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部生命 说法-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踏实了,反倒睡不着了。于是就总冒出这个念头:要是我没带这枝沙棘呢? 
  我对沙棘有了感激之情,我知道该珍惜它。可是,行李架上,座席下边都被包裹塞得满满登登,一点缝隙也没有,我找不到地方摆放,就只有放到自己的身上,小心翼翼地庇护着,尽量别翻身,因为一翻身它就得滚落到地上,我怕弄坏了枝子。可是,总不翻身也不舒服呀! 
  从这时候起,我才开始感到带着这么一扑噜东西怪麻烦的,而且,随着行程的遥远,随着换车的频繁,这种麻烦将会愈来愈大。 
  吐鲁番是不通火车的,我从鄯善下车,然后乘汽车去往吐鲁番。鄯善火车站的小面包车都是私人开的,为了赚钱,不等到人满他们就不开车。车小人多,不该坐的地方也都坐满了人。我的沙棘肯定没处放,就只有在手里边拿着。背包就没处放,得自己抱着,加上这么一个玩艺,可就受罪了。蓬勃的枝条动不动就会划着我的脸,车体一晃,还会剐着别人。我不断地提防着,别剐着人家,也别剐坏枝条,你想想这车坐得有多累。好在鄯善火车站到鄯善城里不远,可是,下了车再上车去往吐鲁番照旧这般拥挤,沙棘还是没有地方摆放。车上的人维族居多,他们不像柳园站的人那么好奇,他们当中也没有人问我这是什么,我从一个个眼神中感受到的绝不是善意,好像是一种讥讽和藐视。售票员在我上车时还让我把它扔掉。 
  我没有扔,他说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清,倒是车上人发出一种哄笑,笑得我颇为恼火。于是,我就开始动了把它扔掉的念头。一路上,我始终没有想过一定要把它带回沈阳。万里迢迢,我没有这个信心。再说,要是当真带回来,别人也会由此笑我痴的。 
  有几次,我差点将它丢下。在离开吐鲁番时,我把它忘在了那家宾馆。我都已经从六层楼上下来了。火州的天气本来很热,那一天一点风没有,闷得要命。我想起沙棘扔在房间时,心里就犹豫开了,上不上去取。裤子粘在腿上,往楼梯上迈步很不舒服。当时觉得就这么扔有点可惜,都带出来这么远了。后来,到了乌鲁木齐住在一位朋友家中,朋友和他的妻子都十分喜欢这个沙棘,于是,我就说送给他们。可是,他们说你都带这么远了,怪不容易的,还是带回东北吧。临行那天,还是忘在了朋友家。发现时,已经走出了一段路。我说算了,留个纪念吧。朋友说带回去才是留作纪念。于是,他执意回去取回来了。没想到带上它又一次给我带来了福音。 
  朋友为我预订的车票由于晚了两天,我没能用上,就决定到车站买当天的票。在乌鲁木齐车站的售票处我没有能够买到卧铺,只买了一张硬座票。我们进到候车室等车的时候,朋友因为没有买到卧票而心情沉郁。他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只顾摆弄着手中那枝沙棘。 
  旁边有位中年男子发现我的朋友拿着这枝沙棘,就与他攀谈起来。一唠,两人就熟了。那人说他手里还能余出一张卧铺票,因为一起走的人中有一个临时有事没有来。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我就得到了卧铺票。朋友为此十分高兴,他说他这一下子就放心了。我说该感谢一下人家,可朋友说,要感谢得感谢这个宝贝。 
  他管手中擎着的沙棘叫宝贝。 
  离开乌鲁木齐,一连3天3夜的火车到了西安,离开西安又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北京。在北京拥挤的地铁上,我的肚子都快挤扁了,但我一直精心保护着手中的沙棘。尽管如此,沙棘仍然受到了拥挤。这种拥挤较之大戈壁的剧烈风沙对它的破坏更甚。好在它已经从风沙中练就出来,它的所有的枝蔓是不会轻易折断的。任何花枝和树枝也不会有它的这份抗性。 
  如今,它经过万里旅途,已经安然立于我家那装修一新的客厅里。为我家客厅增添了许多光彩。妻子是用那个她喜欢的有文化味的花瓶插着它,花瓶里边还装上了沙子,沙子用水浸着,这使它如今还没有干枯,一掐它的皮,还透出一种嫩黄。 
  妻子比我更喜欢它。在刚放上去的那些日子,妻子希望家里来客人。只要一来客人,她就总愿意让人家注意放在一角的沙棘。绝大多数人不认识它,于是,妻子就给人家讲关于它的来历。 
  妻子在讲它的故事时,总要讲技术员给我讲的火柴的故事。到了最后,妻子总是不会忘记贬我一番,诸如这个人多么愚呀,那么远的路就那么一手擎着……她还添油加醋,连说带比划,直逗得人家笑出声来。而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我都会从心底生出一股惬意来。我觉得柴达木我还没有白去,这根沙棘我也没有白拿。它不仅给我的家庭带来温馨而且它成了我进入柴达木的永远的最有价值的纪念。什么时候我一瞥见它,我就会感受到风沙的刚烈,岁月的无情,戈壁的冷漠,生命的珍贵。于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就会从那细小的枝枝杈杈间一个个活现在我的面前……于是,我就有了灵感,就把它写成这篇散文。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带上沙棘风尘仆仆奔走时,我绝没想到它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好处。   
  刘元举的西部情结《西部生命》(19)   
  10 忧郁的敦煌 
  ——西部系列 
  刘元举 
  寂寞的时候就会去思念敦煌,如同思念早逝的先人。其实,这是一种挺模糊的东西,甚至有点不着边际。然而,却是那么实实在在。 
  走过的地方挺多,为之激动的景观也不少,留下的不过是一叠叠彩照,抽屉塞满了,没个放处,就随手乱扔了。扔来扔去,记忆里边的东西也差不多扔掉了。可是,敦煌是扔不掉的,它像块忧郁的云霭,翳着我那记忆的旷野…… 
  走 近 敦 煌 
  原以为敦煌就是莫高窟,到处洞窟,到处壁画,到处都有美丽的飞天,到处都飘拂着神秘的胡须。随便扯上一缕,就是学问。真正到了那里才知道想象的东西与实际永远有着无法弥合的距离。 
  去敦煌必经一个小站——柳园。柳园可太小太简陋了。敦煌的机场刚刚建好,还在试航中。要到敦煌,只能经由这座小站。每年,大批大批的游人拥挤到这里,把个小站都快挤破了。小站的建筑极其平常,没有任何地域特色,放在哪里都可以,却惟独放在这里让人失望。 
  因为它与这片古老的地域是那么的不谐调。我不知道三毛来到这座小站时作何感想,大概她不会有多少好心绪吧?当然,她的不好的心绪也不能怪罪这个小站。搞文化散文的大家余秋雨到过敦煌,有《道士塔》为证,想必他也是经由这里去往莫高窟的。他对于建筑文化不能视而不见吧?但是,他的文章中从未谈过这座小站。是他的文章被文化和历史挤得太满,没有一行空隙能留给这个小站,还是他丝毫就没有留意这个小站?也许他根本就没有从这儿进入这片圣地。到了这个小站我才恍然意识到,走这个小站有多么扫兴。应该走那条千古之路——丝绸之路。那就是经游酒泉、金塔、玉门、安西,而后再 
  进入敦煌。这是一条最佳的美不胜收的古丝绸之路的旅游线路。无疑三毛是这么走来的,余秋雨想必也是这么走来的,只有我不是。这仅仅是一种选择线路的差距吗? 
  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不必说明。十七年前,我写过一篇就叫这个名字的小说刊于《鸭绿江》的头题,这便注定了我人生之路的定位。都说往事不堪回首,而文学之路留给我的更是不想回味的感伤。那本写郁达夫的书题为《伤感的行旅》,我捧起过三次都没有读完。因为我不想在我的情感中注入更多的伤感色彩。 
  三毛的最后里程就是她走向敦煌。我从一篇记载她的敦煌之行的文章中看到了她进入敦煌的情绪是忧郁的。她去撒哈拉大沙漠与去敦煌的感受肯定是有巨大的差异,前者虽然荒芜却能激发起人的一种生命的活力,而后者给予人的是生命极致的一种沉入吧?这不啻是时空差异,也有人为的成分。撒哈拉使她得到了何西,而敦煌不可能再给予她爱情。不要说这片土地上没有她眼中的何西这样优秀的男人,即使有,大概也无法撞入她的情感世界。因为她走进这片佛洞,就被那片浓郁的佛的氛围沉沉笼罩,她无法解脱。她只能走进沉郁走进无极。人们造佛是为了让佛来解脱救渡自己,于是,佛在黑暗的洞中就给予了人的启示。只有好悟性的人才会得到这种悟性,我以为三毛得到了。如果三毛不到敦煌来,她大概不会结束她的旅程,即使她想结束也不会那么迅速。 
  其实,一个人要说清另一个的行为是不会那么公允客观的,多少不能不带上个人的感情色彩。所以,我一向认为那些人物印象记传记之类的东西不那么可靠。只有人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后才能写好自己。当那些名人的灵魂在飘荡中读到那些记述他们的拙劣的文字时,不知道会发出怎样的嘲笑。于是,我也不能不顾及到三毛在九泉之下看到我写的这段文字会撇起她那刻薄的嘴角。 
  我是个喜欢奇思遐想的人,尤其在无事可干的时候。我在柳园站下车时,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所以就拼命去想三毛。可惜三毛只一小会就想完了。 
  我去往敦煌心切,巴不得一步就跨到敦煌,可是,因为正是中午,没有去往敦煌的公共汽车。我只能在这个小站的周围转悠。因此,这个小站就使我耿耿于怀。 
  说不清柳园这个地方建于何年何月,但柳园这里是绝不会给人以想像力的。它的街衢狭窄得不可思议。两侧只能叫房子而不能叫建筑。我焦虑地折返在这短短的街巷里,放眼望出去,却怎么也看不到百公里外的敦煌。在我此番的旅途中,我时常会在被空旷的大戈壁捉弄得没有一丁点希望之时,却又会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人烟出现了城市。简直就像魔幻。 
  敦煌,这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