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没有想到
作者:元胡
、回国
张岩自认是个千金小姐。原因有三:
她家有钱,虽然她家也仅仅是从她爸这代开始发迹,但可不是一般的暴发户能比拟的。
她家有势,这点是作为一个现代千金小姐的很重要的条件,虽然她爸在众人眼中只是一个略微风光的金领,但架不住她爸身后的老板势大。
第三,也是构成她家有钱有势的最重要的一点,她家有人。
在上面。
这个“人”已经从市委书记的儿子升级至政协委员的儿子,她家多多少少也跟着鸡犬升天,逢年过节收的礼越来越多,她爸一年到头也越来越忙,连她跟她哥都被夸得越来越天上有地下无,活脱脱一对金童玉女下凡尘。
小时候张岩不懂事,还大言不惭地跟人吹嘘:“你知道吗?我见过XX书记!知道书记是什么吗?且,一看你就不知道。”
这都是小学幼儿园时的事了,等大了再不敢说这样的话,也不知怎么就开窍了,吹还是照样吹,但绝不说什么见过XX书记,连XX书记夫人都不说,即便她真的见过XX书记夫人。
初中以前她就没觉得这世界上有任何女生比得上她。看西游记她就自比观音身边手持宝瓶的仙童下凡,看格林童话她就俨然一个现代的白雪公主,除了没有一个恶毒后妈,什么美貌,高贵(那时候还不明白这个词,就是觉得公主是最好的),王子,她生来注定就是拥有这一切的。
穿着雪白纱制的公主裙,戴着粉红色的发卡,脚蹬小红貌大头皮鞋,书包是商场里数一数二贵的,书包里的文具盒是爸爸从国外买的,顺带一盒连老师都没见过,一般人连听都没听过的巧克力,享受着一众小朋友或羡或妒的目光,张岩打从心底美得飘飘然。
每每有新东西拿到学校炫耀,那是张岩最快活的时间。
老师们都向着她,同学都爱凑到她身边,偶尔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张岩总是表现出与一个孩童身份不相符的大度,唉,算了,谁叫他们没有呢。
这是初中以前。
上了初中以后,哗,张岩头顶的粉红泡泡天很快破了。
同学不围着她转了,这让她感觉很不好,尤其是当她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硬皮笔记本等着往常一样呼啦啦围上一群同学或赞或叹,等听得差不多了,她再得意洋洋地加上句:“这是我爸去XX给我带的。”一众同学更是哗然,开始不断问她:“你爸去了XX?”“那是哪啊?”
“这个得多少钱啊?很贵吧。”她装作不在意地说出个大数,四周响起参差不齐的抽气声……
她故意慢吞吞地拿出笔记本,再摩挲半天封皮,只差没把这笔记本在每个同学眼皮底下晃一圈才打开,等着。
到是如意料中的同桌惊叹了,但她惊叹的内容让张岩很是不悦。
“张岩,这是你的笔记本吗?哇!跟郝佳佳的一样漂亮,太好看了!”
一样?居然还有别人有!
她一双厉目瞬间往郝佳佳那盯去,果不其然,看见她桌子上摊开的笔记本,很像。炫耀的劲儿立刻就淡了不少,心里暗暗想着,下次等她把那个玩具娃娃“不小心”装错了带进班级里的,她有笔记本,难道还能有玩具娃娃?
没想到郝佳佳还真有玩具娃娃,还是“不小心”装错了进到书包里,一打开之后被同桌惊叫一声才发现的。
等玩具娃娃终于传到张岩同桌的手上,她显然对玩具娃娃爱不释手,直嘟囔漂亮漂亮,听得张岩瞪着那玩具娃娃就好像瞪着转世仇人。
衣服,文具,小饰品,零食,张岩暗地里较上了劲儿,可这回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易地独占鳌头了,不光郝佳佳,还有张心雨,刘晓琦,她的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了出来,其中别班的一个叫谢琳琳的更是让她忌妒得抓心挠肝。
老师们见天地夸她,同学们见天地讲她。
又学年第一了。
又三好学生了。
又代表学校去北京参加竞赛了。
如果光是学习好还不至于让张岩放在眼里,这个谢琳琳不光学习好,还会弹钢琴。
钢琴?她到是有一台雅马哈,但弹了两个月就放弃了。
除了钢琴,还会书法。
她于是立刻磨她妈给她报了个书法班,练了半年,老师也不夸她,一气之下不学了。
据说还能画油画。
刚开始不知油画是什么东西,等知道之后,嫌那个油彩味大,实在提不起兴趣。
英语口语顶呱呱。
她汉语将将七十八。
这些都不是让张岩感觉最挫的,最挫的是张岩听说副市长是她妈。
头一次,张岩总想方设法逮着机会说的那句“XX书记,我爸认识,知道书记多难见着吗”怎么也说不出口,以后也再没能说出口。
张岩纠结了几天几夜,不得不被迫承认自己不是世界第一,而是以几分之差屈居世界第二,等到初中毕业时,还世界第二呢,全校前百就不错了。
但十五岁的张岩还不大理解权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只是觉得自己吃的、穿的、用的不像以前一样是独一份的了,而且有不少人拥有的比她还好,让她隐隐有输了的感觉。为了赢回场子,她死活缠着她爸,非要他让自己进最好的高中,一边磨一边想自己都打听好了,张心雨,刘晓琦要考的是七中,郝佳佳想去的是十二中,那个谢琳琳正奔着省实验使劲儿,省实验原先是张岩的目标,自从知道谢琳琳要考,她就一直琢磨哪个高中能比省实验更好,琢磨到最后,灵光一闪,北京!首都那一定有全国最好的高中!
于是张岩就非得要去北京念高中。
一天除了睡觉时间,否则逮着她爸她妈就撒泼耍赖,又哭又嚎。
张力新夫妻俩被女儿折磨得快崩溃,刚开始不松口,家在这,去北京念什么高中?一个小女孩能安全吗?翻来覆去跟她讲道理就是不通,忍不住都要揍她直到听话为止的时候,赶巧了,老板要把公司一路扩到首都去,于是,也不知幸是不幸,全家搬到北京,张岩也如愿念上北京的高中。
最好的?当然。
只不过如何定义这个“最好的”,现实和张岩有一点分歧。
对张岩来说,最好的当然是名头最响的,说出去能让人各种羡慕忌妒恨,当然,前提是她在这个高中里面过的也得是好的,可以不是最好,但绝不能差了。
而现实呢,最好的当然是名头最响的,虽然是暗地里,说出去能让人各种羡慕忌妒恨,虽然还是暗地里,而且羡慕忌妒恨的不是升学率,当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高中生活都是最好的,家世有别么。
那高中三年张岩过得浑浑噩噩,上学比穿着放学比车,一认识就开始比父母然后比谁见的世面多。
张岩因为接自己的车两年都没换被人嘲了几句,羞耻得当天放学让司机等了一个半小时,差点没报警时张岩才做贼似的偷摸溜上车,到家就把背包一摔,对自己妈吼换车!
张力新回来后,张岩又吼一遍,刚开始张力新没鸟她,漫不经心地哄,后来听张岩还在那喋喋不休:“就接我的车最破,你去门口看看,哪个同学像咱家这样?人都几个月就换一辆新的!”
张力新的脸一下子拉下来,瞪着女儿骂:“谁惯得你这个臭毛病!换车?有车接你就不错了!有能耐明天你不坐,你走回来!学习不好好学竟学人攀比!我就是没舍出时间好好教育你!”
气得张岩晚饭不吃了,绝食抗议。
没想到一向她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的爸这次铁了心连她饿死都不管了,张岩心都凉了,决定离家出走急死她爸,在肯德基坐了一天也不知干什么好,时值冬天,天黑得早,五点多她开始坐立不安,心中害怕,实在熬不住灰溜溜地打车回家了,结果妈去打麻将未归,爸没下班也不在,哥又不知在哪个同学家里玩呢,到是小保姆招呼她一句回来啦,就下厨房端饭菜。唯一急坏的是司机,昨天一个半小时好歹还接到了人,今天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个人影。一脸风霜地回来抱着希望看一眼,正看到张岩对着电视笑得没心没肺。张岩听到动静以为是爸妈回来了,赶紧正襟危坐板起脸,准备在他们面前随便摔一下什么东西就跑回自己房间去,没想到对上司机叔来不及收回的表情,既是愤怒又是放心,复杂得让张岩一阵心虚。第二天尽管十分不情愿,张岩还是坐着两年没换的车上学去了,车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静。
那三年,张岩既学会了虚荣攀比,也学会了审时度势,换句话叫逢高踩低。
比她差的,可以嘲笑之。
比她好的,可以奉承之。
她再不会像以前一样蠢得排什么世界第一第二,现在她身边有三种人,第一种,拥有的没她好,见到这样的她就高兴,可以暗暗鄙视,第二种,跟她差不多的,跟这样的人可以相对平等地交流,第三种,拥有的比她强,见到这样的她得小心,不能得罪。
现实把这种思想深深地根植在她的脑海里,对着一脸寒酸的人不耐地笑,对着穿着考究的人谄媚地笑,这已经成了张岩的本能,她从不觉得有何不对。
高中毕业,她随大流准备出国,家里条件好,她一路顺风顺水,从未为学业发过愁。去国外念书就跟她当初来北京念高中似的,不为别的,就是为那种优越感。
但在选择哪个国家就读上,她的决定又让家里吃了一惊,不是美国,不是英国,也不是日本,而是瑞士。
一所很普通的大学。
张力新为此还特意跟张岩谈,劝她去美国或是英国,好大学多,机会也多,去瑞士旅旅游行,要是为了念四年大学还不如留在北京上北大。
可张岩坚持,心底觉得瑞士是特别的,如果到了英国美国,她可能又将像高中一样淹没在众多权贵子女之中,或许潜意识里她还没放弃做回初中前的自己,那种独一份的感觉,天下之大,唯我独尊。
现在张岩回想起来,目前在已经历过的两条关键岔路上她的选择都称不上明智。
初中毕业时,那个冲动的决定令她到现在想起来都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头脑空空。
高中毕业时,去瑞士的决定如果目的是为了追求高人一等的感觉,那四年下来,显然失败了。但又不得不说的是,正是这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