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韵》之前。固不错,但冯氏误信朱长孺所引《水经注》谓武都秦冈山有
圣女神,便疑惑圣女祠即建于该处。但义山诗里,从来没有到过武都秦冈山
的事迹。只有兴元回京时所走的路程,与武都相近,于是冯氏不惜抹却良知,
硬将好好走在由兴元归途上的李义山,拉往数百里外的秦冈山打了一个大弯
儿。但弯儿虽然打成了,圣女祠的诗,也可以勉强说是在秦冈山做的了,只
是全诗艳丽芬芳,似写儿女情怀,义山既特绕数百里的道路,专诚叩谒圣女
神,不应这样轻佻,况于吊令狐之丧归来,也不该有这样的闲情别致,冯氏
左想右想,觉得不可通,索性再横一横心,将这首诗认为一派的寓言,诗中
所有的艳情,只算是追悼令狐的话。
在冯氏这种办法,方便总算方便,但他的大错便在这时候铸成了。因
为他将这首五排当作“追悼令狐楚的寓言”,以后各种关于女道士的诗,也
就不能不解作“希冀令狐**提挈的寓言”了。
我以为圣女祠并非真有其地,不过是义山情人所居寺观之代名词。义
山由兴元还,过此祠,所爱之女道士已他去,故有“何年归碧落”的疑问。
“青雀”一联与“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昨日》)相同,不
过此处是说女道士现在究归何处,无从探听,只有待青鸟携将消息来罢。“楚
国梦”兼指所爱宫嫔而言,“汉宫巫”则指女道士,因为女道士系由宫女出
身,可以时常入宫醮祭,故以此呼之。“从骑”一联,是想象女道士临走的
景况。“月姊”一联是希望她更回来。“寡鹄”、“羁凰”指宫嫔,义山所认识
的宫嫔,乃敬宗所遗下的后宫人,所以说她们是寡鹄。这诗后段几句的大意:
是女道士虽已经迁去,我不能同她们更恋爱了,但宫中还有不自由的宫嫔,
还要我们偷桃的方朔,去安慰她们呢。又有《重过圣女祠》一首:“白石岩
扉碧鲜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
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七)华阳观
我前回已说过《圣女祠》,并无其地,不过义山情人所居祠宇之代名祠。
又曾说义山情人是姓宋而住华阳观中的女道士,那末,圣女祠就是华阳观了。
(圣女祠在王屋山,并非在京师之华阳馆,请看《再序》)
但华阳观究竟是什么寺观呢?
《唐书》:“代宗女华阳公主,性聪颖,上奇爱之。大历七年(公元七
七二)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白居易《春题华阳观》:“帝子吹箫
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自注:“观
即华阳公主故宅,有旧内人存焉。”
因此我们知道华阳观是华阳公主的旧观。
但是这华阳观又在什么地方呢?唐欧阳詹有《玩月永崇里华阳观》诗
和序(见《全唐诗》和《唐文粹》)白居易有《永崇里观居》诗,中有“。。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等句。我们又可以知道华阳观是在永崇里。
但永崇里在什么地方,这也不可不考。
白居易《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
条称作邻。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
不救贫。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白居易时为校书郎,所以有
芸阁之句,他的《早春独游曲江》有“朝从直城出,春傍曲江行。。回看芸
阁笑,不似有浮名。。”我们可以知道校书阁虽在城里,离曲江不远,可以
互相望见。居易之僦居华阳观,大约因其离阁甚近,早夕入阁校书便利。因
此又知华阳观与秘书省相邻,离曲江也不远。
居易应举时,曾僦居华阳观以习举业,故后有重过华阳观诗。
华阳观中虽有旧宫人女道士等,但僦居举子仍极多,因为它的位置和
曲江相近,曲江有题名的慈恩寺塔,有杏园,都和举子有密切关系。
钱希白《南部新书》:“长安举子,六月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
多借净坊庙院作文章,曰夏课。时语曰:‘槐花黄,举子忙。’”
李肇《国史补》:“既捷,例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会。大宴
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敕下后,人置皮袋,例以图章酒器钱绢实其中,
逢花即饮,故张籍诗云:无人不借花园宿,到处皆携酒器行。。。曲江之宴,
行市罗列,阛闾为之半空。公卿家以是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
李绰《秦中岁时记》:“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一人为探花使,
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便被罚。”《旧唐书·宣宗纪》:“敕自今进士放榜,
杏园仍旧宴集,有司不得禁制。武宗好巡游,故曲江亭禁人宴聚也。”因此
白居易的“杏坛住僻虽宜病”,“蹋花同惜少年春”,可以算做即景即事的诗。
居易又有《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拾遗,崔二十六先辈》一诗,曲江
在长安城东,居易之所谓自城东至,即自华阳观中至之谓。
于是我们知道:华阳观是在城的东边,和曲江相近。(八)义山之住处
华阳观在贞元之间景况很冷落,白居易诗可证。到义山时,有四五个
公主同时出家,天宝大乱之后,物力维艰,建不起金仙、玉真那样的寺观。
只好住在她们的旧寺观中,华阳观这时候大约也住了一个公主,所以顿然热
闹起来。义山于开成元年住在京里攻举业。他是否僦居华阳观,我们无法证
明。但我可以知道他所居离华阳观不远。他和王茂元女儿结婚,婚后同来京
师即假馆于李十将军。因李十将军是王茂元夫人的兄弟:为义山妻王氏的娘
舅。李十将军住在招国里。《长安志》:“昭国坊在朱雀街东第三街。。”所
云街东,想即近城东的街坊。
义山《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有“家住红蕖曲水滨”
之句,可见李十将军住在离曲江不远的地方。义山病中犹能访李将军,则居
必与之邻。而且后来之假馆与王氏同住,想都为就近方便起见。
况义山后因事离京《寄李十将军》诗有“同听汉苑莺”,《思归》有“旧
居邻上苑,时节正迁莺”,等句,所谓上苑,即指曲江离宫。
义山所居和华阳观相近,又和曲江离宫相近,无怪乎有和宫嫔发生恋
爱的可能了,何况入宫还有永道士第男女道众的介绍。
二与宫嫔恋爱的关系
普通见解以为义山与女道士恋爱关系,勉强可说有成立的理由,因为
唐代女冠的大多数,行为本来很是浪漫。至于说义山与宫中妃嫔也有恋爱的
关系,我想定要招读者许多疑怪了。一则呢,禁禦森严,外人似无擅入之理。
二则呢,专制时代对于保护宫禁尊严,非常注意,平民偷窥宫禁,误入掖庭,
查出尚当大辟。何况与宫嫔发生秘密勾当?则发这种议论的人,似乎太荒唐
了吧。
但我们要知道,专制时代,各朝的法律虽大略相同,而各朝的风气,
却大相径庭。风气已成,法律自失其效力了。唐代宫闱不肃,有许多事实可
以证明,更证以义山之诗和当时史迹,我敢判断义山和宫嫔恋爱一案,有成
立之可能。中国帝王,本抱多妻主义,所谓三宫六院,宫女三千,俨然成为
定制。以一人之身,而置如许多的妃妾,防范稍有不严,难免闹出笑柄,所
以对于宫禁不得不取闭关政策,宫中使唤,不得不用阉人。但防范无论如何
严厉,历代宫闱,仍然少不了风流秘史,如秦襄王后、汉吕后、晋贾后等的
恋爱史,都是历史上显明的事迹。以椒房之贵,母后之尊,尚不能自制,何
况那些妃嫔和宫人呢。
唐代宫禁最宽,宫人可与外人互通声气,恋爱自由,几成常事。构成
这种现象之原因,极为复杂,举其大端如下:(1)女权的发达重男轻女,
本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女子止为男子的附属品,在律法上几无人格可言。男
子又将家分为“阃外”、“阃内”两部分,阃外的事,由男子自管,女子活动
的范围,只限于区区内室。至于说到女子在政治上的位置,那真不啻说梦话
了!
然而唐朝却出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武则天,居然在中国女权运动史上开
了新纪元,也在中国历史上放射一个异样鲜明的色采!
看吧,她以纤纤弱女子之身,竟能垂制临朝,改元易服,轰轰烈烈的
干了十六年。她在位时屡伐突厥,用郭元振为凉州都督,拓境一千五百余里,
伟略及得汉武帝。延揽人才,搜罗豪杰,如狄仁杰、张柬之等皆一代名臣,
英明足比唐太宗。称帝之后,降皇帝(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打破女姓
附属男姓的奴隶习惯。立武氏七庙于神都,俨然要创立女宗,不希罕什么附
祀和配飨。以上官婉儿衡量人才,“明月夜珠”,流传为千古佳话;她自己扇
奖风雅,亦复不遗余力,表现女子在文学上的天才。上帘以见张嘉贞,又在
紫宫七宝帐中,与诸文臣分韵赋诗,一切有才之士,不问官阶,无不接见;
杜甫诗所谓“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真写出雄主的气概。她那礼贤下
士的态度,励精图治的精神,不必细叙,单就她提倡男女交际一端而论,也
实在值得我们赞扬和钦服的了。总之武则天的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她的伟大
的气魄,和深远的眼光,后代史官,无论怎样讥嘲辱骂,都掩不了她真正的
价值!
当时女界竟诞生了武则天这样一位奇杰,女权的发达,自大有可观了。
而且数千年来死气沉沉的女界,对于政治活动,向视为风马牛不相及的,自
则天称帝以后,也渐渐觉悟了。
史称陈硕贞女子于则天朝举兵,自号文佳皇帝,则天闻之叹道:“世间
又有此奇女子耶!”则天死后,女权仍极发达,女子对于参加政治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