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溪诗谜-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弟(此语稍误续编已更正)。“山鸡”则义山自比。山鸡文彩,虽亦辉煌,
究差鸾凤几等。而鸾凤不以为嫌,引为同类,岂能无感于中?《凤》诗“未
判容彩借山鸡”与“锦段落山鸡”,是同样感激涕零的笔法。


如果说义山此诗乃咏真鸾真凤,则诗之后四句,说的是什么呢?

当时曲江离宫大讲开放政策,梦游天宫的倒很不少,流品亦颇杂,义
山更有《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一诗:“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斗鸡回
玉勒,融麝暖金釭。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诗中“鸡”自指。“韩蝶”“曹蝇”指韩曹二姓,“麝”指谢姓。

离京后,回念宫中事及鸾凤二人,有《当句有对》一诗:“密迩平阳接
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
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平阳”乃公主之宅,见《汉书》。“上兰”见《西征赋》。颜师古注曰:
“上兰,观名,在上林中。”这一句诗正说明当时得入宫庭与宫嫔发生恋爱,
乃由女道士等之携带,而女道士即系出家修道公主观中的人。“密迩”、“接”
等字,可见离宫道观之相近。

“秦楼汉宫”明指宫殿。“鸳瓦”见《邺中记》:“邺中铜雀台,皆鸳鸯瓦”。
白居易亦有“鸳鸯瓦薄霜华重”之句,乃指帝王家瓦而言。

《丹丘》一绝,也是义山西游时忆念轻凤之作。诗云:“青女丁宁结夜
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凤》: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
栖。”

据此二诗,义山与飞鸾轻凤二人虽都认识,而偏爱者实为轻凤。“将雏”
等语可见义山作此诗时,轻凤已有娠,但非蒋王宗俭,因为宗俭于开成二年
封王,此时早已出世了。《唐书》称文宗有二子四女,或者后来生了一个女
孩子(更正见后《药转》诗解)。

(3)何以知飞鸾轻凤之姓为卢?
按敬宗纳飞鸾轻凤,史无明文,《杜阳杂编》亦未著二人之姓氏。但我
于义山诗曾寻出许多凭证,敢断定她二人姓卢。
义山《富平少侯》确系刺敬宗,结句“新得佳人字莫愁”亦确系指飞
鸾轻凤二人。按莫愁乃洛阳女子,姓卢。必鸾凤二人亦姓卢,故义山始以莫
愁相比。

现在为容易明白起见,将梁武帝《河之水》全诗录存于下:

“洛阳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
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
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义山《代应》一绝云:“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
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楚宫》(一作《曲水闲话旧事》):“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
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东墙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春日》: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夜

忙!”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影凉!”还有《马嵬》: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对雪》:“又入卢家妒玉堂!”《谑
柳》:“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但看义山诗中用卢家故事,形容他和宫
嫔恋爱,如此之多,则谓轻凤姊妹非姓卢竟不可了。

“王昌”乃义山自比,王昌与卢家的关系,唐人诗中常用,后来便不可
考,想系有许多书籍和故典,今已不传的缘故。王灼《碧鸡漫志》为这事很
用了一番考据的功夫,结果说“东家王”即王昌。我以为很有道理。又义山
诗“三十六鸳鸯”,王灼以为即古乐府“鸳鸯七十二。”三十六者,三十六双,
即七十二只也。古乐府《相逢狭路间》篇“。。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就诗中“白玉为君
堂”一语观之,可知此诗亦为卢家作。这段话,我也认为有理,不过王灼虽
考出“王昌”、“三十六鸳鸯”与卢家莫愁的关系,却不知道义山诗是说的什
么,以为有慕于有夫之妇,又以为有慕于娼妓,那就错了。

如说“卢”乃莫愁夫家之姓,非本身之姓,不可如此用者,那就未免
太拘泥,“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徐凝诗),古人早将“卢莫愁”三字打成一片了。(4)何以知宗俭
为卢氏所生:《唐书·诸皇子列传》,言文宗仅有二子。旧书言王德妃生永,
宗俭为何人所生,竟未说起。新书始言其为后宫所生。今义山之写所恋爱的
宫嫔,处处表示她有一个儿子。《无题》云:“近知名阿侯,住在小江流。腰
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拟意》云:“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夫向羊车觅,儿从凤穴求。”
梁武帝《河之水》歌有“十六生儿字阿侯”之说。义山既以卢氏比莫愁,自
然要将他生的儿子,比为阿侯。文宗除太子永及蒋王宗俭外,更无男儿,所
以知道宗俭是卢氏所生。《无题》“近知名阿侯”之“名”字疑有误:一则文
理不通,二则阿侯乃男性,而腰细眉长云云,则为女性之形容词,或是“召”
之讹乎?

但庄恪太子薨后,文宗尚有一子宗俭,为什么开成四年立侄陈王为太
子,自己亲生的儿子,反不使其缵承大宝呢?我想这中间有几个原因:一者,
文宗立太子以贤为主,鲁王永未立时,他再三想立敬宗子晋王,晋王早夭,
才立永;可见文宗之立太子,并非以亲生与否为判断的。二者,杨妃擅宠,
自己虽无儿子,却屡想扶立那母事她的安王溶,文宗几为所动,后为宰相李
珏所反对,方作罢论,东宫虽立,卒为杨妃所谮死,哪里还论到一个不相干
的宗俭!三者,飞鸾轻凤貌既艳丽,又生子,而到底沉沦后宫,做个三等妃
子,不能与杨妃相抗,想为的出身微贱——乐伎之类——又为了曾侍敬宗,
文宗为避嫌起见,不敢立她们为妃。母既不贵,子自然没有被立的希望了。

但鸾凤等虽为杨妃所嫉妒,而为了自己儿子宗俭之故,倒很替杨妃帮
了一番谮陷庄恪太子的忙。不过杨妃并没有感激她们,而她们反因此害了自
己。此事后当详论一番(此说误,更正见《王德妃》篇)。

(5)何以知飞鸾轻凤乃是姊妹?
《杜阳杂编》亦未言她们是姊妹,但义山《燕台四首》都为她们而作,
有“当年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之句。《景阳宫井双桐》亦指她们
而言。喻她们为双桐,有同气连根的意思。又《河内》诗“八桂林边九芝草,
短襟小鬓相逢道。”“九芝”乃汉武帝甘泉宫中之物,借言宫庭。“短襟小鬓”
似系借用赵昭仪事。《飞燕外传》谓昭仪初入宫为秃襟小袖的妆束。昭仪乃
飞燕之妹,影射轻凤乃飞鸾之妹。又代应“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古


人有藏钩之戏。李白诗“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又作“藏弓区”、“藏
阄。”其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无俱败之理。义山言双钩败者,追悼卢氏
姊妹甚为明显。

(6)义山何故与卢氏姊妹相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当时道观与宫禁既有往来的机会,则在道观中
互相认识,亦未可定;或者飞鸾轻凤二人和其他不得宠幸的妃嫔们,不甘岑
寂,使人在外边招寻少年。如沈亚之《梦挽秦弄玉自记》中的秦王内史廖家,
就是这类的纤头,又或者是出家公主所荐。

不过我可以断定义山之认识卢氏姊妹,是在混入宫中做醮祭的时候。
《玉山》“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此神仙才子系指永道士,上
文已说过。但永道士虽神通广大,无故亦不能挈带平民入宫,则义山之入宫,
必假充羽士。(义山曾在玉阳山学过道,一切关于道教的知识及羽士的身分,
必甚纯熟。假充羽士,万无被人看破之理。)进去的动机,不过为看热闹,
兼瞻望宫禁风光,别无其他分外的冀望。但进去之后,卢氏姊妹偶与攀谈,
卢氏等是浙东人,义山少时也曾跟他父亲到过浙东——义山父名嗣,在浙东
浙西镇上当幕府。义山在浙约六年。父卒,始奉丧侍母而归。见义山祭姊文
及冯氏年谱——一提到乡土,两人自然越谈越相投,话也多了,情感便也慢
慢生出来了。以后发生种种恋爱史,自然不算稀奇。

但在数十或数百羽士之中,卢氏何以独与义山攀谈呢?这或者是偶然
的,天下偶然事正多,何足以此为怪。又或者因义山年青貌俊,有动卢氏等
顾盼之处,也未可知。(假定建醮事是在开成元年,则义山彼时仅廿四岁,
义山未尝以貌闻,但其诗颇足证明其容貌为俊秀,如“玉郎会此通仙籍,”《重
过圣女祠》)“娇郎痴苦云,”(《房中曲》)“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
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又《骄儿》诗“衮师我骄儿,秀美乃
无匹,”以遗传律言,子如此秀美,父貌亦必不劣。总之义山即无叔宝之风
神,潘安之美色,想也不至于像温飞卿、罗隐等那样的有才无貌。但义山入
宫前经过道众的介绍为合理。

(八)杨贤妃

杨贤妃在我这篇文字里,本来没甚地位,不过义山诗中颇有涉及杨妃
之处,而且后来的“清宫案”与杨妃亦有关系,不得不略为一论。

《唐书》不著文宗后妃传,前面已说过了。我在各皇子传及和杨妃有
关的各人传里,零星的寻出一点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