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允炆听他这么罗列,似乎一点错处没有了,他颇反感,就说:“这是你无罪呀,还请什么罪、恕什么罪?”
  朱棣说:“臣给皇上添了麻烦,不能给皇上分忧,反让朝廷为我操心,这就是罪过呀。我这次进京,是打算缴出燕王印玺和册宝,愿作一平民,以解朝廷之忧。”说罢高举大印和册宝过顶。
  大殿里引起了沸腾的议说,且声音渐高。
  有人说:“谁说燕王有反骨?”
  有人说“这是一片至诚啊,自己把大印、册宝缴来了。”
  也有人说:“这未必不是收买人心。”
  更有人说:“这是高明的一招棋,以退为进。”
  齐泰与黄子澄、方孝孺紧急商议,他们都认为机会难得,他是自投罗网,正中下怀。
  齐泰马上出班奏道,燕王戍边,屡立功勋,世所共知。近来连削五个不法藩王,燕王不但不恨他们,反倒上表求情,这是不可饶恕的。念他有功,可不削封爵,准其自缴王印、册宝,不必再回北平,可在京中颐养。
  黄子澄马上附议,燕王能带这个好头,是社稷之幸,请准其奏。
  朱棣有些紧张,这不是要弄巧成拙吗?他不禁深深后悔起来,悔不听袁珙之言,如果朱允炆真的一狠心准了齐、黄之奏,那所有希望不都化为泡影了吗?自己可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念之差呀!他此时只能以亲情软化朱允炆了,他涕泗纵横地望着朱允炆,一副可怜相。
  朱允炆果然于心不忍,他怕这时候削了叔叔的藩,别人会说他“乘人之危,不仁不义”。于是他说:“削藩的事不要提了。你能自责就好,相信你日后会奉公守法,给藩王们做个表率。你可多在京里住几天,也看看朱高炽兄弟几个的学业有无长进。”
  朱棣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好险啊。他感激涕零地叩头:“谢皇上大恩。”他的衣服已通身汗湿了,汗水顺着袒露的右臂直往下淌。
  齐泰和黄子澄等人想再谏,朱允炆已起身退朝了,他生怕他们再纠缠起来没完。齐、黄二人和方孝孺怏怏地下殿,相视苦笑,为坐失良机而相对浩叹。
  第二部分
  良心和天真权力与阴谋(6)     徐妙锦从魏国公徐怀祖那里回来,没坐热板凳,连妆也没补,就责令李谦跑步告诉徐王妃,她马上要去见姐姐,有十万火急的事。李谦不敢怠慢,真的跑步去传了信。
  一进入王妃宫中,徐妙锦就把丫环桂儿留在了门外,又对徐王妃跟前的几个侍女说:“你们也都出去!”侍女们看着徐王妃,意思是请她定夺,徐王妃摆了摆手,侍女们只好退出,带严了房门。
  面对着神色凛然的徐妙锦,徐王妃说:“你这丫头来的哪一出?你疯了?”
  徐妙锦说:“我倒没疯,是你疯了,燕王疯了,我看整个燕王府都疯了。”
  徐王妃说:“你不是到大哥那去了吗?到底出了什么事?谁惹着你了?”
  徐妙锦很动感情地说:“姐姐,娘死得早,我从小在你跟前长大,你对我既是姐姐,又是亲娘,你一直是我最想报答的人,我几天不见你都想得不行,你知道我的心情吗?”
  徐王妃的鼻子也发酸了,她也说:“这还用表白吗?你到底想说什么?”
  徐妙锦让她姐姐扳起指头来算算,当年跟随太祖皇帝横枪跃马打天下的开国元勋,有哪一个是功成身退、全节而终的?李善长、刘基、宋濂、胡惟庸、蓝玉……没一个有好下场的,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功臣就是她们的父亲魏国公,她问姐姐,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她怎么不知道!徐王妃说,一是咱父亲与太祖皇帝是同乡,从小的患难之交,二是父亲战功卓著,为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她知道徐妙锦想说什么,父亲与世无争,善于急流勇退,处处谨言慎行、不张扬……这一套,肯定都是从大哥那里趸来的,是大哥挂在嘴边的家训,过去徐妙锦不是最烦吗?今个怎么也鹦鹉学舌地来说这些了?
  徐妙锦说,那是她觉得到了非说不可的时候了。
  徐王妃让她别绕弯子了,直说吧。问她,自己有什么不检点之处,有违家训了吗?
  徐妙锦说她姐姐未免太轻描淡写了,若真的只是不检点,那倒好了。她告诉徐王妃,槐树林子里的秘密她全知道了。说过,她就观察着徐王妃脸上的表情和反应。
  徐王妃果然吃惊并且有几分惶惑,但旋即镇定下来,她说妹妹真能大惊小怪,槐树林子里会有什么秘密?她怎么不知道?
  徐妙锦一听他矢口否认,更来气。就说姐姐别嘴硬。若敢一口咬定什么事没有,明个就敞开燕王府大门,请北平布政使张昺、参议景清和都指挥使谢贵进来查验,你敢吗?
  徐王妃故作轻松地说:“又说孩子话,你告诉姐姐,到底看到了什么?”接着又金蝉脱壳地说,燕王的事,她向来不过问,妙锦还不知道吗?太祖定下的规矩,后宫即使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不得干政,各藩王妃更得依此例了。
  徐妙锦讥笑姐姐拿他当傻子。他说,姐姐这话说给别人听,还有人信,说给我听,我能信吗?姐夫大事小情都问你,连外面的人都风传,你是燕王的贤内助,你会一无所知?看来你是信不过小妹呀。
  徐王妃知道搪塞不过去了,僵下去更不好,只得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打造点长矛大刀吗?各藩王都有几卫护卫,总要添置兵器呀,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徐妙锦很伤心地哭了,她说,看来,姐姐还是和娘不一样啊。若是娘活着,女儿这样一片好心相劝,还能换不来真心吗?算了,算我没说。一边说一边哭着往外走。
  徐王妃的眼泪也在眼圈里转,她把徐妙锦拉回来,抱住她说:“小妹,姐姐实在没办法呀。”
  徐妙锦推开姐姐说:“我求姐姐了,你真忍心让我们徐家跟着你们被抄家、被连坐、被灭族吗?我求姐姐了,不看别的,就看在父亲一生清白的分上,别给他脸上抹黑,别让人家挖坟掘墓,别落得个让人对他老人家鞭尸的下场,行吗,姐姐,我跪下求你了。”说罢真的跪下去,给徐王妃连磕了几个响头,哭得好不伤心。
  徐王妃有一种五内俱摧的感觉,她流着泪双手扶起妹妹,说:“你用得着说得这样血淋淋的吗?我又没鼓动燕王谋反,我会鼓动他干大逆不道的事吗?”
  徐妙锦说她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好事不防人,防人没好事,为了掩盖真相,真是绞尽脑汁了,养大鹅、墙下埋大缸、怕她拆穿秘密,派李谦监视,用人扮吊死鬼吓唬她,光明正大的事用得着如此吗?
  徐王妃沉哦片刻说:“话说到这分上,我也不瞒你了。是做了些准备,这也是被逼无奈,你也知道,周王、代王……朝廷一口气连削五王,杀鸡给猴看,下一个必定是我们,眼看着就要大难临头了,能等死吗?不过你放心,只要朝廷不发大兵来灭燕,燕王不会起一兵一卒作乱,这只是自卫的一点准备而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徐妙锦不相信他们真的没有二心,更不相信只是为了防备。
  徐王妃信誓旦旦地说,有二心,那我们不是自取灭亡吗?方才你说防人必有鬼,也不全对。现在朝廷里有一班奸侫之臣,天天在皇上跟前吹阴风,派了很多耳目来监视燕王,不得不防啊。虽属正当的事,也得防着别人当成口实中伤,不背人行吗?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姐姐吗?
  徐妙锦的火气消多了,她说,没事就好,天下怎么乱她都管不着,别从燕王府这闹起来就行。
  徐王妃担心她口无遮拦,就嘱咐她,你在我这发泄一通也就算了,千万不能在大哥跟前多嘴多舌,大哥更是个给个棒当针纫的主儿,有他在里头掺和,那可就更是添乱了。
  徐妙锦心直口快地说:“我已经告诉大哥了。”
  徐王妃这一惊非同小可,她说:“你这不是往姐姐身上捅刀子吗?”
  徐妙锦说:“大哥又不是外人。他还让我劝你们呢,他答应,不向朝廷奏报。”
  徐王妃虽然没再说什么,脸色已经是相当沉重了,她太了解古板的兄长了,他可不像徐妙锦这么单纯呀。
  第二部分
  给了生命和智慧师承圣贤孔夫子(1)     躺在孝陵陵寝里的那个开国皇帝,给了朱棣生命和智慧,却没把冕旒给他。拜祭灵前的燕王,怨深还是爱深?堂堂王爷以十条肉干为束脩礼,师承圣贤孔夫子,受礼者以为免俗,笑纳。由皇子的武功师傅到御前侍卫,再穿女儿装,可就是欺君之罪。朱允炆只有一样本领没从朱元璋那里学来:话到舌边留半句。
  钟山之阳遍布莽莽苍苍的林木,以松柏和桧树为主。从南京朝阳门一直到灵谷寺,都有皇墙夹峙,在山势起伏的钟山上,埋葬着开国皇帝朱元璋。从钟山远眺,可以看见浩瀚长江在天际流淌,气势不凡。孝陵真是个风水宝地。
  为了护陵,建文帝继位后,特地在此设立了孝陵卫,这里兵丁的职责就是每天按时在山上山下巡逻。
  朱棣来钟山哭陵,泪出痛肠,那眼泪里混合着伤感、痛苦、迷茫、感激,也有别人无法体会的怨恨。没有躺在孝陵里的那个大人物,哪会有朱棣来到这人间走一回?朱元璋偏爱朱棣,是好事,也是坏事,大位未就,空惹来这么多烦恼,如朱元璋地下有知,能知道他此时此刻的心思吗?
  已经祭陵完毕了,香烛的残烟犹在缭绕。朱棣站在神功圣德碑前好一会,甩开三个儿子和从人,单独与道衍走过石人石兽拱卫的神道,沿着流淌的溪水坡岸走来。已近黄昏时分,火球一样的太阳正从西面林海往下沉,像托在大海上一样。
  朱棣和道衍漫步到小石桥旁,道衍知他内心一定如沸水翻腾,就问他来祭孝陵,有何感慨?
  朱棣说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很难用一句话说清。
  道衍说,如果太祖地下有知,他一定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