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因果报应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收入的好办法,何必把薪金都给父亲呢!’顾态回答说:‘父亲是我家庭中的
家长,我的薪金收入,应该都给父亲分配应用,才能尽到做儿子的责任。我怎可
为了几石租米而改变孝心,怎敢把钱私用而欺骗我的父亲呢?’他收受了张氏全
年的薪金,仍是诚心恭敬的全数奉献给父亲。由于顾先生孝顺的榜样,所以他的
儿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际明的儿子,少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做到翰林的
官位。(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佛教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说:‘慈父之恩,高如山王。’儒家的
孝经上说:‘孝莫大于严父。’像本篇故事中的顾态先生,诚心尊敬其父,可说
是莫大的孝,因而能得到高贵的儿子,真是善有善报。
 
09  杨孝子行乞供亲死后升天
 
杨孝子,是江苏省武进县圩桥里人。他的父母亲生活十分贫苦,并且体弱多
病,终年与床褥为伍,苦水为伴,除了衣食以外,还要支出很多的医药费。在这
样艰苦的环境中,杨孝子实在无法负担父母亲的生活,万不得已,只好冒著耻辱
做乞丐了。把行乞所得食物,供养父母,倘若父母还没有吃饱,虽然自己饿得饥
肠辘辘,也不敢先吃,一定要待父母完全吃饱以后,方才进食。如有美好的珍贵
食品,就跪在父母的面前,很恭敬的献给双亲吃。不仅在物质上,使父母亲的衣
食满足,另在精神上,使双亲有所娱乐,可是地处乡间,没有戏院剧场等娱乐场
所,杨孝子就自己编造了很多山歌,在双亲面前,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博得双
亲的欢笑。这样经过了十多年,当地的人,都为杨孝子的孝行所感动。有一家富
户,要雇杨孝子为佣仆,但他并没有接受,回答富户说:‘我的双亲终年害病,
缠绵床褥,我每天除了行乞之外,就要在家为双亲侍奉汤药,不能一天离开家庭,
所以我无法到你家中来做佣仆,只能谢谢你的好意了。’从此以后,他仍是像以
前一样的行乞,稍有余钱,就替双亲延医诊病。后来杨孝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他
把行乞所得的钱,买了两具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做殓衣,虽天气严寒,赤身忍
冻,也不顾惜。父母的遗体葬在田野间,他露宿墓旁,日日夜夜的哀哭,过了一
个多月,竟因悲恸过度致死。
 
在杨孝子死后的一天,乡间有一姓徐名道之的人,因病去世,被鬼差带到冥
府,看到一个穿著紫袍的冥官,向冥王报告说:‘杨孝子到了。’冥王趋前欢迎。
徐道之仔细一看。原来冥王所欢迎的人,就是刚去世的杨孝子。当时听到冥王对
杨孝子说:‘久仰你的孝行,像你这样的大善人,我们地府是不敢惊渎你的。现
在天帝有命令,召你升到天堂去。’徐道之因经冥官查明阳寿未尽,回阳苏醒了。
在徐道之复活以后,逢人便讲述在冥府亲闻冥王宣布杨孝子升天的事,因此当地
的人,都知道杨孝子死后,受到升天的善报。(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依佛教的人天乘而论,孝行可得升天的善报。再进一步而言,修学
佛教的出世法,求生西方净土,尤应以孝顺为本。佛说观无量寿经列举求生西方
极乐国土的条件,当修三福,而以孝养父母列为三福的第一,可见孝顺在出世法
上,亦极为重要。杨孝子因未闻佛法,所以虽极孝顺,其福止于升天,倘能更进
一步,念佛求生净土,那么往生极乐,尤胜于升天万倍了。
 
10  崔侍郎竭力孝母子为贤相
 
崔沔,自幼就有孝顺的天性。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母亲因为悲哭过度,
得了目疾,十分严重,崔沔变卖了家产,遍请名医,为母亲诊治目疾,可是他母
亲目疾太厉害,终至医药无效,双目失明。自从母亲成为盲人以后,他每日躬亲
奉养,至诚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亲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气候的寒
暖,适时供养,使老人家的生活过得很舒适,没有丝毫的匮乏。每逢美景良辰,
一定要扶著母亲到野外去游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虽老母双目失明,不能
欣赏美丽如画的风景,可是崔先生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龙活现,津津
有味地讲给母亲听。以及社会上每日发生的动人新闻及趣事,也一一向母亲有说
有笑的谈论,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记了双目失明的痛苦,乐而忘忧,十分愉
快。后来崔先生年龄渐高,官位亦尊,还亲自与儿子侄儿等,在庭园中种植了很
多桃、李、橘、柿等果树,使母亲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吃。到母亲去世的时候,
他悲伤得形容憔悴,口吐鲜血。他为了报答母恩,晚年终身茹素。由于崔先生有
高尚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书侍郎’的职位,他的儿子佑甫,也
成为一代的贤相。(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感应篇汇编上说:‘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不可使吾亲
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有惊怖心,不可使吾亲生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
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像本篇故事中的崔沔先生,于美景良辰扶亲出游,对母
笑谈故事,就是实行了‘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
可使吾亲生愁闷心’的孝行。
 
11  朱寿昌修忏遇母
 
宋朝朱寿昌,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他的母亲刘氏,出身微贱,在寿昌七
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与母亲离婚,后来他母亲又改嫁民间,不通音讯,到寿昌
长大以后,常常思慕自己的母亲,但不知母亲的下落,苦于无法会面,十分悲哀。
他就辞去了官职,立志一定要寻到母亲,经过了万里的跋涉,吃尽了千辛万苦,
还是没有达到寻见母亲的愿望。当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报纸,无从在报纸上登广
告寻人,那样毫无方向的寻访,确实是十分困难、希望异常渺小的事。可是他并
不灰心丧志,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深信感应的不虚,他刺
了自己身上的鲜血,用血写成水忏一部,印施流通,利益大众,并且日日夜夜的
持诵水忏不辍,祈求佛菩萨的灵感。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天,他走到陕西
同州地方,忽然遇见了母亲,那时他母亲虽已白发苍苍,面有皱纹,但容貌还能
认识,可是寿昌以前还是七岁的小孩,现已长成了大人,他母亲却不认识他了。
寿昌亲切的连呼:‘妈妈!妈妈!’并且高声的说:‘我是寿昌,我是寿昌。’
他母亲哎呀一声说:‘我的儿,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此与你相见。’母子二人,二
十多年不见,一旦会面,不禁惊喜交集,喜极而涕,抱头痛哭,感动了很多路旁
的行人,都驻足而观。朱寿昌把母亲迎回家中,尽心孝养,后来他出任‘司农少
卿’的官职,孝行更笃。当时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一时传为佳话。
(取材自梦溪笔谈)
 
湘清按:近代心理学家,也承认有心灵感应的事。但心灵感应,并不常见,
原因是如果缺乏诚心,就不易获得感应。像这件故事中的朱寿昌,刺血书忏,昼
夜持诵,万里跋涉,而无退志,是何等的精诚!宜乎感应所致,而获母子相会,
俗语说:‘诚则灵。’信然。
 
12  林承美树德资亲
 
福建林承美,在幼年时,父亲就已去世,他母亲艰苦的守节,才把他抚养成
人。承美想到父母的深恩,恐难报答,因此日夜哭泣。有一位禅师对他说:‘孝
子思念亲恩,痛哭是没有益处的,当求怎样报答的道理。古语说:“作善亲有益,
作恶亲有忧。”你要报答亲恩,只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才是真正的孝道。’
承美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以后,立志戒杀放生,广修救人济世的善事,后
来他享九十六岁的高寿,得到很高的科第。(取材自阴骘文广义)
 
湘清按: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亲,孝之终也。’可
见立身行道,是孝的终极,而林承美的戒杀放生,广修善事,尤为立身行道,报
答亲恩的好榜样。
 
13  钱氏孝护翁姑全家免疫
 
清代顺治甲午年三月,江苏省武进县(古名晋陵)城东居民顾成,娶钱氏小
姐为媳妇。有一次,钱氏回母家省视父母,忽然夫家乡间流行急性时疫病,传染
很广,病死的人很多,有的全家数口都死于时疫,也有一条巷中的人,大半死去,
只剩数人。病势的凶猛,令人心惊股栗。如果得了这种急性的时疫病,至亲也不
敢过问,大家深恐传染。不幸顾成夫妇也染了时疫,后来他的儿女等一家八人,
全都染了疫病。钱氏在母家听到了翁姑都患时疫的资讯,急欲回夫家视病,他的
父母爱女心切,恐怕女儿也会染到疫病,所以力劝钱氏不要回到夫家去。可是钱
氏深明大义,她说:‘丈夫娶妻,原是希望我能侍候翁姑,现在翁姑病危,倘若
我忍心不归,那与禽兽何异!’终于不顾父母的反对,不怕疫病的猖獗,只身回
到夫家去。当钱氏回到夫家以后,顾成夫妇及其他染疫的全家八人,都霍然而愈。
当时的人,都认为顾成全家能免于疫病的死亡,是由于钱氏至孝的感应。(取材
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民国以来,我国由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道德’的恶
劣影响,固有道德,日益低落。今世能孝顺父母的儿女,固如凤毛麟角,而求其
能孝顺翁姑的女子,更寥不可得。像本文的钱氏女,能不怕疫病的传染,孝护病
危中的翁姑,实可为今世女子的楷式。至于疾病的成因,固然是由于病菌,但科
学家亦认为人身的抵抗力,足以抗御病菌而不使患病,所以顾成全家的免疫,当
是由于钱氏至孝的伟大正气,因而增强全家的抵抗力,而使病菌无从作祟,免于
死亡。这种因果事实,是很合于科学的,绝不能视为迷信。
 
14  吴二事母尽孝免于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