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勤俭起家”,勤,用现代语言讲就是要有干劲。不论这个干劲
出自建设国家的热忱或出自个人发财致富的愿望,反正没有干劲懒洋洋是不
会有经济发展的。事实上,上述两种不同的干劲都曾导致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在 50 年代初期的增长,可说是前一类例子的典型;香港的增长,或许可
说是后一类的代表。当然,这决不是说香港人不爱香港。由于干劲能导致增
长,因此一个政策能激励人的干劲的,就是好政策;反之,一个政策执行的
结果是苛待了有干劲的人,必定不是好政策。
然而有了干劲却未必一定导致增长,问题在于这个干劲用得是否得当。
拿科学家的干劲去种田,砸了铁锅去炼钢,这种干劲非但不能导致增长,还
可能造成灾难。如何能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大体上做到似乎并不难,但
一切活动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则是一个极难解决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称
之为“资源的最优配置”。好的经济政策不但要奖励有干劲的人,尤其要奖
励改善资源利用效率的人。
再来说“俭”.俭就是艰苦朴素的精神。拿家庭来看,把挣来的钱吃光花
尽,不留后备,难免有时会紧张被动。一个能发财的家庭决不是吃光花尽的,
而一定是多有积蓄而且善于经营的。拿国家来讲,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都
被消费掉,那么就没有余力搞扩大生产能力的投资。近年来美国经济走下坡,
不是因为美国人懒,也不是因为资源利用效率低,一个主要原因是俭字上出
了问题。他们的积累率从 1965 年的 18%降到了 1988 年的 13%(1990 年上
升到 15%),是现在世界各大国中最低的。
我和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聊天时,无意中说起一般的美国人到
底是穷是富?从表面上看,他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不少家庭甚至有两
辆,住的房子和室内陈设都很讲究;从工薪收入看,知识分子和专业工人的
年薪多半可达 3 万元以上,许多家庭还有股票的红利收入。在哈佛大学负责
清扫的一位黑人老工人在每年一度的休假中都要去南方几个州游玩,有时还
出国到牙买加去。他们这样花钱必定家里存有很多钱。可是从另一方面看,
马路上跑的汽车多半是旧车,新的豪华车为数很少;他们虽然多半拥有自己
的住房,但大多是借债买的,每个月都要用工薪的几分之一还债。他们用钱
虽然阔绰,其中却有不少人是赊账摆阔气。没有到发薪水,已经伸长了脖子
等薪水过日子。经济系一位心直口快的女秘书说,她在洗衣店里洗的时装要
等发薪水才有钱去取,这耽误了她去参加宴会。所以到底他们有多少家底真
很难猜测。
一年多以后我从美国商业部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数
字显示,1984 年美国家庭的平均净资产(存款、房地产、股票及债券之和减
去贷款及各种债务)为 6.6 万元。但此数不包括诸如汽车、冰箱、首饰之类
耐用消费品之价值及预期养老金和保险收入。6.6 万元的数字确实不算多,
大约只相当于家庭两年半的收入。尤其叫我吃惊的是,美国家庭净资产的中
位数只有 2.5 万元,合不到 1 年的收入。所谓中位数是将家庭净资产数从大
到小排队,在队列正中间的那个家庭的净资产就是中位数。换言之,有半数
的家庭的净资产高于 2.5 万元,半数的低于 2.5 万元。平均净资产则是全国
家庭资产总数被家庭数除所得的商。中位数远低于平均数说明大量资产集中
在少数家庭手中,大多数家庭的资产是偏低的。美国的统计资料也表明,资
产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又大于纳税后可支配收
入的不平均程度。这里累进所得税起了均贫富的作用。
6 万多元的资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照一般人设想,它必定是以现
款、银行存折或股票债券的形式存在着。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真正的资产,它
们只不过是一张纸,用来证明实际上存在的那一部分资产归你所有。真正的
资产是工厂、铁路、矿山、建筑、森林、土地等。这些资产在美国绝大多数
是个人所有。当你在纽约繁华地段的马路上行走,看到四周高楼大厦,你可
以想象每一所房子以及其内部的陈设,归根结蒂,它们莫不属于某个私人所
有。当你开着汽车越过森林、农田时,这些森林农田也都属于某个个人。事
实上,只有你脚底下的这条马路大概是公有的,它属于国家(联邦)所有或
省(州)所有。我说“大概”是因为确有一小部分马路属于私有。我在波士
顿的住所就座落在一条私人马路上,马路两端各竖了一块牌子“私有马路”。
冬季市政府的扫雪车只扫公共马路上的雪。正因为如此,私人经营的扫雪车
公司应运而生,他们专为私人马路提供扫雪服务,并取得报酬。我注意了一
下,同为私人马路,但各条路的维持状态差别极大。有的有专人管理,打扮
得像花园;有的年久失修,路面上坑洼不平。事实上不仅私人马路有这种差
别,州属的公路也有状态好坏之分。一般而言,富有的州,公路状态比较好。
如果你手持福特汽车公司的股票,你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成了一个资
本家。到年底你可能分得该公司利润的一部分。但你去参观该厂的时候,你
无法弄清厂中哪一部分资产属于你所有,是一部机床,是一间办公室,或是
该公司占有的某一块土地。但福特公司的巨额资产确实属于他的成千上万的
股东。这种财产所有权的关系很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家办厂时的关系。
那时厂中的一切资产都明确地属于某一个人。如果你将钱存进了银行,取得
一张存折,银行又将存户的钱贷给了许多企业,此时你更无法弄清哪一部机
器设备属你所有,甚至也不清楚你的钱贷给了哪一家企业。然而从总量来看,
证券和存折等的总价值等于实体资产的总价值;你的银行存单确实有它的物
质基础,而不是一纸空文。
从这个角度看,储蓄实际上就是投资。用买股票的方式存钱,意味着你
向某家公司投资,此时你将选一家经营最可靠、利润最丰厚的企业;你要在
上千家有上市股票的企业中精心挑选。用购置土地的方式存钱,你要选择一
块能产出最大价值的土地,不论是森林、农田还是收费停车场。所以当 6500
万个美国家庭选择存钱方式的时候,同时决定了全国的资金流向何处,或者
说,美国的扩大再生产将朝什么方向发展。如果你将钱存进银行,这意味你
将选择投资的机会委托给银行,由银行代你作出决定将资金投往何处。即使
这样,你仍要在美国 3 万多家银行和储蓄信贷所中选择一家利息高且不会关
门的银行作为委托对象。
那么美国百姓选择的结果如何呢?美国家庭中有 80%持有银行的活期
储蓄。当然,活期储蓄的目的不在于投资,而是为了方便。有了活期存款你
就有权开支票以支付房租、水电费,乃至于在商店买东西时,可以不必随身
携带大量现款。可以开支票的活期存款是没有利息的,相反,银行还要向你
收取服务费。美国有 62%的家庭有定期存款。美国的此类存款与我国的规定
不同。必须提前若干天通知银行方可支取的,或相当干活期存款而必须保有
一最低限额结余的,都算这一类。这部分家庭就是将投资的选择权交给了银
行,省得自己伤脑筋。19%的家庭购买股票,他们愿意动脑筋去寻觅预期利
润高的公司,他们每天留意报上关于股禀行情的变化。还有 21%的家庭购买
储蓄债券,3%的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债券是国家、地方或企业向公众举债的
一种契约,不到期不能兑现,但可以出让而变为现款。债券的利息高于定期
存款,家庭买某单位发行的债券,实际上就是向该单位作短期投资。有 19%
的家庭购置地产,还有 14%的家庭自己开办企业,或者说向自己办的企业投
资作为储蓄。但买黄金的行为则完全不是投资,这和买一只冰箱或一部汽车
的区别仅仅在于终有一天你会再次将它出卖。
小结:说明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不同投资有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决定了投资者的风险、获
利和资金注入方式。投资者的分散决策决定了整个经济结构朝什么方向调整。
23.美国人一年生产多少财富?(上)
美国号称首富之国,其人均产值,除掉某些年份低于瑞典、瑞士、日本、
挪威外,经常名列世界首位,今天我们来讨论财富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它的
生产又是如何被统计出来的。
经济学中的财富未必一定指物质财富。所谓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
括非物质财富,如商誉、信息、专利发明和各种服务。而且物质财富也并非
指物质本身,因为稍具物理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物质既不能被生产也不能
被消灭(除掉涉及原子核的反应)。所以生产物质财富只是改变物质的理化
特性,移动其位置,改变其排列和组合。而物质财富的消费也同样是这些性
质转化的过程。以吃东西为例,精美的食物被细心地焙制出来,成为价值很
高的产品;它们被吃下肚去,最后成为屎尿汗等各种排泄物。从化学元素组
成看食物和排泄物并无多大差别,他们的差别只能用经济学中价值的观念来
概括:食物具有价值,排泄物则没有价值。因此生产是生产价值的过程,消
费则是耗掉价值的过程。如果再要问,价值是什么?答复是有用而稀缺的东
西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