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卖肉的是人吃肉的也是人,或者卖肉的是鬼吃肉的也是鬼。一个人如果进入这样的夜市,会遇到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虽然想起来后怕,但却留下了足够骄傲一辈子的谈资。大和尚啊,您是脱离了红尘苦海的人,自然没有听说过鬼市的故事。我在血肉模糊的屠宰村长大,听说过鬼市的传说。说一个人误入鬼市,看到一个肥大的男人,把自己的腿放在炭火上烤着,一边烤着,一边用刀子割着吃。那人大惊,喊道:小心把腿烤瘸了啊。那个烤腿的人,扔下刀子,放声大哭,因为他的腿真的瘸了。如果这个人不喊那句话,那人的腿是不会瘸的。还有一个人,起大早骑车进城去卖肉,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看到眼前灯火闪烁,近前一看是个热闹非凡的肉市,烟火缭绕,香气扑鼻,卖肉的人大声喊,吃肉的人满头汗,生意十分红火。那人心中大喜,急忙支起车子,摆开肉案,将还散发着热气的烧肉拿出来,刚喊了一声,就有成群的人围了上来,不问价钱,这个要一斤,那个要两斤,卖肉人切割不迭,那些人也等待不及,纷纷将钱票扔在卖肉人面前的蒲包里,抓起肉来就吃。吃着吃着,嘴脸就狰狞起来,眼睛也放出绿光。那人看事不好,提起蒲包,转身就跑。在黑暗中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跑,一直跑到公鸡鸣叫,东方破晓。等到天亮,才发现身处旷野。检点那个蒲包,发现包中全是纸灰。大和尚,眼前这个烧烤夜市是双城肉食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是鬼市,即便是鬼市又有何妨?大和尚,现在的人,最喜欢和鬼打交道。现在的人,鬼见了也怕啊。那些卖肉的人,都戴着白色的圆筒高帽子,显得头重脚轻,站在那里,手中忙活着,嘴巴里喊叫着,用夸张的语言,招徕着顾客。炭火的气味和肉的气味,混合成一种古老的气味,十万年前的气味,弥漫了这块足有一平方公里的地方。黑色的烟雾和白色的烟雾,混合成彩色的烟雾,升腾到空中,把夜游的鸟儿熏得晕头转向。吃肉的红男绿女们,个个喜气洋洋。有的一手提着啤酒瓶子,一手攥着一串羊肉,吃一块肉,灌一口酒,打一串饱嗝。有的男女对面,女的把一块肉送到男的嘴里,男的随即把一块肉送到女的嘴里。有的更加亲密:男女对面,合叼着一块肉,一口口地吃进,直到把肉吃完,然后两个人的嘴巴合在一起亲嘴,围观的人齐声喝彩。大和尚,我很饿,也很馋,但我发过重誓,不再吃肉。我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您对我的考验。我用诉说,抵抗诱惑。
春节前后,我们家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首先要说的是,在元旦过后的第四天,也就是宴请过老兰的第二天上午,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借人家的餐具和家具清洗干净,父亲和母亲一边洗碗涮盆一边说着闲话。所谓闲话,其实不闲,因为他们的话头用不了三言两语就绕回到与老兰有关的事情上了。我听够了他们的絮叨,便跑到院子里,将那块遮盖着大炮的帆布揭下来,然后拿出黄油,对我的大炮进行入库前的最后一次保养。随着我们家和老兰的关系的修复,我的敌人已经不存在了。但即便敌人不存在了,我的武器也必须好生保存。因为我听到父母亲在那几天的谈话中,反复地提到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就是说,今天的敌人,很可能是明天的朋友;而今天的朋友,很可能是明天的敌人。而从朋友转化成的敌人,总是比一般的敌人还要凶残百倍。所以,我必须把我的大炮好生存放,一旦需要,拉出来就能投入战斗,我决不把它当废钢铁卖给废品公司。
第五章第59节 沾染上了灰尘
我先用棉纱将沾染上了灰尘的黄油从大炮上擦去,从炮筒到支架,从支架到瞄准具,从瞄准具到底盘。我擦得非常仔细,连一个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即便是伸手难进的炮筒内,我也用缠上棉纱的木棍来回捅了数百遍。擦光了黄油的大炮显出了钢铁的底色。几十年锈蚀出来的坑坑洼洼,也在表面存留着,这是天大的遗憾,我没有办法。我曾经试图用砖头和砂纸把那些坑坑洼洼磨平,但生怕把炮筒磨薄影响发射安全。擦去旧油,我用食指抹了新鲜的黄油均匀地涂在炮身上。当然也是连边边角角也不放过。我用的这包黄油是从飞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收购来的。这个村子里的人除了不敢偷飞机,什么都敢偷。他们说这包黄油是用来保养飞机的发动机的。我相信他们没有撒谎。用保养飞机的黄油来保养我的大炮,我的大炮也是有福气的。
在我保养大炮的过程中,小妹妹一直跟在我的身后。我无需回头就知道她的眼睛瞪得溜圆,不错眼珠地观看着我的每一个动作。她还在我工作的间隙里,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让我解答。譬如这是什么东西啦,大炮是干什么用的啦,什么时候放炮啦等等。因为我喜欢她,所以对她提出的问题,我全都认真地进行了解答。在解答她的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为人师表的欢乐。
就在我把大炮保养完毕,正要给它罩上炮衣时,两个村子里的电工进入了我们家的院子。他们满面惊奇,眼睛放着光,脚步迟疑地挪到了大炮前面。他们尽管年纪都超过了二十岁,但脸上的表情却像少见多怪的孩子一样幼稚可笑。他们提出的问题跟我妹妹提出的问题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妹妹提出的问题深刻。可见这也是两个孤陋寡闻的笨蛋,起码在有关武器的知识上孤陋寡闻。对于他们,我可没有像对待妹妹那样耐心。我爱理不理地回答着,甚至故意地与他们捣乱。譬如他们问:这炮能打多远?我就说:打不远,但打到你们家没有问题,信不信?不信就放一炮试验试验?我保证一炮把你们家轰为平地。他们对于我的恶言,一点也不生气。他们轮番弯着腰,歪着头,眯着眼睛,将目光射进炮膛,好像那里边藏着什么秘密。我拍了一下炮筒子,大喊一声:预备放!那两个家伙就像兔子一样跳到了一边,脸上现出惊恐不安的表情。我说:你们这两个胆小鬼!我妹妹也鹦鹉学舌地说:胆小鬼!于是这两个家伙就嘿嘿嘿嘿地笑了起来。
这时我母亲和父亲走了过来。他们都高高地挽着袖子,露出了胳膊。母亲的胳膊是白的,父亲的胳膊是黑的。如果没有父亲的胳膊比较着,我还不知道母亲的胳膊是这样的白。他们的手掌被冷水浸泡得通红。父亲支吾着,大概是忘记了这两个家伙的名字。母亲却提着他们的名字,脸上带着笑容说:“同光、同辉,你们俩可是稀客。”母亲转脸对父亲说,“这是老彭家的哥俩,是咱村的电工,你不认识他们了?”
彭家哥俩对着母亲低头弯腰,做出一副十分谦恭的样子,说:“大婶,是村长让我们来的。来给你们家拉电。”
母亲说:“我们家没说要拉电啊。”
“这是村长交给我们的任务,”同光说,“村长说要我们什么也不干,也要先把电给你们家拉上。”
父亲问:“是不是要很多钱?”
同辉说:“那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只管拉电。”
母亲犹豫片刻,说:“既然是村长让你们来拉,那就拉吧。”
同光说:“还是大婶有决断,其实,村长安排的,顶多收你们几个成本钱。”
同辉说:“也许连成本钱都不要,村长吩咐的事嘛。”
母亲说:“该交的钱我们自然要交,我们可不是那号贪占公家便宜的小人。”
“罗大婶出手大方,全村都有名。”同光笑着说,“传说大婶把收废品收来的骨头都要放在锅里熬熬,让小通兄弟喝汤。”
“放你娘的臊!”母亲骂道,“要拉就快点,不拉就给我滚出去!”
彭家兄弟嬉笑着,赶忙跑到大街上,把那些折叠梯子、电线、插座、电表之类的东西搬进来。他们腰上束着褐色的宽牛皮腰带,腰带上插着钳子、剪子、螺丝刀子等红红绿绿的工具,看上去很是威风。我与母亲在市化肥厂后边的小巷里曾经收到过一套这样的工具,但被母亲拿到百货大楼后边的五金一条街上转手卖了,立马就赚了十三元钱,母亲心情愉快,买了一个夹肉烧饼犒赏我。彭家哥俩腰带着工具、扯着电线先是在我家房檐下爬上爬下,然后就进了屋子。母亲也跟随着他们进了屋子。父亲蹲下来,端详着我们的大炮,说:
“这是82迫击炮,日本造。抗日战争时期,要是能缴获这样一门炮,能立一个大功。”
“爹,想不到您还懂得这个,”我欣喜地说,“炮弹是什么样子?您见过吗?”
“我当过民兵,去县里参加过集训,”父亲说,“那时县里民兵团里就装备了四门这样的炮,我是二炮手,专门负责搬运炮弹。”
“赶快告诉我,”我兴奋地说,“告诉我炮弹是什么样子。”
“就像,就像……”父亲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尖头大肚、尾巴上带着小翅膀的东西,说,“就是这样子的。”
“您放过吗?”我问。
“也算是放过吧,”父亲说,“我是二炮手,负责把炮弹递到一炮手手里。一炮手从我的手里把炮弹接过去,然后,”父亲弓腰叉腿站在炮筒后边,双手似乎着一个带翅膀的炮弹,说,“就这样往下一放,炮弹就轰地一声飞出去了。”
第五章第60节 双轮平板车
几个浑身上下油漆斑驳的人,推拉着一辆双轮平板车,出现在小庙门前。他们在明处,我们在暗处,所以他们不可能看清我,但我把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略有些驼背的老者,嘴里唠叨着:这些人,要吃到何时才能罢休呢?一个小个男人说:这么便宜的肉,他们自然要拼了命吃。我看这肉食节应该叫劳民伤财节,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