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妇女闲聊录-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一段 三类苗快死了
  三类苗也快死了,他是心脏病,说他的心就吊着。去年他老婆,一直在外边打工,其实是三类苗在外头有女人,他一直跟那个女的一块过。他老婆就走了,到广州打工去了。
  三类苗在河南开封,跟那女的一块过,生病后就回了,他老婆也回了,给他治病,他不让老婆进家门,他老说老婆舍不得钱。他老婆也是把钱看得挺重的,小时候没有爸,大一点的时候又没了妈,他不让老婆进门,老婆又走了。后来没钱,牛皮客就每人出百十来块钱, 让他看病去。
  这下吧,三类苗知道他是什么病,知道没治了,老想着吃点东西,心脏病不吃不行。他就老跟他妈闹别扭,我们叫瞎劫。他妈说了,做饭吧,一家三代在那吃,四类苗,就是三类苗的儿子也在那吃,三人吃三样的,他那个四类苗就说,三人吃三样。他奶奶说:就是的呀,三个人过不得伙。三类苗就把桌子给掀了,不吃了。
  他妈有点好吃的,就想给孙子四类苗吃,三类苗不让,有时候,四类苗吃了半截,三类苗就在外面喊,一声接一声地喊,他儿子,四类苗就不敢吃了,放下筷子。他奶说:我伢伤心,吓得,赶紧放下筷子,把嘴抹抹才敢出去,就像没吃似的。小孩可能九岁多,三类苗三十左右吧。
  去年我回家,他就在村里到处游荡,他欠大队上交的乱七八糟的费,一共有五千多,好几多的,他一直在外头打工,没回家。就像我们那说的,挤得一堆那么多。去年要收钱的人来了,一看,他病了,那就算了呗,钱不要了,掉过来,还给他一袋米。我一想,这还真不错,以前没这事,从来没有的,看他病了,没要钱,还给他一袋米,真给了。
  他那老婆也回了,过年。他反正不让他老婆上他那个屋子。老婆带着儿子跟婆婆睡,三类苗不干,又闹。嫂子就说他老婆,你弄错了,昨天晚上你应该非上他屋子不可,这样他就不会闹了。
  嫂子不就是一个女儿吗,三类苗想,要是他死了,就把自己儿子给他哥,他自己老婆肯定再嫁人,走了。这儿子老婆肯定不带走。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他嫂子说,她就是想儿子想到拿儿子泡水喝,也不要四类苗。谁知道,三类苗也知道这话。他以为嫂子不养四类苗,其实不是,他嫂子肯定想生一个自己的儿子,她养是养,但不当自己儿子,三类苗理解错了。
  初一就要烧他妈的房子。
  三类苗跟嫂子就为这事大吵,三类苗说:你不养我儿子,我给你吗?嫂子说:我要了吗?我要了吗?就把他妈屋子里放的松针点着了,跟嫂子吵,拿他妈出气,他一直跟他妈拧,说他妈不给他钱花,他妈哪有钱啊,他就是看见他爸死的时候,人家欠他爸的八百块牛钱,人家给他妈了,他看见了,他老想他妈把那钱给他买吃的。他妈得留着呀,自己老了,得留点钱。
  后来房子没烧成,他嫂子让三类苗的妈上嫂子家住去,嫂子跟他老婆说,你今天晚上就跟他睡,老婆怕,怕三类苗把她捂死,还怕把孩子都捂死了。嫂子跟四类苗说:别怕,要是晚上你爸把你妈么的了,你就下来喊我们。三类苗还说要烧他妈的房子,他嫂子又跟他老婆说:别怕,烧就烧了,烧了就住我这儿。后来也没烧,也没捂死老婆孩子,又没事了。
  三类苗以前干过狠事,以前他老婆不愿嫁他,她比他强多了,他就说:你不嫁,你嫁别人,等你成亲那天,我拿炸药去炸。他老婆怕他。以前有玩得好的,有打群架的,什么架都打。他嫂子那天在我家嘀咕,说,说不定,他这病,就是在外面打群架,打出来的。
  说有一次七个人,打他一个人,在他肚子上踩,后来都上医院了,住了好长时间医院。我们说,有可能,就是打出来的病。他反正不怕死。他说他这病,他知道,活不长的。让他买药吃,他说,吃什么呀,反正是要死的。那天我去丰台拿腊肉,我问王榨的那人,他说,现在好象好了。过年的时候三类苗挺蔫的,现在扯着嗓子喊,好象好多了,可能死不了了。

第二二段 红桃K
  村里有一个女孩,长得挺苗条的,她妈说她太瘦了,就给她买“红桃K”喝。这次回去看见她胖多了,脸上的肉胖得都堆起来,鼻子都塌下去了,嘴巴也窝进去了。猛一看脸上就是一堆肉,人也矮了一截,真难看。
  农村就认为胖好看瘦不好看。
   其实现在报纸都登“红桃K”不好,村里没有人知道,没报纸,太闭塞。其实这女孩的爸爸就在武汉打工,大城市。不过他不识字,没人告诉他“红桃K”不好。
  这次回家没看见这女孩,去广州打工了,没回家过年。十六岁,读初中读了一半就不读了。都这样,都是读读就不读了。

第二三段 罗姐家的双胞胎
  这双胞胎是两男孩,我一看,怎么两人一模一样,我说:这哪来的两个伢,长得一个样,哎呀,真好玩。她们就告诉我,从小就是罗姐养大的,是她的外孙,我嫁到王榨的时候,罗姐已经有自己的孙子了,双胞胎就到他们自己的妈妈那儿去了。罗姐就是全村最省的,每个月只用一度电,晚上吃得早,晚上根本不开灯。
  她养这双胞胎,用米炒熟了,磨成粉,做成米糊喂。双胞胎的妈在水泥厂上班,没有奶 ,不在一个地儿。全靠罗姐养的。她那个大媳妇,孩子叫舅妈的,我问她,能分得出吗,她都分不出。一个叫张雷,张电,谁都分不出这两人。
  大一点的时候,就有一个孩子,在耳朵上面长了一个包,可能是张电,小的那个,长包结了一个疤。他舅妈说:这下好了,你这长了一个反光镜,这下能认出来了。谁知过不了多久,那个也在同样的地方赶紧长了一个包,跟那一模一样的,也结了一个疤,也跟那一模一样,他舅妈说:这下完了,又分不出来了。缺德吧。
  我们老问她妈分不分得开,他妈能分开。有一次,他们住三层,不知是张雷还是张电,把二层的人的房间钥匙孔给堵上了,那人看见了,就说要打,赶紧跑回家了。一会又自己蔫了,在那人那晃,那人说,刚才你还堵我的门呢,他说,那不是我,是我哥。一会儿他哥来了,那人又骂,他哥说,不是我。那人在楼下等了一天。

第二四段 女儿在学校抢饭吃
  那时候打牌,整夜打,一直打,不知道打了几天呢,昏天黑地的,下来看什么都是七筒八筒,吃饭看筷子,也是七筒八筒,看两个两个的,都是七筒八筒,就是凑不了一胡。看儿子女儿也是七筒八筒。真是迷得,宁可不吃饭,也要打牌。
  八筒也是去年上中学,她自己在家带的米,带一个饭盒,自己弄好了米,初一的一个食堂,初二一个食堂,初三的一个食堂,自己把米洗了放在蒸锅里,有人蒸。到吃饭的时候没 有排队的,就是抢,谁抢着的就有吃,就是抢,抢不着的真没吃的。我问她:你抢着了吗,饿着没有,她说她没有。她说她班有一个女孩,像男孩似的,力气挺大的,每次都是她帮她抢的。有一个女孩挺老实的,抢不到,每次抢的时候,别人连饭盒都拿走了,她光饭盒就买了五个,她就饿了五次。那次还在那哭呢,说她再也吃不到饭了,她妈再也不给她买饭盒了。大家都说,谁让你这么没用,抢都抢不着。
  有人不带米的,还有外面的不读书的也来抢。学校管不了,真是。八筒上六年级的时候,说那可脏了,脏得要死,她说做饭的大锅就在窗台,有时候早上看,锅里有屎,就是人拉的屎。中午她就不想在那吃,七筒八筒都不想上那儿吃。我就让她在马连店医院买吃的。医院让买,有钱就行了,买馒头,医院的馒头好吃,三毛钱一个。每天早上在马连店吃米粉,还有面条,马连店的米粉全都是一块钱一碗,没肉的,有点青菜。
  在学校里吃的菜全是自己带的霉干菜,没有青菜,还是很苦的。住校,三顿都在学校吃,三顿都得抢。晚上住在学校,每星期六下午回家,洗头洗澡,洗衣服,第二天,吃了中午饭就走了。远倒是不远,也就是两里路。交的钱不多,382块,就是书钱,本子要自己买。住宿不要钱,打开水,一壶一毛钱。晚上打水,一天一壶。
  她就是不想住在那,但老师要写保证书,保证在外面不出事。早上六点就要在操场上跑三圈,在家住五点就要起来,晚上还有晚自习呢,九点多才下课。夏天还可以,冬天就不行。

第二五段 学校都空了
  我就想,大西北不是没学校吗,把我们四季山的学校移到大西北去多好,四季山的学校空的,盖了没几年的楼,就这么浪费了。没人上学,人挺密的,都上中心小学,不是中心小学就空了。远一点的也空不了,我们六个组的,都上马连店的学校,所以四季山的学校就空了。真的空了,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就是一个老太太,在那看着,四组的老太太。搬到大西北多好。
   到了初中上学的就更少了,念完初三就算不错的了。有一个孩子,比七筒还小,他已经打了两年工了,十三岁就去了,他妈妈带他到广州去,好象是穿珠子,衣服上的珠子。能挣点钱。

第二六段 有个女的只会数单双数
  我大舅从小抱来养,准备长大当媳妇的一个女孩,我听我妈说,她不会数数,让她数鸡,只能数单的和双的,要是给她的时候是单数,她就知道,再数的时候如果是单数就没丢,就算是丢了一双,那数了也是单数,那就是没丢,反正是单数。给她是双数吧,要是丢了一双,也是没丢,要是来了一双吧,也是没丢。后来都说,太苕了,没要,送回去了,那还了得,我大舅是什么人。我大舅现在在北京,是个特级工程师,他女儿在外企,每月工资两万多元。
   后来那个大舅妈在哪教书啊,就在黄岗高中。

第二七段 农村的洗发液全是水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