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可行性:可行性包括:信息可采集、可转化、模型可构造、算法可实现、假说可验证、结果可解释等等。
2。 经济性:模型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消耗,其中包括调查情况、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构造模型、计算、分析、验证等等过程中的费用。模型化的收益与费用应当相称,经济性要求对模型化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加以控制。
3。 实用性:经济数学模型化贵在有实用价值,这里包括模型化过程所需的时间短、经济实践中使用方便、可靠。
值得指出,模型化的要求对模型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3 数学模型的分类
下面讨论一下数学模型的分类问题,这对于正确地构造模型和使用模型都是有益的。下面叙述几种分类方式。
(一)按模型的数学性质分类
按数学模型的性状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为确定性模型,其原型具有相对地确定性或必然性,原型的各种关系相对稳定明确,模型的数学结构多为各种方程式,点集映射关系式和图式。其二为随机性模型,其原型具有随机性或偶然性,原型的某些关系是波动的和不肯定的。模型的数学背景理论是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多元分析、和鞅论等等。其三是模糊性模型,其原型及其关系具有模糊性或不分明,其处理方式是Fuzzy子集理论、信度理论、证据理论和Fuzzy逻辑等等。
按数学模型的各种变量、参量和函数结构的变动情况,可以把模型分为连续型模型,非连续性模型和离散性模型。连续性模型对于任何量或关系的微小摄动是相对稳定的;非连续性模型对某些量或关系的变化是间断的,有跳跃的;离散性模型则多指其变量是可列点列构成的。
根据模型的参量可以分为固定参数(fixed…parameter)模型和自适应参数(adaptive…parameter)模型,前者在模型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参数只需给定一次,而后者则随着原型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时参数往往属于一个参数集合或空间。
(二)按模型与时间的关系分类:
亦可分为三类。首先,若模型的行为随时间而变化而且时间是独立的变量,则称为动态模型,其原型和时间关系密切(有时也称随阶段变化的模型为动态模型)。其次,若模型的行为不随时间而变化(时间可以是参量),则称之为稳态模型。其原型对时间的变化相对稳定。另外,若一非稳态的原型用一系列静态模型来表示,则称此系列模型为拟稳态模型。其原型是动态的,而这一系列模型中每一个模型是稳态的。如果细分,动态模型还可分瞬时模型(instantaneous)和记忆模型(memory)。前者在任意给定的瞬刻的行为只取决于此刻的环境或因素;而后者在任意给定的瞬刻的性态可能依赖此刻之前的一段时间的历史环境或因素。记忆模型还可以分为两种:其一,独立于此刻自身的行为而此刻之前的一段固定的有限时间称为定时距(time invariant)模型,其二,在现在任一瞬间的记忆范围,直到过去的一个固定的瞬间称为变时距模型,这引出所谓因果性分类,即若模型在一瞬间的行为取决于过去和现在,则为因果模型,若其还取决于未来则为非因果模型。此外,动态模型还可分为周期性模型和非周期性模型,随时间总是作为节奏有规律的变化的模型称为周期性模型,否则称为非周期性模型。应当指出,按步骤、阶段而变化(与时间长度无关)的模型有时也称为动态模型。在经济中动态模型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模型,尤其在宏观方面。
(三)按模型的经济背景分类
按原型背景分类,可以分为宇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模型、中观经济模型和微观经济模型。它们的原型背景分别是世界、国家、地区和企业(这种分类尚有异议)。
按学科分类大致有运筹学模型、经济控制论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数理经济学模型。这模型都有其独特的数学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再细分。
按模型化问题的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模拟模型、统计模型、优化模型和结构模型。模拟模型和统计模型重在科学地观察、预测;优化模型重在配置、统筹和最佳控制;结构模型重在对原型的逻辑化、分析、推理和解释假说。
(四)按模型的数学机理分类
大致可分为:
①数学规划类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和动态规划模型等等;
②统计回归类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多元分析模型等等;
(五)按模型化目的分类
大致可分为:观察和解释模型、计划和设计模型、计划和设计的优化模型、机理过程分析模型、控制模型和研究模型。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分类方式,而且分类不是绝对的。但是,识别模型的类别无论对构造模型还是使用模型都是十分必要的。
§2。4 模型化过程
许多人曾给出过数学模型化的步骤,但很少有人详细地说明这个过程。本节试图详尽地阐述模型化程序,给读者一个较清楚的轮廓。我们首先给出模型化流程图。
模型化流程图 图2。1
§2。4。1 模型化方向的表述和经济原型的机理分析
一、模型化方向的表述
模型化过程始于对模型化方向的表述,当你怀着通过模型化研究原型的愿望,进入模型化过程,起初的模型化设想可能是模糊的,不完整的,随着模型化的深入和反复,不断地修正、调整,模型化的方向就会逐渐明确。在此阶段,应尽可能地表述整个模型化过程和注意模型化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可四个方面来表述:
(1)表述模型化的目的
包括模型化的动机和模型的用途等等,不同的目的决定着模型化不同的方向,如用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模型化会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引出模型的性质、类型、评价准则等一系列的区别,它是模型化沿正确方向进行的必要条件。
(2)表述对模型的期望
表述包括对模型解决问题的程度、范围以及模型性质的表述,它是模型化目的的深化。
(3)表述经济原型的轮廓
表述包括原型的横向与纵向,原型的内涵与外延,原型的内部、边界和外界等主面的表述,它是进一步明确原型定义的前题。
(4)表述可行的模型〃空间〃
表述主要指建模型者所熟悉的模型的类型,虽然我们尚不知确定何种模型,但通过掌握已知的条件成为可行的模型类型,这时类比分析和考虑异原同模往往是有益的。当然将来构造出的模型可能并不在第一次列出的候选之列,模型化过程是一个反馈型的创造性过程。
上述四方面的表述不是一次完成的,在模型化过程中,可以修正、补充或简化,它们是调查和分析原型的前题。
二、经济原型的机理分析
经济活动通过抽象和提炼而形成了经济问题,它和客观经济现象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以一个经济问题为原型,那么其经济背景就是原型的原型。具体原型具体分析是模型化的灵魂,对原型的机理分析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此强调的是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采用将对象化整为零、把复杂事物分解为若干要素,对局部或要素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种手段,一般说来,原型机理分析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分析原型的外部及边界的机理
其中包括分析原型外部和边界的状况,它们中哪些因素对原型的存在和发展的影响较大,它们是怎样发生作用的等等。
(2)分析原型的内部机理
其中包括分析原型的可分性,子原型的结构和相互依存关系,原型元的特性、作用、存在和变异的条件等等。
(3)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包括对原型的内部、外部和边界的相依关系,原型存在和消亡的条件、发展和变化的形式和趋势,以及原型的本质与特征和遵从的规律等方向的分析,它是我们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关键。
分析使经济原型的各种属性和本质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综合则把经济原型的各个部分、侧面、因素统一起来加以考虑。
综合是建立于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正确的社会经济科学理论和概念,对原型的各个子原型和各种要素的理解统一为对原型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将引导人们对原型进行合理的抽象和作出科学的假说。
§2。4。2 模型化假说和模型的构造
一、模型化假说
假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描述形式,是通向客观真理的必由之路,它在模型化过程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严格地说,模型化假说是由经济假说到数学假设的过程。
所谓经济假说指依据客观经济事实和普遍规律,结合一定的经济概念、原理和科学知识,对于经济原型及其本质和规律所作的推断或解释,由于社会经济的机制复杂,因果关系不甚分明,假说是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方式,如西方的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理论实为不同的假说,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假说,就形成了理论,作为经济假说往往有三个性质:
一、似然性。人们常常感到假说与人们的直观的想象差异不大,但都不能断定其真伪; 二、推断性。由于造成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假说往往是凭着构模者的推测或判断,找出在冥冥中牵引的魁首;
三、简明性。假说不再是原型本身,它简化了原型的复杂程度,抽象出最本质的东西,对原型的结构,趋势和规律做出了较明确的规定。
关于经济假说的范围大致应有两方面:
(1)对原型有关的经济概念的假说,一般说来,一个经济概念往往有多种解释,这与模型化不利,因此,在假说中应明确一切有关的经济概念前后一致,以统一口径。此外,假说时,要注意尽量使用量纲或可定量化的经济概念。
(2)对原型的经济规律的假说,由于原型及原型中子原型和原型元的逻辑关系和变异形式可能很繁琐,所以必须选择其关键的逻辑关系,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