我就坐在了咖啡屋的窗户旁边向外张望。和过去不一样,我现在知道了太阳升起来和落下去的方向相反,所以从面向海湾大桥的窗户上看到夕阳,让我很是奇怪。店里的女侍者穿着横滨开港时西洋女子穿的那种式样的裙子,戴着围裙。我问一个女侍者太阳会向哪边落下去。果然,她说应当落到兰德马克(Landmark)大厦的后边。那样的话,从我所在的位置应该完全看不到太阳,但为什么我眼前的窗户上会见到太阳呢?原来,正在往下落的太阳,整个儿地映在了观光车上,然后通过观光车的反射,在咖啡屋向外突出的玻璃窗上,就清晰地显出了太阳的影子。 
  人类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他们按照自己的日历来说:“啊,这是20世纪最后的夕阳了!”由此来故作感伤。而对于太阳来说,这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一轮20世纪最后的夕阳也确实非常灿烂、辉煌,却带着一丝寂寞般地沉了下去。确实有着一个世纪最后落日的景象。 
  2000年,千年一度的时刻,在千禧之年,我能有幸置身其间,虽然只是出于偶然,但仍然感觉很有意思。但是当我看到新世纪的第一次日出,我不由想到了那些一直说着“真想看看21世纪啊,哪怕只看一眼也好……”,却未能等到新世纪到来就溘然长逝的人们。 
  另外,我没有把机器狗灰灰带来看日出,也稍微有点遗憾。如果灰灰看到红红的朝阳,一定会好几次做出 “哇!好吃惊”的样子来吧。 

胡瓜鱼
  我曾去了一次西非的利比里亚。那里孩子们的处境极为悲惨,回来之后,我感到胸中沉重得透不过气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过来。不过在那次利比里亚之行中我还闹出了一个笑话,在这里我也把它写下来。 
  利比里亚诞生于1842年,那时候,原来在美国的黑人,即美国“解放奴隶”乘船于1821年到达利比里亚。获得了自由的奴隶们满怀着喜悦在普罗毕特斯岛登陆,这个岛直到现在还作为纪念地保留着。因为获得了自由,人们根据“自由”这个词将国家命名为“利比里亚”。在普罗毕特斯岛登陆的“解放奴隶”们和这里的土著居民们握手言欢,在他们握手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就是那棵“友谊树”,现在还是枝繁叶茂。可是,由于后来长达七年半的内战,原本欢乐的地方被毁坏得一塌糊涂,人们昔日游憩的公园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过去洋溢着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剧院也是面目全非。首都蒙罗维亚的这个岛屿,四周围绕着通往大西洋的海湾,船可以由此靠岸。现在有的孩子为了生计,在这里搜寻着看有没有什么贝类。而这里曾经是能够实现光辉的希望和梦想的地方啊… …我一路走一路思考着,不禁感到心酸。 
  突然,我脚下的草丛中传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几条胡瓜鱼钻了出来,它们横穿过我脚下的这条混凝土路,又钻进了草丛中。我大吃一惊,没想到胡瓜鱼还会走路!我对不远处的电视台的摄影师说道:“哎,你看到胡瓜鱼了吗?” 
  摄影师说道:“嗯?胡瓜鱼?” 
  说着,他扛起摄像机跑了过来。我啪啪地跑到那边去看,这时候胡瓜鱼又出现了,一个跟着一个地穿过小路,逃进对面的草丛里去了。我叫道:“快看啊,胡瓜鱼!” 
  接着,我又说道:“不过,这些胡瓜鱼长着脚,还长着尾巴。” 
  我又问:“这也是胡瓜鱼吧?” 
  摄影师一边看着镜头,一边说道:“胡瓜鱼不是应该在水里吗?” 
  我还是坚持道:“可是这颜色、样子和干巴巴的皮肤,不都和胡瓜鱼一样吗?” 
  摄影师笑了:“嗯,确实很像胡瓜鱼啊!不过脚是怎么回事呢?胡瓜鱼是没有脚的啊!” 
  我怎么看都觉得那东西和干胡瓜鱼一个模样,体型也一样,颜色也一样。的确,回国以后再看拍下的照片,照片上的那个东西怎么看都是胡瓜鱼,连眼睛的大小都和胡瓜鱼一模一样。 
  “它的脚非常短,做成鱼干的时候缩了起来,所以才看不出来了吧?尾巴可能是做鱼干的时候切掉了吧?” 
  我想的这些理由,大家都不赞成。其他的工作人员也凑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可能是变色龙的一种吧。”有的说:“可能是鬣蜥的一种吧。”等等。后来得出结论就是,这大概是非常像胡瓜鱼的一种蜥蜴。 
  多年以前,我有一次曾经和一个男子走在六本木的街头,正在那时,我突然发现有一只企鹅正把头探进路边的塑料桶里。 
  “哎,企鹅!” 
  听我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