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委会采纳了萧锋的建议,宣布集体辞职,并委派于右任、居正、邹鲁三位国民党元 
老去阳明山官邸求见蒋介石,请他出席会议并指示改造方针。 
  蒋介石早已胸有成竹,随即召见陈立夫。当时陈果夫已经病人膏盲,不能行动。 
蒋介石问陈立夫:“你们兄弟俩跟我一起,为三民主义奋斗了几十年,当初没有想 
到会被共产党赶到这个海岛上来吧?” 
  陈立夫摸不清他的用意,顺口应道:“确实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惭愧了!” 
  蒋介石问:“我不知道你对我党的改造现在有什么考虑?” 
  陈立夫察言观色,想了片刻,才说:“我是认为,大陆失败,党、政、军三方 
面都应有人出面承担责任。党的方面,当然由我和果夫承担。我俩就不适宜参加党 
的改造了。” 
  蒋介石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做声。 
  陈立夫说这番话本来是以退为进,投石问路,见蒋介石这种态度,就揣知大势 
已去了。不过他又觉得,自己既是国民党的元老,又刚年届五十,与蒋还有陈其美 
的一层特殊关系,无论这个党怎么改,少壮派怎样加人,凭自己的历史和地位,至 
少还会占有一个委员的名额。 
  7月下旬,蒋介石宣布了由他指定的中央改造委员会及中央评议委员名单。中央 
改造委员会只有16人,16人中有10人原来在国民党中根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其中5人是蒋介石的侍从秘书,其他的不是与蒋经国有关,就是陈诚派的成员,只有 
张道藩和谷正纲,是CC派中的幸存者,大约是因为这两人在去年曾声泪惧下地劝阻 
蒋介石下野而获得另眼相看。这16人的小班子,平均年龄48岁,取代了原来由460人 
组成的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国民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包括陈立夫在内的大批党政军要员都靠边站了。奄奄一息的陈果夫,则被挂号 
为安慰性的中央评议委员。 
  陈立夫在四周的指斥声中,精神非常苦闷,只好于8月4日带上夫人和一子一女, 
借出席世界道德重整会议为名,远走美国躲避清算。他启程前,蒋介石送他5万美元, 
向他作了一番解释。宋美龄送他一本《圣经》,对他说:“你在政治上负过这么大 
的责任,现在一下子冷落下来,会感到很难适应,你把这本《圣经》带到美国去念 
念,在心灵上会得到不少慰藉。”陈立夫指着墙上的蒋介石像说:“夫人,那活的 
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希望得到耶酥的信任吗?” 
  直到16年后,陈立夫才又回到台湾。其兄陈果夫则于1951年8月病故,死后倒是 
备极哀荣,蒋介石不仅送了挽额,还颁发了褒扬令。这是后话,不提。 
  再说蒋介石在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来稳定台湾局面的同时,还对大陆进 
行长期的骚扰作战。他以“一年准备、再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为口号, 
在台岛进行教育动员。还专门成立了“敌后工作委员会”和“大陆游击总指挥部”, 
具体负责向大陆的骚扰渗透活动。一方面依托金门、马祖为基地,向福建、广东进 
行登陆渗透;一方面依托浙东的大陈岛为基地,向江苏、浙江乃至山东沿海进行渗 
透。 
  这时,站出来一位主动请战的将军。此人不是别人,乃是原来的“西北王”胡 
宗南。西昌作为大陆的最后一块基地丢失后,他乘飞机经海南岛来到台北,受到一 
些监察委员的弹劫,虽被兔子处分,却已无兵可带,只能赋闲在家。 
  1951年5月30日,胡宗南绘行政院长陈诚上书:“请以现在台湾、香港之江苏、 
浙江、安徽、山东等省的义民3万人为基础,成立3个野战挺进纵队,施以必要之军 
事战斗技术,及实施游击所需之技能……深入浙、闽、赣、苏各省边境,建立基地。” 
  陈城收到胡宗南的上书,知道其耐不住寂寞了。在大陆的时候,陈诚与胡宗南 
都是蒋介石倚为臂膀的人物,但相互间又有矛盾。胡宗南毕业于黄埔第一期,是黄 
埔系中第一号的“天子门生”,而陈诚则是非黄埔系的主将。如今陈诚大权在握, 
而胡宗南不仅赋闲,还经历了一场弹劾风波,已不能跟陈诚同日而语。胡宗南还在 
西昌时,陈诚夫妇曾登门探望已迁来台北的胡宗南的眷属。胡宗南52岁才结婚,妻 
子是留美归国的博士叶霞翟。陈诚亲眼看见叶霞翟带着三个尚幼的儿女,挤住在两 
间简陋的木板房里,不像什么将军府第,觉得过意不去,就将省政府在浦城街的一 
所平房借给胡的家眷住。 
  精于处事的陈诚,将胡宗南的报告拿给蒋介石看。蒋介石对自己过去的宠将胡 
宗南,毕竟还是偏爱的。他对陈诚说:“宗南跟我那么多年,忠诚可鉴。丢了西昌, 
也不能只怪他。他本人提出去打游击,已是不计名位高低了。我看可以派他到大陈 
岛去,管管浙江前线的事,他带领旧部去那边多组织几个挺进部队也好嘛。” 
  9月9日,胡宗南化名“秦东昌”,以江苏浙江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主席 
的身份,率领几个经他挑选的部属,乘船前往大陈岛赴任。 
  此事虽然保密,消息还是透了出去。新闻界人士觉得省主席及游击总指挥的职 
务也不低,但查遍了“国军军史”,也寻不到这位“秦东昌将军”的资历与身世。 
越是查不到,越有吸引力,越要刨根问底。记者要上岛采访,却遭到了拒绝。某记 
者干脆捕风捉影地写了一篇《神秘将军秦东昌》。 
  其实,胡宗南在国民党将军中的确有点神秘,而且被人视作一种“怪癖”。他 
从不愿见记者,不喜欢采访与拍照。有一次在公众场合被某记者偷拍了照片,他当 
即派副官去找该记者商量花钱买下胶卷。他从来不做生日,追随他二三十年的僚属 
都不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乃至1947年他52岁结婚时通知几个熟人去吃饭,人家 
还以为他过生日呢。他长期独身更惹起不少轶闻,甚至传说他有隐疾,是阴阳人。 
抗战期间,曾有一段盛传全国的野史:胡宗南40出头时,蒋介石想将孔家二小姐孔 
令俊许给他,就让宋美龄出面作媒。那孔二小姐当时在重庆是个风云人物,特立奇 
行,以暴露衣着而驾车驰骋于山城街,十分惹人眼目。胡宗南本是个只爱权力而志 
趣并不在女人的人,尤不喜欢花里胡哨、妖里妖气的女人。他对孔二小姐的风流韵 
事早有所闻,所以当蒋夫人提及此事,他不说同意又不好说反对。宋美龄索性强行 
介绍,并强使其结伴出游。届时,胡宗南穿了一身破旧军棉衣,开一辆老掉牙的敞 
篷吉普车去会佳人。在一个豪华的别墅里,浓妆艳抹、抱着一条美国长毛叭儿狗的 
孔二小姐,坐在沙发上,怀着憧憬,等待着大名鼎鼎的胡宗南来求婚。这时,胡宗 
南走进华丽的客厅,径直坐到她面前的沙发上。“你找谁?”孔二小姐杏眼圆睁, 
满脸惊愕。“我是胡宗南。”“啊——?”看着邋里邋遢、胡子拉碴的胡宗南,孔 
二小姐的失望毫不掩饰地流露在脸上。东拉西扯了几句,胡宗南请她上车去兜兜风。 
她耐着性子出了别墅,看是一辆破车,心中更增不快。车子开得飞快,震得她前仰 
后合,腰酸骨痛。车到中途又熄了火,将军挽起小姐,弃车步行。小姐穿高跟鞋, 
一步一瘸,实在走不动了,就歇在一间路边餐馆。胡宗南点菜上桌,小姐见到苍蝇 
扑来,恶心不已。胡宗南却大赞美味:“我们在行军时,有此美昧,已属幸运。小 
姐不要错过。”这下孔二小姐憋在肚子里的火气终于发作了。事后,她在宋美龄面 
前哭诉了一番,婚事便告吹了。胡宗南则心中窃喜。 
  闹言少叙。且说胡宗南来到大陈岛后,在上大陈成立了“江浙反共游击总指挥 
部”,在下大陈设立了“浙江省政府”。当然,说是省政府,并无什么像样的属地, 
不过是一个徒具虚名以作反攻号召的机构罢了。省府各委员,多数散居台北,遥领 
名义。胡宗南从台湾带来了三个国防部军官战斗团作为基本兵力。战斗团的成员, 
是国民党各部队退到台湾进行整编后的编余军官,他从中选出一些骨干,分配去训 
练游击队。美国军事顾问团到达台湾后,派了代表范尔逊,供给装备,并协助训练。 
其训练的成员,大多是在大陆的土改反霸中受过中共打击的逃台人员和收编的海匪。 
  胡宗南上任不久,就不断派遣这些经过训练的挺进队,使用美国提供的适合于 
别动队和特务活动的装备器材,通过小股登陆的方式进入内地,和当地土匪相结合, 
开展游击作战。胡宗南在大陈岛,先后训练了总人数约7000人的挺进队。他就任两 
年,派出游击部队袭击大陆沿海数百次。每当大规模进袭时,胡宗南总是亲自乘船 
指挥攻击与撤退。 
  胡宗南虽然得手的次数不多,却也有过几次成功,使解放军驻军和地方政权受 
损。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52年“双十节”后对南日岛的袭击。胡宗南的游击队配 
合金门岛出动的国民党正规军,接近上万人,在飞机和舰艇掩护下猛袭南日岛。岛 
上解放军守备部队仅有一个连的兵力,寡不敌众,激战中大部分牺牲,少部被俘后 
被送往高雄。岛上的政权也被摧毁。当日晚间,大陆不明情况就仓促派出援兵1000 
多人,登岛后奋勇冲杀,毙伤敌军数百人,也因寡不敌众,全部失利。当福建军区 
再调部队准备反击时,登岛的国民党军已全部撤退。这次袭击南日岛,解放军损失 
兵力1300人。胡宗南当然喜不自禁。 
  在国民党军袭扰下,解放军在沿海加强了防备,并组织了军民联防,随时准备 
给敌军以惩罚。1953年,解放军从年初即开始恢复了对金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