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民党代表会谈的经过。18日下午,国民政府代表同中共、民盟、青年党、社会贤 
达各方面在沪代表在周公馆就恢复商谈交换意见。经过两天的协商,决定恢复商谈 
方式依“谈停谈”程序进行。 
  周恩来这时已做好撤离的准备,但为了不使第三方面人士失望,还是于21日乘 
美专机去了南京。李维汉和许多第三方面人士也乘民航飞机前往。 
  此时此刻,周恩来和这么多各界知名人士到南京去,各报都大事刊载,引起了 
很大轰动,重新燃起了许多人的希望。不料他们到了南京,蒋介石见面时握完手就 
说:“我等你们很久了,你们赶快商谈吧,政府方面由孙科作代表。我原定前两天 
去台湾视察,为了等你们,今天才能走。”说完他就走了,接见时间前后才有8分钟。 
大家都知道,在国民党方面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蒋介石作主,不得到他的同意,什 
么重要问题也谈不成。蒋介石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使许多第三方面人士的心凉了 
大半截。 
  正式的会谈还没有开始,国民党军队在10月25日又攻占了东北解放区的安东。 
周恩来是在同黄炎培、梁漱溟、章伯钧、罗隆基在梅园新村商谈时得知这一消息的。 
他盛怒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气愤地说:“我们要回延安,从此以后不再谈了!蒋介 
石和我们打了十几年交道,并不了解共产党。共产党从无到有,从最底层翻上来, 
哪怕国民党的压力?怕压力,当初就不会有共产党!”黄、梁等力劝周恩来暂时不 
要回延安,以免不明真相的人误解。 
  26日,周恩来同马歇尔谈话,指出:“张家口被占,国民党府宣布召开国大, 
说明全面破裂的局面已定。因第三方面的努力,故我这次回来谈判。但蒋去台湾, 
避而不谈。蒋的8条是哀的美敦书,已无谈的必要。这是蒋方造成的。中共主张停战, 
已尽了最大努力。” 
  第三方面人士这时十分着急。10月28日,由梁漱溟提出一个方案,其中包括双 
方即日下令全国军队就现地一律停战等等。这时,国民党军队刚从一连串攻势中抢 
占了张家口、长春、安东和苏北、山东的大片土地,就地停战等于承认这些既成事 
实,显然只对国民党有利。第三方面许多人士求和心切,没有细加研究,就同意复 
写三份,分送马歇尔、孙料和周恩来。 
  当梁漱溟、李璜、莫德惠到梅园新村向周恩来解释这个方案时,刚讲到“就现 
地一律停战”这一条时,周恩来脸色骤然变了,他用手制止说:“不用再往下讲了, 
我的心都碎了。怎么国民党压迫我们不算,你们第三方面亦一同压迫我们?”并且 
气愤地说,“我是信任你们的,你们为什么不事先关照一下?” 
  在采取重大行动前互相关照,这是他们早有的协议。梁漱溟自知理亏,又把黄 
炎培、章伯钧、罗隆基找来梅园新村商量,大家一致决定将已送出的方案全部收回, 
并立刻分头赶去。到马歇尔处,因他外出未回,文件还没有拆阅,比较容易地拿回 
来了。 
  到孙科那里,国民党已对这个方案进行过讨论。他们只好借口方案中漏抄一条, 
需要补上,把文件拿到手就带回来了。一场风波,总算得到了平息。 
  尽管第三方面求和心切,提出种种方案,蒋介石始终寸步不让。他从台湾回南 
京后,29日分三批会见第三方面代表,坚持以他的8条作为谈判的基础,表示不能同 
意第三方面的方案,又要他们交出参加国大的名单。29日晚上,三方代表在孙科家 
里举行非正式会谈,没有解决什么问题。章伯钧等向孙科表示:“中共不交国大代 
表名单,我们也不能交。”31日,黄炎焙、郭沫若、张君励等离开南京,回到上海。 
这时,国民党军队加紧包围延安,国民党政府驻延安联络官已准备撤退。 
  11月11日下午,蒋介石宣布国民大会延期3天召开,目的是想多拉几个第三方面 
的人进去。中共代表团发表书面谈话,指出:“国民党如果还有丝毫尊重政协决议 
的诚意,那就不是延期,而是停开其一党包办这国大。” 
  14日,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发表谈话,宣布:“民盟决不参加一党国大。” 
  15日上午,国民大会终于开场了。到会代表1600多人,国民党以外,只有青年 
党、民社党和少数无党派人士参加。 
  第二天,周恩来召开记者招待会,愤然声明:“和谈之门已为国民党当局一手 
关闭了。现在开幕的‘国大’,不但使中共及第三方面最近在商谈中的协议成为不 
可能,并且最后破坏了政协以后的一切决议、停战协议与整军方案,隔断了政协以 
来和平商谈的道路,同时也很快地彻底揭穿了政府当局11月8日‘停战令’的欺骗性。” 
  同日,周恩来走访马歇尔,告之将回延安。马歇尔默然良久。他看到国大既已 
召开,已没有理由挽留周恩来,只能以一个行动表达此刻的心情:愿为中共人员撤 
回延安提供交通工具。 
  1946年11月19日,在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南京陪陵机场,周恩来、邓颖超夫 
妇及李维汉等一行15人登上了回延安的专机。 
  登机之前,周恩来与马歇尔有一段颇堪玩味的对话—— 
  周:“马歇尔将军,11个月前的今天,我在重庆迎接了您的到来。11个月以后, 
你却在南京送走了我。” 
  马:“很遗憾,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但我的确是感到自己老了许多!” 
  周:“中国有句古诗叫‘天若有情天亦者’,国民党的失败是注定了的,老天, 
就是上帝,如有意,也不会同情它的。” 
  马:“这一点,我已经对蒋作过预言。” 
  周:“不管怎么说,您在完成您的使命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马歇尔苦笑一声:“我已经把撤揽球带向终端了。” 
  周恩来的飞机凌空之后,马歇尔突然之间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 
  正是: 
    莫道塞翁已失马, 
    祸尽福来未可知。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第三部)     第十回 
占延安蒋介石空欢喜 挺中原毛泽东巧用兵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根节构盘错,梁木庶可遭。 
  驾言期骏骥,岂畏路迢遥? 
  临歧何所赠,陈言当宝刀! 
  这是周恩来返回延安之前,郭沫若即席写给他的一首五言诗。 
  周恩来离开南京时,走得并不黯然,而是颇为从容,且充满自信。 
  有记者问:“假如国大通过对中共下讨伐令,中共将何以自处?” 
  周恩来笑笑说:“那有什么不同呢?早就在打了嘛。我们在南京的人早就准备 
坐监狱的。抗战前10年内战,抗战中8年磨擦,胜利后一年纠纷,都经历过了。再20 
年还是如此,我们还是要为人民服务。只要不背叛人民,依靠人民,我们在中国的 
土地上一定有出路的。”他略一停顿,温和地对发问者说,“假如你是替我们担心 
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不要紧的。” 
  记者们听了,不由得都笑起来。 
  又有记者问:“如果国军进攻延安,将会出现何种情况?” 
  周恩来不假思索地回答:“国民党军多占城市就须多付代价。过去已经损失了 
35个旅,占的城是空的。我们的主力未受损失。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区 
域里实行自卫,假如国民党继续进攻,特别进攻解放区的中心延安,那就是逼得我 
们从里面打出来,那就是全国变动的扭转乾坤的局面了。” 
  当记者问他何时返回南京时,周恩来说:“南京我们倒是要回来的,无非是两 
种可能:一种是国民党打不下去,再回到政协决议上来,请我们回来;另一种是国 
民党越打越垮,人民打回南京来。我看,这后一种可能性很大也很快。”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验证了周恩来此刻的预言。且按下。 
  再说马歇尔目送周恩来飞上蓝天以后,在场的记者问他有何感想,马歇尔耸耸 
肩,无奈而幽默地说:“我现在一心想回家去养鸡。” 
  回到寓所,他按自己和艾森豪威尔编的一套专供他们俩使用的简易密码,给艾 
拍了一份电报:“请告‘主人’,我即返‘松林’。” 
  其中的“主人”代表总统,“松林”代表国务院。 
  1947年1月6日,马歇尔接到杜鲁门总统的命令,召他回国接替贝尔纳斯的国务 
卿职务。 
  当天下午,他将消息告诉了蒋介石。 
  蒋介石还是在那间过分宽绰的会客厅会见了马歇尔。在说了一些慰勉的话之后, 
深表惋惜地问道:“将军愿不愿意留下来当我的私人最高顾问?” 
  马歇尔敷衍着,答应再考虑一下。 
  在第二天的告别宴会上,蒋介石再一次邀请马歇尔做他的最高顾问,提出要赋 
予他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权力,许诺尽最大的努力与之进行配合。 
  马歇尔表示深为感动,仍答应作认真考虑。 
  晚上,马歇尔在驱车离开蒋介石官邸的路上,让司徒雷登尽早向蒋介石说明他 
不能接受邀请担当顾问的原因。 
  第二天,即1月8日上午,是南京少有的飞雪天气,马歇尔借夫人凯瑟琳登上了 
那架一年前把他送到中国的C…54型飞机。 
  飞机升到几千米的高空,当马歇尔望着这古老中国的六朝名都渐渐远去的时候, 
他感到有些不堪回首…… 
  马歇尔临走之前,拟好了一份声明,在声明见诸报端时,他已黄鹤一去。声明 
仍保持着他那军人的决断与率直。在谈及和谈决裂的原因时,他的用语极为尖刻: 
  “国民党方面最有势力的反动集团,对于促成真正联合政府之一切努力,几无 
不加以反对,往往以政治或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