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这几年,因为医疗费的离谱,因病返贫的困难户不断增多的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将药品列入暴利行业,医药企业会大声喊冤,全行业亏损面为40%,上市的制药公司的平均利润率也只有8%左右,何来暴利?其实,即使降价45%,药价仍为暴利。药店、医院卖给患者的药品是批发价的400%、500%、600%甚至是900%,什么行业能有这样的利润?有业内人士反问,如果不是暴利行业,那么,为什么国家计委从1997年起连续几年对药品进行十几次降价呢?
暴利产生的原因
1。供需关系
几十年来,快速增长的人口与缓慢增长的医疗供给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医疗资源在目前的中国是稀缺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人均占有的医疗服务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医疗行业发展单单从规模上来说需要的资金都是很大的,而国家财力有限。同时,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药行业一直属于国家供给,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走入市场。特别是医疗行业一直是政府管制,私有和外资企业的进入均受到限制的。因此,这就形成了快速增长的需求与缓慢增长的医疗资源供给之间的不均衡。
2。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对于患者而言是必需品,价格对于购买的支配作用很小。对病人而言,医治病患与保全生命紧密相连,而不象其他消费那样可有可无。因此,患者与医院是被动的关系。黄金有价药无价,医院不是农贸市场,病人不能随意砍价,所以药品再贵病人也没办法,药品消费的过程是刚性的。有位糖尿病患者去某市一家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糖尿病常用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医院缴费处划出的价格是每瓶46。80元,共计140。40元。而在离医院不远的一家药店,患者看到一模一样的药,其标价竟为9元!此类门诊药物,患者还可选择购买地点,如果是住院或手术中用药,患者只能任凭医院开价而没有选择权了。
3。医院的垄断地位
医院之所以能够从药品销售中持续获取暴利,其根源在于医疗行业在药品流通和销售中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因为,我国的医疗体制是医药不分家的,80%的药品要靠医院消化,所以,医院对药品的价格具有独特的垄断性或随意性。患者到医院看病,需要依照处方到医院药房(或指定药房)买药;有些药品没有医生的处方买不到;有些药品只有在医院的药房里才能买到;由于药品市场鱼龙混杂,患者也不太敢到医药商店买药。种种限制的背后,都是垄断在作怪,患者明知医院的药品定价不合理,也只能被迫承受。
4。医疗机制
药价居高不下这个症结的关键,在于医、药不分的情况下,国家只能以以药养医的方式来维持国有医院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全民享有公费医疗,医院是按社会公益事业来办的。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拨款。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减少了对医院的拨款,国家拨款大约只占医院开支的10%,其余要靠医院收入来弥补。从医疗行业的市场定位来说,医院的经济效益应该主要来自诊断、救治、护理等环节,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医院的实际情况却是,药品销售成了医院获利的主要途径,而医疗利润所占的份额却很小,这无疑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低价医疗的概念,医疗价格的收费不合理。医院如果仅凭医治病人的收入是根本无法生存的。医院为了弥补支出,药品的价格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砝码。药品销售的收入占了医院收入的80%以上,这叫做以药养医。按照目前药品定价的规定,药品实行顺价,即按进货价加价15%为零售价。价格越高,医院利润就越高。医院为自身的生存,并且使员工能够有比较好的待遇,当然愿意药价虚高。外科医生中主刀医生,可以拿到可观的红包,对于其他只能开处方的医生来说,开大处方吃药品回扣便成了弥补收入落差的惟一手段。应该说,我们的医生待遇还不是很高,有的医学博士经不住药品回扣的诱惑,毅然下海当起了医药代表,很快暴发起来。药品虚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厂家与医院结成了利益同盟,演出了一场“苦肉计”。在双方的配合下,药品虚高的局面愈演愈烈。
5。环节过多
我国目前药品的定价过程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加上20%左右,形成产品的出厂价;第二个环节是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加上20%形成批发价;最后就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上15%形成药品的零售价,这个零售价就是消费者应该享受到的价格。然而,这种由国家给出的加价规定,实际上是一纸空文。
虽然每种药的制作工序一样,但每个工厂的成本并不相同。有了国家的规定后,虽然加价的幅度可按国家文件执行,但工厂的实际成本谁知道。
6。药价管制形同虚设
为了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药,药品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尤其是基本用药,政府都有定价或指导价,医疗用药及收费也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为什么还会发生药价虚高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行政管制失灵。药品企业产值高、利润大,一般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地方物价部门不得不设法照顾,企业只要在生产成本上做一番手脚,审批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定价不真实的风气。
政府控制药价的目的,在于它要保持财政负担不至于过重。如果药品价格降得非常低,那它就不能维持现有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所以药品价格的最终确定只能使一些有医疗保险的强势群体,包括政府机关人和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职工的利益得到保证。 至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也往往流于空疏。在现行体制下,医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医院收入的增加也是卫生行政部门的期望,管理起来自然手软。
暴利的恶果
药价虚高,厂家、经销商与医院皆大欢喜。就是苦了老百姓,尤其是广大低收入阶层。从1990起,我国医疗费用总支出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不但高出我国GDP的增长率,更大大地超出了同期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药费大幅上涨,造成一部分老百姓有病不敢看,有药不敢买。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城镇里有32。14%的患者因经济困难而不敢上医院,63。13%应住院的患者不敢住院。在最近10年间,我国居民的患病率提高了7。3%,但前往医院的就诊率却下降了18。8%。联合国一项调查发现,我国贫困线以下人口中不少是因生大病致贫,其中医药暴利是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享有医疗保险,但医价药价虚高使这部分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实惠。这种药价虚高,已经严重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与生活质量。
药价虚高扭曲了药品供求的正常关系。一方面我们的药品生产供应能力过剩,另一方面药价虚高抑制了药品的消费,加剧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药价虚高也给医药企业发出一个错误的信息——药品的销售取决于高药价高折扣高回扣,药品企业的成本、质量、新品开发反而在其次。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将伤害中国的医药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好企业的发展。
药价虚高还导致了医药销售企业的快速膨胀。高额的销售利润,吸引了众多商家来分一杯羹,近两几年新开药店如雨后春笋,成为都市的一道新景观。医药销售企业的盲目发展,使其陷入过度的竞争之中。我国现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多家,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约为0。7%,而运行成本为12。6%,相对于美国只有20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但净利润率可达1。55%、运行成本仅为2。67%的水平,显然有较大的差距。
暴利产生的途径
1。虚抬价格
因为药品的价格是以成本为基数,所以药厂在向物价局申报成本时,会巧立名目将各种各样的莫须有的费用摊在里面,蒙混过关。还有的在申报成本时,收买物价部门有关人员。这样,本来10元的成本报成30元,甚至再高都没有问题。
据药厂的一位销售人员称,在省物价局的文件上,他推销的一种药品为29元,而厂里与他的结算价格为12。5元。物价局审批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近5倍,与生产成本相差甚远。
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不但没有合理地控制药价,反而为虚高的药价披上了护身符,使之合法化。对于药品定价,国家历来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物价部门严格把关,药品定价总不会如此离谱吧?如果只是少数药品的生产成本核算不严还说得过去,但药价虚高的药品不在少数,这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
2。以药养医
药价如此之高,为什么医药企业的效益还这样低?那么多的利润哪里去了?原来药品价格之高,对于医药企业而言是虚的,大部分的差价没有归入生产企业利润账户。据有关人员调查,药品从出厂最终到消费者手里,在100元的利润中,制药厂仅占15%,剩下的全在流通领域,其中大多落到医院里。
而问题就出在医院,这是由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以药养医的体制所决定。在医院看病,医生对病人进行一般的诊断也就是一个挂号费,一般的一两元钱,高的也就五元。一个大夫一天最多能看50人,一个月22天1100人。如果要靠看病的收入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要关门,挂号费低的1000多元,高的也就5000多元,也就购一个医生的工资,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但医院有办法,这就是卖药。看病的人95%以上都要用药,所以医院的药价都会特别高,因为医院要靠药的利润来维持。而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决定权不是决定于消费者即患者,而是决定于药品的零售终端——医生。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