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因果报应录-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来,递给乞丐,再问:‘加上这个够了吗?’乞丐还是摇摇头说:‘不够,不够,
我的老母亲病很重,需要的银子很多。’在旁的张大嫂看到乞丐老是不够,觉得
很生气,愤愤不平的阻止默娘说:‘这老东西一定是个骗子,六姑娘,你不要受
老东西的骗,太太知道你把银镯都给这乞丐,一定会痛打你的,快把银镯要回来
吧!’可是默娘反责张大嫂说:‘眼见穷人害病不救,太忍心了。’默娘见老乞丐
还是不够,急得摸摸耳朵,耳环没有带。于是她伏著五姊的耳边说:‘五姊!你
的手镯借给我好吗?’五姊怒责默娘:‘胡说!’默娘再向五姊恳求说:‘好姊姊!
你把两个手镯借给我,回家后我一定想法加倍还给你四个手镯。’五姊听了心动,
就把两支手镯取下给默娘,默娘把姊姊的银镯转递给乞丐,问道:‘再给你二支
银镯,可以医好你老母亲的病了吧?’老乞丐接了默娘的银镯,笑著说:‘小姑
娘,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给的银子差不多了。’老乞丐从地上站起来,拿了木杖
慢慢走著说:‘这真是个佛根没有退的孩子。’哪知老乞丐走了不远,忽然隐没不
见了,大家才知道那个老乞丐是佛陀化身下凡来试验妈祖道心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世俗凡夫的想法。默娘已由小姑娘而慢慢的变成大姑
娘了,她有一个鹅蛋型的面庞,头上披著一片乌黑的秀发,两弯柳叶似的眉毛,
未经人工的修饰,却非常的清秀,明亮的双眸,闪闪发出仁慈而富有智慧的光辉,
真是人间的活观音呀!这时莆田县城中王员外的公子,年少英俊,博学多才,还
有张相公的少爷,年青好学,能诗能文,在莆田县的一般人心目中,这两家任何
一家的公子,如与默娘婚配,那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所以王张二家都托人
到林惟悫家说亲,林惟悫夫妇也觉得女儿年龄大起来,应该替她解决婚事了。于
是把默娘喊到内房,林太太挽住默娘说:‘孩子,我的乖孩子,你的年龄大起来
了,不能老是守在爸妈身边,我们要替你完成终身大事,才算尽了父母的责任,
我们城中王员外张相公二家,都是有地位的做官人家,他们的公子都是有为的好
青年,现在他们都很诚心的托人来求婚,孩子,你究竟中意哪一家的公子呢?’
默娘低著头说:‘我……都不愿……意,我不要……嫁人。’林惟悫也向女儿劝说:
‘孩子,你不要为难爸妈了,一个女孩子,一生不嫁人,那算什么道理?’默娘
不答,只是伏著身子呜呜咽咽的痛哭,林惟悫夫妇没法,只得让默娘守身不嫁了。
 
有一年,莆田县发生了瘟疫,染上疫病的人,不到数小时就死亡,每天都要死去
数十人,默娘的妈妈,也就在这年染了瘟疫去世。在医药不发达的当时,民间流
行了瘟疫,以赶鬼欺骗愚民的巫婆,就乘机而起。有一个巫婆,站在城隍庙的木
台上,疯狂似的乱跳乱叫,高声大喊:‘谁要喝了我的神水,就可不染瘟疫呀!’
默娘上前一看,哪是什么神水,原来是一桶污水,默娘走上木台,指著巫婆说:
‘你这骗人的东西,你说这污水能治病,你先喝一口,你这欺人的巫婆,快给我
滚下去!’巫婆就这样被吓跑了。默娘在台上对著一群民众说:‘我们县城里的人,
都吃这井中的水,井水这样污秽,怎得不生瘟疫呢?我提议大家把井底的污泥掏
出来,井水变清,就不会有瘟疫了。’可是台下无人应和,默娘说:‘你们不愿下
井底去,我就下去。’并喊女仆苏珊说:‘你来绞辘辘,我下井底去。默娘的姊姊
五娘跑过来,拉住默娘说:‘六妹,六妹,你不能下去,下面的水太臭。’女仆苏
珊也劝阻说:‘六姑娘,你不能下去的,万一出了差错怎么办?’默娘对她们说:
‘你们不要管,我不下去,怎能拯救许多受著瘟疫威胁的人群呢?’默娘握住辘
辘的绳子,蹲到一支空木桶里去,苏珊见默娘已经蹲在木桶里,只得把辘辘的绳
子慢慢的往井中放。一会儿,默娘在井底,叫苏珊:‘好了,提吧!’苏珊绞了十
几桶污水后,井底黑色的污泥就露了出来。默娘在井底,寻找发毒的物品,果然
有十多只死老鼠在井底腐烂了。默娘把十多只死烂的老鼠统统掘在桶中,带著淤
泥,她回升到井口。‘你们看!’默娘满身污泥,她严肃的对著围观的人说:‘这
么多的死老鼠在井底腐烂,井水怎会没有毒呢?’从此以后,井水变清,地方上
再也没有瘟疫,默娘不仅破除了巫婆的迷信,并且解除了人们受瘟疫的威胁,她
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活菩萨。
 
莆田县的民众,大多是捕鱼为业的渔民,默娘的父亲林惟悫,当时担任维持海上
治安的巡官,负责防止海盗,保护渔民的安全,所以当渔民们出海捕鱼时,林惟
悫一定要率领巡船在海上巡逻的。秋天的九月,正是捕鱼的季节,渔民们都要出
海捕鱼,请求林巡官率领巡船保护,默娘听说渔民们要出海捕鱼,向外面正南方
的山尖上看了看,向林惟悫说:‘爸!今天有台风,不能出海捕鱼。’林惟悫走下
台阶,向渔民们恳切的说:‘今天确实要刮台风,南山头上不是起了卷云吗!万
一大家有了不幸,我怎么对得起你们呢?’可是渔民们为生活所迫,无论如何不
听劝告,一定要下海捕鱼,林惟悫受了渔民们的包围,只好点头答应。默娘再向
林惟悫劝告说:‘爸!今天一定有台风,去不得的。’林惟悫说:‘他们都乐意下
海,我吃国家的饭,受国家禄,职责所在,我怎能不以性命保护他们呢?’默娘
知道父亲的脾气,再也不便劝解了。当林惟悫率领渔民们出发时,默娘嘱咐渔民
们说:‘倘若今天的天气有了变化,你们为海浪迷失了方向时,请你们观看火光,
哪里有火光,你们就往哪里去!’
 
他们都下海去了,莆田县城走了三百多渔民,空虚了很多。真的,当渔民们出海
捕鱼不到五小时,台风来了,狂暴的风雨,袭击著莆田县城,雨注像一块整体,
像天一样大的掉下来,灰蒙蒙的颜色,看不到边,看不到岸,浪涛中的渔船,像
失去了生命的死雀子,被浪涛激荡著,被风雨打击著,一下高,一下低,好像跌
入深渊似的失去了驾驶力,渔民们狂喊起来,他们呼救的声音,和著狂风的声音,
暴雨的声音浪涛的声音,是多么的凄惨啊!这时默娘从房中奔到院中,喊著女仆:
‘苏珊呀!快把后房燃起大火来呀!他们一定迷失了方向。’苏珊说:‘六姑娘,
我们怎能烧自己的房子呢!’默娘说:‘我们不烧自己的房子,谁烧自己的房子呢?
我们要拯救数百迷失了方向的渔民,只有牺牲自己的房屋,若不点燃房屋起火,
他们不知道往何处去呀!’苏珊还是不肯照著做,默娘只得自己动手,她跑到后
院,用一堆干柴,把火头升起来了,在雨水中冒著浓烈的黑烟,在狂风中火头摇
摆著伸向了天际,火势狂烈,火声呼呼响叫起来。默娘命苏珊把邻居的妇孺们叫
出屋外,自己直向海岸奔跑。默娘奔到海边,跌倒了六次,她全身污泥,身上的
衣服全湿,她喘吁著。这时狂风暴雨黑暗中的渔船,幸而看到了火光,获得了一
线的光明,大家喊著说:‘那边有火光,是六姑娘给我们点燃的,火光处就是岸,
我们向火光处驶,向火光处游。’大家在苦难中,获得了光明,生命有了希望。
突然间,有一支断了缆的渔船,被海浪冲到岸上,冲到默娘站立的近处,默娘跃
入那条破船中,给海浪卷走。数百渔民循著火光都到了岸,获得了生命,可是他
们再也看不到拯救他们生命的默娘。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红光,观音菩萨在红
光中,携著默娘向西方的天空中冉冉上升。
 
20  吴凤取义成仁
 
吴凤,字元辉,福建省平和县人,生于清朝康熙卅八年正月十八日,自幼聪
敏过人,读书明大义。童年就跟著他的父亲吴珠,母亲蔡氏,从福建老家迁到台
湾来,居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下。二十岁以后,与阿里山的生番做买卖,因此对于
生番的风俗习惯,语言性情,都很熟悉,相处十分融洽,因为吴凤的做人诚谨笃
实,所以极为番人所敬仰。后来政府为了安抚生番,招募通晓番语的人担任通事,
这时吴凤年已廿四岁,应征为阿里山的通事,管理高山族的同胞。吴凤本著爱民
便民的精神,像父母一样的爱护山胞,像师长一样的教育山胞,像朋友一样的帮
助山胞,把一个原来很混乱的落后地区,治理得很有秩序。山地有一种牢不可破
的坏风俗,每年秋季祭神的时候,一定要杀一个人,把人头作为供神的祭品,虽
经吴凤谆谆开导,但山胞们积习已深,还是不能革除,因此想出了一个变通办法,
问山胞们说:‘朱一贵变乱的时候,你们跟从叛逆,一共杀了多少汉人,得到多
少首级?现在髑髅还存在吗?’山胞们回答现在还存四十余个首级髑髅,吴凤就
晓谕他们说:‘杀人是最大的恶事,国家法律所严禁,以后绝对不许再有杀人祭
神的事,你们既然无法革除习俗,姑准把旧存的四十余髑髅,每年用一个祭神,
不准再杀人,如有故违,政府将派兵聚歼你们。’山胞们听从吴凤的意旨,从此
四十余年没有杀人的暴行。可是四十余年过去,到了乾隆卅一年,旧存的人头已
用完,山胞又请求恢复杀人祭神的旧例,经吴凤苦苦劝谕而止其妄杀。过了三年,
适值饥荒,山胞们认为是没有杀人祭神而遭的天谴,大家声势汹汹的再向吴凤请
求猎取祭神的人头,吴凤知道这次没有办法禁止,心上万分难过,哭著对山胞们
说:‘杀人是极坏的事,现在你们一定要杀人,明天中午到我办公处所的附近,
见到一个穿红衣戴红帽的人,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