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书橱里的书不仅是摆设。她也比较舍得时间翻看它们。
如果有谁发现一位女省委副书记端端正正地坐于某处,手捧一本书安安静静地看着,而那一本书竟是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小说之一种,比如是意大利现代派女作家达契娅·马拉伊尼的《开往赫尔辛基的火车》吧,那个“谁”的头脑之中要是并不从此保留下那一宝贵而深刻的印象,那个“谁”的头脑不是就太不配叫作“头脑”了吗?而那个“谁”如果还是一个大学中文系出身的人,他或她对于一位女省委副书记的印象能不深刻吗?过后能不向别人去宣传自己的印象吗?而我们都知道的,在各级公务员的序列中,大学中文系出身的人为数最多。倘那个“谁”竟偏巧不是一个大学中文系出身的人,赵慧芝这一位女省委常务副书记留意到了对方对自己正在看着的书产生好奇心,便会微微一笑,主动告诉对方自己看的是一本什么书。毕竟是一位省委常务副书记,她的语言概括能力特强。短短几句话,就可以将作家和作品的文学地位介绍得一清二楚。
末了,每每会再补充一句诸如此类的话——“人生在世,不读几部文学作品不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传播使人情操高尚的人文思想啊!”一个“啊”字,往往拖得语重心长。
她的话听来完全是自言自语;然而诲人不倦的意味,那一种似乎是对方自己刻意咀嚼出来的,与她本人并不相干的诲人不倦的意味,同时也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又宝贵的印象。
她既不但比较的舍得时间读一读她的书,还比较舍得精力从书中摘抄某些格言、警句、或俏皮幽默的话。当然,那个专门用以摘抄的小本子,是她的隐私的一部分,从没被别人看到过。背多遍不如抄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她的又一条经验。所以她的头脑之中,日积月累的,还真装入了些锦言妙语。
有次她在省委机关食堂独坐一隅吃午饭时,省委副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和几分名秘书一起走过去坐在了她周围。
副秘书长开玩笑地说:“赵副书记,我们将你团团包围,不会使你感到有什么不便吧?”
不料她一本正经地说:“但凡可能,我将阻止任何人给我带来任何不便”。
几个男人不由得都愣了。她却转而微微一笑,又说:“就许你们跟我开玩笑,不许我也跟你们开句玩笑吗?我刚才说的是《呼啸山庄》中的一句对话,在第二页。你们不信可以查实一下”。
于是男人们大惭,一个个显得无地自容。
副秘书长叹道:“我们相互传播的是手机段子,而赵副书记却有空儿就读古典名著。人的文化修养就是这么渐渐区分出来的啊!”
如果她不但坐在台上,而且还要轮到自己讲话。那么在没轮到她讲话之前,别人讲了些什么她是一概听不到的。那会儿,坐得端端正正的她,会集中了全部精力,在头脑之中反复修改她势必得说的那几句话。
有次召开的是全省大中小学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轮到她最后做总结性讲话时,她一开口,一片肃静。
她是以她那温文尔雅的声音这么说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中小学生,既在这个总和之中,又在这个总和之外。而校园是这个总和的一部分,从来不可能是全部总和。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教师不可以意识不到这一点。教师相对于学生,既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善于特别艺术性地引导是社会部分的学生有准备地融入是全部社会结构的总和……”
如果以为赵慧芝这一位省委常务副书记只不过是一个善于不露痕迹地作秀的女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她的头脑之中是也有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见解的。虽然并不独到,但是她善于包装它们。而一经也巧妙的包装,它们就有点儿像是与众不同的思想了。
在她的办公室里,除了书橱里的书的种类足以令人对她刮目相看,还有墙上的一幅字,取意于“虚怀若谷”这一成语。“若谷”被舍去了;“虚怀”赫然纸上。是本省最有名的一位书法家的墨宝。
曾有人问她为什么舍去“若谷”仅保留“虚怀”?
她态度真诚地回答:“唉,以我的悟性,能领会‘虚怀’的奥意就已经会变得可爱一点儿了,怎么敢强求‘若谷’之境呢?”……
在省委机关大楼里这一个以男人的数量为主体的地方,普遍的男人们都乐于不失时机地向她这一位惟一的女省委副书记表达好感。
而她总是回报以又谦虚又感激的微笑。……
现在,她将她的“保先”学习体会修改完毕了,感觉修改得很好。如果不是被电话打断了过,她认为将会修改得更好。
前两次电话都是办公厅那边转过来的。她已经交待过了,让陪同她值班的秘书在那里替她接电话,酌情转过来或不转过来。
第一次转过来的是一名报社女记者的电话——说是发现有不少老人聚集在一起大商场里。经了解,老人们居住的社区有几幢楼不知为什么从三十儿后半夜就停了暖气。老人们在家里冻得受不了啦,纷纷来到商场围着暖气不愿离开……
“我知道那一家商场,也知道那一个小区。它们都属于市里管辖。据我所知,负责全部供暖工作的应该是胡副市长。我建议你谁也不必再问了,直接将你了解到的情况反映给胡副市长吧。你稍等一下,我告诉你胡副市长家的电话,还有他的手机号码,你记一下……”
“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知道他今天并不值班。即使并不值班,他具体负责的工作出了问题那他也得管。你就说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都是我亲口告诉你的,也是我让你直接找他的。放心,我相信他不但不会不高兴,还会感谢你这名记者及时向他反映了情况……”
此一番话她说得当机立断,但语调却是亲和又客气的。她对记者们的态度一向倍加尊重,因而也一向在记者们中保持有良好口碑。
女记者说:“赵副书记,那我首先要代表那些老人们衷心感谢您的关怀啊!……”
她笑道:“快别这么说。我做的是我应该做的事啊!我不是正在值班吗?即使我不是在值班,听到了你反映的情况那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啊!关乎人民生活的事无小事嘛!省里的干部,市里的干部,全都是百姓公仆啊!这一部分百姓,那一部分百姓,哪一级公仆先知道了他们的困难,都要予以关心嘛!我能因为自己是省委的一位副书记,对市里某些居民大年初一的家里停了暖气这样的事置若罔闻吗?”
女记者又说:“赵副书记,您的话说得太好了,我可以在报道稿中引用您的话吗?”
她又笑了,痛痛快快地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你想引用哪一句就引用哪一句好了。印成大标题我也不反对。我也要感谢你们记者啊!你们是我们公仆的复眼啊。借助于你们的发现,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女记者受到称赞,自然高兴,向她保证,初二上午就见报,而且制版时要将她的话全用醒目的黑体字框起来……
放下电话,她自己也愉快了半天,还情不自禁地轻轻哼了一会儿歌……
第二次电话是秘书直接向她汇报的,说在省委机关大楼的后边,在锅炉房的煤灰堆那儿,发现了一个冻得半死不活的人。大概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弱智者。刚从锅炉房推出的煤灰是热的,所以猫在那儿取暖来着……
她考虑了几分钟,让秘书跟着,用自己的专车将那个人送到就近的一家医院去抢救。
秘书问:“那抢救经费怎么办呢?那抢救过来了又怎么办呢?”
她说:“先抢救生命再说。如果院方有异议,让院长亲自给我打电话!”
放下电话,她吩咐办公厅替她通知省民政厅长,让民政厅长随时准备接听她秘书的电话,亲自前往医院交涉抢救经费问题以及处理其后结果……
接着又打秘书的手机,告诉秘书情况,使秘书心中有底。
在改稿的过程中,以上两件事她处理得从容不迫,言简意赅,毫不犹豫,毫不罗嗦。非但没因为思路两受到干扰心烦意乱,反而还增添了几分高兴。
依她想来,如果自己值班的这一个大年初一居然没有任何事情向她反映,自己只不过在办公室里改出了一篇稿子,那倒是挺遗憾的。
值班的省委领导是要亲自作值班记录的。
她可不愿自己的值班记录是一页白纸。
她知道刘思毅从南方回来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那便肯定是将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副书记们春节期间的值班记录。
她确信,她的值班记录必会给刘思毅留下极深的印象和感想。
尤其后一件事,使她觉得简直像是上天对她的照顾一样发生得正中下怀。更尤其是,那是个已被冻得半死不活的人这一点,真是太具有恰到好处的情节性了。倘那是一个已然被冻死了的人,她反倒有些不知究竟该如何处理才妥当了。秘书没向她汇报,还则罢了。秘书既已汇报了,正在值班的她既已知道了情况,那么可让她这一位省委常务副书记拿一具发现在省委大楼一角的冻死之尸该怎么办呢?指示公安机关去处理?如果公安机关反过来请示究竟该运放到哪儿去,自己又该如何答复呢?那么似乎也只能驱逐离去,从速了之。总不能请入省委大楼,请入自己的办公室,管吃管喝,奉陪着度过大年初一这一天吧?还不能简简单地推往民政部门。那民政部门会有意见的啊!春节假日期间,民政部门也没处安置那么一个人呀。偏巧冻得半死不活的时候被发现了,他的处理方式也使无懈可击,充分体现人道关怀之精神了。即使没抢救过来,死在医院里了,那也是由一位省委常务副书记指示用自己的专车送往医院的;还派自己的秘书跟了去;还通知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