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理论十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概念。用具体数字,如果是9999,你就说9999,而不要说含糊其辞的“万名”)生活贫困(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是空话)文明的好日子(前面用了“幸福”,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
    ……
    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这是新闻吗?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
    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在新闻真实的问题上,我们谈的都是发表的东西如何不真实。如果某个事实明显存在,公认具有新闻价值,你不发表,这本身也是不真实的。每家传媒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都会有差异,但是重大的事实,全人类都会判断为重要的事实,如果故意不报道,就是愚弄和欺骗人民了。1969年美国发射的载人飞船首次登陆月球,不论意识形态如何,这个事实是人类对宇宙的胜利,但是当时的中国传媒只字未报。
    还有一些涉及人民根本利益和安全的重大事实,如果故意隐瞒,也是一种不真实。现在中央放权以后就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在信息公开方面,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中央要求信息公开,但是到了地方问题就来了,他要掩盖不好的事实。为什么?要制造政绩来升官。这就造成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一个矛盾,中央想知道,但地方领导人以党性原则的名义控制他所管辖的媒体,不许报道,这就造成了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不真实。
    例如2007年7月18日济南大雨,一场大雨造成一个平原城市死了很多人,这在世界上都很少见。显然,市政管理出了问题。最后公布死了34个人,这个数字至今仍被人们怀疑是缩小了的。不管怎样,大雨之中死了较多的人是事实。当时,在婚纱影楼里做事的一个23岁女孩子,在网上贴了这样一句话:“我朋友的老爸在银广的一个专柜卖场,他今天亲口给我朋友说的,你们银座死了多少人。”结果,警察迅速把她抓起来了,说她造谣,造成了社会不稳定,拘留1天。济南的各种传媒当时对此基本无言,甚至在这个女孩子被抓的报道中,关键细节说谎。
    每当出现灾情的时候,有些官员本能的反应不是救灾善后,而是全力封杀可能对他们的官位和个人得失造成威胁的民众之口,这比灾难中逝去的一条又一条生命更重要。这是我国公共危机信息处理中最大的问题。
    还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些较为重大的事实都现场直播了,比如国务院总理接受记者采访,大家都看到、听到了,而后登出来的文字报道,有意删除我方不满意的提问和总理的回答,没有任何解释,声明是摘要也行啊,但传媒发表时给人的印象是全文。外国元首来访问,到大学做报告,我们现场直播了,但是变成文字报道时,里面的一些话没有了,这些话可能我们不愿意听。如果没有现场直播,大家没听到,报道的时候声明是摘要,把不愿意听到的话删掉,这在新闻工作程序上是可以的。但在现场直播以后,刊登文字稿的时候有意删掉而不做任何解释,在国际上就变成了一个事件,全世界都在议论,中国为什么删掉了某位总统的话。本来某句话还不太引人注意,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使得被删掉的话越传越广。我们在新闻政策的把握上,要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新闻的基本要求是:报道的东西要真实。现在是信息时代了,这样的做法显得很拙劣。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传媒是一类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专事传播新闻的机构,它的人员知识结构以文科知识为主,使用最为通俗的语言,面向中等文化水平的普通人。科学是极少数人从事的专业工作,它的语言体系与生活语言有迥然的差异。传媒报道科学,即使记者非常真诚地报道,也容易造成不够真实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不同,新闻工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失实。以下具体谈谈几种情况。
    第一,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这样一来,很可能发明一种营养液要比发现一种基本粒子更有新闻价值。比如考古,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值钱的、精美的随葬品,而是要通过考古证实某些历史上的假设。北京老山汉墓挖掘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直播追求的是惊人发现,结果什么都没有,只挖出一块漆面板、一具尸体,而且已经被拽到棺材外面去了,因为这个墓被盗过。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觉得这个事儿好像很失败,而对考古工作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次考古发掘很成功,很有价值。考古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第二,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精确)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第三,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科学的语言有它自己的体系,而传媒报道科学,只能使用大众化语言,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报道内容不够真实。
    这三条都是天然存在着的新闻工作和科学工作之间的差异。即使你非常真诚地报道科学,你的报道对于科学来说,是不准确的。这种差异是允许的,只要大体把科学的情况说出来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媒体在报道科学的时候背后往往有各种动机。
    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记者与科学家之间充分协商,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报道中使用的生活语言,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尽管这种认可有时对他们来说很无奈),尽可能缩小与科学真实之间的距离。
    有些科学问题是很难用普通的话语表达的,报道者在使用一些科普小故事时,要尽可能与当事的科学家核实,一旦错误的故事流传,更正起来很难,多少年也纠正不过来。
    比如,关于“苹果落地”的牛顿故事,上了小学课本,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事儿。现在你怎么更正,大家仍然这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但是媒体上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什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比如说你在谈恋爱,感情非常投入,五个小时你觉得只有五分钟;你做了一件很不情愿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五分钟,而你觉得过了五个小时,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故事的解释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故事已经讲出来了,你想收回去都不行了,这就是对科学的误读,如果扣帽子,就是假新闻。记者毕竟是科学以外的人,不自觉地用人文逻辑解释科学。
    由于记者缺乏理性,也曾经造成伪科学新闻的泛滥。这里的理性是指冷静的思考,即使知识不多,记者对一些问题也应该有常人的判断。可是,一旦发现奇特的关于科学的“事实”,不少记者头脑发热到丧失了常人理性的程度。
    1980年以后的十几宇内,我国传媒报道的各种人体特异功能的新闻,几乎全部是假的。这些新闻有时候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反对者的声音非常微弱。从较早的耳朵认字,到永动机、水变油、邱氏鼠药,还有每隔几年总要重现的某人已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1+1”)的报道,等等。还有多起关于能治百病的医生的报道,没有一个是真的。这里展示的当年《新民晚报》的整版通讯《发现当代华佗》(图3…10),就是吹捧巫医胡万林的。为什么我们会持续出现如此多的假新闻?说轻了,当事的记者和传媒丧失了理性。
    图3…10 《新民晚报》吹捧巫医胡万林的通讯“发现当代华佗”
    1998—2001年,《北京青年报》三次报道换头术假新闻。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一个人换个肝、换个心,能活五年以上,就是新闻了。现在有人告诉你,人的脑袋可以换,而且是男人的脑袋接到女人身上,还接活了,能信吗?科学幻想故事还差不多,但是它是作为新闻来报道的,而且放在报纸的“前沿新知”专版的头条(图3…11),恐怕是编辑发现“新闻”兴奋过度了吧。
    图3…11 《北京青年报》关于换头术的假新闻
    还有核酸营养的假科学新闻。二十多年前,美国法院四次判决,核酸是没有营养的。然而到了中国,众多传媒报道核酸营养,最后由卫生部出面,开了听证会,此类报道才消失。然而,2005—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和“3·15”商品打假的晚会上,核酸营养广告再现,而且是晚会标志性广告之一(图3…12)!
    图3…12 200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播出的“3·15”标志广告“珍奥核酸”
    除了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理性思维外,新闻源通常会与利益挂钩。例如,利益集团请出院士来证明其产品的科学性,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一旦走出他们熟悉的领域,说的话很难科学。他们被别人牵来牵去发表讲话,被利用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传媒喜欢报道“专家说”,你这个专家一定要找准,确实是这方面专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从理解性知识越来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识转变。什么意思呢?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现在要开始转到应用方面去了,一转到应用方面就有利益了,背后越来越多地站着利益集团。传媒在报道科学的时候,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弄不好会危及社会,因为有些东西若是有毒的、害人的,传媒在责难逃。
    因此,遇到以下情形时,做记者的要特别小心:
    第一,当问题属于科学暂时无能为力的领域的时候;
    第二,当问题处于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