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江湖的智慧-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常理来说,新官上任,调整一下人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也都提心吊胆在等。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来了,他彬彬有礼地和每个人打招呼,然后便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难得出来。原先紧张得要死的我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哪里是头老虎,根本就是只病猫嘛,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糊弄。

两个月过去了,“病猫”却发威了。坏份子和混日子的一律开革,有能力的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两个月中表现保守的他,简直象换了一个人。然后他调整了部门规定,游戏规则更科学,更适合我们部门的运作,也更刺激起大家的工作兴趣。整体绩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年终部门聚餐时,有好事的同事问新主管,为什么你刚来时和后来的表现反差那么大。新主管笑了笑,说:“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栋带院子的大房子。一搬进去,他就对院子进行全面的休整,杂草杂树一律刨掉,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折腾完后,原先的房主回访,看到院子的变化,惊问道,那些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箭兰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说到这儿,新主管举起杯来,“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这个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指点江湖】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其中的一把火,必定是下属人事的调整。每一个做上司的,都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方法,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下属都是好用之人。

就像我们休整自己的院落,需要去除灌木杂草,留下珍贵的植物。

可问题是,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谁才是杂草?谁才是珍木?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不会愚蠢地将珍木铲除,而留下一大堆杂草呢?

一个字——“等”。

老练的新官,是不靠“三把火”、“下马威”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建立自己的地位的。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后发制人”。老百姓有一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当你们在前面卖力地表演时,他在一旁冷眼看着。这时候,人员素质的好坏分出来了,工作中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对路的处理方法也就拟定出来了。

然后,他开始动手,该去的去,该留的留,一切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老江湖的智慧 借你一双火眼金睛—老江湖的识人智慧 识人如识树

我家院门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长了一棵树。

有一天,我带着孩子从院门口过,他忽然问我:“爸爸,乡下老家院门前也有一棵树,奶奶说是枣树,这一棵也是枣树吧?”

我支支唔唔,还真不知道它是棵什么树。大人不经意的事,经孩子一问,就会显得复杂起来。于是每次有人来,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问他们是否认识那棵树。

一天,一位在农业学院教书的朋友来做客,喝茶叙旧之后,我问起门口的那棵树:“你是学农的,不会像我这样五谷不分吧!”

朋友一笑,“学农也有好多分支,我可不是搞果木研究的。不过——”他走近那棵树,审视了一会儿,说:“这当然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

朋友走后,我告诉儿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们家的那棵树是李子树。”

这棵树一天天长大,就在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的那一年,它开花了。此时,适逢孩子的爷爷从乡下来我家小住。他看看门前的树,说:“嗬,你们什么时候栽了棵樱桃树,瞧花开得多茂盛。今年你们可有樱桃吃了。”

“那是一棵李子树。”儿子说道。

“这傻孩子,李子啥样儿我还不知道吗?你家的这一棵就是樱桃树。”爷爷笑呵呵地给他纠正道。

搞了半天,原来这是一棵樱桃树啊。爷爷走后,花开始飘落,几粒青色的果实开始显露出来。就在儿子等着吃樱桃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当年的雨水太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树上看得见的几个果子开始脱落,直到一个不剩。那棵树从此再没人关心。

第二年的秋天,有开发公司来拆迁,我们将从这个院子搬往新的安置地。

工作人员在院门前丈量土地,一位划线员在那儿喊:“这是谁家的核桃树?要移赶快移走,过几天挖掘机就来了。”

什么核桃树?明明是我家的樱桃树嘛。

我从家里出来,说:“那是我们家的樱桃树。”

“樱桃树?我没见过樱桃树,还没吃过樱桃吗?你看看那上面,明明长着一颗核桃。”划线员边说,边顺手指向树梢。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咦?那儿还真的挂着一枚小小的核桃。

【指点江湖】

有人凭着叶子,把它认成了一棵李子树。

有人凭着花朵,把它认成了一棵樱桃树。

而它最后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人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

识人如识树,如果我们只去看那些繁密的枝叶,鲜艳的花朵,很可能,我们就会认错了。

我曾经也被这样的“花繁叶茂”所迷惑,在担任一家广告公司的面试官时,招过这样一个设计师。

这位老兄留个马尾,架个黑粗框眼镜,穿个摄影背心,一看就是从事跟艺术有关的工作的,场面上的话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产生了错觉——以为他夸夸其谈的都是他曾经做过的,从而认定了他的能力。当时我还很高兴,以为为公司网罗了一名高手,连他带来的作品都没仔细看一看(估计也是假的),便通知他第二天上班了。

头几天,公司让他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帮别的设计人员做做参谋指导,把把关。他总是跑来跟我说某某的设计做得不好,某某的创意没什么意思。过了不久,公司接到了一套系列广告设计,在整体思路出来后,将最重要的媒体广告部分交由他来负责。

几天过去了,他说自己的创作思维还没有定。又几天过去了,他给了我一个初稿,我一看和预想的差距太大了,他马上又解释说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先征询一下我的意见,不是他的真正水平。我说不能再这样去等你的真正水平了,这样吧,你和别人调换一下,你去做哪些附属设计挂历、展板什么的。结果几天后我再看,他的东西还是不成样子。

我终于意识到碰上了一个“说话吹牛刷刷的,办事尿炕哗哗的”的人了,果断地让他离开了公司。

是的,自古迄今,地球上诞生了那么多的人,被我们认识的,都是那些在自己的生命之树上,结出了果实的人。识人,我们还是要看他最后拿出来的成果。因此,我们交朋友时,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我们在招聘人才时,不要过于相信他给你看的那些所谓的资历、荣誉,而是要给他一个实实在在的任务,看他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实践才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老江湖的智慧 借你一双火眼金睛—老江湖的识人智慧 细节识人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名臣,可他之所以能够建立旁人所不能企及的功绩,还在于他善于识人用人。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国藩受命组织湘军平乱。为了充实军队,他到处招兵买马,广纳人才。

有一天,三个人同时来拜见曾国藩。当幕僚向他递上了这三个人的拜帖时,曾国藩沉思了一会儿,对幕僚说:“你去,说我正在与将领商讨军政大事,不敢滋扰,请三位且坐,待会散后再行禀报。”

幕僚便出去向三位访客传话。三人无奈,只得坐下等待。曾国藩让下人随时报告他们的举动。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三个人在房子里各有自己的动作。其中一个人正襟危坐,默不出声,另一个人在房子里一边踱步,一边沉思,气度从容,而第三个人在房子里等了一会儿后就显得很不耐烦了,不断地向人打听曾大人的会议是否已散,什么时候能够接见他。

天已经断黑,曾国藩才让幕僚去告诉那三个人:会议已散,三位客人前来投奔的心意大帅也知道了,今日已晚,便不再留人。请三位明早直接到大帐报名,大帅自有借用之处。

幕僚奇怪地问,为什么大帅并未与三人交谈,便收录了他们了呢?

曾国藩说:“第一个人比较稳重,但过于死气沉沉,可用以掌管文书账册,其能力功名也止于此耳;第二个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人沉着,勤于思考,将来成就可与我比肩;第三个人有胆略,虽处军帐之中,并无一丝拘束,但性格急躁,以后可能功成名就,但也不免战死疆场。”

多年后,三个人的际遇果然象曾国藩所说的那样。第一个姓王的书记官,果然庸碌一生;第二个人便是被后人称为湘军四大统帅的彭玉麟,建水师,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第三个人是江忠源,立战功,官至安微巡抚,但后来在庐州战死。

【指点江湖】

人往往会从细微处,反映出他的性格,而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有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慢慢地去了解一个人,我们只能通过一次短暂的面谈,便要决定是否和他合作。那么,“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上,来判断此人能不能用,可不可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高级宾馆招聘客房部主任,来应聘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学历高、资历深的人。笔试、面试……一切都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到了她走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最后一名应聘者了。主考官微微叹气,看来,招到合适的人希望不大了。她的笔试成绩并不比别人好,面试给考官们留下的印象也很一般。结束时,主考官礼貌地让她回去等通知,她微笑着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