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不敢大意,说话还是很有分寸的:“先生这话差矣,自古君臣名节重如泰山,我岂敢有非分之想?”
  袁珙一听,跳下地,就往外走:“你既是这么个尽忠尽节、循规蹈矩的人,找我来干什么?我可是专门来辅佐你问鼎江山社稷的呀。”
  见他真的头也不回往外走,朱棣忙叫:“先生留步,我有话说。”
  袁珙不理,走到门口,又甩过来一句更难听的话:想当婊子,就不该再指望立牌坊。
  这话骂得朱棣极为狼狈,恼也不是,忍也不是,又恰恰被迎面走来的道衍听去了,更觉难堪。
  倒是道衍和尚打圆场说:“你这疯道人吃了豹子胆了,居然敢辱骂未来的真主!”并一把拖住了他。
  道衍说:“有些事,是只能做不能说的,更不能未做先说,你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吗?燕王求贤若渴,差点给你下跪了,你还要怎么样?”
  袁珙这才缓和下来,对朱棣深深一揖道:“既然这样,贫道从今日起,就供燕王殿下驱遣了。”
  朱棣说:“不是我驱遣先生,而是靠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呀。我现在好像被人放在火上烤,被人防范的滋味,极为难熬啊。”
  袁珙说:“何不反过来,把烤你的人放到火上烤啊?”
  朱棣眼一亮,说:“请先生教我。”
  道衍说,当年刘玄德与请葛亮隆中对策,尚有茅舍三间,今宏议天下大事,在这黑漆漆的牢旁中,不大雅观吧?
  朱棣大笑:“可不是,都怪我太心急了,走,快请。”他左手挽着袁珙的胳臂,右手牵着道衍,无比亲热地跨出门槛。
  第一部分
  朱棣显露天子相无刺权杖更扎手(5)     程济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坐牢坐得心安理得,不怨天不尤人,每天乐呵呵的,把监牢当成了书斋,不是看书,就是不停地写。
  方行子今天又是男装,英气逼人地来到刑部大牢,她挎着一个饭篮子来探监,她是常客,上下打点得好,又有齐泰、方孝孺的关照,他来探监,如走平地。
  牢头一见,忙赔笑地迎上来说:“方公子又来看程教谕了?”
  牢里伏案写字的程济听到了狱廊里的对话,知道又有好吃的来了。他放下笔,向狱廊望着,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方行子把一些散碎银子塞到牢头手中,问他,没亏待程先生吧?
  “哪能呢。”牢头满脸堆笑地说,“有方公子关照,敢不尽力。”
  方行子心里想,说什么我关照,真正起作用的还不是银子!她告诉牢头,你倒不必看我的面子,程先生命中该有此一劫,不久他就会飞黄腾达,你对他好点,他不会忘记的。
  “我明白。”牢头很明白这个理。他碰上的这种朝云暮雨的事太多了。打入这刑部天牢的大人物,你还真不能一碗凉水看到底。真是祸福相倚,死鱼也能翻身,今天是阶下囚,明个早上皇上一高兴,又是一品高官了。从前的礼部尚书温大人就是个例子,洪武皇帝都判了斩立决了,谁都等着看他在午门外杀头出红差那天了,却不想,皇上头天晚上不知做了个什么好梦,忽然一道圣旨下来,赏还家产,官复原职!只因为牢子可怜他满头花发,在他入狱那天晚上给他送了一碗鸡汤,这下子他走运了,事后温尚书送他一百两银子酬谢,还由牢子升到了牢头,眼下他手下管着十七个牢子、两栋十八间牢房呢。
  方行子这是第三次听他表白自己的历史了,她乐了,对他说,所以呀,好人终有好报,可千万别以一时一事论英雄,多给自己留点后路,犯人也是人啊。
  牢头说:“这话在理。”他把方行子引到程济的牢前,打开门锁,说:“请吧,方公子。不用着急,想聊多久都行。”
  程济见方行子进来,连忙道谢:“又麻烦小姐来探视……”
  方行子望望走廊里的牢头,“嘘”了一声,让他别叫小姐。她帮程济把案上的文房四宝收拾起来,摆上带来的酒菜。
  程济说:“这哪是坐牢?倒像是住南京的会宾馆了。我不知该怎样感激小……啊公子了。”
  方行子说不必领她情,跑跑腿而已。给他打点、送饭,是方孝孺和齐、黄两位大人关照的。
  程济感慨不已,自己算个什么人物,值得惊动他们这几位当朝重臣垂顾啊!
  方行子说,一是他的人格。本来她父亲已决定私自放他逃走,齐大人也暗示可缓两天派人去缉拿他。可程济却不逃命,有胆魄自投罗网,击登闻鼓上殿,他的脾气、勇气太像他们几个人了,自然被视为同类,高看一眼。
  程济吃着饭又问,第二呢?
  方行子说,他给皇上上疏的内容,也正是他们几个所忧虑的,大概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吧,他当然受器重。
  方行子又从篮子里取出些纸、墨,嘱咐他好好坐牢,并说他一点都不亏,坐一年牢,一部煌煌大作就能刻印问世了。
  程济笑了:“依你这么说,我坐牢还占便宜了?”
  方行子咯咯地笑了起来。
  程济喝了一口酒,说:“可你别忘了,我的坐牢与别人不同,一年为期。一年之期到了,燕王朱棣如果不反,我这脑袋就得搬家了。”
  方行子说:“那你一定希望燕王越早越好地起兵造反了?你知道后果吗?刀兵四起,天下大乱,保你一颗头颅的代价,可能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呀!”
  程济笑了:“照小姐……啊,照公子的说法,豁出我这一颗人头也就是了?”
  方行子也笑:“那倒不是,很难两全啊。”
  程济其实不是在赌输赢,在他看来,燕王是必反无疑的,如果建文皇帝看不到这一点,在程济人头落地之前,他就会人头落地了。
  方行子说:“你还是先安心写你的《牢中命笔录》吧,写好了,我找人给你刊刻。”
  第一部分
  朱棣显露天子相无刺权杖更扎手(6)     现在换了灯火辉煌的场所,在泰安东岳客店一间最奢华的官厅,袁珙成了座上宾,与朱棣、道衍在放谈天下大势。
  袁珙认为,现在天下的局势是朝廷弱、外藩强,而朱棣又是强藩之首,树高千丈,风必摧之,所以燕王大难即将临头。很难躲过去,话说得有点耸人听闻。
  朱棣说:“未必吧?”朱棣说他可以尽量收敛,尽量藏拙,不惹是生非、不招摇过市,与世无争,会相安无事的。
  袁珙说这是掩耳盗铃。事实上朱棣已对朝廷构成了威胁,这是让新皇帝睡不着觉的心腹之患。
  一句话说到朱棣心里去了,他免不了耸然心惊,自己意识到危机和旁观者道出,毕竟还是分量不同。他强撑着说:“先生言重了吧?”
  袁珙似乎钻到朱棣心里去了。燕王这次带白盔白甲吊丧之师南下,目的不也想炫耀武力并且试探一下新皇帝吗?试验结果如何?皇上吓坏了,尽起几十万大军布防于江淮之间,防燕王如防虎狼!这比防止北元入侵更要恐惧,所以,他断言,今后即使燕王想相安无事也不可得了。这如同骑在老虎背上,想下也下不来了。怪,也只能怪太祖皇帝当初把燕王扶上了老虎背。
  朱棣很佩服袁珙的精僻见解,沉默着。
  道衍附和袁珙,类似的看法,他也早对朱棣表白过了。他说,这应当怪殿下太有本事了,倘他也像岷王一样的草包,整天只知道玩女人,声色狗马,就不会有人把他放在心上了。
  朱棣笑着说:“依二位所言,我是不反也得反了?”
  “也有相安无事的办法。”袁珙说。
  朱棣急忙说:“请讲。”
  袁珙道,把他的兵马全交给朝廷,王府不设属官,只在名义上保留封地,王爷也别在北平住着,回到南京,就在皇上眼皮底下过灯红酒绿的日子。保证安全。
  这不等于束手待毙了吗?当然相安无事了。这话与徐王妃劝他的话如出一辙。朱棣怎么能认可!
  袁珙和道衍哈哈大笑。道衍说,所以,非兴即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如同两只斗架的山羊,在独木桥上狭路相逢,退无可退,只有勇者可胜。
  朱棣点头。他沉吟着,他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不管皇上怎样昏庸无道,毕竟是可以号令天下的,不管诸侯怎样理直气壮,都有逆子贰臣的嫌疑。
  道衍承认他说得对。如果起兵,当然也得有个口实。
  袁珙说得更为赤裸裸,胜者王侯败者贼,这是千古不易的信条。在他看来,借口都不必找,胜了,说什么都好听,念什么经都是真经。
  话虽如此,还得有口实才能兴师讨伐,而朱棣一直觉得棘手的,正是因为这口实并不容易找啊。
  袁珙认为口实也是现成的。燕王不妨祭起遵循祖制的大旗。新皇帝尽改太祖时的官制,太祖杀的人他给昭雪冤狱,太祖流放的罪囚他召回重用,太祖重武,他重文,连太祖不准浙东人到户部做官这样的规定,他也给废止了。可以说,朱允炆的罪状罄竹难书。说毕,袁珙拿出一叠纸来,他居然列出朱允炆倒行逆施的一百多款罪状!还不该声讨挞伐吗?
  这倒是朱棣最感兴趣的,想不到袁珙是有备而来,这一僧一道,岂非天赐!
  道衍说,建文帝最大的失策是年号,弊病就是建文两个字。
  朱棣不知这其中有何说法?
  袁珙说,建文与洪武对应,扬建文则是废洪武,事实上他一登极,就迫不及待地贬低、改变了洪武帝的国策,太祖尸骨未寒,他竟敢明目张胆背叛,还不该讨伐吗?
  听起来虽令人鼓舞,朱棣仍有种种担忧。且不说朱允炆坐在太祖的龙椅上,是按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合法,他周围的人,齐泰这人,是洪武十七年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一年后会试第二,而那个黄子澄是会试第一,学问都很到家。方孝孺其人,朱棣从前不知道,道衍法师称他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显然也是个大儒。
  道衍说还有一个景清、解缙,都不可忽视,解缙也是大学问家,都是新皇帝的左膀右臂。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