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索性做了和尚-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一八年是年初,阳历年假期间,在虎跑寺过年。正月初八日,适逢彭逊之在此“发心出家”,并由虎跑寺当家为他剃度,李叔同在场大受感动,故即于正月十五日(公元一九一八年二月二十五日)皈依三宝,礼了悟法师为皈依师,取法名演音,字弘一。起初为在家弟子,自称“来沙弥”。 
  六月下旬,李叔同在浙一师提前举行图画、音乐课之期终考试。 
  六月底,李叔同将自己的所有财物分赠他人——将当年上海名妓朱慧百、李苹香赠他的诗画扇页、他赠与金娃娃的同卷,以及所书“前尘影世”横额、一块金表,均赠与夏尊;将自己的油画、水彩画作品,寄赠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将自己的金石作品及所藏名家金石作品,赠给西泠印社;将画谱等美术书籍、《莎士比亚全集》及自己的几幅书画作品,赠丰子恺留存;将音乐书籍赠给刘质平;将文具、《南社文集》赠给王平陵;将钢琴等家产赠给日籍夫人;将一些衣物赠给校役闻玉。随即,李叔同换上麻布长衫,与两位最心爱的弟子丰子恺、刘质平合影留念后,即在丰子恺与闻玉的护送下,正式去大慈山虎跑寺出家了。据考证,李叔同之正式出家日,为一九一八年六月三十一日。 
  八月十九日,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李叔同于此日正式剃度落发。   
  李叔同年谱(4)   
  十月中旬,在灵隐寺受比丘戒。期间读《宝华传戒正范》、《灵峰毗尼事义集要》等书,立誓学戒宏律,将失传已久的律宗发扬光大。 
  自此,弘一大师谨遵“过午不食”之戒。 
  一九一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在杭州玉泉寺作《为杨白民书座右铭跋》。 
  春季,受嘉兴佛学会范古农居士约请,赴嘉兴阅藏,整理佛教典籍。弘一大师常用之印章 
  日籍夫人曾专程来杭州虎跑寺求见,弘一大师坚持未见,夫人挥泪离去,返沪后在丰子恺资助下回国。 
  秋季,在虎跑大慈寺从华德大师习唱赞颂,并亲手书录《赞颂辑要》,并作《赞颂辑要·并言》,归纳歌唱赞颂之大大便利。 
  是年,受范古农居士之启发,为弘扬佛法、广植佛回,开始挥毫为求书者书写佛语等,其书法艺术渐趋顶峰。 
  一九二零年在浙东各寺云游挂单。 
  夏天,作《印光法师文钞·弃辞》。后往新城贝山闭关修行,精研律宗经典《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钞》、《灵芝记》等。 
  秋冬,移至浙江衢州莲花寺,继续精研律宗典籍。 
  一九二一年在浙江杭州、贝山、永嘉一带云游挂单。 
  夏季,至温州庆福寺,再三请求,方得拜该寺住持寂山上人为依止师。 
  秋季,在庆福寺闭关精研佛教典籍。 
  是年,丰子恺赴日留学前,曾专程探望弘一大师,并与之辞行。 
  是年,弘一大师俗家次子李准得子,写信请求大师赐名,大师以扬善普度为本,为其取名“增慈”。 
  一九二二年一月三十日,发妻俞氏病逝于天津,终年四十五岁。本拟北上奔丧,无奈北方正值“直奉大战”,动荡不宁,交通不便,未得成行。 
  此后,在温州庆福寺闭关修道,编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五月,复俗侄李圣章信,此信历叙出家前后情况,内容详尽,成为后人研究弘一大师的重要史料之一。 
  夏季患痢疾,多日方愈。 
  冬季,返温州庆福寺。据明代高僧灵峰《五戒相经笺要》及《有部律》诸典,辑《五戒持犯表记》一册,后又增加《三皈略义》等文,刊印传世。 
  一九二三年春季,与尤惜阴在上海佛教居士林合著《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内容分为六大部分: 一、印造经像之功德;二、印造经像之机会;三、印造经像之方法;四、发愿文之程式;五、写时、画时之注意;六、结论。后附刊于一九二四年上海商务书局印行之《印光法师文钞·增广本》卷四。 
  四月,病卧于温州庆福寺。 
  五月,谢绝寂山上人邀其出任宝严寺住持之请求,表明自己专心治律之志。 
  秋季,赴衢州莲花寺。作《绍兴开元寺募建殿堂疏》及《大中祥符朗月照禅师塔铭》。 
  年底,返温州养病。 
  一九二四年春季,于温州庆福寺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一书的写作。此书系弘一大师最重要的佛学著作,系以唐代南山律祖之《行事钞疏解》为表,再根据宋代灵芝律师、明代见月大师之注解分条写出按语而成。全书均由弘一大师亲笔楷书工写,后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五月,赴衡州莲花寺,书《华严净行品偈》一卷。 
  六月,经三次致信“竭诚哀恳”,方得赴浙江普陀山参礼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专弘净土,密护诸宗。弘一大师得与印光法师在后山共居七日,悉心求教,受益匪浅。 
  秋季,患菌痢,大病一场。 
  一九二五年年初,在温州庆福寺潜心研究佛教经典。 
  春末夏初,外出云游,计划由温州到宁波,再经南京到安徽九华山朝圣。无奈时值苏浙军阀混战,交通阻滞,弘一大师到达宁波后即滞留于此,挂褡于七塔寺。夏尊闻讯后,请大师去上虞白马湖居住。数日后,大师又前往绍兴。后大师又去杭州,在杭州书《梵网经》赠著名书画家吴昌硕,吴亦书七律一首相赠。 
  秋季,又返回温州庆福寺,精研《华严疏钞》,发愿弘扬《华严经》。 
  一九二六年春季,在杭州招贤寺,开始校勘《华严疏钞》,决心“以二十年卒业”。 
  六月,假道上海准备赴江西庐山,在沪会晤丰子恺,并重访故居“城南草堂”。夏季,与弘伞法师同赴庐山参加金光明道场,分送三百幅经文偈句,其间居牯岭后青莲寺,不久后又返回杭州。 
  一九二七年正月,在杭州吴山常寂光寺掩关,特邀请堵申甫居士来寺为之护法,精研《华严疏钞》。 
  此间,弘一大师俗侄李圣章曾来寺探望大师,劝其还俗,结果无功而返,临别大师赠其一本手抄《华严经》及一件旧僧袍。 
  春季,北伐成功,革命军中的激进派打着“反封建”的旗号,主张“灭佛驱僧,收回寺院”,拆掉一些庙宇,佛教界一时紧张万分。在此危急关头,居于常寂光寺的弘一大师挺身而出,邀请当地革命党负责人宣中华探讨保护佛教事宜,又为此邀请政界一批知名人士召开座谈会;次月,大师致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等人士。在大师的努力之下,灭佛一说终于被制止。 
  是年冬,丰子恺、裘梦痕编辑《中文名歌五十首》交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内收弘一大师早年所作歌曲二十五首之多。此书出版后,即被众多学校选作音乐教材,多次再版,影响巨大。   
  李叔同年谱(5)   
  一九二八年是年开始《清凉歌集》的写作。 
  七至九月,由温州至上海,在丰子恺家中与丰子恺、李圆净共同编辑《护生画集》,李圆净选材,丰子恺作画,弘一大师题词。所作题词有的系自己创作,有的选自古人诗作。全书诗书画合一,以“人道主义为宗趣,以画说法”,提倡护生,反对杀生。弘一大师在卷首书写题赞:“普渡众生,承斯功德;同发菩提,往生乐园”,表明了创作此书的主旨。《护生画集》一九二九年由上海佛学书局出版,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十一月九日,在丰子恺三十岁生日之日,弘一大师在丰子恺江湾寓中为其授皈依,要求其实行“五戒”,并赐法名“婴行”。 
  年底,佛教居士尤惜阴、谢仁斋拟去泰国弘法,弘一大师闻讯与之同行。船至厦门,弘一大师因身体不适弃船登岸,受到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敬贤的热烈欢迎,闽南佛学界亦热诚欢迎大师在闽弘法。大师遂与尤、谢二居士分手,在福建名刹南普陀寺挂搭。 
  一九二九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与芝峰法师、大醒法师、法愿法师等高僧相识;应邀赴南安小雪峰过年。 
  四月,自厦门返回温州途中,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发现清初刻本为霖禅师之要著《华严疏论纂要》,乃倡印二十五部,分赠国内外各大丛林,后经内山完造,将其中十二部赠送日本各大名寺及各大学图书馆。 
  夏季,在温州庆福寺继续《清凉歌集》的创作。由弘一大师作词,刘质平、俞级棠、潘伯英、徐希一、唐学咏等作曲,先后在上海新华艺专和宁波中学试唱,后又经过七年的反复推敲,一九三六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本歌集系弘一大师出家后歌曲创作的精华所在。 
  九月,与惟净法师一同至上虞白马湖,夏尊、经子渊、丰子恺、刘质平等集资为弘一大师建造的晚年居所在此落成,大师为之题名“晚晴山房”。 
  十月,在晚晴山房与护法会诸友共度五十寿辰。 
  在大师五十寿诞之际,上海开明书店将大师在俗时所临各种碑帖辑成《李息翁临古法书》出版,以示庆贺,由夏尊负责选辑。《护生画集》亦在此际出版。 
  十月底,赴沪乘船至厦门,在南普陀寺协助闽南佛学院院长常惺法师整顿学院。 
  在闽与广洽法师结识。 
  一九三零年一月,与太虚法师一同前往南安小雪峰寺过年。 
  二月,在小雪峰寺与太虚法师合作《三宝歌》,由太虚作词,弘一大师谱曲。 
  二月底,赴泉州承天寺,帮助性愿、广义等法师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 
  四月,返回温州庆福寺,而后即返上虞白马湖晚晴山房,全力校点天津刻经处新版《南山行事钞》。 
  九月,去白马湖金仙寺参加静权法师讲经的法会,历时两月。由天台山来的静权法师宣讲了《地藏菩萨本愿经》等,对弘一大师启发至深。 
  在金仙寺期间,书成《华严集联三百》。 
  年底,返回温州庆福寺。 
  是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