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妙锦愣了一会,问:“这是燕王对你说的?”
  李谦又急忙改口说:“是我自个悟出来的。”
  徐妙锦渐渐失去了耐性,他挥挥手说:“你滚吧。”
  李谦没走,他偷觑着徐妙锦的脸色说:“我全告诉你了,你可别告我的刁状啊!”他用手指指脑袋说:“我还想留着它吃饭呢。”
  徐妙锦又打消了闯进去找朱棣质问的念头,他不想这样去找他。等属臣大员都在时,她当众说,让他出乖露丑。”
  徐妙锦转身离去,李谦眨巴着眼睛,猜不透她挟风带雨而来,怎么忽然又偃旗息鼓地走了?李谦想不明白,半晌发呆。
  第四部分
  攻城炮一响众志成城菩萨之意天意岂可违(2)     张昺、谢贵和景清三人正在端礼门外官军大帐中议事。桌上摆着朱棣的一封信,朱棣很乖,让官军提供朝廷要绳之以法的燕王府属官,然后按册递解。
  谢贵拍着那封信,百思不解,燕王写这封信来,这是什么意思呀?
  张昺说,当然是缓兵之计。他府里充其量有一千兵马,他敢与我们对抗吗?
  援兵他是等不到了,景清说,方行子他们发现的坟地地道口一封锁,他进出都别想了。
  张昺说:“他要名册,可以。”反正吏部早抄来了底子,再把一僧一道补上就行了。
  景清说:“不过,千万不可上当,他要我们几位带着名册进燕王府去捕属官,这终究有点危险,会不会是计策?”
  张昺说:“我们又不是傻瓜,我们会只身入虎穴吗?至少得带卫队进去吧?”
  景清主张不可轻易答应。他们连魏国公都敢伤害,居心就太阴险了。他解释说是部下所为,这说不通,下次信里必须严加申饬。”
  张昺说:“行。那就写回信,令他们按我们开列应捕官员名册,全部自行逮捕完毕,并燕王印信、宝册一起上缴,我们届时才能进去查验。”
  景清点头,又提出了一个难题,名单可以开列,不过,柳如烟和葛诚怎么办?皇上的名单里没有他们。如果不开列上,朱棣就明白这是朝廷的眼线了。
  张昺说:“也列上,故意鱼目混珠,省得他警觉,无非是吃一会苦而已。对了,要把张信开列上,他比燕王府一般的属官罪大。”
  景清点了点头。他担心朱棣是在玩伎俩,却又找不到充分的根据来说服大家警惕。
  他纳闷,当此兵临城下之际,朱棣在想什么?
  此时朱棣站在东大殿台阶上面,李谦站在低两级台阶上,仰视着朱棣,他刚刚把徐妙锦要当众出朱棣丑的事禀报完毕。
  朱棣问:“徐妙锦真是这么说的?”
  李谦说:“是。她不想找你了,要在众人面前抖出来。”
  朱棣打了个咳声,他真拿徐妙锦没办法,一阵风、一阵雨,一会猫脸、一会狗脸,徐妙锦真是个难缠的主,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李谦带有点埋怨地说,当时不射魏国公就好了,射张昺、景清不一样激怒他们吗?
  朱棣这时候最怕的是后院着火,必须设法稳住徐妙锦,那就得把射伤徐辉祖的事推得一干二净。他思索片刻,让李谦难备几个人,把嘴和眼都堵上,别让他们喊出声来,然后送到端礼门藏兵洞里等着,让徐妙锦也去看,看来不杀几个人不行了。也好,这恰好又是表白他朱棣无意与朝廷作对的机会。
  李谦吓得一抖说:“殿下,你是想拿那几个射箭的兄弟开刀问斩?”
  当然不,朱棣是很会算账的,若杀了他们,以后谁还肯为他去卖命?
  李谦说:“是呀,我也对不起人啊,不成了我害他们了吗?”
  朱棣说:“死人脑袋。你听清了吗?我方才说的是叫你‘准备几个人’,若是想杀他们几个,还用准备吗?”
  李谦高兴了,知道朱棣是要找几个替罪羊,但旋即又为难起来,别的都好扑,这替死鬼上哪找去呀?
  朱棣提醒李谦,这几天不是抓回来十多个逃兵了吗?他们倒是该杀的。
  李谦茅塞顿开地笑了:“谢殿下指点,这真是两全其美呀。那我去准备人了。”
  李谦刚要走,张玉来了,朱棣问:“那个美人跟你怎么样啊?”
  张玉心想,真难为他了,这种时候,朱棣居然还有这个闲心。他说:“顾不上她了,打完仗再说,女人也够难缠的了。”
  朱棣不禁笑了:“怎么,玫瑰花扎手?”
  张玉回避了这个话题,他觉得大事不妙,方才他派人想从暗道出去接应外援,坟地的出口有朝廷重兵把手,里外不通了。
  这可没想到。朱棣吃了一惊,但他不能在部属面前表现惊慌失措,马上泰然道:“也好,这是好事,这才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张玉毕竟不是朱棣,陷入绝境,反倒说是好事,这是他难以理解的。
  但朱棣随即叮嘱他,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就又证明朱棣内心也并不轻松了。
  张玉说:“我明白。”
  朱棣又叫来郑和说:“有一件事情,你马上去办。”他交给李谦一个纸单子,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朱棣说:“按名单把人叫齐,到端礼门下集合。张玉,你给我准备二百兵士,还有够绑一百多人的绳索。”
  几个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李谦问:“人家要问我干什么,我怎么回答?”
  张玉说:“预备这么多绳子?绑谁呀?”
  朱棣说:“不要问,到时候就明白了。”
  第四部分
  攻城炮一响众志成城菩萨之意天意岂可违(3)     端礼门城楼下,包括道衍、袁珙在内的燕王府属官百余人,按品级站在端礼门藏兵洞前,柳如烟、葛诚也在队列中。后面张玉统帅的军队持械环立,每人肩上背一捆绳子。官员们都在交头接耳,不知怎么回事,也不明白将要发生什么事。只有道衍睁着半睡不醒的眼睛,毫无惊慌的表示,他谁也不看。
  袁珙小声问道衍,燕王要干什么?
  道衍提示他,没看见每人背一条绳子吗?
  袁珙猜测说:“他要用计了?”但这计策与绳索有何关系?
  道衍笑而不答。
  朱棣过来了,是与张信并肩而来,张信脸上挂着平和的笑容。
  到了属官面前,朱棣举着手中的纸单说:“现在我和诸公已是退无可退了,你们看,这是张昺用箭射上来的公文,是皇上的一纸密诏的抄本。奸臣当道,必欲置我等于死地而后快。我朱棣对不起大家,我一个人有罪一人当,因我一人而连累各位,心实不安,我已向张昺他们说明,不关大家的事,如果放了属官们一条生路,我愿意自绑请罪,到南京钟山去,一头撞死在太祖皇帝的孝陵碑上。可他们仍不放过尔等。”
  张玉喊:“我们愿与燕王同生死。”
  附和声此起彼伏,群情愤慨。
  朱高煦说:“这是逼我们反啊!”
  尽管朱棣是一副无可奈何和委屈的神情,但还是斥责了儿子:“不得胡说,我不怪皇上,只是奸臣当道,乌云蔽日,只能逆来顺受了。”
  朱高炽这时说:“我们不能拨开乌云见天日吗?”
  朱棣叹口气说:“谈何容易,我们无处说理呀。这张名册上,各位无一漏网,连刚到府里的柳如烟都不能幸免,因为我一人,你们有何罪?让大家代我受过,我真是寝食难安,在密诏里,本藩已被削爵,废为庶人,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我对不住大家,今生不能报答了,愿来生再补报吧。”
  说到这里,朱棣给属官们跪了下去,放声大哭,他一哭,众官也哭,一时哭声震天。张玉和朱能费了很大气力,才拉起了朱棣。
  道衍冷静地看着这一切,袁珙也面无表情地枯立,也许只有他们知道朱棣的“机关”在哪里。柳如烟当然也是旁观者清,只是他必须装糊涂。
  朱高煦过来,对他二人深深一揖,说:“都说你们这一僧一道手眼通天,有经天纬地之才,现在该用到你们了,为什么一言不发?燕王平时恨不得把你二人当神仙供起来,你们难道是酒囊饭袋吗?”
  这一说,好多人叫起来:“道衍法师,给我们指个明路吧!”
  “袁道长,你得想法救燕王啊!”
  朱棣流着泪说:“大家不要难为他们,我已想好了,只好把我和各位一条绳子绑了,开城门,到张昺麾下投案。”他目视背着绳子的士兵,说:“绳子已为各位准备好了。”他把双手一剪,说:“先从我绑起。”
  这回连士兵都不干了,纷纷摔了绳子:“早知干这个,我们才不来。”
  “既然燕王把我们抛下不管了,我们就散了吧。”
  张玉说:“不行!主上太软弱了。”
  朱能也喊:“这么死,一样背个乱臣贼子的骂名,我心有不甘啊。”
  众人一齐给朱棣跪下了,有人大喊:“燕王,我们愿跟着你赴汤蹈火,我们不愿这样屈辱地任人宰割。”
  也有人喊:“反了,反了吧!”
  葛诚在与卢振小声说着什么。
  柳如烟像看热闹一样左顾右盼。
  朱棣的苦肉计起作用了,朱棣继续以愚忠标榜自己,激起众怒,他说:“各位都是好心,我朱棣领了,可你们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天下人能理解我的苦衷吗?”
  这时道衍一双眼睛全睁开了,他上前一步,打了个稽首,说起了佛经,在大乘菩萨修万行中,六度是其中主要修习的法门,六度原名为“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译过来就是“到彼岸”之义,我们这些人,都应当乘着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渡到涅槃安乐的彼岸,这度过的行程,是由不忍到忍,燕王就是这条六度之舟,我们坐上这条大行之船,谁都要努力划桨,但掌舵的还是燕王,请燕王不要推辞,这是菩萨的意旨。
  此言一出,群情振奋,人们虽不懂佛经,也对六度不感兴趣,可有一点他们都听明白了,道衍以菩萨的意志赋予朱棣以权力了,这叫受命于天,于是欢呼声直上云霄。
  葛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