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中国人自皆不愿接受。” 
  李宗仁认为,台湾局势拖下去,可能引起世界严重的问题、对中国不利,对美 
国亦无益。鉴于此,李宗仁提出,今后解决问题,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国 
共再度和谈,中国问题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经过谈判可能得一和平折衷方案。第二 
条,美国应正式声明它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可以成为这个 
国家的一个自治州。然后,在美国撤走其第七舰队的同时,实行台湾海峡地区非军 
事化。只有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免除台湾海峡的战争危险。经过长期的和平,两 
个敌对政府间的彼此仇视就会逐渐消失,然后就能够为国家统一作出安排。” 
  李宗仁说:“蒋先生比我年长4岁,已年逾70高寿,生年饱经忧患,如果他能毫 
无个人成见地以苍生为念,毋使内战重起于中国,他会同意我的意见的。” 
  李宗仁的建议发表以后,海外反共人士舆论大哗,在他们的眼中,李宗仁的建 
议荒谬绝伦,狂妄已极。而在一些爱国人士的眼中,李宗仁的声明则被看作他认清 
形势,转变政治立场的起点。 
  对李宗仁态度立场上的变化,中共中央及时注意到了,于是争取李宗仁回国的 
工作便积极开展起来。 
  1956年4月下旬,周恩来授意李济深:想法以你的名义告诉程思远,让他到北京 
来谈谈。 
  李济深按照周恩来的意思,当即给香港方面的朋友打电话。请其转告程思远。 
程思远虽觉突然,但事关重大,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如约秘密北上。 
  程思远没办任何手续,也不带行李,由专人护送回到大陆。这一行程充满了神 
秘。他4月底到北京后,连续几天受到李济深、蔡廷锴、黄绍闳的宴请。5月6日晚, 
张治中约他在家中吃饭。饭后,张治中说:“明天下午,政协礼堂三楼举行酒会, 
招待海外归侨,周总理为要见你,也来参加。你最好写一些材料事前由我交给总理, 
明天我将郑重地向他介绍你。” 
  次日上午,程思远写了一份各方对台湾问题看法的报告,交给张治中。下午3时 
许,程思远到政协礼堂参加酒会,他正和张治中交谈时,周思来健步走进大厅。在 
热烈的掌声中,周恩来一面扬起左手和大家打招呼,一面径直走到张治中和程思远 
面前。张治中正准备作介绍,周恩来却已笑容满面地向程思远伸出手去,说:“程 
先生,久违了,欢迎你回来!我们1938年在武汉见过面。” 
  程思远不禁惊奇:事隔18年,他居然还记得我,真是记忆力惊人。 
  4天之后,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阂设午宴招待程思远。当程思远由外交部副部长 
兼副总参谋长李克农陪同来到宴会厅时,看到过去的一些国民党军政大员赫然在座, 
其中有李济深、蔡廷锴、陈铭枢、张治中、邵力子、黄绍闳、刘斐、屈武、余心清、 
刘仲容、刘仲华,还有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等。 
  周恩来首先讲话:“这一次程思远先生到北京,是建国以来我们同国民党人第 
三次会晤。第一次是叶帅在广州与张公权接谈,我们保留他在中国银行的董事职位, 
希望他回到祖国来,结果他到澳洲去,一去不返了。第二次是我接见龙绳武(龙云之 
子),希望他到海外做些有益于祖国统一的工作,后来他去香港,却溜到台湾去了。 
这一次程先生到北京,我们很想借此机会深入地谈谈。现在首先吃饭再说。” 
  在宴会上,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宗仁的对台建议。但有一点,他不赞成李宗仁主 
张台湾非军事化。他说:“台湾重新归还祖国以后,还需要国民党的军队来保卫嘛。” 
  周恩来批评白崇禧说:“白健生颇自负,其实政治上急功近利,没有远见,他 
竟相信蒋介石的话,因此被骗到台湾去了。” 
  饭后,周恩来在客厅里同程思远进行了3个小时的长谈,涉及许多方面。他说: 
“我们国家当前的对内对外政策,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按照这一方针, 
我们主张爱国一家,团结对外,以诚相见。过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人曾经两度 
并肩作战,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希望将来有第三次的国共合作。有人说,过去两次 
国共合作,结果凶终隙末,但是追源究始,责任不在我们。这是事实俱在,有目共 
睹的。” 
  谈到对台政策,周恩来说:“从现在起,我们不派人去台湾工作,我们不在台 
湾内部制造分裂,我们希望台湾全部过来。台湾当局如要了解国内情况,尽可以派 
人来大陆考察,我们将提供一切帮助。他们不必派特务来进行破坏活动。国民党军 
政负责人员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我们将给以各种方便和协助,并保证他们来 
去自由。” 
  谈到李宗仁,周恩来说:“李宗仁先生在声明中反对搞‘台湾托管’,反对‘ 
台湾独立’,主张台湾问题由中国人自己协商解决。这是李先生身在海外心怀祖国 
的表现。请你向李先生转达,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我们赞成中国的一旬古话 
“和为贵”,我们欢迎李先生在他认为方便的时候回来看看。” 
  程思远回到香港后,花了几个晚上,把回大陆的经历、感受和周恩来要他转达 
给李宗仁及海外人士的话,写了一封长信。因为篇幅太长,他分装了几个信封,寄 
给远在美国的李宗仁。 
  时间又过去了3年,李宗仁并没有大的举动,似乎还在观望。思乡之情与对红色 
中国的陌生,交替地折磨着他。但李宗仁并没有停止回归的脚步,1958年秋天,他 
给李济深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落难他乡的种种心境。最后,他把这种心境归 
为一句话:“中国有句古语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李济深接到信后,很快将 
李宗仁的信息报告了周恩来。 
  1959年,海外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回国参加建国10周年庆典,程思远也在 
被邀之列,他的名字是在代表团组成后由于接到一个长途电话才临时加上的。10月 
25日下午,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他。 
  周恩来说:“李德邻先生出于爱国热诚,要向国家贡献一些文物,政府表示赞 
赏。至于他有落叶归根的意愿,估计当前他回国的时机尚不成熟。在适当的时候希 
望他先到欧洲同你谈谈,然后作决定。” 
  11月初,程思远回到香港,即将此行经过函告李宗仁。 
  后来,李宗仁托人将存在美国的字画运到香港,通过程思远送到北京。这些古 
董有12箱,李宗仁说是他在北平当行辕主任时花11万美元购买的,要献给国家。可 
是经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仅值3000美元,大部分是假的。周恩来说给他3万美元吧。 
当时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等感到已够大方了。但周恩来报告毛泽东后,毛泽东说: 
“这叫做投石问路,我们的统战工作要讲策略,我们就给他12万美元。” 
  于是,周恩来寄语程思远:“李先生的藏画,有些是真的。有些是赝品,但政 
府体念李先生的爱国热忱,将助他一笔赴欧的旅费,以壮行色。” 
  1960年秋,李宗仁派夫人郭德洁到香港,面见程恩远。因怕特务发现,每次见 
面都是以游玩为名,由程夫人石溉开车,在约定的地点等郭,车开起来之后,程便 
与郭交谈。初步约定与李宗仁在瑞士的苏黎世会面,因那里是中立国,又是著名的 
旅游区,李可以探亲、旅游的名义前往,不会引人注意。 
  直到1963年4月,李宗仁才按周恩来的意思,动身去欧洲,以便同程思远会面。 
  这年夏天,李宗仁接受了意大利《欧洲周报》女记者奥古斯托·;玛赛丽的采访, 
纵谈天下大势与中国问题,表达了他回归祖国的思想轨迹。7月14日,《欧洲周报》 
发表了该记者的《李宗仁先生访问记》,文中引用了几段李宗仁同她的谈话,颇耐 
人寻味。 
  李:“我不能谈论蒋。蒋是我的总司令,我曾经在他手下工作,我说他的坏话 
是绝对不礼貌的。” 
  记者:“那么,就说点好话吧。” 
  李:“关于蒋,我只能说史迪威将军常说的话。这就是,他有许多缺点。就我 
个人来说,我很喜欢他。我们都是失败者。许多年来,蒋一直是中国的元首,而现 
在他的举动好像他的经验还没有一个村长多。他不懂历史。每年一度他站在金门、 
马祖海边的悬崖上发表演说,总是重复着同样一句话:‘我们一定要回去。’很难 
说他本人是否了解这一事实:回大陆是不可能的。蒋对我没有像我对他那样的友谊。 
1949年以来,我一直在工作和祈祷,而蒋则想像着可怕的事情。我从来不曾打扰他, 
我一直没有开口。难道他不知道将来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吗?蒋说我是一个共产党, 
我回答说我不是共产党,我甚至也不喜欢共产党,但是我不否认今天共产党为中国 
所做的事情。我宁愿继续做一个诚实的人和可怜的政治家,但是我不能不说实话。 
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组织得这样好。我怎么能够抹煞事实呢?我为什么应该歪曲事 
实?是为了宣传吗?但是一个人所能进行的唯一的宣传,就是为了事实真相。反过 
来,让我们来看看蒋,他歪曲事实,一年一度地站在悬崖上叫嚷:‘我们要回去!’ 
再不然就造我的谣言。这样,他给予他的人民是什么样的榜样呢?去年他散布谣言 
说我突然离开了美国,好像我可以突然离开似的。他说我在香港,并试图进入红色 
中国。而我当时却在新泽西州参加一次婚礼。联邦调查局先向我家里打电话,然后 
他们匆忙赶来要证实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