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的柳如烟暗暗为景清叫苦,朱棣留了他一命,却夺走了他的节操。
  谁也不曾料想,这时天色骤然间暗下来,刮起了黄风,乌云山一样从东大殿后面翻涌上来,咫尺之间几乎看不清人的面孔,人们正惊疑时,顷刻,急风暴雨不期而至,雨如倾盆,风如天翻,人们抱头奔逃,纷纷躲到廊柱后。
  只有两人不动,立于风雨中。一是朱棣,二是道衍。
  又一阵更猛烈的大风席卷而来,天地间一阵令人心悸的破碎声响起,人们看见,东大殿上的绿瓦被狂风掀起来,接二连三坠地,摔得粉碎,一片碎裂声。
  人们大惊。交头接耳,都感受到了凶兆的压力和恐惧。
  连朱高煦都说:“这是凶兆啊!”
  他旁边的袁珙为安众心,特地大声说:“未必。”但他这善卜吉凶的相士一时也反应不过来,太突兀了,他比别人更相信这是不祥之兆,只是不能说出口就是了。
  朱棣脸色铁青,叫袁珙:“袁道长,你过来。”
  袁珙只得冒雨站到朱棣面前。朱棣恼怒地训斥说:“你昨天不是占卜过吗,你说今天是黄道吉日呀,这怎么说?”
  袁珙已经想好应对之策了,他知道此时朱棣需要什么。便劝殿下勿忧,挟风带雨,本是吉兆,龙从风雨呀。
  这一说,朱棣脸色好多了。
  第四部分
  轻信权谋相辅相斥风暴变成吉祥使者(4)     道衍认为这还不够,不足以稳定人心,便在一旁小声提示袁珙,燕王殿下担心会影响军心士气。殿瓦碎得不是时候,何不在碎瓦上做文章?
  袁珙受了启发,便拾起一片碎瓦,举在空中大声说:“殿下勿忧,各位也不必惊慌。我袁某人说这是大吉大利之兆,一定不错的。这是上天在示意,飞龙在天,殿上飘落的屋瓦是什么颜色?绿色,这预示着殿下将要去绿瓦换黄瓦了!”
  朱棣大喜过望,这暗示太妙了、太及时了。黄色为皇家专利,黄瓦历来也是皇帝宫殿专有,绿瓦换黄瓦,不意味着朱棣将要登大位做皇帝了吗?感激地看了一僧一道一眼。
  朱高煦带头欢呼。说来也怪,少顷,风停雨住,又是艳阳高照,人们更相信袁珙的预言了,欢呼声浪此起彼伏。
  朱棣马上宣布:“我们就借天意,起奉天靖难之师了,我们已无退路。我们必须诛杀齐泰、黄子澄之流的奸侫,现在我们是背水一战,我虽寡,是代天行讨的正义之师,城外之兵虽众,张昺、谢贵被杀后,必然群龙无首,各位可勇往直前,先杀退围府之敌,配合从城外杀来的丘福援军,内外夹击,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北平九门。”
  张玉、朱能等高喊“得令。”
  燕军的攻击行动随即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彭二更加着急了,心里越来越没底。在暴风雨平息后,他召来另一位佥事余瑱,一起商议对策,他告诉余填,从燕王府传出的几次口信都一致,说燕王正设宴款待朝廷大臣,犯官已全拘押在一处了。
  余瑱也很不放心,就是吃酒宴,现在也该回来了,他担心,会不会出什么事呀?
  彭二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该不会吧?”
  忽然城门处三声炮响,旗杆上挂出两颗人头来。
  官军士兵都向前拥着看。连彭二和余瑱也受了惊动,也从辕门跑出来,跑到护城河畔观看究竟。
  有人惊呼:“哎呀,那不是张大人、谢大人的人头吗?”
  彭二和余瑱定睛一看,也大为惊怒,彭二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变得冰冷,他吼了起来:“朱棣胆敢抗旨杀降旨钦差,这不是反了吗?”
  余瑱说:“快撤,准备攻城。”
  话音未落,城上忽然弓弩齐发,有些是火箭,打在军营里,立即起火。围观的官军士兵随后四散奔逃。
  随即城门大开,吊桥放下,张玉和朱能率马步兵呐喊着冲出城,杀声震天,其势锐不可当。官军尽管围城,却毫无作战准备,一见燕军排山倒海地冲出来,立刻四散奔逃。
  彭二急忙约束军队:“不准退,快,堵住他们。”但根本阻止不了不战而溃的局面。
  余瑱主张马上派人去禀报魏国公吧。这里没人指挥,不是群龙无首吗?
  官军已处于混乱之中,加上张玉等人狂呼:“城外大军已包围了北平,你们投降吧。”此时军心已乱,退兵如退潮,无论当官的怎样吆喝也制止不住溃兵。
  彭二无奈,只得派一个千户去报告徐辉祖,他勉强约束本部人马与城里军队展开拉锯战,但显然出师不利,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第四部分
  轻信权谋相辅相斥风暴变成吉祥使者(5)     一场将延续四年之久的动乱,就这样在燕王府城下拉开了序幕。这天是建文元年七月六日。
  风暴的中心却是安静的,徐妙锦竟一无所知。
  雨后,徐妙锦带着丫环经过西大殿配殿时,见很多小太监和宫女在配殿窗下,趴着窗户向里张望着,嘁嘁喳喳地议论,有的说:“长的真美,赶上妙锦姑娘了”也有人说:“比她还好看。”“听说能飞檐走壁,像土行孙一样会奇门遁甲。”“胡扯,若会土遁,不早跑了,还在这呆着啊!”
  众人一见徐妙锦过来,全都散开了。
  徐妙锦觉得奇怪,就叫过一个扛扫帚的小太监,问他们探头探脑地看什么呢?
  小太监告诉她,张玉将军捉来一个女侠客,都说长得比天仙还美,大家都想来见识见识,开开眼界。
  徐妙锦心里陡然一惊,女侠?难道光顾过她寝宫的女侠们落网了?是哪一个?
  丫环怂恿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于是徐妙锦向配殿走去。
  徐妙锦让看守大门的太监打开了门锁,走进了配殿,这是一明两暗的屋子,中间为陈列古董的地方,多宝格上摆放着很多瓷器、古玩。里间是可以住人的房子,清一色的花梨木雕刻家俱。
  徐妙锦进来时,铁凤正坐在椅子上,她的双手被绑着。一听见脚步声,她倏然间从椅子上弹起来,凌空一跃,飞起丈余高,同时使出空中鸳鸯脚,把走在前面的丫环蹬倒在地,摔得啊啊叫。
  徐妙锦说了一句“好身手,被绑着还这么厉害”,忙闪到门后。听到是女人说话,正准备再次攻击的铁凤才收住步,冷冷地望着徐妙锦,铁凤突然认出了她,便说:“原来是你?我以为又是他来折磨我呢。”
  听铁凤这一说,徐妙锦马上问:“是朱高煦吗?”
  铁凤说:“一个姓张的,我就是被他捉到的。”
  徐妙锦说:“哦,是张玉。”
  那被踢的丫环哼哼着,自己揉着膀子。铁凤对丫环说:“可惜我手捆着,若不我帮你揉揉膀子,别淤了血气。”
  徐妙锦便走到她身后说:“来,我替你松绑。”
  铁凤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徐妙锦说:“你实在要跑也随你便啊。不过现在不方便,外面官军围得水泄不通,里面到处是兵,城墙底下全是人。”
  铁凤过来给丫环揉着肩上的穴位,丫环疼得大叫,铁凤说:“挺住,过一会就好了。”
  果然,揉了几下,丫环渐渐不叫了,等铁凤松开手时,她甩了甩胳膊说:“真神啊,不怎么疼了。”
  徐妙锦说:“你方才说张玉折磨你,是怎么回事?这人没这么大胆子呀。”
  “有人借给他胆子了呀。”铁凤告诉徐妙锦说,燕王把她当战利品赏给张玉当媳妇了。
  徐妙锦笑了起来:好事呀,她说张玉这人挺正直的,也挺憨厚,又是燕王心腹,这样的人还不称心?
  铁凤冷冷地说:“那还是你嫁他吧。”
  徐妙锦并不生气,反倒哈哈地笑了起来。她又问:“你说他折磨你,怎么个折磨法?”
  铁凤说,不答应他,他就用绳子捆她,不肯松绑,这还不是折磨吗?
  徐妙锦说这不能算,这有个缘故,若不捆住她,以铁凤的武功,不是早就逃跑了吗?
  铁凤觉得妙锦姑娘是个好心人,就产生了幻想,要求她看在她大哥派自己来的分上,让她救自己出去。
  徐妙锦说:“你先告诉我,你是谁?”
  铁凤说:“我姓铁。家住山东济南。这和你救不救我有关系吗?”
  济南人,又姓铁?铁姓极少,徐妙锦知道山东有一位参政姓铁,不知是不是她本家?
  铁凤说:“山东参政铁铉吗?当然是本家,那是家父。”
  徐妙锦不觉肃然起敬起来:“失敬、失敬,姑娘原来是铁大人的千金。这回你有救了。”
  铁凤不明白,张玉难道怕她父亲吗?
  徐妙锦说,他倒不怕,你父亲学问再好、官声再好,也管不着他张玉。张玉虽不一定把你父亲当回事,有一个人却把他当成大材,恨不能为我所用。
  铁凤问:“这人是谁呀?”
  徐妙锦说:“他就是燕王啊,去年我随燕王回南京奔丧途中,你父亲去看望燕王,燕王居然肯舍出镇藩之宝,一颗大东珠,给了令尊大人。”
  铁凤说:“有这回事,但我父亲还给他了。”
  “是,”徐妙锦说:“燕王有一样好处,礼贤下士,喜欢广揽天下英才,所以一旦知道了你是铁铉之女,你就等于有了护身符,绝不会加害。我保你无事。”
  铁凤说:“求姐姐快去对燕王说吧,我一辈子感谢你的恩德。”
  徐妙锦说,现在燕王可顾不上。朝廷下旨,要按名册将燕王府属官一百多人一条绳绑了送往南京治罪,燕王的爵也削了,他现在哪有心思办这事。
  铁凤又泄气了,那远水也不解近渴呀。张玉又来纠缠怎么办?
  徐妙锦说:“他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况且,他得上阵,更顾不上了,这样吧,你先到我那去,我缺一个贴身的丫环,委屈你几天,当人面可说是丫环,没人了,就是姐妹,然后再相机救你出去,这样好不好?”
  铁凤问:“你敢做主吗?你不说燕王现在顾不上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