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济和柳如烟商议,除了四个和尚,总还得有几个侍候皇上的人跟着一起出走啊。
  殿上殿下还有大臣、侍卫、太监五、六十人,这时都跪下了。都表示愿跟随皇上出行。
  柳如烟说不行,人太多目标大。他与程济稍加商量,便点名说:“宁福你算一个,你再挑四个手脚利索的,一起走。”
  宁福答应了。
  “四个和尚”分别光了头,迅速换上了僧衣,朱允炆在镜子里看了看和尚打扮,不伦不类,一脸苦相。
  他被人们簇拥着仓皇出殿,但已见有燕军冲进了前殿院子,呐喊声很大:“燕王有令,别让皇上跑了!”
  正在人们慌乱不知往哪里跑时,方行子大喊一声:“前面出不去了,跟我来。”
  人们慌里慌张地跟着方行子左拐右拐,拐入正心殿东夹道,拼命往后面跑。
  第六部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5)     坤宁宫前面广场上,妃嫔、宫女、皇子、皇女们已经站到了一起,她们脚下堆满了柴草,有人啼哭,有人绝望地低着头。十几个手执火把的太监站在宫门外等候最后命令。
  马皇后就站在妃嫔、亲眷面前,她怀里抱着一件皇上大典用的龙袍。还有一方有盒子的印玺,是从前皇上用过的御宝十六字御玺。
  马皇后她脸色苍白,她很镇定,指挥后宫太监、宫女们做最后自焚的准备,和从前一样从容、有条理。
  一个太监跑来,马皇后问:“皇上和宫斗走了吗?”
  太监说:“马上要走了。”
  这时喊杀声大作,有人惊慌来报:“皇后,敌兵打进奉天门了。”
  马皇后闭了闭眼,她走近一个执火把的太监,先将手里的龙袍点着,看着火苗蹿起来,龙袍快烧到一半时,又将它丢到地下踩灭,然后把烧残的龙袍踢到一边。她是要造成皇上自焚的假象。
  就在燕军士兵从两面包抄而来时,马皇后沉静地对执火把的太监说:“点火吧。”像交待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十几只火把丢到浇了桐油的干柴堆上,顿时烈焰腾空。大火霎时吞没了妃嫔们,浓烟大火中传出凄惨的叫声、哭声。
  马皇后是最后一个投火的,她回眸肃穆的正心殿,说了一声“皇上,来生见了。”便抱着御玺盒子向火里一纵,顿时被火舌吞没。
  很快,火借风势,大火上了坤宁宫殿顶,烈焰发出可怕的吼叫声和建筑物断裂的噼啪声。
  来到这里的燕军士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大火炙烤着他们的脸,热浪掀动着他们的战袍,他们一时不知是救火对,还是任其蔓延对。
  在最后关头,朱允炆一行跑到了混堂司夹道。
  方行子把这些出逃的人带到宫墙下,朱允炆一看丈余高的宫墙就打怵了,这么高的宫墙能翻过去吗?
  方行子说不必翻越宫墙,从鬼门走。
  柳如烟不懂,鬼门?鬼门在哪里?
  宁福已经打开了水道的锁,掀开铁板,黑古隆咚的水道里里水声淙淙,里面已经竖好了梯子。方行子告诉大家,从这里下去,宫墙外有出口,直通外城,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出城。
  程济说:“那就下吧,我先下,探路,第二个是皇上下。”
  柳如烟愿意断后,最后一个下。
  程济很快消失在水道底下了,随后传上来瓮声瓮气的话:“皇上下吧,一点事没有。”
  朱允炆在宁福搀扶下,一只脚踩上了梯子,他又停下,看着方行子,凄然地问:“你不跟朕一起走吗?”
  方行子说,她很想跟皇上同甘共苦。可皇后有懿旨,让她带好小皇子,再说,为了江山有主,不得不以防万一,皇上和皇子不应该在一起呀。
  不能在一起,就是避免同时被一网打尽的意思。朱允炆点点头,泪水模糊了眼睛,他对宫斗说:“要听你师傅方行子的话,从今往后,她就是你娘了。”
  宫斗又哭起来,宁福催促道:“快走吧,再不走真的来不及了。”朱允炆这才向下走,逐渐消失。
  轮到柳如烟最后一个下了,他深情地看了方行子一眼,说:“你也得快点走啊,朱棣不会饶了你的。”
  “我知道。”方行子说。
  柳如烟又凄伤地说:“有空打听打听景展翼的下落。”
  方行子又点点头。柳如烟说了一句“这真是国破家亡啊。”他的头也渐渐隐没了。
  方行子把铁板重新扣在下水口,上了锁,在手里掂了掂钥匙,一扬手扔到了宫墙外。
  她看了小皇子宫斗一眼,又指指高墙说:“怎么样?上去上不去?这可是检验你武功到不到家的时候了,上吧。”
  宫斗仰视高墙,有点胆怯,他退后几十步,快跑,纵身起步,却没有达到高度,落了下来,他气馁地说:“师傅,我不行。”
  这时,有一队燕军骑兵冲过来,高叫:“这有人!”
  方行子对宫斗大声激励道:“追兵在后,是死是活,在这一跳。”
  宫斗不知哪来一股神奇的力量,他又一次飞跑起步,向上一纵,顺利地飞上了墙头。方行子叫了声“好样的”,随后也轻轻一纵,跟着飞上墙,当燕军追到墙下时,他们已翻过宫墙,无影无踪了。
  当朱棣来到大火过后的坤宁宫前时,这里已烧成了一片废墟。大火已被先到的燕军扑灭,残火上还笼罩着灰黄刺鼻的浓烟。
  朱棣和道衍、朱高煦等人默默地站在废墟前,这时有人拣起烧残了的龙袍呈送给朱棣:“殿下,看,这是龙袍。”
  朱高煦由此判断,皇上肯定烧死了,不然哪会有龙袍!
  这虽是大家推测朱允炆已葬身火海的根据,朱棣却并不认可,他要审个明白,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唯有朱允炆的生死存亡不能等闲视之。
  李谦便抓了很多藏在各个角落里侥幸活下来的宫女、太监,让他们跪了半个院子。
  一些燕军士兵用面巾堵着嘴,在灰烬里往外扒尸体。
  有一具尸体已经停在不远处,尸身上盖着尸布。
  朱高煦是深信朱允炆已死的,他说:“朱允炆插翅难逃,我们攻入皇宫奉天门时,好多太监都亲眼看见朱允炆还坐在正心殿里,他跑得了吗?”
  根据现场推断,道衍也认为,幼冲皇帝很有可能和皇后一起自焚而死。
  朱棣却说这可马虎不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呀。
  朱高煦指着盖着尸布的尸体说:“一些太监都说这具尸体像是朱允炆的。”
  朱棣说:“像?像行吗?得是才行。”他决定让更多的宫女太监仔细辨认。
  朱高煦过去,把跪在地上的一大片太监、宫女都吆喝起来,排成了长队,依次到尸体前认尸,每走过一个,就揭一次尸布,太监们有的点点头,有的摇头,有的说“像”。
  朱高煦捂着鼻子站在离尸体最近的地方。
  又一个老太监过来了,那尸首已和一截木炭差不多了,怎么辨认?可他顺着朱高煦说:“像,说不准”时,朱高煦踢了他一脚:“什么叫像?你们天天侍奉皇上,岂有认不出的?仔细看!”
  一连有几个说法含糊的不是挨了一脚,就是挨了鞭子抽。
  一个机灵的宫女说:“唉呀,是陛下呀,虽然升天了,我也认得出。”
  朱棣忙问:“你怎么这么肯定?”
  宫女说:“皇上平时爱背着手,你看,升天了也把手背着。”
  这显然是胡扯,道衍看了朱棣一眼,他首先不信。没想到朱棣却说:“有道理呀。”
  恰在这时,燕军士兵从火场里拨拉出一颗御玺,他用衣襟擦了擦,叫道:“皇上的大印。”
  当那还有点烫手的御玺送到朱棣手上时,他仔细看了看,递给道衍,这确是真的,皇上御旨上常用。
  道衍却摇头,他平生可没见过真御玺,没法辨真假。
  朱棣说,御玺是真的。不过不是那块十六字的镇国之宝。
  朱高煦也过来看御玺,看过后交给身后的李谦,朱高煦说:“火中找到了御玺,那这尸体是朱允炆无疑了,别人谁会抱着御玺自焚呢。”
  有道理,朱棣点点头,尽管他依然心存疑窦,他还是愿意朱允炆“死”掉,他不死,朱棣怎么登极?那总有取而代之之嫌,死了,国不可一日无主,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于是朱棣便以了结的口气说:“可惜呀,皇上为什么寻短见呢?本藩靖难、清君侧,本意是帮助皇上啊。”
  随后他沉痛地吩时快去备办一口上等棺椁,要以皇帝大礼盛殓。他要以帝王规格葬建文帝,人死了,给他多一点“哀荣”,于朱棣无损。
  第六部分
  不忘好处牢记过失蓄意渲染小题大做(1)     既不忘别人的好处,也牢记别人的过失,因抢夺百姓的一双鞋而处死将领,是蓄意渲染的“小题大做”。交章劝进,抢的虽是建文帝的皇位,却让人相信,衣钵是受之于躺在地下的朱元璋,于是启用死人的年号而不怕晦气。
  朱棣和朱高煦来到正心殿,身后跟着李谦和郑和。
  朱高煦说朱允炆总还算个明白人,自个死了,省得受辱,他不死,还真不好办呢。
  朱棣冷笑道:“你真的以为朱允炆死了?”
  朱高煦说:“那父王方才不也说……”
  朱棣说:“我不得不那么说。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皇上还活着,你想人心能稳吗?所以他必须死。”必须死和已经死了,当然不是一个概念。
  朱高煦说:“依父亲的意思,他有可能跑了?”
  朱棣没置可否,沉了一下,又后悔了,这种担忧,连儿子也不该让他们知道。于是朱棣又改口说:“尸首都认出来了,又找到了龙袍、御玺,他必死无疑。”
  朱高煦说:“吓了我一跳。”
  别人都去看宫中宝物,朱棣却注意正心殿里的一地碎头发,他拾起丢在地上的剃刀,拿在手上琢磨了一阵,又看到了丢弃的铁箱子。他拾起几绺颜色有别的头发,又摆弄一会剃刀,若有所思,不得要领。他再去看那个铁箱子,研究空了的沉香木盒。
  这引起了朱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