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济洗着脚说:“我掐指一算,再有七天,我就到了生死大限了,燕王不反,我断头,燕王一反我自由,不管是哪种结果,我都得好好洗一洗吧。”
  方行子往桌上摆酒菜,她让他程济猜一猜,他的结局会是哪一种啊?
  程济说:“好香,有酒?我猜,燕王已经起刀兵不止一日了。”
  方行子说,按约定,他可以活命了。不过,她想,皇上早把程济忘得一干二净了。
  程济揩干了脚,坐到桌边香甜地喝酒、吃饭,他说:“那你得提醒皇上啊。你是御前卫士呀。我的命虽不济也是一条命啊。”
  “我不是御前侍卫了。”方行子说。
  程济望着她,忽然说:“你女扮男装露馅了,是不是?”
  方行子笑道:“你真是绝顶聪明啊!”
  方行子告诉程济放心,指望不上她也没关系,方孝孺还记着他呢,会提醒皇上的。
  第四部分
  大儒说谎心纯如水己正则天下无不正(3)     面对群臣,朱允炆显得很焦躁,那口气是指责、训斥的:“你们不说朱棣掀不起大浪,北方之患是疥癣之疾吗?现在可倒好,通州丢了,居庸关陷了,遵化丢了,连大宁也失守了,丧师辱国,朝廷数万大军,竟这样无能,损兵折将!令朕一夕数惊。”
  徐辉祖和柳如烟也在群臣中。听见皇上发怒,吊着一只胳膊的徐辉祖出班奏道:“臣有罪,臣甘愿受罚。”
  柳如烟为他开脱道:“臣是见证人。如果不是张信偷入燕王府告密,也不至于弄成这样结果。如果不是魏国公受伤,也不会让张昺他们如此轻信,上了当。否则,持密诏抓捕朱棣还不是瓮中捉鳖?”
  朱允炆显得很无奈,现在急于要说的已不是追究责任、给谁定罪的事了。这话让徐辉祖大失面子。
  徐辉祖满面羞愧地退了下去,始终用笏板遮挡着脸。
  齐泰出班奏道:“臣这里刚刚接到北方奏报,守大宁的陈亨、陈理也都降了朱棣。”
  黄子澄说:“朱棣前次上疏,自知师出无名,《祖训》也帮不了他忙。《祖训》里虽有诛杀奸臣,藩王可起兵一说,但又说必须有皇帝密诏方可,所以他想从皇上这里讨到密诏,他不就名正言顺了吗?”
  方孝孺说,柳如烟带来的文告,朱棣又露了马脚,矛头所指,不再是奸臣,而是当今天子了。
  朱允炆说:“他知道从朕这里讨到密诏是异想天开,他便原形毕露了,他在文告里把朕继位以来所有新政攻讦殆尽,什么朝廷无道,变更祖法,屠戮骨肉,危及社稷……这都成了他谋反的口实。他把自己打扮成救祸图存、誓与奸佞不两立的太祖继承人,他想借此欺骗世人。我们也必便发讨贼文告予以痛击。”
  方孝孺说,他在文告中煽动各王与他同反,好像不反必被杀,如果追随他打天下,就可同享富贵。他已不光是高喊清君侧了。通篇文告文笔老辣,不知是谁的手笔?
  很多人都去看柳如烟。有人甚至问:“不会是柳状元吧?”
  柳如烟慌忙说:“皇上明鉴。不是我。若是我,我还敢回南京来吗?”
  朱允炆说:“别乱猜疑了,你们根本想不到,这是景清的手笔。”
  果然大臣们全都吃惊不小。
  朱允炆一直对景清保留着良好的忠臣印象,但三人成虎,特别是有柳如烟的指证后,朱允炆动摇了,气愤了。
  他对齐泰说:“朕恨无能,更恨无耻。”随即令齐泰把景清、张信列入罪臣录,马上将留在南京的亲属捕起来,诛三族。
  柳如烟没有料到,忙奏道:“皇上,这不过是传闻啊,臣也只是听朱棣一面之辞……”
  朱允炆已不理睬他了。朱允炆面对朝臣说:“现在不能再以疥癣之疾来看待朱棣了吧?怎么办啊?”
  黄子澄表示忧虑,围堵朱棣的种种部署均未奏效,可见朱棣强悍非等闲之辈。如果不能举大军出师北伐,早为防御,河北难保,河北有失,局势将要动荡。
  齐泰也说,当务之急,是公开削燕王属籍,把他的弥天大罪公布于天下,同时调遣精兵良将北上讨伐。
  大臣暴昭却持相反态度,燕王毕竟有皇叔之尊,逼他没有好处,从前疯道人就有‘莫逐燕,逐燕必高飞,高飞上帝畿’的谶语,现在不是应验了吗?还是怀柔为上,天下安定是民之福分。
  齐泰愤然抗争道,这叫什么话?叔父就可造反吗?名正则言顺,朱棣现在就是反贼,正了他反贼之名再举国声讨,才能战胜他。
  见到刀光剑影了,朱允炆毕竟清醒了,他支持了齐泰说:“说得好。所以酿成今日之祸,都因朕心太软,总是念及王叔们是骨肉,一再迁就,现在他已经举兵谋反了,还能再心慈手软吗?那江山社稷就要倾覆了。”
  随后他对方孝孺说:“朕决心不与贼共存,要布告天下,兴师伐逆。请方爱卿运如椽大笔,草拟伐燕诏书。”
  方孝孺说:“臣遵旨。”
  朱允炆又问众臣子,出师北伐,谁可为大将?
  徐辉祖奏道,开国元勋中,能孚众望的老将,怕是只有长兴侯耿炳文可挂帅印了。
  朱允炆嫌他老气横秋,沉吟着说:“他今年过六十岁了吧?”
  耿炳文就在朝班中,闻言,他出班奏道:“臣耿炳文今年六十有五,但还能吃饭,不至于一顿饭去拉三泡稀屎,还能为朝廷打仗。”他是引用古代赵国大将廉颇故事,有人诬蔑廉颇“一饭三遗矢”,说他上不了阵了。
  大殿里荡起笑声,不敢大笑,都捂住了口。
  连朱允炆也撑不住笑出声来。他说:“既如此,朕就命你为征燕大将军,就让大名公主驸马李坚和都督宁忠当你的左右将军吧。”
  耿炳文朗声道:“臣遵旨。”
  齐泰又建议,除征燕大将军出师外,也必须责令北方各都督、各卫所协同作战,听从耿炳文统一节制。
  朱允炆也答应下来,要发谕旨,务必造成天罗地网之势。
  齐泰说,朝廷可飞檄调发各处军马,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佥事耿献、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文、陈晖、平安等部,也都应分路进军北平,造成合围之势。
  朱允炆一一准奏,说这样甚好。随即宣布散朝,让大臣们各自去准备。
  方孝孺突然出班奏道:“圣上,臣请皇上兑现诺言。”
  此言一出,不但朱允炆怔住,文武百官莫不惊诧,不知这老夫子又犯了哪股风。
  朱允炆道:“朕有过什么承诺没有兑现吗?”
  方孝孺提醒他说:“陛下还记得四川岳池那个小小的教谕吗?”
  朱允炆恍然道:“朕想起来了。他曾口出狂言,断言一年后朱棣必反。是吧?他叫什么了?”
  方孝孺说:“他叫程济,当时皇上要将他立即斩首,程济请求缓刑一年,如一年后朱棣不反,愿伏法。现在一年之期未到,距程济预言之日尚有六天,而朱棣已举反旗,皇上看……”
  朱允炆站了起来,说:“多谢方爱卿提醒。程济虽是小官,却是大忠,就烦方爱卿到刑部大牢里接他出来,朕要见他。”
  方孝孺说:“谢皇上,我也替程济谢皇上。”
  第四部分
  大儒说谎心纯如水己正则天下无不正(4)     朱允炆吃饭时吃吃停停,不时地望着远处不知想什么。
  马皇后给他夹了点菜,劝说着:“皇上龙体要紧,不必过于忧心。既然派老将耿炳文出马,率大军前去进剿,这是倾天下之力呀,朱棣能有多大力量,一定是马到成功。”
  小皇子先吃完了,太监递上手巾把给他擦手,宫斗说:“父皇说话一言九鼎,可答应我的事还没办呢。”
  朱允炆敏感地看了马皇后一眼,故意说:“什么事呀,朕对你有过什么承诺吗?”
  宫斗说:“怎么没有?你不是答应把我师傅再请回来吗?”
  这是马皇后急欲回避的话题,她马上说:“吃完饭快到外面玩去吧。”
  宫斗缠着朱允炆,赖着不肯走,朱允炆向他努嘴,示意他找马皇后,马皇后看在眼里,装看不见。
  宫斗便过去缠着马皇后说:“我知道,这事并不怪父皇,是娘把师傅给赶出宫的,那我就冲娘要人。”
  马皇后无奈,只得说:“你先出去玩,回头给你找回来就是了。”
  宫斗这才欢天喜地地跑了出去。
  朱允炆剔着牙,说:“这可是你答应宫斗的。”
  马皇后也不吃了,漱了口说:“这不正合皇上意吗?”
  朱允炆说:“朕可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呀。”
  马皇后说:“皇上给宫斗使眼色,别以为我没看见。”
  朱允炆嘿嘿地笑了。
  马皇后问:“进来可以,是穿男装还是女装啊?”
  朱允炆愣了一下:“你说了算。”
  马皇后揶揄地笑着说:“皇上一定更喜欢看她穿女儿装了,那就改装进宫吧。”
  朱允炆说:“不好。后宫人以及大臣们都看惯了方行子穿男装,忽然变成女的,这传出去不成笑谈了吗?”
  马皇后说:“皇上才想到这一层啊?我不是成心和皇上过不去,我是怕天长日久露了马脚,成了宫中丑闻,对皇上就不好了,才请他出宫的。我知道,皇上特别喜欢她……那还不如名正言顺地纳为妃子。”
  朱允炆说:“这是哪里话!朕此前从没看出方行子是女流,要纳妃,又是从何谈起呢。”
  马皇后并不相信,她一眼就看出方行子是个女子,方行子天天不离皇上左右,皇上会闻不到一点脂粉气?
  朱允炆有些不耐烦了,他说:“你实在不愿让她回来,就算了,宫斗也不过哭闹几天而已,别再拐弯抹角地说这事了。”
  马皇后说:“这臣妾可不敢。臣妾只有答对皇上高兴的义务,皇上好不容易看中一个侍卫,却让我给赶走了,我不成后宫母老虎了?我可不担这个恶名。那我就叫宁福传旨,还让方行子以男装入宫吧。”
  朱允炆不置可否地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