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财富来。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至少
争论了一个世纪。不要以为这仅是理论上的空泛之争,不同的理论认识产生
不同的经济政策。市场是应该扶植还是应该抑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上述争
论有关的。
市场交换是以所有权为前提的。这件东西属于我的,那件东西属于你的,
这才有交换的需要。如果所有权不明确,东西是属于大家的,还有什么交换
的必要?交换又以参与各方的地位平等为前提,如果地位不平等,一方可以
强制对方屈从: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交换就被掠夺所代替。所有权
从没有到有,从含糊到明确,从不完全到完全,中间有一系列过渡状态。地
位的不平等从表面到隐含,从法律到习俗,从大范围到局部,也有一系列中
间状态。它们都会影响到市场的运作。
美国标榜市场经济,就必须确保所有权的明确和完整。不经过法律程序
就剥夺公民对财产的所有权,或者法律本身就藐视所有权的不容侵犯性,这
在许多国家都发生过。例如将某些企业充公;在改换币制时限制公民兑换新
货币的金额;用低价从百姓手中强行收购贵金属;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关系又
不给合理补偿;或者容忍公民的财产被肆意侵犯。由于美国的财产所有权关
系十分稳固,因此特别有利于发展长期的经济交易,例如投资、保险、储蓄
和养老金制。以前我们曾提到过,美国的抵押购房制(用未来每月收入中扣
款的方式签订合同购置住房)的合同期平均为 27 年,但订约双方并不觉得不
放心。不能按期付款(不是赖账)的比例稳定在 6%左右。美国或许是世界
上最稳当的投资地,每当国际局势出现动荡时,就有大笔资金拥向美国。比
在美国投资更稳妥的保存资金的办法大概就是买黄金了。
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人无时无地不感到所有权无孔不入的影响。当你坐车
穿过富饶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时,不时会见到一块醒目的牌子:此系某氏之
财产。当你行走在城市或郊区,打算穿过一块空地时,“此系私产,不得穿
行”的标志赫然出现在你面前。美国有 64%的住房是房主自住,其余 36%出
租的住房也是个人所有或公司所有,而这些公司绝大部分为私营而非国营或
州营。城市里华丽高耸的大楼绝大部分是私人公司所有,有的大楼干脆以公
司的名字命名,例如纽约的泛美大楼是泛美航空公司的财产;波士顿的王安
大楼属王安电脑公司的财产。但这些私营公司拥有的财产,并非属于某一个
人,而是属于公司的全体股东。只有你坐飞机飞越过内华达州时看到的大片
沙漠是属于国家的,因为没有任何人肯花钱去买那块没有任何产出的一无所
有的沙漠。
美国全国的土地中有 59%为私人所有;39%为公有,即联邦所有(32%)
和州及地方政府所有(7%);另有 2%的印第安人保留地,即专门辟给原来
美洲的土著居民的。公有土地中主要是荒漠,另外是道路、国家公署和保护
地、军用土地以及政府用地,美国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不同于同为资本主
义国家的欧洲国家。在美国,土地所有者同时也拥有地下的一切财富,所以
地主可以自由开采地下资源,或者将地下资源单独出售给别人。唯一条件是
他必须遵守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并照章纳税。但是欧洲的一些资本主义
国家规定地下资源属于国家,地主开采地下资源要先向政府购买或者将出售
的收入与政府分成,仅从地下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看,美国的制度更为合理。
首先因为每个拥有土地的人都会关心自己这块土地底下可能有些什么宝藏,
他会自己花钱请地质学家来考察,有了点眉目之后他会请勘探队来钻探。一
旦有所发现,他的土地价格立刻成倍地上升,否则他的投资成为损失,他只
能自认倒霉。这就从经济上鼓励了资源的发现,不用政府去费心。其次,矿
藏的采收率(采集到的矿石占储量的比例)成为地主自己关心的事,他必定
会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将地下资源采集上来,不会发生掠夺性开采。掠
夺性开采必定发生在开采利润所有者与资源所有者分家的情况下。特别是当
前者为私人企业,具有很强的利润动机;后者为公家,处于无人真切关心的
情况下。最后,私人拥有地下资源,他有全权选择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将
土地及资源一起出售,与开采专营企业联营,出租开采权对资源开采所得分
成并监督资源的合理利用,或放置等待市场价格更高时再行开采等。他选择
的方案对全社会而言同时一定也是代价较小而产出的价值最大的方案。但美
国的制度容易引起贫富悬殊,诱使一些人陷入风险和破产。选择不同的规定
各有自己的理由,区别在于有的更着重在效率,有的更着重在公平。但有一
点则是共同的: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必须有政府明确规定的有效管理,并且
有有关各方的合作配合。
根据 1990 年的统计,全美国除土地和自然资源之外的固定资产总额(他
们称之为可再生产的有形资产)净值为 14.9 万亿美元,其中 68%为私营企
业所有,19%为政府所有,余下 13%为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这个数目为
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将近 3 倍。美国约有 900 万个企业,每年有几十万(1990
年为 60 万)个企业自动关门或宣告破产,大约有同样数目的企业诞生。在经
济景气时诞生的企业多于停业的企业;不景气时则相反。这些企业按所有权
结构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小业主,是一家人独立经营的夫妻店或
作坊,也有个别的小业主企业大到有几百名雇员。这类企业占了 900 万中的
绝大部分,但营业额却只占小部分。业主有权作出企业的一切经营决策,同
时享受全部利润,承担全部风险。小业主企业是无限责任制,即遇到亏损时
要动用自己全部家产来偿还债务。第二类是合伙企业,这类企业由几个志同
道合彼此信赖的人共同经营。法律规定合伙人的地位均等(除非事先另有契
约约定),每人都可以独立代表企业对外谈判。合伙企业是无限责任制,每
个合伙人都有责任承担企业债务,甚至当别的合伙人失去偿还能力时,仍有
责任独立负起偿债的义务。由于合伙企业这种责权利的结构特点,只有彼此
十分了解的人才能组成一个稳定的企业。但一旦建成之后他们办事效率高,
经营作风灵活;既没有大公司的官僚主义习气,又比小业主有更多的资本,
所以他们往往能为顾客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在他们的商品广告上往往专门
标明:合伙企业。
第三种企业就是公司组织。这种组织弥补了合伙企业最大的缺点,即合
伙人数不可能太多,所以资本不可能很雄厚。公司可以由许多互不相识的人
组成,只要这些人相信公司的董事会特别是经理有能力为股东赚钱,他们就
会用认购股票的方式投资。买了股票是不能退股还钱的。当股东发现公司经
营可能出问题,或者自己急于用钱,可以将股票出售。这个特点使得用钱买
股票和把钱存银行有完全不同的后果。当出现通货膨胀而银行利息又很低
时,储户必定大量提款用来抢购,进一步促使物价上涨。我国在 1988 年夏秋
就发生过这种情况。而买股票的钱则已经变了机器设备,不能重新变为货币
进入市场去抢购。如果你将股票转让,别人手中的钱到了你手中,市面上货
币总量并不增加,总购买力并不增加,因而不会造成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而
且持有股票的人并不怕通货膨胀。因为物价水平上升,企业利润跟着上升,
只有拿固定工资的职工才害怕通货膨胀。
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基本单位。要使社会整体有效益,必须企业有
高效益才行。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企业的高效益呢?可以说有两个必
要条件。第一是有权作决定的人必须同时也是对决定的后果负责的人;负责
人必须就是决策人。有权作决定而又不对决策的后果负责,必定会造成混乱,
引起纠纷,降低效率。第二是企业的盈亏必须由决策人负担。优化决策引起
的盈利和错误决策引起的损失,必须直接成为决策者个人的奖惩。从这两个
条件来看,小业主企业是效率最高的。但这类企业最大的弱点是经营规模有
限,这就限制了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公司组织则处于另一个极端:经营规模
大,但责、权、利关系不像小企业主那样密切。美国为了保证公司组织中责
权利关系的强化,发展了股票市场、经理阶层的竞争市场、企业破产和兼并
制度。美国是一个鼓励制度创新的国家,提高企业效率是一个主要的制度创
新和制度选择的方向。
小结:明确的所有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对自然资源的不同所有权结构,各有其利弊得失。对
个体、合伙、公司三种所有权结构作进一步介绍,并扼要讨论了所有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8.从交通规则到经济效益
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兜风是一件最惬意不过的事。只要你的汽车不断
朝前进,新的境界就不断地提供给你新的信息,而且激发着你的好奇心,促
使你想进入到更广的未知领域中去。
但是这种享受仅当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完全没有别的车行驶时你才能体会
到。如果公路上出现了别的车子你的注意力不得不被它吸引过去,好奇还在
其次,安全是首要的考虑。如果并行的几个车道上排满了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