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向宋希濂、关麟征面授机宜毕,叮嘱道:“你们回去告诉顾总长,警卫 
师倒戈的事不要声张,以防动摇军心。你们要教育部队,对和谈不要抱任何幻想, 
只有决战到底,党国乃至个人才有希望。” 
  等二人走后,蒋介石颓然倒在躺椅上。他怎么也意想不到,他最宠信的“御林 
军”会率先发动倒戈。 
  97师的前身是首都警卫师,约13000人,分为三个团,各团分别担任过蒋介石、 
陈诚、顾祝同的警卫任务,其前任师长由蒋介石的侍卫长兼任,故该师被称为“御 
林军”。蒋介石下野之前,把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编入45军,名义上属国防部,实 
际上仍担负南京首脑机关的警备任务,归卫成司令张耀明指挥。蒋介石特别叮嘱汤 
恩伯和张耀明,要特别重视这支“御林军”,它在南京城既可阻碍共军南渡,又可 
对桂系起威慑作用。 
  去年8月,首都警卫师师长缺位,国防部一厅曾签呈几位颇为年轻而又有战绩的 
师级军官的履历书供蒋介石挑选,可是蒋介石都没有批。儿子蒋经国于是推荐了担 
任8了军副军长的王曼清,并拿来王曼清的履历书请父亲审阅。 
  王曼清,黄埔六期毕业,曾在陈诚的第18军供职,参加过对江西红军的第三次 
“围剿”,抗战中参加过淞沪之战,负过伤,授过勋,1945年任青年军208师副师长, 
后任87军副军长,驻守北平。 
  出于慎重,蒋介石又亲自召见了王曼清,尔后才下令调来担任警卫师师长。 
  蒋介石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一个由自己儿子举荐、自己亲自考察过的“御林 
军”首领,竟会在和谈前夕倒戈。 
  他哪里知道,王曼清从北平调南京不久,南京的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陈修良、沙 
文汉就和他接上了头,在他们的劝导下,王曼清决定率师起义。 
  蒋介石想来想去,把一肚子火全撒在儿子头上。蒋经国不敢辩解,只能俯首挨 
训。 
  蒋介石训到最后说:“人心难测,以后要引以为戒,多留点神,不可轻信,不 
要被假象所蒙骗!” 
  蒋经国连连称是。 
  接着,张耀明又发来详电报告:王曼清率所部289、290团及直属队于南京近郊 
的江宁镇、板桥镇一带偷渡过江时,由于跟踪的飞机散发传单,进行瓦解劝导,起 
义部队大部逃散,只有100余人到达江北共军区域。 
  “御林军”倒戈的当日,蒋介石急令汤思伯速调部队,填补97师防区这块缺口。 
然而,这次起义绘国民党心脏地带造成的震动是无法消除的。不久,巡守江防的第 
二舰队也在林遵将军的率领下起义了。按下不表。 
  再说李宗仁在确定六名和谈代表的同时,还任命卢郁文为秘书长,屈武、李俊 
龙、金山、刘仲华为顾问。 
  金山?是那个红极一时,主演过话剧《屈原》、电影《夜半歌声》的影、剧名 
星吗?正是。他怎么成了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顾问呢?说来话长。 
  当时,金山和张瑞芳刚刚到上海。他们在北方拍摄的《松花江上》正赶上在全 
国放映,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也得到理论界高度评价。金山是在一片赞扬声中回到 
离别已久的上海的。 
  到了上海,金山却没有回文艺界。他在陕西路和南京路之间的华业大厦领到一 
套漂亮的住宅。他出门有小汽车,西装革履,派头十足,经常出人于国民党高级官 
员、富商巨贾、青帮头子、文化商人家里。而且行动诡秘,忽而在上海,忽而在香 
港,忽而又去了北平。特别是当南京行政院宣布金山为和谈代表团的顾问时,人们 
更加莫名其妙,议论纷纷。 
  有一天,在上海文化界的聚会上,谈起金山,众多熟人都不解,觉得他身上笼 
罩着一种神秘气氛。有人问在座的曹禹、陈白尘:“金山到底是什么人?是左派偏 
右,还是右派偏左?”曹禹摇摇头说:“不清楚。”陈白尘笑笑说:“不偏不倚吧!” 
  其实,这位令熟人、朋友侧目而视的人,是中共秘密党员,按照周恩来的指示, 
一直利用他的特殊身份,为中共工作。 
  他已经是第二次接受这种重大的特殊使命了。 
  第一次是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秋天。党组织考虑到金山的中共党员身份还没 
有暴露,又是知名艺术家,姐夫潘公弼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派往东北的特派员,三 
哥也是国民党要员,将回上海高就,金山本人又因工作需要曾被青帮首领杜月笙收 
为关山门徒弟……因而,想利用他在国民党的社会关系,而让他去东北作为国民党 
的接收大员去接收日本人建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此,周恩来、董必武专门 
找他到曾家岩周公馆去谈话。 
  周恩来说:“国民党正以海陆空三路运兵东北,同时准备派出一个庞大的接管 
队伍,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东北。在长春的‘满映’,是日本人经营多 
年的电影生产基地,设备和规模是亚洲最大最好的。我们正设法让你去接收,而不 
让国民党利用它来拍摄反共反人民的影片。” 
  原来组织已同意他去美国学习,这一改变,引起思绪万端。但他是1932年入党 
的老党员了,还是坚定地表态服从组织安排。 
  董必武嘱咐他:“你的任务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国民党让你拍反共影片, 
你一是顶,二是拖。当然最要紧的是和上层搞好关系。” 
  很快他就被国民党内定为“满映”厂厂长,但要求他必须参加国民党。当时, 
周恩来让徐冰找他作了长谈,他才迫不得已去办了手续,领了国民党证。 
  金山出色地完成了周恩来交给的接管任务,还拍摄了一部反映抗战的故事片《 
松花江上》。随着国民党在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下撤出东北,金山也按照组织安排, 
从长春撤到北平,再与张瑞芳一起回到上海。 
  金山到上海后,即开始筹办一个清华影片公司。1949年2月间,李宗仁派人在上 
海筹组和平代表团赴北平活动。他接到党组织传来周恩来的指示,让他参加这个代 
表团的活动,以便掌握代表团内部的情况。金山因在抗战初期赴五战区慰问演出时 
与李宗仁建立了良好关系,遂得以很顺利地以“中国航运公会董事长代表”的身份 
兼代表团工作人员,随团赴北平活动,表面上负责谈判南北通航、通邮事宜。 
  2月13日至27日,上海和平代表团在北平活动期间,金山将代表团各位人士的思 
想动态和活动情况,及时反映给叶剑英和徐冰,使叶剑英主持的接待和谈判工作进 
行得十分顺利而卓有成效,对代表们回去做李宗仁的工作以及后来参加新政协,起 
了重要作用。根据他反映的情况,中央得知蒋介石的特务有意迫害国民党主和派邵 
力子先生。叶剑英曾按照中央的指示挽留邵力子。邵力子答道:“此次恐怕仍须回 
去,不过,下次可以再来。” 
  金山在北平期间,已担任北平副市长的徐冰找他谈话,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 
希望他继续参加即将正式举行的国共和谈,以配合周恩来做好两党和谈工作,争取 
南京代表团成员,揭穿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于是,金山就成了南京政府和谈代表 
团的顾问。 
  后来和谈失败,金山留在北平。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立时,他被任命为副院长。 
院长廖承志在全院大会上介绍说:“金山,就是主演过《屈原》的大演员,主演过 
《夜半歌声》的电影明星。”全场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廖承志接着说:“金山, 
他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特务’,这几年搞地下工作,立下了大功……”全场一 
片惊愕,继而窃窃私议,继而向金山投去敬佩的目光,响起了长时间的暴风雨般的 
掌声。金山的眼睛潮湿了。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再说3月29日,张治中一行第二次前去晋见蒋介石。 
  汽车驶进溪口,张治中立刻感到周围的气氛比半月前又不相同了。街面上不少 
店铺已经关门,各条路口增设了巡逻的哨兵,丰镐房和慈庵四周更加戒备森严,一 
些将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好像在领受什么重大的行动计划,有种大战将临的紧 
张气息。 
  张治中不便贸然动问,径直来到慈庵。 
  蒋介石今天换上了一件崭新的釉色绸布长衫,脚上穿着圆口黑布鞋,面孔修整 
得清清爽爽,显得很精神。 
  一入座,张治中就把和谈的腹案文稿呈给蒋介石。 
  蒋介石一页一页地逐条逐项地审阅,看得非常专注、非常仔细。 
  听着蒋介石翻扯纸头的悉卒声,张治中心里一阵阵发紧。如果蒋对腹案的具体 
条文不满意,予以否决,那么这次苦心经营的和谈计划就有“流产”的危险;如果 
蒋提出一些原则上的问题,令他回南京与李宗仁重新商定,也会误了已经确定的4月 
1日的行期。 
  蒋介石终于看完了文稿。他抬起头,淡淡一笑,说:“嗯,主旨是划江而治, 
这就好,我没有什么意见。” 
  张治中一听,悬着的心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蒋介石当即叫人端来几杯香摈酒。他跟张治中碰杯道:“文自,你这次担当的 
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任务,一切要当心哪!这杯酒算是为你钱行吧!” 
  张治中心头一热,说:“谢谢总裁的关怀!” 
  蒋介石今天的情绪似乎特别好,会见之后,一直送张治中、屈武走出蒋母墓道, 
走下山径,直到进了镇子,登上剡溪桥头,他才驻足。他环视着山水景色,不无感 
概地从《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说起:“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打了 
这么多年的仗,抵御外侮,平定内乱,江南江北都渴盼太平啊!文白,你是和平的使 
者,只要与中共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