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8…13 《北京青年报》社评《“胎盘宴”再揭卫生监督管理漏洞》
这样的问题没有及时批评和制止,积累多了,事情就闹大了。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时,屏幕下方滚动播出这样的信息:
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答案A××人;B××人;C……D……,移动发送答案至××××,联通用户发送至……
这件事情迅速遭遇网上的愤怒评论,选摘如下:
把别人的死亡拿来做游戏,诱导受众在他人不幸的时候争当“幸运者”。我没有想到CCTV的冷血和无耻,真的没有想到却是如此冷血和无耻,这简直是和人类的良知在作对了。
不知道设计这个娱乐问题的CCTV冷血狂们,当时面对着画面中的死去的孩子、悲痛的父母,还有全世界对暴徒们的声讨,心中真的没有一点感觉?
党教育我们多年,却在堂堂的党的喉舌媒体里,出现了公然和人类良知相对抗的东西,有关人等是不是该出来做点说明啊?否则,怎么对得起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
由于事情闹到国际上去了,引起俄罗斯方的抗议,中央电视台迅速采取措施,一个星期内就处理了这件事情:当事的编辑开除,两个制片人解聘。这是因为闹得大了才处理的,要是没闹大,谁处理呀?俄罗斯人质危机一千多孩子被劫持,后来死了三百多人,这是世界级的悲剧,我们竟然拿它去有奖竞猜。
对生命的漠视,还有一类“左”的表现,例如“非典”报道中的“病房里的婚礼”、“火线入党”,刻意制造的一种“刑场上的婚礼”式的悲剧场景。采访的时候还非要当事人摘下口罩,以显示不惧怕“非典”。这种做法,无疑给防治“非典”增添了不必要的困难。这些做法情况说明,在复杂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记者要正确地、理智地对事实做出适当的价值判断,防止因记者的报道而将某种不宜提倡的东西变成了“流行”。我当时写文章说过:
“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人都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请自我检查一下我们的报道,有没有对生命的轻视倾向,有没有对死亡的麻木?不论使用多么革命的语言、多么富于情感的语言来描写死亡,在和平时期,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理由凌驾于人的生命之上。”(6)
我还看到一篇报道(图8…14),主标题是大号黑体字:“巴空难确认无中国乘客”,肩题字很小:“昨日午间巴基斯坦一架客机起飞不久后坠毁,45人无一生还”(《北京青年报》2006年7月11日真头条照片)。“无一生还”,这话如此冷冰冰,你就不能说“不幸罹难”吗?这样做的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人死了非常重要,外国人死了不重要。这个问题若做符号学的心理分析,即编辑潜意识中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
图8…14 《北京青年报》关于巴基斯坦空难的头版图文报道
有一篇时事评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2000年《中国青年报》报道大庆法院关于“未能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的建行职员姚丽恢复公职的判决,以及配发的评论《不是英雄,也有权利》(3月24日)。该评论表达了很重要的观点。
那年,大庆建行遭到歹徒抢劫,两位职员,男的反抗了,死了,女的叫姚丽,没有反抗。事后,建行把姚丽开除了。姚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恢复姚丽公职。法院的这个判决是对的,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中国青年报》评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个普通的职业不能规定公民必须付出生命的义务。与人的生命相较,财物本身没有什么更神圣的意义,无论它们属于私人、集体,还是国家。把财物看得重于生命,是评价尺度的扭曲。文明进步就包含着道德更新,其中就必然包含尊重生命的命题。没有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道德,就是没有道德。
“文革”中,金训华在发洪水的时候,为了捞起被洪水冲走的一根木头不幸牺牲,当时号召全国都要学习。宣传的基调是,只要是国家财产,哪怕是一根木头,都比我们个人的生命重要。我想,这种对于生命的观念需要改变了。上述评论的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即“没有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道德,就是没有道德”这种思想认识,记者要装进脑子里去。正是由于我们对此很不看重,所以最近又出现了一种不良的流行现象,就是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媒体上展现这些画面,使人感到惊恐、难受或恶心。在这种传播效果下,发表这些画面的由头,不论是同情,还是正义、救援,已经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画面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刺激着受众的神经,人为地制造着世界非常不安全和到处存在恐怖的印象。
我们报道时选取画面,始终要怀揣的一道底线是:你的图画是面向大众的,而不是小众的,看你的画面的,还有很多儿童。
比如,很多传媒报道了湖南半截人彭水林,这样的事情用文字报道还可以,问题在于你把半截人的照片弄到传媒上,大人还好一点,孩子看了以后会产生什么感受?还有被遗弃的婴儿吴昊,头部巨大囊肿的图片,最后这个孩子死了,为什么一定要把照片弄出来?单用文字报道不行吗?还有四川德昌县面生巨瘤的女孩尹明君的图片,传媒真想做好事救助这孩子,就用文字报道,图片让人看了以后是非常难受的。
2006年12月,多家传媒刊登湖北女子夏红玉被丈夫挖眼的照片,夏红玉的事情用文字报道可以,但是为什么要把这样的照片弄出来,人们看了时一种怎样难受的心情?2007年12月13日,《新京报》A17版的图片又展示一个长着巨大头部的病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这种形象弄到报纸上?编辑们该检讨一下自己潜在的思想认识了。
关于这个问题,看看国际同行的自律文件吧:
《NHK国内节目标准》规定:“对于犯罪的手段和经过,不做必要限度以上的描写……不得对残虐行为和肉体的痛苦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夸大的暗示。”
《独立电视委员会节目准则》规定:“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对于它的弱小的成员特别注意。在一个如此敏感的领域(电视),我们遵循一条特别原则——如有疑惑,就剪掉。”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虚假广告,典型的是“珍奥核酸”广告。200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主题之一是揭露假营养品,而“3·15”指定的广告“珍奥核酸”本身就是假保健品,这是莫大的讽刺。当时方舟子揭露了这个假营养品,但是没有任何反响。这张图片是2005年正在播的时候,我抢拍下来了,大家看,广告上还有“3·15标志产品”的字样(参见图3…13)。当时《北京科技报》马上发表了方舟子的揭露文章,但是没有任何传媒响应。
核酸是没有营养的,这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法院曾四次判决是假营养品。2001年,我国科学界对“珍奥核酸”进行过深层揭露并引发上百家媒体对核酸营养品的批评,当年卫生部也曾通报“核酸”没有营养。没想到,继2005年之后,2007年“核酸”的假营养品广告再次出现在“3·15”晚会节目中。此前的2006年,商务部因为“珍奥核酸”申报材料存在虚假内容、通过媒体进行不实宣传等问题进行过制裁。2007年这一次,较多的传媒发表了消息《方舟子热盼“3·15”晚会早揭“珍奥核酸”老底》(例如《北京青年报》3月17日),这件事情,明摆着背后是利益驱动。
还有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脑白金,直到现在,科学上没法证明它有什么营养,在临床上最多能够证明一些老年人吃了以后,睡觉稍微好一点,如此而已。现在吹到什么程度?太不真实了,所以网上的评价:最恶心的广告就是脑白金广告。
再有是黄金搭档,是有点营养,但是夸大其辞,吹牛过分,网上评价它“恶心程度”第二名。还有一个“恶心程度”第九名的“生命一号”——小孩喝了“生命一号”,自己在脑袋上用手画了个圈,考试考第一,这是不可能的事儿。还有一个庸俗广告——不合逻辑的假借广告:喝了某种奶粉,小孩长大变成爱因斯坦了。这有点太过分了。这类广告现在很多,我们缺少人去专门研究它,这也是传媒的职业道德问题,尽管不是出自编辑部门,而是出自经营部门,但也要把握一下。
关于低俗广告,《北京青年报》2003年12月19日C叠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值得看看,它总结了低俗广告的10种表现:粗暴强奸、影响食欲、嘲笑智商、诱导发病、威逼恐吓、誓不服老、故布疑云、低俗恶心、糟蹋名作、单一重复。
六、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
2005年5月10日,福建省厦门市的《东南快报》,发表记者拍摄的一组5张照片,内容是一位骑车人因为看不见雨水淹没的路上的大坑而跌倒的瞬间。这是在记者明知水中有坑的情况下,记者守候了近一小时拍摄的两个骑车人中的一位的情形(另一位的情形后来被公开在网上)。这件事情引发公众对该记者的职业道德提出质疑。根据新浪网,最初大约一半的意见支持记者,认为他抢拍下了具有新闻价值的精彩镜头,另一半意见认为该记者明知雨水下暗藏着坑,却在那里等候了近一小时而拍下这两组照片,缺乏职业道德。我也参加了新浪网组织的专家讨论,所有请来的专家都对此表示反对。随着讨论的深入,现在后一种意见开始占上风。社会开始关注新闻职业道德和规范的问题了。
当然,也有不少新闻从业者认为,你们说这些根本没用,只要你到了传媒,老板叫你做什么,就得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