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百家到一家 -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育家。
  学派: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的发扬和继承者。
  生平
  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的孟子天资过人却又十分贪玩,孟母痛心之下,用刀割断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教育不懂事的儿子就像残布断匹一样,荒废了学业。“孟子惧”,从此早晚勤学不息。
  孟母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不畏辛苦,果断地三迁其居,造就了一代圣人。孟子故里原在邹县以北12公里一个名叫凫村的小村落里,其家在山林之中,邻近墓地。孟子看到人们出殡下葬,便喜欢模仿送葬筑埋的游戏,这在当时是对葬者的大不敬,孟母见状,决定迁舍于邹县城内西北区。这里是店商云集的地方,生性好模仿的孟子又顽皮地学起商人的叫卖、交易,孟母无奈之下,再次迁舍,搬至城南门的子思学宫旁。子思,即孔子之孙,孟子时,学宫主要由子思的门人执掌,这一次孟子模仿的只能是诗书礼乐了。孟母终于松下一口气,再没有迁居。
  孟子在子思门人的影响下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孟子初到齐国,齐王以有病为托辞,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是派人召见他,孟子也以生病为理由推辞,不去朝见。第二日却去见东郭氏,故意表明自己其实并没有病。齐王派人来问病,孟仲子一面替他周旋,一面要求孟子不要回家,赶快去朝见,孟子仍然不去,坚持非礼之召则不往,表现出傲岸的个性。由于齐国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孟子“仁政”的思想得不到重视。孟子在齐大约住了有两年的时间,齐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离齐归葬。行丧三年后返齐,仍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只好离开齐国。临行前,齐威王赠金百镒,被孟子拒绝了。
  孟子离开齐国后,听说宋国要实行仁政,便率领弟子前往宋国。在宋国,孟子以幼子学语为比喻,通过与宋臣戴不胜的谈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影响和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告诫戴不胜要多荐贤士。孟子劝宋大夫戴盈之实行什一之税,去关市之征。当戴盈之告诉他今年还办不到,预备先减轻一些,明年全实行时,孟子以攘邻之鸡为比喻,指责说:“如果这种行为不对,就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孟子在宋期间,滕国的世子即后来的滕文公曾两次拜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向滕文公讲述了许多关于仁政的道理。孟子看到宋国对实行仁政缺乏诚意,并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于是离开了宋国。
  孟子离开宋国后,约在公元前323年回到家乡邹国。在留邹国时,他回答了关于礼和食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帮助曹交领会“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的真正含义。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然友至邹拜见孟子,询问办理丧事的有关事宜。这一年,鲁平公用孟子弟子乐正子为政。孟子认为乐正子爱好善言,对自己仁政理想的实现会有帮助,于是来到鲁国。在乐正子的举荐下,鲁平公打算接见孟子,但臧仓却以孟母葬礼的排场超过孟父为由从中阻挠,使孟子的仁政计划再次落空。
  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对孟子十分敬重,将其馆于上宫,凡事都要请教于他。此期间,孟子较系统地阐述了“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等仁政理论。(《孟子·滕文公上》)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滕文公对孟子是尊敬的,而作为为君所信任的臣子,孟子却有些“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滕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时,孟子只是说了些君民上下同心、与国家共存亡之类务虚不务实的话,让滕文公颇感不满。孟子最后在滕的处境颇有些尴尬,为实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于是,孟子离开滕国来到魏国。
  孟子来到魏都大梁时,在位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经七十岁左右了。对于孟子的到来,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您不远千里来到魏国,对我们国家会很有利吗”孟子回答:“大王您为什么说利益,我只有仁义而已”。他精辟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舍弃仁义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阐明了“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并根据自己的仁政学说为魏国设计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老有所养、养有所终的“王道”蓝图。孟子在魏期间,虽然受到梁惠王的礼遇,但其仁政主张并未得到采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离开魏都大梁。时值齐宣王初立,努力复兴稷下之学,于是孟子又到了齐国。
  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孟子深受礼遇,被聘为客卿。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称霸,并就此询问孟子。孟子则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为由加以推托,然后大讲“保民而王”和“制民之产”的道理,劝宣王实行“王道”仁政(《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和齐宣王的多次交谈中,还宣扬了应“与民偕乐”,要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选拔贤才要“国人皆曰贤”,然后用之等主张。在齐伐燕之前,齐大臣沈同曾私下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可”。齐国获胜后,孟子竭力反对吞并燕国,劝宣王送回俘虏,归还重器,和燕国臣民商量立君,然后撤兵,可是宣王不听。第二年,燕国和诸侯的军队并力攻齐,齐国大败,“齐宣王甚惭于孟子”。谏诤并燕使孟子和齐宣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也使孟子在齐国实现仁政的理想彻底破灭。孟子辞去客卿之职准备离开齐国,齐宣王“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孟子坚辞不受。齐国大臣淳于髡想为齐宣王留住孟子,并在孟子离齐后于齐西南昼地过夜时拜见孟子。但孟子在昼地停留了三晚,最终认识到齐宣王并不准备采纳自己的主张,于是便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游历,大约在公元前311年,返回自己的故乡邹国。
  孟子回到故乡后,便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约公元前289年,孟子离开了人世,享年约84岁。时值冬至节日,为哀悼孟子,邹人废除了贺冬之礼,遂以成俗,以至今日。
  孟子的一生是以接受了孔子传统自居的。孟子自幼在儒家思想的熏习之下,便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又,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因此被尊为“亚圣”。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结合而成的“孔孟之道”,成为了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第二节 儒家——孟子(2)


  孟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暴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寡人,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以人民为根本——民本思想的线索。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伦理思想: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认为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炼自己的手段。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人性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主要著作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公元前372至前289年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该书反映了继孔子以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孟子的思想和理论的精髓。千百年后,人们仍能从《孟子》一书中,清晰地感受到孟子的个性、情感和精神,看到一个大思想家的鲜活形象。这也正是《孟子》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无穷魅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书中还记录了孟子和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论辩。孟子在这些论辩中,既有明晰温和的说理,也有逐层的批驳,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