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因果报应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茂元,任刑部侍郎,次孙茂仁,任四川巡察使,都是一代名臣。
 
德育古鉴赞叹杨自惩有云:‘此一狱吏尔,而积德获福如此。古云:公门中
好修行。何也?公门时时刑罚,其间贫而负累,冤而获罪,愚而被欺,弱而受制,
呼天抢地,无可告诉,惟公门人,下得民隐,上知官情,艰苦孤危之际,扶持宽
假一分,胜他人方便十分。若能释贫解冤,教愚扶弱;无乘危索骗,无因贿唆打,
无知情故枉,无舞文乱法,则一日间可行十数善事,积之长久,自然吉庆日至,
子孙昌盛矣。’(取材自德育古鉴)
 
16  窦禹钧五子登科/行善积德 五子显贵
 
凡是读过旧书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四句:‘窦燕山,有义
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这仅是寥寥四语,但窦燕山的事迹,证明因果报应
确实不虚,足以劝世励俗。现在就把窦燕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方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山。他是一个自幼
丧父的孤儿,赖母亲抚养长大,事母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在
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
会感觉到‘无后为大’的忧虑。可是禹钧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
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禹钧!
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我
亲爱的孙儿,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
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
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
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
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
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
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
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
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
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
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
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窦先生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
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
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
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私生活
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
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
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
秀人才。
 
有一天,窦先生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
的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纪,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来日都很
显达,你将来寿终之后,可上升天堂。’祖父说完以后,又继续谆谆的对他叮嘱:
‘因果的道理,确实而无虚妄。善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于来世,或影响
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的。’
 
从此以后,窦先生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他家教
很严,所以儿子们都很循规蹈矩,和睦雍熙,满门孝顺。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
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
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当时
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桩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
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
 
善恶的报应,有的现世获报,有的子孙获报,有的来世获报,虽有迟速的不
同,但报应不爽,是毫无疑问的,像窦禹钧公,不仅现世获享高寿厚禄,后代子
孙昌盛显达,且观其临终瑞相,亦可证明来世必能获生善地。这是因为窦公生平
做的功德,广而且大,所以能‘现世’‘子孙’‘来世’三者,都能获得善果。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曾将窦禹钧的事迹,训示其子孙,广修善事,因而范公的后
代,亦很昌盛发达。可是世人知悉窦禹钧事迹的很多,不止范文正公一人,但大
多闻而不行,如入宝山空手回,岂不可惜!(取材自历史感应统记)
 
17  蔡小霞赦救部属
 
蔡小霞先生在陕西担任布政司的官职时,他的部属某知县,因为年老多病而
退休。某知县在任内挪用亏欠公款,达三千金之巨,为后任揭发。当时的法律很
严厉,挪用公款百金以上,不仅要受到没收家产的处分,并且还要下狱追缴,倘
若在限期内不能将侵占的公款缴出,就可能被判死刑。可是某知县平日做官很清
廉,他在任内亏欠三千多金,都是因公应酬太多而超支,并非贪污肥己者可比,
因此退休以后,身无分文,何况他的性情很耿介,也无法请同事们大家帮忙,只
有静候法律严办,束手待毙而已。蔡小霞公对于某知县这样不幸的遭遇,极为同
情,在案发后第二天,就在布政司官署召见某知县,屏退了左右,对某知县说:
‘你亏欠的三千金公款,我知道你无法缴出,你可呈一解缴款项的公文来,我可
以替你批收完案。’某知县听了蔡公的话,很惊恐的回答说:‘我怎么敢这样做
呢?’蔡公笑道:‘我不是对你开玩笑的,因为看你平日做官廉介,为了公事而
被累,因此,我愿意把平日养廉的积蓄,替你弥亏补欠,但这事要有一定的手续,
所以要办一件解款的公文,这样可以使你免除牢狱的刑祸。’某知县看到他的上
司蔡公,竟肯这样大力的慷慨帮忙,喜出望外,感激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顿首谢
别。过了一天,某知县把解款的公文送上,蔡公亲手填注收讫的年月,盖上自己
的印章,销除这件侵占公款的巨案。后来某知县穿了官服晋见蔡公言谢,叩首大
声的说:‘小子承蒙公的再造之恩,永远不忘,可是我今生年已衰老,恐无法报
答,我死后一定要投生公的家中,做你的儿子,以报答大德。’从此某知县就退
休归乡。
 
时光像流水一般的过去,十余年以后,蔡公自己也年老罢官归里。有一天中
午,蔡公在家中厅堂打瞌睡,睡眼朦胧中,忽然看到某知县穿了官服入室拜谢,
与十余年前无异,他想这地不是陕西官署,并且某知县早已退休,说不定已经去
世,怎么能来呢?正在惶惑的时候,忽然看到某知县直奔妻子的卧房,蔡公惊呼
而醒。不一会,婢女来报告太太诞生儿子的喜讯。蔡公说:‘这是某知县的再来
人,将来一定能振兴我的家庭。’就为这新生的儿子取名振武,名麟洲。这儿子
很聪明,在不到二十岁时,就经童子试而考取第一名,丙申年考中进士而入词馆,
后来官至广东道台,颇有良好的政声。(取材自坐花志果)
 
湘清按:因感激他人的恩德而投生为其子的事实,佛教书籍及近代报纸,常
有记载,兹为证明轮回的不虚,附录二则类似的事实如下:
 
(1)龙舒净土文卷七‘青草堂后身曾鲁公’一文云:‘宋朝有二青草堂,
在前者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尝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
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
以前世为僧,尝修福修慧,故年少登高科,其后作宰相,以世俗观之,无以加矣。
虽然,此亦误也,何则?此世界富贵不长久,受尽则空,又且随业缘去,轮回无
有了时,不如且生西方,见佛了生死大事,却来作宰相,故虽入胞胎中受生,此
一性已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中,已不受轮回,而生死去住自如矣。今未能了
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其失计甚矣。
 
(2)一九五九年六月四日台北市大华晚报忆梅庵杂记‘程德全为高僧转
生’一文云:‘辛亥革命任江苏都督之程德全,四川云阳人,其母素信佛,某岁
有黑龙江某寺僧,道行甚高,因朝峨眉路过云阳,病甚,程母留与医之饭之,僧
始得至峨眉圆寂,为感程母恩,遂转生为程。程生而颖慧,弱冠入泮,因事忤县
令,令谋以盗案诬陷之,程惧而走京师,由戚推荐于黑龙江某提督,某提督甚优
礼之。但程至齐齐哈尔后,忽有异感,觉是处景物,皆所素悉,顾此生实未一履
此土,胡为稔熟如是?甚以为怪。会俄人于此时入寇,围齐齐哈尔急,某提督御
之而败,因语程曰:“吾不能守土,罪当死,愿以职权授君,为善其后。”言已
自杀。程遂往见俄酋,谓提督已因逼自杀,彼代领其众,如俄军能绕道而行,固
幸,否则当身先士卒,同为玉碎也。俄酋服其勇,壮其行,竟绕道而去,黑龙江
省会因获保全。事平,俄使觐西太后,力赞程为中国首屈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