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又名:道破天机)-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中国机关术语十条
机关人说话总是那么含蓄、那么艺术、那么优雅。比如;想当官并不会直白为“想当官”,而是“要求进步”。只是,人在机关,并不是谁都能“进步”的。以下是“民间”——准确地说,应该是机关中的“民间”——流传的、用来概述某些机关人何以“进步”的十款专用术语;也就是中国官员仕途升迁的十条路径。
背景:背景又名有后台、根子硬。没背景的慢慢往上爬,有背景的嗖嗖向前窜。某县县委常委在大部分县领导子女的“进步”问题都已“解决”的大好形势下,正严肃认真地研究人事调整之际,突有张老三等几位县级老同志从被遗忘的角落里冲出。常委会的桌子被拍得山响之后,便一名“老县级”解决一个“正科”!于是,张小三们便一觉醒来就从下岗工人变成了堂堂局长;张小三的背景是天生的,背景还可以创造──李小四既高又帅,本是一名小学教师,可自从与某某市委副书记之“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女儿一见钟情后,短短七年内就从乡政府办事员、民政局副局长、副县长、市长助理一路飙升至市府最年轻的副市长。 
门路:门路又名有人、有路子。门路就是某种渠道,某种能够通达上一决策层的渠道。有背景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另有也愿意舍身“创造”者,副书记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女儿。所以,一些有门路的人也还是很有“进步”之希望的。与背景之血缘纽带关系的单纯性相比,门路要复杂得多,比如,你自己或你的亲朋好友曾有幸与把握你“进步”之生杀予夺大权的人一起,扛过枪、下过乡、同过窗、嫖过娼┅┅,每一种“一起”都可以是你“进步”的门路;又若,你表叔的二大爷的最小的兄弟媳妇是你顶头上司的歪头上司的小姨子的干妹妹,这一“拐弯抹角亲”也是你响当当、硬梆梆的门路。 
听话:听话又名跟的紧、顺青蛋。听话是听上司的话,而不是听同事的话,更不是听百姓的话。这里的上司专指顶头上司、本单位的领导,其更上一级领导的话不是不想听而是还够不着听。听话的第一层含义是,凡是上司的交办一律从快从美办好,凡是上司不让办的一律坚决不办;其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善于领悟上司的意图,上司之许多关键的话并不是通过嘴来说的,这一层次的“听”更需功力;听话之“听”的最关键处并不在耳朵而在于手脚,真功夫见之于如何将上司的意图如何落到实处;听话另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善于替上司挠痒、溜须,这也很不容易。芝麻糊曾观察过机关人为领导茶杯添水一事,善添者从添水的时机、姿势、脚步、表情等诸方面都会与众不同,观后感慨万千。 听话的人最得上司欢心,但常常需要昧着良心、不要脸面。 
烧香:烧香本为敬神、敬菩萨,机关人的烧香是指敬上司。烧香往往要善于把握火候、把握时机。逢年过节,表点心意,培养感情,非常必要。若遇领导小恙,亦或领导夫人小恙、孩子上学,亦或领导的爸爸妈妈哥姐弟妹,领导夫人的爸爸妈妈哥姐弟妹的大恙小恙、大喜小喜,都是机关人烧香的绝妙之机、都是机关人的天大之喜。“烧香心要诚”,是个水磨功夫,最忌露出急于得到回报的猴急样。烧香是上司对你平时工作的考核,“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很危险的。 
烧香通常与听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益方得彰,如只会其中一招往往并不灵。 
摆平:不要以为摆平只是世俗社会或黑社会用语,现在的机关人也很会用它。不仅领导经常用,善于“进步”的人也经常用。“进步”的机关人通常在这样三类情况下需要它,一是有居心不良者(常常是同事)将自己的丁点小毛病反映到了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二是自己虽被有关领导相中,但领导层中却另有他人持不同意见;三是自身的某些硬件存在缺憾,比如学历、年龄等。此时就是“摆平”大显伸手的时候了。某王二麻子先生,系机关二级机构负责人、“后备干部”,正要“进步”到单位副职之际,“一把手”换人。此时人代会迫在眉睫,新到任的“一把手”又远在南方某地开会,且并不买前任留下的“账”。“一把手”若不提名可是前功尽弃,怎么办?揣一把现金,先到新“一把手”的祖籍地,再打飞机“的”到南方,五天内一切摆得平平坦坦。 
群众基础:群众基础通常是指“民意”,不过,此“民”只是机关内部的“民”,即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官员升迁尊重民意是个正确无比的命题,但这一命题往往会被机关人解作──做一个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做假事、说假话,无是非对错、无原则。一些渴望“进步”的人为羸得“群众基础”见风使舵,对谁都笑脸相迎,从不得罪人。 
资历:资历的含义不用多说。可以说的只有一点──机关人凭“资历”获取“进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机遇:机遇能对“进步”发挥作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人事政策来的恰是时候。比如,“班子”中必须配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来选去,就选到了还不讨厌的某人头上;另一种情况是出现在鹬蚌相争之时。比如,两副书记各有甲乙之“心爱”,互不相让,从大局出发的书记之大手便拍在了毫无“准备”的丙的头上。 
活动:近年来,机关中为“进步”而“活动”的人颇多,我们能经常从媒体上读到这样的故事。所谓活动也就是跑官——“活动”不过乃机关人自己对跑官之高雅的说法而已。“活动”对“进步”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说,即使你具备了前述各色条件,最终都还是要通过“活动”来落到实处的。有个地厅级马德案,之所以能上连省部级下牵县处级,牵连官员以百计,就是因为这些官们在“进步”时动用了“活动”这一高招。“活动”不是“空嘴讲白话”,是要票子的,官员的工资就那么多,票子哪里来?为了“进步”大业,只好贪贪污、受受贿,要不就直接动用公款呗。 
“活动”与“烧香”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出现于关键时刻,后者则是平时之投资积累。 
德能勤绩: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即使你有通天的神通,只要你“进步”,最终都必然要落脚到“德能勤绩”上。一是座谈,大家都要对你的德能勤绩谈点“看法”;二是组织考核,“组织”要就你的德能勤绩下评语。无论你德能勤绩的真实面目如何,只要你实现了“进步”之目标,你这人肯定都是德能兼备、勤绩俱佳的稀缺人才,并且,你的人事档案又会增添光辉、光荣的一笔!就象,同样一本档案,“五毒”书记、“四盲”院长们的德能勤绩,芝麻糊之流肯定就望尘莫及。 
以上十个词汇,当下的中国机关人耳熟能详,可谓术语、流行语。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严正指出: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我们只要用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能频频“进步”,就在于他们在实践中能娴熟地运用上述十大“术语”也。

“摆平”、“搞定”及其他
几个小学生在公交车上叽叽喳喳,有个小姑娘是个“两道杠”,一副大姐大的派头,说:“这件事你们不要再说了,我去打个招呼,就能摆平他。”
听小姑娘说“打招呼”和“摆平”,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在暖和的春天,竟止不住要战栗,不愉快的情绪持续了很多天。虽然这种流里流气的话语流行多年,人们习以为常,甚至进入社会话语系统,但无论如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一个有点文明向往的人,应当对这些话语有本能的抵触。这个“摆平”和常用的“搞定”乃至近年的“封口”,本非市井良民语言,而是地道的流氓土匪语,记得文革时期好像还没有这些话语的,不知何时起,连孩子们也会说这样的话了。
文革结束后,语言学者教授终于敢说话了。有次周定一先生做学术讲座,提出要清理文革中的“流氓土匪语”。他具体提到不少话语,说全是文革前和文革中发明并流行的,经他一剖析,大家都感到问题很严重。因为那些词语,当时还在报刊上使用,话语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的成为政治语言,有的已经找不到替代的词,怎么办?比如,什么叫“过得硬”?根本不通的话,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竟然一下子用了40多年,至今不衰。
回到现实。如今让人恐惧的当然不再是“帮八股”,而是“匪八股”、“黑八股”。今天的社会有了讲文明讲法治的大环境,但是由于缺乏对政治文明的追求,没有倡导文明语言的需要,也由于政治基本素质的低下,大量的“黑恶”词语不但渗入社会语言系统,甚至进入了行政语言。“摆平”、“搞定”、“封口”这样的语词一般出现在什么语境下?它是不是依法行政的词语?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想到,这是带有邪恶、令文明人反感的话语,通常出现在流氓犯罪团伙中,谁能想到一个领导干部嘴里也会“摆平”、“搞定”、“封口”呢?“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如果政治用语、行政用语也是这样不明不白、流里流气的,社会能文明、和谐吗?
“黑恶”词语的流行有特殊的社会背景。既然办事不经过正常途径及合法程序,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甚至非法手段而实现,那么,配上些帮会洪门的切口不也很正常吗?
官场流行的另一些词语我至今不太理解,就是所谓的“碰头、吹风、打招呼”。曾询问一位官员,什么是“吹风会”?回答是“就是透露点信息,在正式文件没下达之前,让下面不要瞎来”。此中玄机,我不懂。再问:“打招呼”是否合乎规则?有没有法律效应?官员答非所问,曰:“一把手说了算。”这个“一把手”的称呼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