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老虎了?我可不担这个恶名。那我就叫宁福传旨,还让方行子以男装入宫吧。”
  朱允炆不置可否地站了起来,马皇后问他今天夜里还要到殿上去办公事吗?
  朱允炆说,朱棣这一反,弄不好有天下大乱之虞,朕寝食难安啊。
  马皇后说:“谋反必不得人心。臣妾以为这倒是好事。他离败亡不远了。”
  朱允炆说:“有人谋反,怎么倒成了好事?”
  马皇后说,这就像脓疱一样,鼓出头,流出脓来,也就快好了。
  朱允炆说,“也说得是,早有人说,他迟早必反,早反比晚反好,早铲除早放心。”
  马皇后说:“皇上不是委派了老将耿炳文挂帅出征了吗?天人协力,上下同心,皇上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一说,朱允炆脸上有了笑容。他说起了值得感叹的旧事,去年有一个胆大狂徒,才是一个县里管生员的教谕,品级不入流,他居然斗胆上疏,言一年内燕王必反,让朕早早除掉,以绝后患。
  马皇后说,品级不在高低,不是不幸被这个小人物言中了吗?
  朱允炆说,幸亏朕当时没有杀他,而是押在牢中了。到今天还有个补救机会。当年被太祖皇帝杀掉的叶伯巨就没有程济这么幸运了。
  马皇后却不知道叶伯巨是谁。
  “也是个小官,”朱允炆说,当年太祖皇帝分封诸子为王,叶伯巨反对,他说,晋朝八王之乱的教训就在昨天,这是为天下埋下了隐患,久后必自食恶果,这下子惹得太祖高皇帝大发雷霆万钧之怒,骂他是离间皇上的骨肉,甚至要抓来亲手射死他。如果当年太祖高皇帝冷静一些,听听这逆耳忠言,也许他今天就不必面对朱棣造反的困扰了。
  马皇后问,那这姓程的现在哪里呀?依她的意思,这是应该大加褒奖的人。
  朱允炆感慨地说:“在狱中。若不是方孝孺提醒朕,朕早把他忘了。”
  说到这里,他突发奇想,他想到刑部大牢走一趟。
  马皇后很吃惊,皇上去那种地方?
  朱允炆很有几分得意,恐怕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去过牢中吧?他要破个例,亲自接那程济出来,也算是他的愧悔吧。
  马皇后很赞成,这必是千古流传的美谈。皇上自登大位以来,就倡导仁孝,图文治,这固然好,但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太祖高皇帝以威猛严峻之法治国,一样有太平盛世呀。
  朱允炆说都对,都好,此一时彼一时呀。
  第四部分
  大儒说谎心纯如水己正则天下无不正(5)     刑部大牢里,程济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停当,穿戴整齐,然后坐在床上,如同和尚打坐一样。
  方行子这次来探监,又是男装了,她说:“你就这么静等啊?万一大赦令不来呢?皇上操心的事万万千,说不定就把你给忘了呢。”
  程济坚信,即使皇上忘了,令尊大人必不会遗忘的。上次探访,方行子不也这么说的吗?
  话音刚落,忽然外面骚动起来。好多牢子跑动起来,扫地的、洒水的、点熏香的……忙得团团转。
  方行子觉得奇怪,她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汤浇蚁穴似的。
  程济笑嘻嘻地说,救他出苦海的活菩萨到了。
  只见先有刑部侍郎、郎中、员外郎和主事一拨刑部大员到来,接着是提着宫灯的太监执事,随后是护卫,再后才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和刑部尚书暴昭等大员簇拥着朱允炆进了牢房长廊。
  皇上光临这人间最黑暗的地方,亘古无有,怎能不轰动?狱中大小管事的齐刷刷跪接,一片山呼万岁声。牢里犯人都挤到栏杆前看热闹,皇上什么样,他们各有各的想象,不会雷同,今个皇上真来了,而且是来到人间最龌龊的地方,这是牢头、牢子们想不到的,都想见识见识。
  朱允炆环顾黑漆漆的狱墙,不断地嗅着鼻子,皱着眉头,狱中的气味真难闻,在刑部侍郎引导下,朱允炆一直来到已敞开大门的程济牢房前。
  程济一见皇上驾到,立刻从床上滚下来,跪下说:“罪臣程济恭请圣安。”
  皇上说:“你起来吧,你何罪之有啊!”他发现程济衣服又新又干净,便问暴昭,刑部大牢里的囚犯都穿得这么体面吗?
  暴昭一时哑然,不知如何回答。
  倒是程济奏道,这是方侍卫给他拿来换上的。平时,如不是方家父女照顾,他也必定与别的囚犯一样,穿破烂囚衣,吃猪狗食。他从铺下拿出一本写满字的本子,呈上说,牢中吃犯人、索要贿赂,以犯人制犯人,诬陷好人,袒护败类,贪赂枉法,一切人间丑事,这里应有尽有,人间闻所未闻的,这里也有。他本人没白坐一年牢,已将这乌七八糟的事全写下来了,供皇上有闲时一览。
  皇上随便翻了几页,看了那些刑部大员一眼,人人都面如土色。
  朱允炆说:“很好,你虽身处逆境,仍不忘为社稷尽力,朕欣慰有你这样的诤臣。这一年让你吃苦了,还有六天,就是你与朕打赌的期限,你赢了,你赢的不只是你的一条命,朕输得却很惨,不得不忍受遍地烽火的痛苦。”
  程济说他其实并不愿意赢,这代价太大了,可他若输了,他的命就没了,请皇上谅解。
  朱允炆说:“看见你在牢中过了一年还这么健朗,朕很欣慰。”
  程济从灯影里拉出方行子说:“如果没有她,我早冤死狱中了。方侍卫说是奉圣上之命来优待我的,臣感恩不尽。”
  朱允炆这才发现方行子先他而来,她又是一身男装了,朱允炆十分意外,他深情地看了方行子一眼,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了。
  朱允炆说:“程爱卿,朕已进你为翰林院编修。又让耿炳文挂征燕大将军印刻日出征,想让你随军出征,不知你是否愿意。”
  程济说:“我可不会打仗啊。”
  朱允炆说:“不要你上阵,运筹帷幄就行了。你充任耿炳文的军师,护卫诸将北征。”
  程济显然毫无思想准备,怔了一下,又观察大臣们的反应后才趴下去叩头:“臣谢恩领旨,只怕臣不是这块料,耽误了大事……”
  齐泰说:“好在耿炳文是一员文武兼备的宿将,你不过随军历练历练而已,不必紧张。”
  程济爬起来说:“这臣就稍感轻松了。”
  第四部分
  打仗得人心者得天下皇上不喝燕窝粥佳话(1)     文字优劣不足以得天下,平叛打仗要靠军队,没有人心,你的旗帜上写再大的“仁义”也枉然。皇上不喝燕窝粥,是因为忌讳造反的燕王。假如解释为“吞燕”、“灭燕”呢?若当时一怒杀了程济,岂不把皇上的一段佳话美谈也断送了?
  圣旨一下,南京景清的宅第立即被锦衣卫士兵包围了,张信老小都在北平,南京旧居不过是空巢,对他虽也有诛灭三族之令,却是鞭长莫及了。
  景府祸从天降,男女老幼,不分主仆,所有的人都被押到院子里,按亲戚也被陆续抓到,圈到一起,几进院子里一片啼哭声。士兵们正在钉门查封财物。
  是柳如烟把这消息透露给景展翼的,景展翼疯了一样跑出方府,直奔她一直没敢回的家。柳如烟死活拦挡不住,只好紧紧跟着,他怕有人认出景展翼,那不是自投罗网了吗?
  柳如烟好歹在景府大门外追上了她,把她拖住,他们杂在围观者中间,景展翼流着泪,看着亲人们被绳子捆绑着,正鱼贯押解出府,她看见了白发苍苍的祖父,他本来在乡村颐养天年,也不能幸免。还有伯父、叔叔、伯母,她也看到了姑姑、姨父和外祖母,还有表弟、表妹、侄女、外甥……景府内外哭声震天。
  围观者越来越多,有感叹官场风云难测的,也有替景家抱不平的。人群中有各种议论:“这是犯了谋反罪呀。”“听说景御史投了燕王朱棣。”“这些人都要杀头吧?”“杀头便宜了,皇上心软,没有诛灭九族,这才杀三族。”“杀三族就这么一大串,若是株连九族,还不得摆满一条街呀?”“当官有啥好,登得高跌得重……”
  听着这些刺心的议论,柳如烟想拉景展翼退出来,他劝景展翼赶快离开,万一有人指认出她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景展翼不肯走,她说:“全家人都遭难了,我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我跟他们一起去。”说着真的往前跑,柳如烟急得拚命拉也拉不住,急出一头汗来。
  就在这紧急关头,方行子骑马赶到,她仍是男装,她跳下马,冲过来,扯住景展翼,不由分说,打了她两个耳光,厉声说:“你这个疯丫头,到处找不着你,跑这看热闹来了。”
  这两巴掌打得周围的人都发愣,柳如烟却舒了一口气。不等景展翼反应过来,方行子拦腰抱住她,送上马背,自己从后面跳上去,打马飞奔而去。
  回到方家客厅,景展翼不吃不喝也不睡,一直坐在那里以泪洗面。方行子和柳如烟在一旁陪她,不停地解劝。
  柳如烟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上震怒,谁也无法挽回,你既已逃脱,还飞蛾扑火,不是太傻了吗?
  景展翼觉得这是天大的冤案,她至死不相信,他父亲会是没有操守的人。
  柳如烟也说冤枉,可这是来自朝廷的冤案,谁能翻?君命如山啊,谁能力挽狂澜?
  病急乱投医,景展翼忽然央求方行子说:“你在皇上那有面子,你去求求皇上吧。”
  柳如烟没吭声,他明知这不可能,是给方行子出难题。
  却不料,方行子沉思有顷,竟慨然应允。她说,也许有一线生机,不过,她一个人的面子还不够大,她要景展翼和她一起进宫去面圣,她问景展翼敢不敢?
  “我?”景展翼愣了,她说,“我是该杀之人啊,还能求下情来?”
  柳如烟也感到这太荒唐了,她去了,只能是火上浇油,于事无补。
  方行子说:“你们没有我了解皇上。你知道吗?你画的那幅群虎图一直张挂在皇上的谨身殿上。”这是景展翼在皇上心中占有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