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歉意,解释昨天没有听清周恩来讲话的原因。然后表示,他对中国的情况知道得很
少,但非常乐于学习。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他不仅要与政府方面会谈,而且要与
多方面人士会谈。美国愿意努力促成中国和平,因为这不仅是美国的愿望,也是实
现世界和平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他十分愿意倾听中共方面的意见。
周恩来说:马歇尔特使能来华促进中国的和平,我们非常高兴。特使刚才所说
的精神很好,我们共产党在内战时和战后都是以这种精神来谋求中国的和平与团结
的。中国人民抗战八年,如果从“九·;一八”算起已经14年了,目前又出现战争状
态,这是十分不幸的。当前,我们共产党所主张的就是立即停止冲突,用民主的方
法解决国内的一切问题。我们所要求的民主与美国式的民主颇为相似,但要加以若
干的中国化。美国有许多东西可供我们学习,这包括华盛顿时期的民族独立精神,
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和罗斯福主张的四大自由。此外,还有美国的农业改革和
国家工业化。
但是,一涉及实质性问题,马歇尔从蒋介石和周恩来的谈话中听出了两党主张
的巨大差距。蒋介石强调:“杜鲁门总统声明中提到的取消中国自治性军队,如共
产党军队的问题,中共并无诚意。”周恩来表示:“总统声明中关于停战和建立联
合政府的提议很好,但我们不相信国民政府会有诚意。除非共产党在政府中的发言
权足以保证作为一个政党的继续存在和活动自由,是不能交出军队的。”
每一方都在杜鲁门声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话,真让马歇尔这位总统特使伤透了
脑筋,费尽了口舌。如今,他庆幸自己的脑筋没有白用,口舌没有白费。在自己的
斡旋下,国共两党终于恢复了谈判,并达成了停止战争的协议。
他想起了自己到达中国后,斯大林对美国国务卿贝纳尔斯说的话:“如果有什
么人能解决中国这个形势的话,那就是马歇尔将军。”
他果然不负众望。这不,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已经完成了。满满的三杯红葡萄酒
碰在一起,丁丁当当的响声中,又增添了一道鲜艳的光环。
重庆的山洞林园,是一处既优美又安全的所在。自从南京、武汉先后沦陷于日
军之后,蒋介石就住到了这里。他在这岗哨森严的林园内,指挥国民党军队抵抗过
日本侵略者,也策划过反共军事磨擦。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是他在这里决
定并直接打电话告诉顾祝同的。三个多月前,他又请毛泽东在这里吃了三顿早饭、
两次宴席、五顿午餐、两顿晚饭,并住了三个晚上。
斜阳西照,光线柔弱温和。蒋介石从卧室走出来,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
今天上午10时,政治协商会议终于开幕了。会议代表38人: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
青年党5人、民主同盟9人、社会贤达9人。开幕式上,他披着黑色拿破仑披风,威风
凛凛地登台致开幕词,受到全场鼓掌。在他眼里,这掌声是对他的赞扬,是对中共
阻挠政协会议的回击。在那一瞬间,他瞥了一眼端坐的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
王若飞、陆定一、邓颖超、吴玉章这些共产党代表的面孔,想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上,看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可是看不出来,他们也在鼓掌。
他想到会议开幕前,孙科主持预备会议,中共代表陆定一引用了旧金山会议菲
律宾代表罗慕洛的话:“让我们用这个会场作为最后的战场。”
他又想到周恩来代表中共在会上的致词。这个不好对付的政坛对手,向大会“
致其庆贺之忱”后,慷慨激昂地说:“中国目前状况之不满人意,是毋庸讳言的,
尤其是抗战胜利后,紧接着不幸的国内战争,使中国人民,世界盟邦的政府和人民
都关心此事,并要求迅速结束内争。中共是当事人的一方面,此次代表团前来陪都,
首先提出无条件停止内战,经20多天的呼吁和奔走,经政府代表的共同努力,尤其
是经我们盟邦马歇尔将军的赞助,最后赖蒋主席的远见和决心,使全中国和全世界
所关心的内战,在今天双方下令停止了……”
蒋介石和全场一起鼓了掌。他虽然没有停战的打算,但听着这样的话,毕竟比
过去听骂自己的话舒服得多。
蒋介石走到宽大的写字台边,首先看到了一叠文件,最上面的便是张群、周思
来、马歇尔三人合签的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协定。他心里顿时不快起来,嘴
里嘟囔道:“什么停止军事冲突,我才不干!”不过还是坐下,仔细翻看起来。张
群来过电话,请他早点签字发布,因为听说周思来晚上要召开记者招待会,向新闻
界公布这一消息,政府不能落在中共的后面。
室内静悄悄的,除了偶尔翻动纸张的响声,没有一点其他的声音。从警卫的哨
兵,到侍从人员,都知道此刻是委员长办公的时间,谁也不敢来打扰。虽然这样,
蒋介石的注意力还是集中不起来,他感到这些文件枯燥乏味,一点也引不起兴趣。
这不奇怪。对他来说,最痛快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发布作战命令,剿
灭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然而,现在却不能这样做,而且还得在这些停战命令
上签字,这太不符合他的本意了。
此前,他不愿干又不得不干的事只有两次:一次是9年前“西安事变”被迫联合
共产党抗日,第二次是3个多月前让毛泽东到重庆来。算来,这算第三次了。
蒋介石这样想着,听到了轻盈而又熟悉的脚步声。指起头,见宋美龄走到写字
台前,便问道:“达令,有事情吗?”
“哦,是关于政协会开幕词的事儿。”宋美龄说,“你正看张群他们的文件吧?
等你看完再说吧!”
蒋介石看着宋美龄:“你说吧。”
“是这样的,”宋美龄说,“对你的开幕词,有人只注意最后一段话,并借此
大作文章。”
“最后一段话?”蒋介石一时没明白夫人的意思,“最后一段话怎么啦?”
宋美龄递过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用红笔划出的地方。蒋介石一看,这才明白过
来,原来那上面写着他讲过的这样一段话:
现在我还要乘此机会向各位宣布政府决定实施的事项:人民自由:人民享有身
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现行法令,依此原则分别予以废止或
修正。司法与警察以外机关,不得拘捕、审讯及处罚人民。
政党之合法地位:各政党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并得在法律范围之内,公开活
动。
普选:各地积极推行地方自治,依法实行由下而上之普选。
政治犯:政治犯除汉奸及确有危害民国之行为者外,分别予以释放。
等蒋介石看完,宋美龄说:“不这样讲就好了。他们说这是你许的四项诺言,
中共和那些跟着中共跑的人,又会抓住不放,加以利用。”
“让他们去作文章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蒋介石一笑,“这些话大家都在说,
我在会上先讲出来还是更有利嘛。这些事项什么时候实行,怎么实行,还要视情而
定嘛。”
宋美龄不好再说,转而问:“停战令今天发布吗?”
“是呀!我刚看了一遍。”蒋介石说,“如果不是昨晚马歇尔来,今天就不用
发布了。”
宋美龄点点头。她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那是9点多的时候,马歇尔走了进来,笑着说道:“很抱歉,这么晚了还来打扰
阁下和夫人。”
“对美国朋友,特别是将军您,我的门随时都是敞开的。”蒋介石热情地招呼
着,还未等马歇尔坐下,又接着说,“如果我没有猜错,您是为停战之事而来的吧!”
“委员长猜对了。”马歇尔在一张沙发上坐下,说,“我认为有关国共双方停
战的文件,已到应该签字的时候了。”
“不,赤峰、多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怎么能达成停战的协议呢?”蒋介石摇
摇手,接着说,“根据与苏联签订的协定,政府军队有权也应该接收赤峰和多伦以
及苏军还在占领的满洲以外的其他一切地方。”
这样的会谈,张群在会谈中已说过,而周恩来则寸步不让:“八路军已占领这
两个城市,现在国民党军队继续向这两个城市开进,这种局势是危险的。现在的问
题不是接收的问题,是停止冲突。”马歇尔记得周恩来单独向他说过的话:赤峰和
多伦是蒋不愿停战的借口,在蒋认为进攻有利的时候,是决不肯停战的。
马歇尔听了蒋介石的话,心生几分不悦,语调比刚才严肃了几分:“不能这样
讲,蒋将军。政治协商会议明天就要开始了,有关国共双方停战的条款和协定还不
能签字,这于蒋将军,于我们美国,都是不利的。”
蒋介石说:“我想没什么要紧,马歇尔将军尽可以放心,共产党不能把我怎么
样,更不能把美国怎么样。”
“不对,蒋将军。”马歇尔不得不拿出他的尚方宝剑,“请您理解,我本人的
话不仅代表美国,而且代表美、英、苏三国政府来执行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决定。
如果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时,关于停止内战问题还没有结果,那么,美、英、苏三国
一定要干涉此事的!”
蒋介石听出了马歇尔话中的真正含义和硬度。三国外长会议的公报他是记得的,
那上边一开头就说:“三国外长曾就中国局势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在国
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必须由民主分子广泛参加的国民政府的所
有一切部门,而且必须停止内争。他们重新确认:他们对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