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缴稀�
如果我并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怎么办?因为我看过《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这一选秀节目,上面的人经常会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
经验告诉我,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如果你的确这样认为,那么还有一个补偿办法。我的朋友伊夫斯·勒姆斯发明了一个叫做Checkster的程序,你可以通过登录免费使用此程序。将了解你和你的工作的6个人(可以是同事、客户、上司或者朋友)的名字提交给Checkster。Checkster会以你的名义向这6个人发送一份问卷,让他们填写关于你的信息(仅需5~7分钟),并在7天内将问卷发回Checkster。然后,Checkster会将问卷和问卷答题者的姓名分开,为你提供一份匿名报告,将他人对你的能力及特点的评价进行总结。这份报告只有你自己才能看到,看完后你可以选择保留或者删除。这份报告可以让你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你觉得报告说得不对,可以重新选择6个人,将他们的名字提交Checkster重新作一份报告。
如果你对结果还不满意,那么请做一下第11章的练习。
18种主要求职方法
关于求职的过程,我们知道得很多。职位空缺成千上万,而我们如何能找到它们呢?总结起来,共有18种方式。它们是:
1。 自我评估。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对自己最擅长与喜欢的可转换技能和兴趣进行彻底的评估,这样你便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向家人、朋友及雇主等传递这一讯息。然后,利用自己的评估结果去求职。
2。 互联网。将自己的简历放在互联网上,浏览招聘公司或招聘中介公司的网页来求职。
3。 关系网。通过朋友、家人或者社区人员的帮助求职。
4。 学校。向以前自己所在学校(包括中学、商业学校、网络学校、社区大学、学院或者大学)的教授、老师或者校友会寻求求职方面的帮助。
5。 联邦政府。向州政府或联邦政府失业服务部门寻求帮助。
6。 所在州。向所在州的职业介绍中心寻求帮助。
7。 公务员。参加公务员考试,以获得政府公职。
8。 报纸。假如你所在的城市或者小镇有自己的报纸,经常翻看上面的“招聘广告”。事实证明,星期日发行的报纸是最有用的。
9。 杂志。留意专业杂志,看上面是否有吸引你的招聘广告。
10。 临时工作中介所。临时工作中介所能提供短期合同制工作,可在短期内发挥你的能力与特长。你可以尝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做临时性工作,直到某个公司对你说:“您能留下来做正式员工吗?”不管怎样,通过这种方式你至少可以增加你履历表上的经历。
11。 劳务市场。常去你所在城市的知名劳务市场转一转,那里会有用人单位现场招聘员工,在那里你也许会找到一份短期工作。如果你做得好,就可能转为正式的长期员工。一开始,你可能会干一些力气活儿,只要能填饱肚子,苦一点累一点也不要挑剔。
12。 职场俱乐部。参加或者成立一个“职场俱乐部”,在那里你会得到一些职场信息。同时,要注意联系当地的商会、教堂、清真寺或者犹太人会堂。
13。 简历。将你的简历发给本地的每一家用人单位。
14。 选择你感兴趣的单位。只要你对某家公司、工厂、组织或者机构感兴趣,你便可以与它们的负责人敞开心扉交谈,不管那里是否有职位空缺。
15。 电话簿。通过黄页锁定5~10家你感兴趣的位于你所在城市的单位,打电话或者登门拜访这些单位。
16。 义工。如果你的生活暂时还能维持下去,你可以选择在一家你感兴趣的单位做短期义工,不管这家单位是否有职位空缺。也许,这家单位最终会录用你。
17。 自主创业。注意观察自己所在社区中何种行业是空缺的,自主创业填补这些空白。
18。 接受再培训。返回学校重新接受你所从事过的工作之外的培训。
研究人员发现,几年以前,一名求职者找工作一般要花费15~18周的时间,其中有1/3~1/2的求职者在第二个月便放弃了找工作。他们为什么在一开始便选择了放弃呢?
事实表明,这与求职者采用了多少种求职方法有关。在一份对仅采取一种方法求职的100名求职者的调查中,有51名在第二个月便放弃了求职,这已经超过了半数。而在对采取多种不同方法求职的100名求职者的调查中,仅有31名在第二个月放弃了求职,还不到总数的1/3。
因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运用的求职方法越多,便越容易取得成功。然而,事实也不尽然!
在学校学不到的求职经验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成功求职的机遇的确随着你使用的求职方法的增加而增多了,但方法不能多于4种。如果你的求职方法超过4种,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又开始降低,并且每增加一种求职方法,成功率便越来越低。其中原因我有我自己的看法。然而,现在我只是想给出问题的核心:尽管人们对求职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但学校却极少向学生教授这些。这一点的确令人难过,因为知道这些研究结果能够更早地将人们从失业大军中拯救出来。
还想知道在学校中我们从来学不到的东西吗?
好。研究发现,在职场面试过程中求职者与面试官讲话各占大约一半时间的情况下,求职者被成功录用的机会最大。如果求职者的讲话时间超过90%,或者面试官的讲话时间超过90%,那么求职者很可能不会取得成功。
研究还发现,在面试中回答问题时,如果你回答问题的时间多于20秒少于两分钟,你便有更多被录用的机会。如果你无法在两分钟之内讲完,你可以在到两分钟时这样总结:“如果您愿意听,我还可以讲得更详细一些。”如果面试官表示你可以继续讲下去,那么你便可以继续,但不要超过两分钟。切记,切记!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在面试后马上发一封电子邮件和手写信表示感谢,那么你被录用的机会将大大增加。电子邮件会在第一时间传达你的谢意,而手写信则说明你更有人情味儿。如果你的字实在拿不出手,那么你至少应当将信打印在一张质量不错的纸(重量在30磅以上)上邮递出去。美国头等邮政服务的价格为:一盎司44美分,每增加一盎司加收17美分。电子邮件没有任何成本,但你发送了电子邮件,却不一定意味着别人能看到你的邮件。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给各种求职方法打分
我可以继续写下去,并且举很多例子,但是我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学校除了教我们如何写简历和应对面试,不会教我们关于求职的其他事情。我们需要知道而且也能知道更多的知识,因为求职是人们研究最多的人类活动之一。
当然,研究并不只靠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有时候它还要结合直觉,结合对不同领域的长期观察。
研究加直觉,让我们对各种求职方法的效率有所认识,这对每一名求职者或跳槽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中你会发现有些求职方法明显不如另外一些求职方法有效。
你还会发现,有些自古以来被我们奉为求职宝典的方法实际上并不好用。呃,我想学校应该告诉我们这一点。
下面便是一组按百分比罗列的数据,它告诉了我们求职者采取每种求职方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每种方法的效果如何。
5种失败率较高的求职方法
4%~10%
利用用人单位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有关求职者通过网络成功找到工作的报道,屡见不鲜。
新墨西哥州陶斯县的一名系统管理员想到旧金山找工作,于是他在一个星期一的晚上10点在旧金山的一个网站()上发布了自己的简历。星期三早上,他便收到了来自70多家用人单位的回复。
还有,一名营销专业人士按照一家网站的指导写了一份简历,然后将这份简历投向了她感兴趣的两个职务。72小时之内,两家公司都联系了她。她目前在其中一家公司供职。
不仅媒体对此类事情大肆报道,我的邮箱中也收到了不少这样的案例。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写道:“5月,我工作了5年的公司出人意料地辞掉了我。后来,我在教堂那里发现了一本您指导人们如何求职的书。读过之后,我备受鼓舞。被辞退的那天,我便将自己的求职托付给了主。是主保佑着我,并为我提供了一些找工作的方法。互联网是我赖以找工作的工具,我找工作几乎不通过任何其他渠道。通过互联网,我不断发送自己的简历,有25%的简历得到了回复,从而使我有机会进行电话面试或者面对面的面试。辞退我的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我现在要应聘的是一家在网上找到的出版公司。”
另外一封邮件写道:“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不可能在仅仅8周的时间里找到这份理想的工作。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给了我很多不错的机会……”
因此,我们看到互联网的确能够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在10年前那是难以想象的。有专家认为,招聘网站现在已达到了1 000家,还有人说是5 000家、10 000家、40 000家甚至是100 000家。正是这些网站,使得招聘求职的速度加快了。
当然,互联网也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许多尝试通过互联网找工作的人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研究发现,每100名利用互联网找工作的求职者中,仅有4名幸运儿最后找到了工作,而剩下的96人都失败了(他们仅仅利用互联网去搜索工作职位)。
例外:如果你要找的工作是技术类、IT行业、设计、金融或是医药行业,成功率会高一些(大约在10%)。而对于人才市场中的其余两万种岗位来讲,通过网络成功找到工作的概率仅有4%。
这些你在学校里学过吗?肯定没有!那么你完全有可能认为通过互联网找工作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你这样想,一旦无法从互联网上找到工作,你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心情日益苦闷。
7%
漫无目的地向用人单位发简历。据报道,这一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