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经济危机(1991-2001)-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球金融市场变得更加依赖于这种资金的注入。将近一半的欧洲银行在1999年向电信公司提供了贷款。据Moody 氏信用所估计,在经济繁荣顶峰期间大约80%的美国市场上高产的,或者说”垃圾“债券是电信运营商发行的。在经济繁荣期间历史上最大的10起合并案中有5 起是和电信公司有关的。”
  这些资金造成的不朽遗产就是所谓“带宽”——传输数据的能力和通讯网络的所有基础原材料。这种过剩是这样的巨大,以至于即使世界上60亿人口在一年时间里连续不断的打电话,他们的语言数据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传输完。
  文章继续指出,电信泡沫的破灭影响到多方面。电信业拖欠了总共600 亿美元的贷款,造成了上千家投资银行的呆账,设备供应商和相关工业领域削减了超过300000个工作岗位。
  所有的电信运营商和生产商的股票市值从2000年3 月的顶峰6。3 万亿美元已经总共减少了3。8 万亿美元。而所有的亚洲国家在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股票市值总共也不过减少了8130亿美元。(Dan Roberts ,“对万亿美元级废物的美好期望”,金融时报,2001年9 月4 日)
  这只是对世界经济普遍的资本过度积聚的一个最生动的描述。早在1999年2月,英国杂志《经济学家》就警告说“由于生产能力过大”,世界“充斥着计算机芯片、钢铁、汽车、纺织品和化工产品的过剩生产能力。”它总结说,世界工业生产能力和实际使用能力之间的巨大差额已经接近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种情绪在国际清算银行的1999年6 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体现出来:“很多国家和部门的过剩生产能力将继续成为对金融稳定的严重威胁。如果不有序的削减过剩的生产能力,资本的回报率将继续令人失望,这将对消费信心和投资支出造成潜在的削弱性和长期的影响。而且,推动资本扩张的机构的偿付能力将变成越来越成问题。”
  你可以继续列举标志世界经济衰退和收缩趋势程度的各种指标。我们还要对所谓“新经济”扩大的利润提出质疑。最新的数据表明,利润(作为收入的一部分)在1997年之后是一直下降的。Enron 的破产只是“新经济”的一个例子罢了。
  关键不在于衰退已经发生,而在于衰退的本质。这次衰退不是使世界经济走向更稳定的局势,而是从90年代初开始不断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的最终表现。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十年是随着涌向东亚的投资巨潮开始的——1993年被世界银行称赞为“经济奇迹”。亚洲经济的扩张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投资贡献了可观的比例。在十年的后一半时间里,美国金融泡沫和投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世界经济。据估计,在1996到2000年间美国一家就提供了世界一半的新增需求。但这是通过制造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金融泡沫才得以实现的。
  第三部分
  最后的十年中,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以日益抬头的军国主义和不断加深的不平衡、不安定为其显著的特征。这两个现象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需要考察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历史性变化:一个以美国霸权为标志的时期。
  在当前、70年代中期、1870…1913年、包括一战期间等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之间,有某种确定的相似之处。我们把1870…1913年阶段称作全球化的第一阶段——世界经济作为一个不受束缚的独立实体的上升阶段。当前的时期则构成了全球化的第二阶段,不仅包括商品和货币形式的全球化,而且还是执行生产职能的资本的全球化,也即生产过程本身的全球化。
  这个发展有很多的方面,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关系,尤其是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上,第四国际(ICFI)明确的反对那些认为民族国家已经变成不相关的经济个体的说法。
  我们一直在强调,在每个发展阶段上,第二时期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和单一民族国家体系之间的矛盾。
  在1991年,我们写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原有的差异正在被抹煞,现代的跨国公司不管它的总部在哪里,都被卷进了一场争夺世界市场统治权的生死攸关的争斗之中。但即使是民族国家客观上失去了经济独立重要性,它为资本家之间不同派系所扮演的争取世界霸权的斗争的手段——政治…军事机器异常的强大起来。这个事实最明显的说明一场新的世界灾难正在加速酝酿之中。”(《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殖民主义》,第四国际委员会宣言第11页)
  世界大战
  总体上说,国际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冲突起源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和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19世纪中叶,新生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那时是英国的全盛时期。英国是世界的生产工厂。但随着1871年德国的统一,随着内战结束后美国正在扩张的国内市场的建立,随着19世纪70年代大萧条的到来,意义深远的变化产生了。到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出现了新的工业和企业的组织形式,新的工业权力登上了历史舞台。德国的崛起意味着对英国在欧洲大陆统治权的挑战,这种情况自从拿破仑战争时就出现过。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美国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所指应为“托拉斯”,译者注)的出现和国内巨大市场的开辟已经向世界预示了美国在未来的世界霸权。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断增长的矛盾在一战中彻底爆发出来。英国完全有击败德国的实力,但是巨大的战争耗费使它失去了金融霸主的地位。1914年以后的时期中,一笔巨大的资金从大西洋的一边转移到另一边,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投资也被清算用来支付战争支出。仅仅在几年之内,财富的转移不仅抵消了美国以前亏欠欧洲的所有债务,而且使美国一跃而成为债权国。1914年美国海外总投资为25亿美元,1919年就翻了一番多,变成了70亿美元。同一时期内,外国对美的投资从72亿下降为33亿美元。
  在战争的过程中,全球经济权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有的以伦敦为金融中心、以黄金为基准的全球贸易的体系再也无法维系下去。以英国为金融权力象征的战前经济体系,严重的被削弱了。
  战争的后果之一,就是在威尔逊和他所主张的“十四条”领导下的美国试图建立自己权威之下的欧洲体系。但是美国不得不面对十月革命的挑战。经济上改造欧洲,就必须彻底清扫原来德国和欧洲轴心的力量。然而最后的胜利者,却不是美国,而是布尔什维主义。就这样,美国只得和旧有的欧洲势力在凡尔赛谈判上结成联盟。但是这也意味着欧洲经济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了。
  距离一战开始仅仅13年,在1926…27年,欧洲的生产才刚刚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是影响不仅发生在欧洲,战争揭示了世界经济主导权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此外,美国参战、及重组欧洲的努力证明了美国资产阶级不会仅限于它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资产阶级要进行扩张,美国资本和生产就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但是在欧洲严格控制的国境线、关税、协议及其他限制上占领那里的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导致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矛盾状态。
  30年代,值得注意的是托洛茨基关于资本主义矛盾的分析,他指出未来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以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作为崩溃的结局。
  他写道:“美国代表着最完美的资本主义发展形式。在国内市场和寻求无限的新市场上,美国对于欧洲而言,无可置疑的取得了经济、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但是它对于世界战争的干涉却清楚的表明它的国内市场的平衡已经被破坏掉了。战争给美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已经使美国进入了世界竞技舞台,这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美国进入世界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必将产生戏剧性的变化。
  “劳动生产力的规律(应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于美国和欧洲的相互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俗的讲,对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的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美国人在劳动生产力的规律上最高的组织形式是流水线,标准的大规模生产。就像阿基米德要翘起地球的支点被找到了一样,这种生产形式呼唤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古老的星球不甘于被如此翘起,每一个国家都用高关税和武装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市场。欧洲根本不买美国的货物,相反还大规模扩充军备。而被饿惨了的日本牢牢的控制着本国市场。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突然发现,在远远落后的生产力所设置的障碍面前,自己是如此的软弱无力。劳动生产力的规律似乎失去了它的效力。
  “但仅仅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必然发挥作用,迟早,美国资本主义都要打开全世界的市场。但是通过什么方式呢?通过一切可以采用的方式。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很高的破坏力效率。是我在危言耸听吗?起码不是,我不是在讲天书,我只是试图分析世界形势,并从经济结构规律上得出结论。”(托洛茨基,《民族独立运动和经济生命》,1933…34,第161…162页)
  美国资本主义召唤出来的高度发达的劳动生产力不仅将美国拉入战争之中,同时也保证它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二战胜利的基础上,美国建立了全球新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在这个结构基础上,资本主义体系得到了整体上的较快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考虑战后的秩序——由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的金融和货币机制,有两点必须着重指出。第一,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美国霸权下建立的、并且使美国收益很大,但它仍是所有发达资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